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來稿-行銷大哥您好走文◎楊馥菊
宜蘭縣長呂國華對外宣佈,明年起將停辦童玩節活動。消息一傳出,身為宜蘭人的筆者,在此先為「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深深一鞠躬! 首先,先來談談「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簡稱「童玩節」)的緣起。在「觀光立縣」的政策目標推動之下,宜蘭觀光發展的整體條件大幅改善;尤以1996年舉辦至今的「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最具有創造地方特色之大型觀光活動,為宜蘭縣贏得優良形象和經濟上的眾多利益,更明顯的帶動台灣的地方觀光活動。 幾年下來,其他縣市也仿效宜蘭縣的觀光策略,舉凡:自2000年開始的台東南島文化節,2001年第一屆屏東黑鮪魚季,2004年春節的第一屆彰化花卉博覽會…等等,每個節慶活動都帶動了數十億元以上的觀光產值與商機,加上政府推出「一縣市一特色,一鄉鎮一產業」的政策,引發節慶活動的連鎖模仿效應,據估計台灣一年內共有超過一百個以上的節慶活動。由此可知,觀光節慶的效益之大,使得大家都紛紛投入觀光休閒產業。 因此,連續舉辦了十二年的宜蘭國際童玩節,不僅是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火車頭,也是首屈一指、最具代表性、最為成功的「節慶行銷」,更為台灣開啟了一扇與世界接軌的窗口,同時也成為孩童專屬的嘉年華會,為孩童編織了一個美麗的暑假。 就在「童玩節」享譽國際,令宜蘭縣民引以為傲的同時,突傳出宜蘭縣政府宣佈「童玩節」營運不佳因而停辦的惡耗,無疑是給了宜蘭縣民狠狠的一擊、極大的震撼。此時此刻,我們不妨回到問題的癥結,再做釐清。 首先,當各地的觀光節慶如火如荼地展開,活動越辦越多時,結果是大家瓜分了這個觀光產業,活動內容也大同小異,甚至喪失了地方文化節慶的特點,或模糊了應有的地方特色的焦點,可能會因而流失了吸引大量人潮的機會;因此,宜蘭縣政府必須藉由新的創新行銷手法來開發新的商機,對童玩節的活動內容設計與整體之營造做改變。 再者,北宜高速公路的通車,將宜蘭地區納入台北一日生活圈範圍內,拉近了台北與「後花園—宜蘭」之間的距離,令大批遊客趨之若鶩,為宜蘭童玩節注入一股商機的新希望。而宜蘭縣政府是否有針對「為何北宜高開通童玩節仍虧損」此問題,做一些改善之道呢? 第三,宜蘭縣長呂國華表示,部分媒體非理性的中傷,亦是導致童玩節客源大量流失的因素之一。筆者認為媒體的報導雖會影響消費者對「童玩節」的認知,但並非直接原因,只要口碑做的好,照樣能以口耳相傳打響知名度,進而改變消費者的態度與行為。 還有一個更具體的問題,這樣的停辦結果,真的能解決宜蘭縣財務困難的問題嗎?當然不會。正當台灣失業率節節上升,宜蘭縣唯有靠「觀光行銷」開發商機,帶動童玩節週邊產業無數的價值,宜蘭縣政府決不能因其絕對利益、未有實質的收穫而停辦童玩節,縣府方面是否有考慮到宜蘭縣民的損失?另外,童玩節創造了新的國際外交型式,增加國際間的文化交流,然而隨著停辦的結果,國際外交是否會消失殆盡? 最後宜蘭縣長呂國華提出,後續會再推出其他大型的暑期活動,以代替童玩節。筆者認為何不在童玩節內容上做改變,畢竟童玩節已有一定程度的口碑,倘若以新的替代方案來進行,消費者是否有意願來宜蘭參加新的活動? 筆者雖無力改變整體大環境景氣不佳,但仍可改變自身的心態;宜蘭縣政府應當主動自我檢討,而非全都歸咎於受大環境之苦。因此,有幾項工作必須進行改善。宜蘭縣政府為節省成本,可招募宜蘭縣內學生為志工,並頒發志工服務證書,不但有利於學生升學,更可以讓其有許多收穫與經驗。在行銷方面,甚至可結合兒童頻道主持人,於兒童節目頻道中廣為宣傳童玩節之消息,並邀請其為代言人。在活動內容部份,不只要強調宜蘭地方的特色,並可以加入「夢想起飛」的概念,讓童玩節成為所有大朋友、小朋友「做夢」的園地;更要提昇多元化服務,才能順應時勢,創造商機。筆者相信上述手法必能提高童玩節的效益。一個成功的節慶活動必須結合地方文化特色,達到行銷地方特色的效果,若宜蘭縣政府藉由童玩節的舉辦,連帶行銷宜蘭的好山好水,像是蘇澳冷泉、宜蘭傳統藝術中心…等等,結合宜蘭各鄉鎮的觀光景點,或在不同季節進行不同的節慶活動,能讓宜蘭縣在一年內可以重複觀光,勢必能有更大的連鎖效益,創造另一波地方經濟。宜蘭縣政府務必將此次經驗做為借鏡,並做全盤的檢討與規劃,轉化為宜蘭縣觀光改革的契機,願未來,宜蘭縣能繼續成為舉辦觀光節慶的縣市中最大的獲利者。(作者為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學生)
媒轉載◎誰擁有台客?從台客商標事件談起主辦單位: AMG另類媒體發電機、媒體改造學社協辦單位:台灣社會研究季刊、文化研究學會、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間: 2007.08.26(日 ) 14:00 ~ 17:00點:師範大學綜合大樓 509國際會議廳持人:何東洪 ( 輔仁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與談人:柯仁堅 (濁水溪公社樂團主唱)應蔚民 (夾子卡拉表演樂團主唱)李崇僖 (東華大學財經法律所助理教授)簡妙如 (中正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鄭凱同 (音樂人,AMG 另類媒體發電機成員)吳國維 (CC樂園) ( 歡迎與會者以各種創意表現你想像中的「台」。座談當天我們會把會場佈置得「很台」,也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佈置,場佈時間是13:00~13:50)近日中子創新公司註冊「台客」商標一事,經由「東岸酷熱搖滾音樂節」在節目中使用「台客搖滾之夜」名稱而遭受中子公司指控侵權, 引發社會大眾關注。而由音樂人與學界團體所發起的反對台客商標化的記者會、論述以及網路連署行動,也獲得來自各界關心台灣音樂文化的樂迷、各階層民眾的迴響,並讓這個事件成為一個公共議題。 註冊「台客」商標權一事不只是個案例,而這個事件也並非單純的商業競爭,或有無侵權事實的爭議。過度直觀的「文化創意產業論者」認為,中子的行為,只是說明了文化創意離不開「獨佔」,藉由獨佔,方能使創作者在經濟利益獲得保障後,持續投入創意的生產。 然而這其中牽涉更深遠的問題是,誰可以 /何以,將涵蓋不同群體不斷努力形塑的多元意涵、音樂風格與庶民文化實作獨佔?智慧財產權法規是否可以解決此種社會 /文化爭議?文化的創作與積累,何以只能被單面的經濟權力與利益所規範?文化創作所累積的價值如何才能為社會全體所共享?當「台客」商標事件引發社會大眾反對時,這些議題會因中子註銷商標,就獲得解決嗎?當文化經濟成為全球化時代的新經濟典範,而學界、台灣政府、跨國及本土企業一窩瘋地迷戀「文化創意產業」並將其視為萬靈丹,中子事件理當可以提供我們仔細討論以下幾個相關的重要議題:1. 商標權、智慧財產權保護了誰?智慧財產權法規作為一種控制性規範,是鼓勵抑或壓抑創新?2. 當現今流行音樂實作(音樂傳統的挪用、知識與創意的轉化)幾乎都處於商業利用機制裡,它如何保持其自由流通與使用的特性?3. 如何在文化與音樂創新的私有化,以及社會使用的集體利益間取得較適當的平衡?4. 文化與音樂創新的資源分享、接近與使用,如何在私人利益凌駕於公共財的失衡結構下成為可能?5. 總的來說,文化與音樂創新如何在文化經濟產業化的趨勢下,為創作者、社群所用,而成為更為人性的集體共享成果?過去台灣曾被譽為華人流行音樂的發源地與中心,如今則因音樂產業結構的轉變而使台灣流行音樂的整體面貌有所改變。但長期以來,在流行音樂的經濟積累中,企業體、創作者與閱聽人間的不平衡權力關係卻沒有受到揭發與挑戰。音樂作為一種文化形式與表達,雖本質上為無形,卻體現在這些權力網絡中。因此我們藉此座談機會,從台客商標事件進入,面對音樂人、學界、業者以及廣大閱聽人都難以避免的重要問題。◎反對「中子創新」壟斷「台客」連署網頁:http://www.bigsound.org/tkrock/2007/08/post_5.html連署聲明:http://www.bigsound.org/tkrock/2007/08/post_4.html◎ Responsible Media in Democracy?
民主開放= 新聞沉淪?
9月8日龍應台基金會最新一場的台北沙龍將以新聞倫理為主題
邀請到美國知名新聞法及新聞倫理專家Doreen Weisenhaus 韋杜靈( 香港大學新聞暨媒體研究中心新聞法研究計畫主任 ) 主講,探討挑釁、置入和爭議的新聞手法,是否為市場競爭下的必然產物?新聞自由、民主和媒體責任可否並存? 新聞倫理的分寸又該如何拿捏?
本場活動也邀請到AIT 的美國文化新聞組組長Thomas Mark Hodges 何志 擔任主持,另邀請到資深媒體人也是中華電信基金會的執行長 徐璐擔任與談,在新聞自由與媒體責任的討論上,可期有精彩的交鋒。
報主的話:傳播學生鬥陣,新據點:(歡迎大家來找碴 ! )
http://blog.roodo.com/scs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