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告訴我說,她被前輩取笑太嫩,因為被工作地點的美景所感動。因為前輩在同一個地點工作很多年,所以早已對那樣的景色不為所動,再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我也常在跟一些前輩講一些另人興奮的計劃或者是想法的時候,被他們的「老」打斷。
「那是因為你還年輕,所以才會這樣想。」
「唉呦,我在你這個年齡的時後我也會這樣想啦。」
「等你到我這個年紀就知道了,別傻了。」
當然,偶爾這些前輩也會在「總之你以後一定會跟我一樣」的前題下,像是給我台階下似地講擠出幾句「當然,年輕還是要有年輕的想法比較好」之類的「安慰獎」。也許在前輩們的眼裡,我們永遠是嫩的。等到那些前輩已經走上了那些「前前輩」所指定的道路時,就會被他們認可為懂事、成熟的成人。所以說要得到前輩們的認可,就不得不走上那個他們認為有前途的道路。這樣的道路,有些也許正是我們期望的,那再幸運不過了。與其說是順利,倒不如說是少了很多實踐時的輿論阻力。
這樣的阻力是怎麼產生的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台灣固有的環境裡面,前輩們都有一種根深柢固的觀念,那就是「你要買車,一定要買T牌的才是好車」。所以好不容易,爸爸貸、媽媽貸、哥哥貸、姐姐貸的一筆錢,屬於自己的第一台車子,就在前輩的「指導」下,不得不買T牌的車子。F牌不可以嗎?「不行,上次你大舅說F牌的車子很容易故障」。那H牌的呢?「H牌的都是爛車,開一開輪子會掉」。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下,如果聽從了前輩所推薦的T牌,恭喜,從此之後只要是故障或其它問題,都會有人主動提供資源,並且被視為理所當然。反之,如果選了F牌或者甚至選了被前輩們所痛恨的H牌。還沒上路以前就會先被嫌馬力太小、外觀不好看、輪胎太小不安全...等等,竭盡棄嫌之能事。
也許我的比喻是誇張了點,但在其它方面,我卻覺得真實狀況比這誇張的例子還要過頭。所以這樣的狀況下,要前進或是突破真的是很困難、並且痛苦的。當然我們還沒到那個年齡,永遠就說不過「你到這個年紀就知道了」理論。因此脫離了前輩們預設的軌道,就被視為叛逆、年輕不懂事、不受教。就我知道的,很多人就這樣乖乖地跟著前輩的腳步「出人頭地」(就算沒有,也是環境的問題,前輩們是不會錯的)。同時,也有很多人用力地跨過前輩們畫的線,在各種不諒解、不了解的痛苦言語下前進著。
當然,前輩們的關心或路線,在善意的前題下並沒有任何不好。只是在脫離了一般認知外的路線,很難被這些前輩們理解,有時甚至造成令人痛心的阻力。保有初衷的感動與目標,在現在的社會觀點下,好像顯得有點不切實際。這樣的論點就是「剛出社會的小毛頭」會想的事。但回想起來,是否就該忘了那種好幾年沒看到海的感動、腳踏在沙子上舒服的觸感、抬頭看著天空的白日夢?最初的原點總是最美,這樣的美,才是值得我們付出一切去保留、追求的。謝謝前輩,也祝福所有在這條路上繼續付出、努力的勇士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