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社區.樂活台灣》新故鄉見學系列活動之
——
Watch 內加道
熱烈招生中!
|
位於內加道的林淵樸素藝術紀念館。 |
象山下的內加道,靜謐的出奇;如果不是曾經有個愛刻石頭的老農林淵,無意間「ㄉㄨㄟˊ」打出生命的火花與傳奇,內加道這名字,還真的沒幾個人知道呢!
夾在埔里與魚池交界處的內加道,人口只有兩百多人,一九七七年,在田間勞動大半輩子、六十五歲的「淵仔伯」,為了不讓自己閒著而刻起石頭來,倒也讓「在內加道,有個愛刻石頭的怪老頭」之名,不脛而走。
只上學兩個月的林淵,生命一如石頭般堅毅。在他七十九歲過世時,留下近萬件作品,讓我們看見原始、藝術般的古拙趣味,與濃濃的內加道生活元素。
「Watch‧內加道」系列活動,敬邀您與我們一起徜徉在內加道的山林之美,親身領略觸發林淵無數創作靈感的鄉土風情,並在充滿樸素藝術氣息的環境中,共同打造屬於自己的藝術傳奇。
活動內容
活動說明
Watch‧內加道—【內加道社區踏查】
內加道是座小而美的山村,沒有過多的人為破壞,隨處可見樸素之美。經由引領人深度解說之外,也讓我們一同啟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透過五感去發現那些早已存在生活中簡單平凡卻美麗的事物。
Watch‧石頭在說話—【林淵樸素藝術紀念館導覽】
林淵(1913-1992)年幼時即遭母喪、兄亡,僅有的一位弟弟,也因染上熱症而癡呆。四十五歲那年,結縭二十二年的妻子過世後,他獨自撫育八位子女;六十五歲時,鑿刻出生平第一塊石雕後,自此就沉浸在敲敲打打的世界,將他的喜怒哀樂、他的生命情懷,透過作品來註腳、詮釋並與人分享。
「對祖父來說,刻石頭只是一種表達,他不懂藝術不藝術的問題,也不去定義什麼是藝術作品,他只是不停的想去創作他心中的想法……」林淵的孫子林日火表示。
「創東創西」的林淵留下數千件石雕作品以及眾多畫作及編織,以石頭和泥土刻鑿生命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大部分來自早年生活經驗,包括看歌仔戲、聽收音機等。內加道的天空,因為有了這些會說話的石頭,而充滿了驚喜!
林淵樸素藝術紀念館是林淵一手打造的住家兼工作室,敬邀您與我們一同來走入林淵的創作世界。
Watch‧樸素藝術 —【樸素藝術演講講座】
「樸素藝術」是根據英文Naive Art 翻譯而言。「樸」是指剛砍下來還不加工的原木;「素」是指剛織成未經染色的生絹,「樸素」一詞,即帶有未加工、無巧飾、天生自然、原始純真的意義。本次活動透過黃圻文老師深入淺出的講演,一起分享、領略樸素藝術之美。
主講人介紹︰
黃圻文,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從事藝術創作二十餘年,是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除了墨書、彩墨、素描、水彩、壓克力彩、油彩、複合媒材、裝置藝術外,更擅長行為藝術、行動繪畫與結合音樂、舞蹈、劇場方式型態的搖滾墨書。是一位關愛鄉土的全方位藝術家。
Watch‧神隱內加道 —【山林中的律動】
內加道的風土,滋養了林淵創作的養份,山中的精靈,伴隨他創作的泉源。
林淵的作品充滿創意,沒有過多修飾,深具大自然的魅力。他的創作可說是由內加道的環境氛圍與生活文化共同孕育而成。本次活動最後的重點——神隱內加道,將帶領大家與環境對話,感受內加道獨特的空間魅力,再由吳岱蔆老師透過活潑的肢體律動、交流分享,激盪出一場心靈的交響樂章。
讓我們一同進入林淵的奇幻的異想世界中!
帶領人介紹︰
吳岱蔆,一九九八年參與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戲劇人員培訓,熱愛表演藝術,九二一地震後於埔里參與新故鄉基金會「婆婆媽媽之家」的籌設,推動說故事媽媽、戲劇媽媽等工作。同時擁有十年瑜珈學習及教學經驗,現為「大樹托兒所」負責人。
下載報名表 下載交通路線圖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新故鄉文教基金會
協辦單位︰魚池鄉內加道社區、林淵樸素藝術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