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OpenFoundry自由軟體充電報

OpenFoundry自由軟體充電報
無/報主.自由軟體鑄造場

本期內容:
[名家專欄] 使用自由軟體的迷思(二)-自由軟體的資源比較少?
[OSSF專欄] [2007 維基年會] 一樣米養百樣人:維基百科使用者行為分析文摘

[名家專欄] 使用自由軟體的迷思(二)-自由軟體的資源比較少?

蕭丞舜 (Attila)/ 文 2007/08/24

對於使用自由軟體的第二個迷思,就是所謂的相關資源比較少。許多使用 Windows 的朋友會說,微軟的相關資源包括應用軟體、說明文件、作品檔案等都比較多,自由軟體陣營比較少,因此採用自由軟體只會增加使用者的困擾、學習成本以及可應用範圍。到底這樣的說法有多少真實性呢?從某些角度來說是事實,有些則似是而非,且讓我們一起來深入探討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思考的是,就一個使用者角度來說,他需要的是哪些資源?一般電腦管理和應用的軟體總該要有吧?是的,其實這些工具和應用軟體,大致上自由軟體是齊備的,只是名氣沒有響亮到一般使用者都知道而已。或者該說,是一般的媒體不容易看到。電腦雜誌、電視媒體和網路廣告,大家能看到的幾乎都是商業軟體,個人還很少看到這些一般人常接觸的媒體會大肆報導自由軟體的,因此一般人的印象中總會簡單地歸納出一個結果:沒有什麼自由軟體可用!

我們來看看商業軟體是怎麼搞到人盡皆知的。以 Vista 為例,在它還沒被開發出來時,電腦論壇、發表會、電視、收音機、報紙、電腦雜誌、網路廣告、專業電腦網站......所有想得到的媒體,或報導或討論或廣告,全都鋪天蓋地而來,讓人想躲都不知道躲哪兒去。因為這是商業公司微軟要賣的,唯有讓越多人知道 Vista,它才越有機會賣得好。但是,有哪一套自由軟體會如此大費周章的宣傳呢?通常是自由軟體愛好者、狂熱的電腦玩家以及俗稱的 3C 魔人會去碰,這些人用過如果覺得好用,熱心點會推薦給自己的朋友用,覺得不怎樣也不會特別去罵,畢竟自由軟體通常是不收費的。(不收費還有啥好抱怨的?不好用就不要用啊!又不是必收錢的商業軟體,不好用而不用就等於有實質的金錢損失)。所以在商業考量下,商業軟體有多到誇張的曝光機會讓一般人知道它,單就此一現象而言,自由軟體不廣為人所知是正常的。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說它比較少或沒有,只能說不知道而已。

不過我們也必須承認,在某些專業領域內,確實是找不到可替代的自由軟體(除非願意花錢開發),但就一般性的家庭和辦公室應用(上網、及時通訊、影音欣賞與處理、文書、簡報、試算表),自由軟體目前都有不錯的解決方案,有些在效能方面的表現甚至超越商業軟體許多。

至於說明文件的資源,其實自由軟體是很多的,只不過繁體中文確實是相對較少的。畢竟國內的大小機構和個人幾乎一面倒向 Windows 的環境,只有屈指可數的熱血人士願意奉獻在自由軟體說明文件的中文化上。在資訊出版業界,幾乎沒有人願意出版自由軟體的應用或使用書籍,最多的還是和商業軟體有關的書籍。如果願意去閱讀英文的文件(或者是該軟體的說明文件),其實還是有足夠的資源來協助使用者好好地使用該自由軟體。不過說實話,英文不是國人的母語,閱讀起來還是有障礙,得要有一點堅持才行。

其實,就算說明資源非常豐富,也不見得會讓所有使用者都變成應用高手。像微軟的知識庫有很多高明又專業的技巧,可以解決 Windows 和微軟各類產品的問題,包括實際製作的各種方法。可奇怪的是,大部分的一般使用者就是不會也不願去微軟的官方網站找答案,反而會問身邊的朋友或到各大論壇去找。對微軟的龐大資源視而不見,反而勞心勞力地到別的地方去找,這不是有點諷刺?

從此可以看出,有些時候資源的數量並不是問題的重點,而是基本的東西是否齊備,只要齊備而能協助一般使用者使用,我認為就算夠了(當然這個數量是很難正確估計的)。因為在網路自由的世界裡,使用者彼此會互相創造與分享更多、更完備的資源。

而在作品檔案方面來說,最主要的障礙是檔案格式。如果是普遍風行的檔案格式,如 MP3、JPEG 這一類的,自由軟體幾乎沒有不支援,所以沒有能不能享用這些資源的問題,會有問題的是某些商業軟體本身採用的特殊格式。商業公司為了保障自己的商業利益,往往拒絕使用開放的通用格式。採用封閉格式最大的風險是這家公司如果倒閉或者電腦架構改變了,日後使用者可能沒辦法使用這些封閉格式的檔案。這是一個難解的問題,也是一個該重視的問題。

十年前,我曾經使用過 Lotus 公司的個人資訊管理軟體 Organizer,這是一套可以管理聯絡人、行事曆的軟體,後來 Lotus 被 IBM 購併了,Organizer 也被包進 SmartSuite 裡面,後來又獨立銷售但中文版卻消失了(英文版還在,但讀早期的中文版檔案會有問題),早期那個在 Windows 95 下能使用的版本,已經無法在 Windows XP 底下執行了,我建立的那些資料想當然爾地付諸東流。

這個問題絕不會是個案,還有更多的商業軟體陸陸續續都有機會發生類似的問題。那麼自由軟體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嗎?個人的看法是;採用開放原始碼的自由軟體,至少還保留機會讓我們能找出解決方法!輸出的檔案若採用開放格式,起碼還能採用最根本的方法來看到甚至抓出所建立的文字資料,不至於對著這些寶貴資料長嘆一聲,灑淚而別。

此外,封閉格式對於知識的分享也是不利的。大家只要看看網頁就好,若不是採用共通標準,那麼要透過網路來分享知識,恐怕比使用紙張還困難。相對的,數位檔案如能採用標準格式,不但分享方便(使用者不需要花太多精神氣力找檢視的方法),當然其內容的影響力也會最大化,從中往往會衍生出意想不到的龐大商機。就整體的利益來考量,採用共通格式對全體人類比較有利。

最後我要提出一個問題請大家一起思考:資源真的是越多越好嗎?超過一定的數量後,還有意義嗎?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和觀察,超過一定數量之後,大家反而不知道該如何篩選出對自己真正有用的資源(就像網頁很多,多到需要搜尋技術來幫忙一樣),其次,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多數的資源是沒有空去享受的,許多時候都是備而不用或貪心蒐集來浪費硬碟空間而已。

關於作者:
筆者目前任職於創意家資訊,擔任 IT研發組召集人,曾開發多本中小學資訊教材,個人部落格:人間研究所



[OSSF專欄] [2007 維基年會] 一樣米養百樣人:維基百科使用者行為分析文摘

OSSF 編輯小組/文 2007/8/25

許多人對維基百科的第一印象便是-自由引用、人人可參與編輯的百科全書,但實際上維基百科的運作到底是由多少人來參與呢?他們的分工狀況和各自專注的領域是什麼?彼此之間又有何關係與互動?這些使用者參與的問題攸關整個維基百科內容的產出品質,因此也格外引人關注。

在本次維基年會中,來自美國、身兼維基資深編輯用戶和管理員雙職的 Seth Anthony,以英語維基百科為研究母群體,利用數據資料來分析英語維基百科上的使用者行為。他首先以 "Where Have All The Writers Gone?" 這個幽默的引題,帶出此次演講所想要探討的「維基內容貢獻者的分散、流失及離去」,一開始他引用 Jimi Wales 於 2005 年的發言:「維基百科實際上是由一個緊密社群來做大量編輯的事務,這個社群大約只有 1000 至 2000 人」來提出了一個潛藏於他心中的疑問:「那麼,到底誰在寫維基百科?」

為了解開這個謎題,他從英語維基百科中挑出 250 個編輯樣本,依其陳述的屬性分做外部文章 (28%)、文章討論 (10%) 和文章 (62%) 三大類。他從這些樣本中針對使用者使用頁面的行為再做細分,發現其中有 5% 的破壞行為、格式上的微小修訂和內容添加分則占 45% 及 12%,僅有 2% 的使用者真正在從事條目文章的創作。他表示,從這些樣本頁面便可以微略得知,維基社群使用者的編輯行為並不均等,他們有些人破壞或擾亂編輯頁面、有些人積極修訂格式細節、有些人則增添文章內容,另外還有群人從事管理、討論或決議爭執結果。

而其中 high-content 頁面的創建者,有 69% 來自註冊的用戶,管理員身份的用戶則為 0%;這群文章創建者中有 52% 的人有 userpage(類似維基百科的「身份識別證」)。樣本顯示,使用者註冊後 0~4 個月會試著第一次編輯頁面,而 250 個樣本頁面最多有 200 位用戶參與編輯。

在一連串統計圖表的分析和展示後,Seth Anthony 認為維基社群中可以大致分為兩種貢獻者,一種為專注在站務維護及政策討論事項的管理群 (Admins),而另一種則是專注於在條目上創建文章的內容貢獻者 (Content Creators)。其中,他將內容貢獻者分為匿名者 (Anons)、淺嘗即止者 (Dabblers) 及維基人 (Wikipedians) 三種類型,而管理群則分為 A、B兩種群像。

在三種內容貢獻者類型中,「匿名者」的人數是最少的,他們的最大的特色是有一半以上的人是「第一次編輯維基百科」,而這一半之中,又有一半是自第一次編輯後便再不更新的用戶;他們有一半是匿名的用戶,另外一半則是沒有 userpage 的帳號。對於這些「匿名者」,扣掉那群再不更新的用戶,Seth Anthony 認為他們有可能是曾經的編輯用戶,也許是因為某些偶然或意外註銷了帳號。

第二種「淺嘗即止」類型貢獻者,28% 的編輯者是有帳號的用戶,其所佔人數少於 150 人;他們的特色是持續編輯的時間通常多於 1 個月,但平均每日編輯次數少於 1 次。Seth Anthony 表示,這群「淺嘗即止者」雖然對擁有個人專屬的 userpage 或社群身份興趣不大,但是在調查統計截止日的最後一個月,卻有高達 80% 的人有編輯頁面的動作,因此他認為只需假以時日,這些人是有潛力成為第三類型「維基人」的一群。

而維基百科的內容貢獻者主要來源-「維基人」又有何特色呢?Seth Anthony 說,他們 48% 的內容編輯者具有帳號、每天的編輯次數大於 1 次、幾乎所有人在統計截止日的最後 1 星期都有更新的動作,通常積極參與編輯活動的時間大於 1 年。維基人大部分都是新條目文章的貢獻者,而且通常具有長期且經常去關注他們感興趣主題的傾向。這群維基百科的核心內容創造者,數量大約在 500 人以上,他們編輯頻率的範圍約落在 1~30 天編輯一次頁面,每人編輯次數的範圍約為 300~30,000 次。

相對於內容貢獻者,Seth Anthony 把管理群的部分,根據 article namespace 裡的編輯片段來估計,將出現在 article space 比率落在 20%~60% 的管理員劃為 Admins A,比率落在 60%~90% 的管理員則劃為 Admins B,A 和 B 的比例大約為 7:3。結果他發現,Admins B 管理員的活動除了行政事務的處理外,也十分活躍於編輯頁面和創建文章活動-也就是說,維基百科的主要內容貢獻者,除了第三類型「維基人」以外,還要加上管理群的 Admins B。在這裡 Seth Anthony 也提出了問題:這些 Admins B 有可能曾是純粹的內容貢獻者「維基人」類型嗎?如果是,那是由於何種因素及動機,使他們關注焦點從維基百科的內容,擴散到管理行政的任務呢?

Seth Anthony 對於過去有些研究顯示維基編輯群和管理群大多相異沒有關聯,以及鮮有來往的論點,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根據維基人、Admins A 及 Admins B 每天的編輯次數以及在 article namespace 留下的數據資料分析,他認為從資料上可以看出,維基百科無論是在編輯群或是管理群的參與者中,皆有異質性存在。維基百科中甚至有一半的編輯內容是來自站外的「社群」所貢獻,而且維基人和 Admins B 應該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彼此存在著交流,這兩類人重疊或交換崗位的情況也頗為顯著,有人從貢獻內容的編輯轉為熱衷站務查核的管理者;因紛爭而淡出管理職位,甚至離開維基社群的例證也所在多有。

演講的最後,Seth Anthony 表示,這次研究主要在探討英語維基百科的情況,未來將陸續從 Wiki size、Wiki 類型、開發平台、使用語言和地區等其他數據資料,來討論在不同維基媒體計畫網站上的使用者行為,並試著就不同文化背景和社會結構來觀察與分析。

下期將針對「其他相關領域在 Wiki 及自由內容上的應用及投入」與各位讀者分享,敬請期待!



報主的話:
為提供您更彈性的的閱讀選擇,編輯小組正式推出網頁版本的電子報,與原本的純文字版並行發刊。煥然一新的網頁版本將每期的發行主題、文章內容、專欄名稱、圖片及連結頁面等做更有效率的編排,您可以依照您的閱讀習慣,前往「OSSF 網頁」訂閱 "HTML版" 或是 "TXT版" 電子報。

歡迎舊雨新知繼續支持我們電子報,有什麼意見、建議、抱怨或讚美,請別吝嗇寫信給我,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