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農會擔任推廣幹部的朋友偶然間翻到了一張老照片,那是民國五十六年六月香蕉產量過剩,一台卡車將香蕉倒置在成堆如山的廢棄場,任其腐爛。很巧地,那天早上這位朋友剛辦完一公斤五元收購香蕉當豬飼料的工作,這二個月下來,已經收了五百四十三公噸的報廢香蕉。他感嘆地說,「為什麼四十年來,台灣的農業政策沒有任何進步,農產品過剩還是只能拿來餵豬,不然就是埋進土裡當肥料?」光是一個鎮,就報廢了五百四十三公噸香蕉,那全台灣到底把多少農民的心血給倒進了廢棄場裡?
香蕉曾經為台灣農民帶來豐厚的收益,但是當最重要的日本市場日漸失去之後,卻因為沒有合宜的產銷制度,而使得在風調雨順的年份經常發生農產品過剩的悲劇。不只是香蕉,今年梅雨季節的雨水不多,也造成了雲嘉南地區的高麗菜生產過剩,就在今年五月底,大片的高麗菜在田裡荒廢腐爛,農委會提出的解決方案一如往常,就是補助一筆錢讓農民把過剩高麗菜翻耕到田裡當肥料。幾乎在天災不多的年份裡,這樣的劇碼總要上演個幾次,總是在農產品發生了過量的之後,政府官員們才出來宣導多吃本土產水果,不然就是將政府經費用來粗糙地將農產品耕鋤報廢。
媒體改造學社、AMG 另類媒體發電機
連署聲明
反對「中子創新」壟斷「台客」,智財局應審慎看待文化相關著作/ 商標權審查
|
針對「英屬維京群島中子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子創新公司」 ) 將「台客」二字註冊為商標一事,我們對此表達強烈抗議,同時反對任何個人或團體將「台客」的詮釋權或文化意象壟斷。對於此事件,我們的聲明如下:
1. 「台客」二字並非特定個人或團體所獨創,其使用權當然也不能被特定個人或團體所獨佔。「台客」二字在台灣社會經過多次語義翻轉與文化詮釋的過程後,其意義仍無法定於一尊,關於台客的多元意象、音樂型態、生活風格,都是庶民共構的結果。同樣的,任何的文化創意都是建立於前人累積的成果上,文化創意的壟斷,將阻礙文化的創新與再生產。
2. 我們並非全然反對將「台客」二字使用於商業活動或其他商品,然而將指涉一種音樂類型與生活風格的詞彙註冊為商標,壟斷他人與此相關的創意表現與文化詮釋,前所未見。我們所反對的,是無視於庶民的創造力,厚顏宣稱「台客」一詞的正面意義為特定活動所獨力建構的傲慢姿態。
3. 造成此次風波的結構性因素,為智慧財產局對於文化現象的無知,以及在文化相關著作權與商標權的概念上過於落伍。早在「台客搖滾嘉年華」演唱會之前,一篇名為「台客論」的網路文章已流傳多年 ( 此為引起社會廣泛討論的關鍵之一) ;此外,多本學術論文、期刊論述也都對台客文化有所著墨,且於標題中早已使用「台客」二字,顯見台客風潮是一種文化過程,並不僅是「中子創新公司」的活動成效所致。對於「中子創新公司」的申請,智慧財產局原本應善盡查核工作,扮演好把關的角色,卻片面接受「中子創新公司」所提出的資料,以「所有社會風潮皆指向該公司」為由通過商標申請,對此我們表達強烈不滿。
4. 在此呼籲「中子創新公司」,公開宣布放棄「台客」二字的商標權,將文化詮釋的自由還於大眾,也為文化相關著作權的案例建立一個良好示範。否則此例一開,任何文化詞彙的使用皆有可能被有心人士所壟斷。
5. 智慧財產局應立即檢討文化相關著作權與商標權的概念,正視文化創意與流行詞彙的公共性。對於可能發生疑義的申請案,應蒐集完整資訊,並邀集相關專業人士成立諮詢小組,謹慎面對案件的審理,以避免再度發生類似的事件。
發起團體:媒體改造學社、AMG 另類媒體發電機
(詳情請見)
|
|
蕉農們這次遭遇的生產過剩,讓他們在過去這十一個月裡所投入的生產成本,完全血本無歸,塑膠製品也隨著油價上漲,而多了快一倍的支出,這十一個月,農民不但沒收入,還要先付現金買資材、肥料和農藥,現在價格被壓在十元以下,不只連自己的工錢也賺不回來,只要繼續花人工採收下來,就是繼續賠錢。農民繳交一公斤五元的報廢香蕉是邊繳邊掉眼淚的,沒有人願意看到自己花心血種出來的成果被粗暴地堆置在廢棄場被賤踏。
今年這些報廢香蕉被用作豬的飼料,至少還有一些用途而不是任其腐爛滋生蟲蠅,然而養豬業者會願意將香蕉拿用餵豬,也是因為原來的飼料來源—進口玉米與大豆,被轉用作發展高科技生殖能源,進口量少,價格也翻漲了一倍,養豬業者只有選擇替代的飼料來源,於是他們才肯花費車資把大量的香蕉載回去當豬飼料。這些香蕉沒有被浪費蹧踏掉,是要感謝豬、感謝養豬業還是感謝要玉米大豆漲價??!
農委會官員總是把問題怪罪到天氣或農民身上,總是要農民別搶種,然而歷經了四十年,台灣的農業與農民仍然面對著同樣的問題,解決方式也沒有進步。光是有預警申報的制度,若是只等著農民自動申報,而不主動出擊調查種苗出售情形以預先掌握種植規模的話,那麼最後仍舊是歷史重演。此外,當前政府高喊著要發展高科技生物產業,但仍然以四十年前同樣治標不治本的方式去解決農產品過剩問題,我們不禁要懷疑農委會這四十年來究竟對台灣農業做了什麼樣的努力,在這種情形之下,要如何吸引青年人投入農業、又如何重振農業的信心與價值?
農產品過剩問題並非突發事件,香蕉種植期間長達十一個月,也許農政單位早在十一個月前就預知了香蕉可能崩盤,而設立農安專案基金,但是在這長達一年的時間內,政府部門沒有事先發展任何加強行銷或輔導的因應措施,讓人質疑為何這筆補助金不好好地運用來進行外銷市場的開拓或是研發加工食品與藥品。最後就是眼睜睜地看著香蕉盛產,再消極性地拿錢來收購香蕉,這是最不可原諒之處。
[留言 / 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