在微涼的波士頓夜晚看完Michael Moore的新片Sicko,美國的企業通常以賺錢為唯一目的,醫療保險公司甚至會因為拒絕給予病人必須的治療而使病人死亡,越會賺錢的企業就越大,當大企業脫離「人」人存在的時候,真正的人—不管企業中的人還是企業外的人的日子也越來越難過。相對的,法國政府以社會福利馳名,但是社會福利也使政府的財政包袱越來越沈重。以醫療系統做為例子,在大企業變成吸血鬼,政府變成老牛拖慢車之際,我們是否還有其他選擇?
屏東縣霧台鄉愛鄉發展協會
探索魯凱--發現達巴里蘭老部落生活體驗 第1梯 報名中
|
達巴里蘭老部落為霧台鄉魯凱族人的傳統獵區,後因人口擴張而逐漸成為耕地,可說是部落(尤其是好茶系的霧台、神山、佳暮等部落)之大蔬隉A而在部落歷史面此地亦是延續族人命脈的地方(如荷蘭時期躲避天花及日據時期族人抗日的根據地),因此達巴里蘭無論是在狩獵、農耕、歷史等,都跟部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透過此次在老部落與耆老的互動,一起分享魯凱族人與大自然共存、共榮的生活方式。進而瞭解族人對運用自然資源的智慧。期待大家一同來達巴里蘭老部落體驗不一樣的傳統文化及自然生態之旅。
‧活動時間:2007-08-08~2007-08-12
‧活動地點:屏東縣霧台鄉佳暮村達巴里蘭老部落
‧費 用: 2000
‧主辦單位:屏東縣霧台鄉愛鄉發展協會
‧集合/解散地點:屏東國光號車站
‧總策劃: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1. 達人導覽: (1)宋文生協會理事長 (2)杜素芳協會總幹事、勞委會鄉鎮據點就業服務員 (3)達努巴克屏東縣高樹國中輔導教師、全國基層教師協會理事長 (4)劉育宗林務局巡山員、貓頭鷹達人、屏 東教育大學自然生態社指導老師 (5).宋文臣、杜瑞龍、杜立吉、柯郎加等人達巴里蘭老部落耆老及協會志工
2. 觀光旅遊: 霧台鄉岩?巷(國家茂林風景管理處)
3. 體能探索: 達巴里蘭老部落保育區步道約3公里(此步道須較多的體力,一定要穿布鞋、運動鞋或認為較舒適的鞋子,請勿穿涼鞋)。
4. 公共討論: 道路、檔土牆、水土保持、部落新風貌等各項工程建設與耆老傳統工法的關係。
5. DIY體驗: 月桃編織、獵人弓箭製作、搗小米、體驗愛玉凍製作
6. 國建參訪: 道路、檔土牆、水土保持、部落新風貌等相關工程
第1天
10:30 集合(午餐自理)
11:30 相見歡、互相認識分組(包括住宿、工作小組)
13:30 岩板巷文化巡禮
16:00 分組及發放炊具,接待家庭(長老的家、獵人的家、農人的家)及炊具
相見歡、整理營房、發放糧食、製作餐具、製作傳統爐灶
17:30 歡迎餐會(與老部落耆老一起享用傳統魯凱餐)
19:00 達巴里蘭老部落環境介紹及工作注意事項簡報
21:00 星光物語:你(妳)說 我聽 我再說
22:00 晚安abece(睡覺)
第2天
06:30 起床(早起的人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07:00 吃早餐
08:00 體驗農人耕作
.小米採收及採野菜
.砌石牆(霧台石板)
.協力造屋(傳統獵寮)
.拔草整地(包括步道整理)
12:00 中餐
13:30 林間步道健行生態導覽
17:00 晚餐
18:00 修習準備下一個節目
18:30 另類交換系統:魯凱傳統分工與分享制度-楊江瑛老師
20:30 分享時間
第3天
06:30 起床(早起的人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07:00 吃早餐
08:00 體驗農人耕作
.小米採收及採野菜
.砌石牆(霧台石板)
.協力造屋(傳統獵寮)
.拔草整地(包括步道整理)
12:00 午餐
13:30 部落歷史漫步(舊佳暮部落samiyazang魯凱族的八個窗戶探訪)
16:00 晚餐(在KAIENENEDESANE部落享用)由部落的IANA們位我們準備
17:30 稍作片刻
18:30 另類價值系統:魯凱傳統榮耀與聲望制度(宋文生理事長)
21:00 夜遊(自由參與)
第4天
06:30 起床(早起的人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07:00 吃早餐
08:00 體驗農人耕作
.小米採收及採野菜
.砌石牆(霧台石板)
.協力造屋(傳統獵寮)
.拔草整地(包括步道整理)
12:00 午餐(自理)
13:30 DIY活動
17:00 晚餐
18:00 休息片刻
18:00 道路、檔土強、水土保持、部落新風貌等工程對部落的衝擊(達努巴克)
21:00 夜遊(自由參與)
努巴克、
2100夜遊(自由參與)
第5天
06:30 起床(早起的人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07:00 吃早餐
08:00 體驗農人耕作
.小米採收及採野菜
.砌石牆(霧台石板)
.協力造屋(傳統獵寮)
.拔草整地(包括步道整理)
12:00 傳統魯凱族風味餐
14:00 心得分享與問卷填寫
14:30 滿載Dalrutandan的智慧回家嘍
(詳情請見)
|
|
在電影中,有一個可愛的法國醫師,想到「假如有24小時可以來我家修理東西的水電工,當然也可以有24小時去別人家看病的醫師」,他可能賺不了大錢,跑來跑去也是很忙碌,可是有許多人確實因此而受益,而可能因此大家會更進一步思考,大醫院系統是否有什麼必須要改進的地方,這也許算是社會企業。
在花蓮秀姑巒溪出海口的故鄉,有一群致力於保留傳統民謠以及文化的莎娃綠岸的阿美族人,一方面以辦理營隊方式、推廣文化活動,讓更多人瞭解這個美麗的地方,而其中的藝術團以田野調查瞭解自身的歷史文化編成舞劇展現,讓更多人能接近與體會阿美族傳統的精神,以及其歌謠舞蹈之美。這也許算是社會企業。
三個女人,一個來自哈佛商學院,兩個來自哈佛甘乃迪學院,想要到西藏去幫助貧困的西藏人,她們成立一家公司Ventures in Development,目前有兩個正在運作的計畫,其一是幫助西藏人將他們的犛牛起司行銷出去,其二是幫助他們將犛牛的毛打入高端紡織材料市場,這兩個都是以獲利為前提的計畫,投資也都是來自私人投資(但不是慈善捐款),這也許算是社會企業。
所以,什麼是社會企業?
以第一個法國醫師的例子而言,他只是以「人」為出發點,別人需要什麼,他想要做什麼,探討自我、發展自我,讓大家可以過更像人的生活,讓大家生活的有尊嚴,並可因此營利的組織或個人,可以算是社會企業。以第二個莎娃綠岸的例子而言,是以部落人結合起來結合部落事,有基本營利能力而能維持組織運作者 。以第三個Ventures in Development的例子而言,是完全以「企業」的形式運作,既獲利又能改善某一群需要幫助者的生活。社會企業在此例中專指有解決社會問題的企業,也有能力自己營利而大部分不依賴捐款,這可以是非營利機構轉變為有營利能力的機構,或是企業轉型為非以營利為目的的公司。這樣以不同風貌出現的組織或是公司,不管在台灣或在世界各地,都正在萌芽茁壯,而他們的共同特徵是可營利但不以營利卻以社會影響為目標。
我們以社會企業為主題所辦的工作坊,目的並非教人如何如何賺錢也非鼓動大家要熱血做善事,這個工作坊的最根本目的,是希望能探討如何讓人能活得像人,以及如何讓這個世界在我們努力之後更加美好。而工作坊的基本形式,是教給大家工具知識、與大家討論、分享彼此想法,我們也會請有實做經驗的社會人士來分享他們的經驗以及甘苦談,其中包含以社會企業平台馳名的Ashoka組織( http://www.ashoka.org/ ),讓有興趣的人有機會能進入更廣大的社會企業網絡之中,也包含一開始提到的Ventures in Development ( http://www.venturesindev.org)讓大家大開眼界,看她們是如何一手涉足社區活動,一手縱橫國際市場。針對關心台灣社會企業發展的朋友,我們也邀請數位台灣的實做者來分享經驗,包含上述的莎娃綠岸藝術團。
立意良善之餘,我們這幾個學生以及熱騰騰剛畢業的社會人士終究也要端出幾道好菜才對得起前來捧場的觀眾。官方說法是,有了哈佛以及MIT的光環,裡面必定是滿腹經綸。而我在此則要提出非官方說法,也是我們的起點,就是我們希望能盡力提供我們在不同領域所學,相互激盪出不同於一般的社會企業課程,因為我們相信這樣才符合社會企業不可或缺的創新精神。
在課程方面,來自MIT管理學院的蔡怡宗博士除了講解市場分析以及預算規劃,也會就他在博士研究的專長講解合作與談判。而正如我一開始所提到的美國醫療系統,其中存在著遠大於個人的系統問題,讓身處其中的人即使不願還是成為其中的幫凶,目前在MIT管理學院博士班的薛喬仁會幫助參加者分析所欲解決或面對的問題的系統架構,進而由願景建構、心智模型改變等改變這個系統的動力。在大家手握攻略的時刻,MIT系統工程博士班的謝孟翰講解如何運用複雜系統的概念以及社會網絡的知識、波士頓大學認知與神經系統博士班的林意凡講解如何運用科學與科技,使社會企業更加彈性更加無往不利、無入而不自得。而最後,畢業於哈佛甘乃迪學院的吳比娜將會為我們串連實做者,帶我們模擬可能遭遇的狀況,增強經驗值與戰鬥力。
除了官方列的課程表,我深信來自不同領域的研究者也會帶給大家一番激盪。當我從以觀察關連性為主的生物領域跨足注重可行性的工程領域時本以為已經大開眼界,遇到管理學院以及甘乃迪學院的學生才叫我更加吃驚,在理論難以論證而結果也難以評估的領域,有另外一套與世界的應對之道。因為我們深信在社會企業之中,不同領域的人的交流實屬必須,我們也希望能把我們交流的經驗與其他人分享,而我們也期待與前來捧場者的交流能帶給大家更多的啟發。
假如有耐心看到這裡而且想知道更多我們工作坊的資料與我們的討論,請到我們的部落格http://blog.roodo.com/seworkshop,報名請到官方網站 http://www.taiwanworkshop.org/ws_social.html,有問題可以寄信給我們 (seworkshop@gmail.com)。社會企業工作坊將於8/7-11於台北華山文化園區舉辦,有興趣但沒時間全程參與的人歡迎參加8/11對外開放的座談,並與我們的學員交流。
本活動感謝趨勢科技與華航的贊助,並特別感謝旅行與閱讀基金會的諸多協助。
這個工作坊是一系列活動當中的一環,若對資訊科技如何改變民主社會有興趣的人,請參考她們的官方網頁 http://www.taiwanworkshop.org/ws_itd.html
,時間是7/29-8/1。如果對去年曾在台灣舉辦的MIT Media Lab夜市工作坊有興趣的人,也請參考他們的官方網頁 www.taiwanworkshop.org/ws_night.html,時間是8/23-26。
[留言 / 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