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7-08-02》 |
本期內容 | |
◎經典50之27:傑瑞米‧沙林傑麥田捕手J. D. Salinger: The Catcher in the Rye | |
◎教授爸爸週記:漢國冊府搬家囉! |
經典50之27:傑瑞米‧沙林傑麥田捕手J. D. Salinger: The Catcher in the Rye | |
宋國誠 | |
你永遠無法找到一個舒適、安靜的地方,因為它不存在。 ─沙林傑─ 《麥田捕手》(The Catcher of the Rye,1941,另譯《麥田裏的守望者》)是美國「孤隱」作家傑瑞米‧沙林傑(Jerome David Salinger,1919─)一生唯一的長篇小說。沙林傑是一位神秘的遁世作家,長期隱居在新罕布什爾州的山間小屋中,離群索居、不問世事。然而,「一書走天下」,小說出版60多年來,一直被視為美國現代主義的經典之作。 《麥田捕手》並不是普通的流浪小說,因為它與一般因為貧窮無助而四處飄流的孤兒故事無關;它也不只是一部簡單的、勵志型的「成長小說」,因為小說的主題意識是「反成人/反社會/反主流」的。《麥田捕手》是一部「心靈小說」,它通過一個天真叛逆的16歲男孩與成人世界進行一場精神內戰而獲得心靈的超越化與智性化。儘管出版當時被多數的評論家看輕,又因塑造一個「叛逆少年」違背了主流價值而遭到查禁,但「少年侯登」那種「鴉帽反戴、寬褲垂膝」的憤世風格,已成為今日西方青少年競效模仿的對象。 反英雄的諷世主義 16歲的侯登(Holden Caulfield)是一個多次遭到退學的中學生,他厭倦學校的虛偽矯情,痛恨宿舍同學的粗魯無知,他把就讀的貴族中學視為「賊窩」,「裏面全是偽君子,要你幹的就是讀書、出人頭地,將來好買輛凱迪拉克;你一天到晚做的,就是談女人、酒和性」(註1)。由於4科不及格,他第4度遭到學校退學。因為不願意看到父母為自己被退學而生氣,他決定逃家前往紐約。 表面上,侯登確實是個「壞孩子」──抽菸、喝酒、打架、滿口髒話,但是他內心質地善良,性格真誠細膩。由於缺乏雙親的關愛、師長的指引、同學的支持,他精神上非常苦悶、厭世和悲憤。他唯一的感情寄托就是對死去的弟弟艾里(Allie)燦爛而短暫生命的回憶,對遠走好萊塢的哥哥D.B.的懷念,以及他深愛的妹妹菲碧(Phoebe)。儘管他非常厭惡虛假、庸俗、齷齪的「大人世界」,但他依然戀舊於少數關愛他的老師。他心裏一直在尋找一個理想世界,尋找一處有愛、有小孩、有歡樂並可以為之終生守候的家園。但最後他終於知道,這一美麗的精神家園,從來就不存在於這個世界。……最後他徹底的絕望,以致精神崩潰……。 在紐約游盪的幾天裏,侯登住在一家廉價旅館,出入公園、酒吧、博物館,親身目睹了成人世界的欺妄狡詐、驕奢浮華與道德沉淪。他首先看到的是穿戴女裝的男人和一對男女在玩「含水互噴」的無聊遊戲。「我痛恨住在紐約這地方。計程車,還有公共汽車,那些司機總是衝著你大聲吆喝」(註2);在公園裏,「除了狗屎、老人吐的痰和扔的雪茄煙頭以外,好像什麼都沒有。」(註3)。在這個16歲天真少年的眼中,成人世界是一個「假性世界」(phony world),到處充滿假情假意、假言假語、假腔假調、假模假樣。在這個「深夜裏總有人在街上大笑」的城市裏,連音樂和戲劇都是虛假造作的。例如在夜總會演奏的鋼琴師歐尼,「他賣弄技巧,把那些高音符彈得像流水一樣,還有其他許多油腔滑調的鬼把戲,我聽了真是厭惡極了。可是,你真該看看聽眾的反應,他們全瘋了!完全像電影裏那些白痴,見了一些不可笑的東西卻笑得像魔鬼一樣」(註4)。 3天的紐約之旅,雖然短促,但對侯登而言,卻是精神上永恆的覺醒和體悟。本來,逃離,從來就不是真正離開或消失,而是尋求深層的理解和釋放。但是對侯登而言,逃往紐約既是「反英雄主義」的,也是終極幻滅的。當他遊走於寒風刺骨的紐約街頭時,追尋之心、理解之意、悲憫之情,全部淹沒在這燈紅酒綠的現代荒原之中,葬身在這欲望橫流的煉獄之都。 侯登是作為一個學校的失敗者、同學拳下的逃難者、父母雙親的遺棄者而前往紐約的,儘管侯登希望把逃難轉變為救贖,但世界不會聽你說話,一如匆忙攢錢的司機不會關心冰湖上那群水鴨的命運一樣。一場「都市傷祭」徹底擊敗了一個末路英雄,埋葬了一個真實的童貞之軀。另一方面,如果向紐約的逃離是一種反叛,那麼這種反叛也是悖論的、嘲諷的。侯登一方面痛恨這個醜惡的世界,一方面又保持一顆同情憐憫之心,一方面討厭庸俗虛榮的女人,又情不自禁地被女色所惑,在想盡辦法與女友約會之後,又暗自嘲笑女友,他堅持某種性道德以致年滿16歲依然是童男之身,但又糊里糊塗地召來妓女,不僅沒有完成交易,甚至只因少付5元美金而遭到毆打。侯登既改變不了社會,也拯救不了自己,在此意義上,《麥田捕手》的主題意識是「反英雄/諷世主義」的,對侯登這個「垮掉一代」的卑微人物而言,只能以嘲諷、咒罵、恥笑來尋求自保和反抗。 現代方舟,何處是岸? 然而,在這個寒冷而孤寂的城市裏,在這場有如「盲馬瞎跑」的精神之旅中,侯登的天真與憨厚,依然表露無遺。他為了維護女友琴‧迦拉格(Jane Gallagher)的清白,與室友大打一架。他自稱對琴的了解「像一本書那麼透徹」,而所謂「透徹」就是對琴這一小女孩的童貞與稚氣的憐愛,因為在與她下棋時,「她總是不肯把那些國王從後排拿出來用」;當他在火車上遇到同學摩羅的母親時,他編造了一個關於她兒子是個了不起的人的善意謊言,以便安慰這位善良的慈母,其實摩羅是一個洗澡後愛用毛巾抽人屁股的傢伙;在他自己非常拮据的情況下,還捐了10塊錢給一起吃早餐的兩位修女,等她們走後,他還很後悔只捐了10塊錢給她們。在前往夜總會的計程車上,侯登的內心和車外的街道儼然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他想起中央公園南邊淺水湖上的一群鴨子,他詢問那俗不可耐的司機:「在湖水冰凍緊實以後,你可知道這些鴨子都上哪兒去了?」但是他從那粗魯司機口中得到的回答竟是:「我他媽的怎麼知道?」、「我怎麼知道像這樣的傻事?」(註5) 由於想念家中摯愛的妹妹菲碧,決定在徹底遠走之前與妹妹告別,侯登在一次深夜裏潛回家中。在與妹妹的對話中,侯登說出了他的理想和願望: 不管怎樣,我老是在想像,有那麼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裏做遊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大人──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裏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不讓他掉下去。我要做一名麥田捕手,我真正喜歡的就是這個……(註6)。 童貞的守望人 《麥田捕手》是一部不以劇情掛帥但卻具有多重主題意識的作品,在時空意義上,它反映了戰後美國青年精神世界的徬徨與茫然,在人物性格上,它濃縮了一個寓意多重的精神尋覓之旅,展現出一個人站在行將崩塌的世界面前,究竟應該採取「永恆拒絕」還是「暫時妥協」的掙扎。對於沒有悟性和感應的「現代寄居蟹」來說,沒有什麼痛苦和困惑可言,但對於執著於靈性之美與尋求生命之悟的人來說,空乏的生命、無望的茍活是一刻也難以忍受的。 侯登的年齡正好介於孩童和成人的邊界上,究竟應該「卑賤的茍活」還是「英雄的死去」,反映的是個人與世界之間最基本的形上思索。在歷經紐約流浪生活之後,侯登決定遠走西部,做一個裝聾作啞、與世隔絕的局外人,這反映的是退縮與避世的思想。然而,就在暗夜返家時,妹妹菲碧的愛感動了他,使他決定不再棄世流亡,願意重新忍受這個灰黑世界並與之妥協和解。當他在紐約遭到小妓女桑妮(sunny)羞辱之後,侯登心情極度沮喪,但是他開始跟死去的艾里大聲說起話來,因此舒緩了他試圖一死了之的絕望。生活依舊是美好的,他想起弟弟艾里用綠色墨水把詩詞寫在棒球手套上,以便在外野沒有對手進攻時可以吟詩自娛,他羨慕弟弟在擁有完全的童貞時提早死去,他想念妹妹菲碧盤腿坐在床上的樣子。當侯登摸黑回家時,菲碧為他的命運極度擔憂,當菲碧把自己僅餘的零用錢──8塊6毛5分──全部給了他,當菲碧得知侯登準備再度離家出走,她孩子氣十足地拖著一隻大箱子堅持要跟他一起走時,他感動得難以自持。兒童的天真與友愛溶化了侯登的憤世嫉俗。就在這一刻,這位準備遠離塵世、棄絕人生的叛逆小子,竟在嬌弱可愛又善解人意的小菲碧面前,潸然淚下……。 在沙林傑筆下,成人世界已經無藥可救,只有純真的「童貞世界」才是人間潔淨無瑕、真情流露的最後淨土。《麥田捕手》的主題就是「留住童貞、雖死無憾」。在妹妹純真之愛的感悟之下,侯登擔心兒童純真的心靈會遭到成人世界的污染,他強烈希望能夠小心呵護這些孩子們,拯救這些盲目亂闖的孩子。最後,他在做一個「童貞的守望人」這一體悟上,找到了精神出路,儘管這一理想家園是想像的、願望的,但除此之外,人間哪裏可棲息?世上何處是兒家? 註1:沙林傑,《麥田捕手》,黃莉、廖炳文編譯,台北:大步,1999,頁102。 註2:同註1,頁101。 註3:同註1,頁92。 註4:同註1,頁68。 註5:同註1,頁66至67。 註6:同註1,頁128至129。 |
|
(回目錄) |
教授爸爸週記:漢國冊府搬家囉! | |
賴鼎銘(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 | |
漢國冊府決定搬家了。主要的原因,在於屋主決定收回房子,要求他在8月底搬離。 這是為什麼李漢國上次回台時,一直喊著要關掉漢國冊府的原因。要關掉書店,當然必須出清存貨;難怪暑假開始時,李亞財會發電子郵件,通告諸親友,推出圖書3折大拍賣。 最後的結果,並不如預期中順利,來挑書的少之又少。一整間的書銷不出去,李漢國只好另謀出路。高雄的弟弟,原來答應將房子借給他,李亞財也很高興能換個地方重新開始,沒想到中途有了變卦。後來,還是台中的黃人二夠朋友,在沙鹿幫他找了一棟4層樓的透天厝,月租只要一萬元,與現址月租4萬元比起來,當然便宜了很多。 不過,李亞財也大膽了一些,房子都未看,就確定了下來。我們這些朋友,倒是很為他擔心;如果房子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他如何生存?如何搭車作生意? 不管如何,搬家的事大約是沒有轉寰的可能了。這二天,看著李亞財獨自打包4、5百箱的簡體字書,我們都有著依依不捨的感覺。 我會認識漢國冊府,要從位於舟山路的老店開始。我其實對老店一點印象都沒有,李亞財倒是記得我第一次到老店挑書的情景。他說,我當時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指著一書櫃一書櫃的書喊著:打包送圖書館! 那時,也是他們書店經營的黃金時代。競爭者少,進什麼客戶就買什麼!每個月進書何止百箱!那是他們最賺錢的日子! 後來,因為書店舊址被台大收回改建,他們只好搬到溫州街的巷子。這也是我認識周公的地方;當時,周公一週一次的古文字讀書會在漢國冊府舉行。而且,周公三不五時,就到漢國冊府寫字及畫畫。我是那時,才勤快地跑漢國冊府,也因此與周公逐漸熟識,慢慢加入他們的飯局及酒局。當然,最後自己也每週二次,在漢國冊府與研究生及在職專班學生,開展了好幾年的讀書會。 現在,書店要搬家,確實讓我們這些熟客,會感覺心酸。幾年下來,漢國冊府已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份,尤其李漢國把書店經營成思想及藝術交流的場所,沒有一點市儈氣的手法,讓我們這些愛書人,有空就會到漢國冊府坐一坐。 漢國冊府這一離開,除了情感的不捨,對我們的讀書會衝擊當然最大。這幾週,我們就一直在討論,如何找到一個替代性的讀書空間,讓讀書會能延續下去;麥當勞太吵,咖啡店不便宜,找來找去,我們目前只找到,最低消費額一個人50元,來來書局的地下室。 這也是我們特別感念漢國冊府的原因;幾年下來,李漢國沒有收我們一毛錢。更貼心的,每一次讀書會,李亞財總會客氣地幫我準備一杯茶。在經營最為困頓的這兩年,李家兄弟還是秉持開放的態度,讓我們這些愛書人,無償地利用書店的空間。 我有時在想,如果那一天讀書會的學生,有什麼傑出表現的話,他們真該回頭,謝謝漢國冊府的無私奉獻。 |
|
(回目錄) |
長期徵稿啟事 |
|
面對教育議題,有話不吐不快?立報讓妳大聲說出來!除了各版的固定專欄外,歡迎基層教師、學生及家長發表意見。大作請附地址,一經採用,即贈當期立報5份,不另奉酬。來稿即視同本報擁有刪改權及網際網路使用權,人力有限,未採用者不另行通知。投稿帳號:article@lihpao.com。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