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7-09-03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7-09-03》

本期內容
  ◎世界傳真:坦尚尼亞增聘教師 改善教學品質 
  ◎肯亞修改聘用教師規定以求公平 
  ◎澳大學發現海外學生論文有抄襲之嫌 
  ◎《人性探索家馬斯洛:心理學大師的淑世旅程》的啟示:安全感與自我實現 



世界傳真:坦尚尼亞增聘教師 改善教學品質
  譯寫■盧季寧
坦尚尼亞政府計畫在2007年度增聘更多教師,以改善教學品質,教育專家表示歡迎。退休的教育學教授,目前在非政府組織Hakielimu擔任研究員的蘇雷曼‧桑拉(Suleiman Sumra)表示:「很多人同意,教育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積極勝任的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根據AllAfrica.com網站報導,坦尚尼亞日前公布2007年度的政府預算,其中教育預算佔了18%,並且宣布將增聘更多教師。坦尚尼亞教育部長馬格利特‧希塔(Margaret Sitta)日前對國會議員表示,將增聘1萬4,490名中小學教師,以提高教育品質,政府也將核發許可證給移民海外的6百名教師,回鍋擔任私立中小學教師。

馬格利特‧希塔也稱許坦尚尼亞政府在改造中小學教育上所做的努力,他說,2002至2006年間實施的小學教育發展計畫,和2004至2009年間實施的中學教育發展計畫,已使坦尚尼亞的基礎教育獲得大幅改善。

坦尚尼亞教育部的資料顯示,小學就學人數已從2001年的483萬9,362人增至2006年的796萬9,884人,淨就學率由2001年的65.5%增至2006年的96.1%,馬格利特‧希塔表示,這些數據顯示,幾乎所有小學學齡的兒童都已經上學。

小學就學率大幅攀升,已使坦尚尼亞中學在吸收小學畢業生上面臨沉重的壓力,數據顯示,中學一年級的就學人數由2003年的9萬9,744人增至2006年的24萬3,359人。

馬格利特‧希塔表示,增加中學校數,提高就學率非常重要,增聘教師更是迫不容緩。他指出:「既然不能事事盡善盡美,增聘教師就比興建教室更為優先。」

在討論2007年度教育預算時,坦尚尼亞國會議員稱讚政府過去10年興建中小學的努力,但他們也擔心合格教師和教學輔具短缺,實驗室和圖書館不合標準,尤其是偏遠地區學校。

坦尚尼亞國會議員波西安諾‧尼亞米(Posiano Nyami)表示:「偏遠地區學校缺少教師,對這些學校的學生相當不公平,因為他們必須與就讀私立或教會學校的有錢學生,參與同樣的考試。」

波西安諾‧尼亞米以他選區內的一所中學為例,這所學校只有一位教師,就是校長本人,校長被迫用工友擔任副手,擔任行政方面的工作,例如招呼到校參觀的來賓。

另一名國會議員詹姆士‧汪雅查(James Wanyacha)表示:「坦尚尼亞的中學畢業生人數遠不及33所大學提供的入學名額,顯示有很多成績不佳的學生就讀大學,而我們對這些大學的畢業生的品質能有多少期待?」

坦尚尼亞也面臨到青少女懷孕比例升高的問題,今年5月底,坦尚尼亞總統捷卡亞‧基威帝(Jakaya Kikwete)對青少女因懷孕而輟學的人數上升,表達嚴重關切。根據統計,就讀小學一年級的女生有30%沒讀到七年級,20%的中學女生沒讀完中學。

坦尚尼亞國會議員蘇珊‧林墨(Susan Lyimo)表示,政府統計顯示,95%懷孕的青少女出自於貧窮家庭,呼籲政府檢討懷孕少女受教權的相關法令,若不讓這些女生接受教育,將剝奪她們發展潛能的機會,也將導致貧窮問題的惡性循環。
(回目錄)



肯亞修改聘用教師規定以求公平
   
肯亞修改聘用教師的規定,希望能增加聘用過程的公平性,根據新規定,肯亞將招募1萬1千名教師。新規定將採取分散師資來源原則,使1995和2000年完成中學和小學教師訓練的準教師,將比最近剛從學校畢業的師範生取得更多積分,這將是10年來,肯亞教師總人數首度超越世界銀行設定的23萬5千人目標。

根據AllAfrica.com報導,肯亞招募的1萬1千名教師中,7千名是為了填補2002年以來教師陸續退休的空缺,其他4千名則是為了補強師資,其中,小學所招募的教師將佔8,630人,中學則佔2,300人,技工50人,中學輔助教師20人。

肯亞教師服務委員會日前會見各省的教育局長和地區較毓官員,向他們解說修改後的教師聘用規定。肯亞教育部常務次長卡瑞加‧穆塔西(Karega Mutahi)對這群教育官員表示,在招募教師期間,他們必須負責調查異常現象,且要特別注意政治人物,因有些政治人物會利用這個選舉年,從這次招募教師的機會獲取政治利益。

卡瑞加‧穆塔西要求遴選小組必須確保新招募的教師中有30%為女教師,以促進性別平等。

根據新的教師聘用規定,申請教職者必須親手撰寫保證書,承諾至少在特定學校教滿5年,未教滿5年者將自動喪失教師資格。中學所聘用的2,370名教師,必須經過8人組成的遴選小組審核,包括4名教師管理委員會委員(委員由坎亞教育部長指派)、校長、副校長、專科教師、地區教育局處的代表。

從前,肯亞申請教職者只需向教師管理委員會遞交申請書,如今,他們也得向地區教育局處遞交申請書。

根據新修正的教師遴選評分辦法,6年完成中學教師訓練的準教師,自動取得60分的積分,剛從師範院校畢業者將拿到30分積分。
(回目錄)



澳大學發現海外學生論文有抄襲之嫌
   
根據法新社報導,位於澳洲新南威爾斯省的新英格蘭大學表示,該校在一次論文核審中發現,若干外國學生撰寫的論文出現嚴重抄襲的問題,校方正考慮取消這批學生已獲得的碩士學位。

新英格蘭大學發表聲明指出,在一堂由墨爾本理工學院開設的資訊科技課上,這些海外學生提交的論文涉嫌抄襲網路。新英格蘭大學和墨爾本理工學院互相承認彼此的課程。

報導指出,有名學生在2006年11月向新英格蘭大學副校長亞蘭‧佩提格魯(Alan Pettigrew)檢舉,有人在這堂課上抄襲網路上的論文,新英格蘭大學隨後開始審查2004年至2006年間修完這堂課的學生所撰論文。

新英格蘭大學在聲明中指出,在受審的210篇論文中,有相當一部分涉嫌抄襲網路,對於任何有關抄襲的指控,校方都將嚴肅對待,在適當時候,校方可能會通知大學委員會,廢除已授予的學位。

亞蘭‧佩提格魯表示:「為了維護學校的學術誠信,如有必要,學校將提請學委員會處罰,並將檢討與墨爾本理工學院的關係。」但該校拒絕披露涉嫌抄襲的學生姓名。澳洲高等教育協會新南威爾斯分會會長克里斯‧蓋姆(Chris Game)表示,大學聘用太多臨時工作人員,因此很難查到學生的抄襲行為。
(回目錄)



《人性探索家馬斯洛:心理學大師的淑世旅程》的啟示:安全感與自我實現
  ■黑狗(國中教師)
國中一年級的公民課程裡,每個版本的教科書都會介紹「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去年的仁林版,將「需求層次論」放在第二冊後半;今年的康軒版,則安排在第一冊第一節,馬上就會教到,於是,我將書櫃上的《人性探索家馬斯洛:心理學大師的淑世旅程》拿來「複習」。
在還沒有當上公民老師以前,已經在教育心理學的專書裡知道這個理論,很喜歡,還曾經想用它作為碩士論文的研究主題。在一次逛書店的機會裡,偶然發現後人為馬斯洛所寫的傳記《人性探索家馬斯洛:心理學大師的淑世旅程》(註1),翻閱一下,看到馬斯洛的愛情故事時,欲罷不能,於是將它買回家,並認真地從頭到尾讀過一遍。從傳記進一步瞭解「馬斯洛」以後,我更喜歡他了。
裡面文辭流暢、合乎邏輯且引人入勝的敘述不少。方才讀到以下內容,雖然不長,卻一針見血,也與心裡的疑問不謀而合。
馬斯洛特別注重人類需求階層中的「安全感」需求,他說:「兒童……需要並渴求父母的控制、魄力和管理。主要是因為,他們需要安全感。」表面上,兒童雖然渴望完全的自由,痛恨成人的約束,但如果父母屈從於這些要求,「這名備受溺愛的孩子將會對他懦弱的父母產生厭惡和鄙視」。由於小孩的安全感需求並未獲得滿足,因此安全感的缺乏很可能會持續到他長大成人以後;然而,安全感正是「自我實現」的先決條件。(註2)
看到這段,於我心有戚戚焉,與自己從事教職以來心裡一些未獲滿意解答的疑問相吻合,也因此別有一番感觸。個人的心得,與傳記裡的敘述大致類似:「在學校裡,學生看著老師表現出來的樣子學做人,而且觀察細膩;因此,老師不要妄自菲薄或便宜行事,因為老師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說的每一句話,都看在、聽在學生眼裡、耳裡。認真、用心的老師,學生有感覺、不敢混;相反地,怠惰、不用心的老師,沒資格期望學生發自內心去努力。大人的『愛與榜樣』,以身作則,會給兒童帶來安全感,我完全同意在成長過程裡有安全感的孩子,學習效果比較好,也比較容易專心。」
誠如書上的敘述,影響孩子的大人,除了學校老師以外,父母的角色更重要。此時,腦海裡浮現三舅夫婦教育兩個女兒的心路歷程,現在想起來,還是很感動。我認為他們兩人在教育子女、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裡,展現出「細膩的控制、魄力與管教」。
事情是這樣的:當女兒升上國小,開始有學校功課要寫,卻還是每天看電視,上網,玩……的時候,當爸爸的舅舅,難免嘮叨(以下內容為模擬對話):
「不要再看電視了,妳都沒有功課要寫嗎?」
「功課寫完了。」
「功課寫完,不會拿書出來看嗎?整天看電視,越看越笨,不要再看電視了,趕快去讀書……」
話說完,表妹離開電視機,舅舅坐下來,拿起遙控器,開始看新聞……
看到爸爸在看電視,女兒疑惑地問:「為什麼你叫我去讀書,自己卻在看電視?」
一般父母,可能就是為自己「看新聞」的行為做出「合理化」的解釋:「我看新聞是關心國家大事,跟妳看那什麼娛樂新聞或模範蚌蚌糖的意思是不一樣的,懂嗎?」(不懂,看電視就看電視,新聞跟娛樂新聞又有什麼不一樣?)
如果大人無法說服孩子,被吐嘈,大概就是痛罵一頓,更可惡的就是痛打一頓,叫小孩「惦惦」:「我辛辛苦苦賺錢養家供你讀書吃飯買東西,下班後連看個新聞輕鬆一下都不行嗎?不要惹我生氣,給我去讀書!」(大人的苦衷,年幼的孩子是沒有辦法理解的,使用強硬的手段管教孩子卻不以身作則,小孩子當下就算沒頂嘴,也只會覺得大人說一套,做一套;耳濡目染之下,自然而然將這樣的作風學起來……)
好爸爸的三舅,啞口無言。事後嘆了一口氣,私下跟三舅媽說:
「孩子已經長大了,光用嘴巴講已經管不動了,不如我們也來『讀書』吧!」
三舅跟舅媽因此先後考進研究所,一邊工作一邊讀書的辛苦可想而知,尤其三舅又不是一個身體強健的人。經過幾年的努力,夫婦兩一前一後拿到碩士學位。如此用心,以身作則的父母,兩位表妹也成長得十分優秀。當聽到這段故事的時候,心裡只有感動:「沒有用心的三舅與舅媽,哪來這麼優秀的表妹?」
孩子是大人的影子:大人怎麼做,孩子怎麼做;能夠從父母有效管教的過程當中得到「安全感」的孩子,才有「自有實現」的可能。話雖如此,那些沒有做好榜樣的父母的孩子,自我實現也不是完全沒希望,只是這樣的孩子,必須靠自己去摸索,尋找父母以外的榜樣學習,以尋求內心深處未獲滿足的「安全感」;也因此這樣的人在「自我實現」的過程裡,必然更為艱辛,需要外界更多的協助。以上心得,與有看到本文的「大人」與「小孩」共勉。
註1:《人性探索家馬斯洛:心理學大師的淑世旅程》,1999年2版,美商麥格羅‧希爾出版,作者艾德華‧霍夫曼。
註2:引用自《人性探索家馬斯洛:心理學大師的淑世旅程》P.328。根據本書的內容,馬斯洛的母親是一個專制、迷信而且歇斯底里的女人……「在馬斯洛眼中,蘿絲是個殘酷、無知,又充滿敵意的人……」(P.24)。還有馬斯洛的父親,有時候講話也很白目,例如他曾經在一次大型的家族聚會上問大家:「你們說,亞伯是不是世界上最醜的小孩?」(P.22)有這樣的父母,所以馬斯洛小時候其實過得很不快樂,也有著很深的自卑感,因為他本來就是一個羞澀內向的人。這樣的馬斯洛,每天都跑去圖書館「讀遍了兒童閱覽室的每一本書……」(P.19)。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面對教育議題,有話不吐不快?立報讓妳大聲說出來!除了各版的固定專欄外,歡迎基層教師、學生及家長發表意見。大作請附地址,一經採用,即贈當期立報5份,不另奉酬。來稿即視同本報擁有刪改權及網際網路使用權,人力有限,未採用者不另行通知。投稿帳號:article@lihpao.com。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