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7-09-12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7-09-12》

本期內容
  ◎教育論壇:增加體育課才是正辦 
  ◎英語充電站:高等教育國際化與英語文能力培養 



教育論壇:增加體育課才是正辦
  羅德水(教師)
教育部日前表示,台灣中小學生的體適能停滯不前,大幅落後中、日、韓等國學生,為了鼓勵學生多做運動,教育部已發文請各縣市教育局配合修正中小學學生在校時間規定,輔導所屬學校調整每日上午或下午第2及第3節課間活動時間為15至30分鐘,以提供學生每日足夠的身體活動時間,並在96年7月20日頒訂「快活計畫」,以作為各校執行的依據。

不過,為了是否有強制要求各校將其中兩節下課時間縮短為5分鐘一事,教育部又再次槓上《聯合報》,我們以為,整件事情最有可看性的不是教育部長與《聯合報》之間的怨隙又添一樁,而是十餘年教改所創造出的「成果」竟然如此慘烈。按照教育行政當局的說法,這些年來,台灣中小學生的各項基本能力幾乎沒有不下降的:台北縣市教育局稱學生中文程度低落,教育部則說學生的體適能明顯遜於中日韓,還有許多人認為,學生的數學程度真是每下愈況……

言歸正傳,要如何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與興趣,確實是值得深入討論的議題,究竟利用下課時間能否有效提升學生體適能?

任何實際帶過班的中小學老師當可證明:學生的學習專注程度大抵與上課時間長短成反比,不過,就算是上課再認真的同學,大概也會認為下課10分鐘是其可以自主運用的時間,正因為如此,老師若每每佔用下課時間上課或進行其他級務,不但成效要大打折扣,恐怕也會引來學生的群起抗議,這也是想利用下課時間提升學生體適能首先必須解決的問題。此外,對課務較多的中小老師而言,課間活動時間原本就是老師休息、備課、批改作業、指導學生的寶貴時間,現在利用此一時段進行全校學生的集體運動,其實也意味著教師必須從旁關照指導,從而也剝奪了老師的休息時間。

其次,技術上要如何集合全校學生在下課時間一起運動也是一大難題,小校倒還容易解決,但學生人數較多的學校,通常可供運動的場地與空間原來已經不足,如何在有限的下課時間做妥善的規劃配置誠非易事,凡此種種都是利用下課推動「快活計畫」必須面對的難題。

再者,雖然教育部此次確實並未強制要求將部分下課時段縮為5分鐘,問題是,要延長課間活動時間,勢必要相對縮短部分時段的下課時間、或是提早第一堂課的上課時間、或是延後午餐時間與放學時間,無論如何,或多或少都將影響學校既定作息,這也是我們之所以長期反對行政部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作法,以及認為應通盤檢討現行課綱結構的根本原因。

其實,教育部的政策宣示其實並不陌生,為了凸顯行政首長重視體育活動,諸如此種「早安晨跑」、「一校一運動」、「一人一技藝」的口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提出來,有些是行政部門好大喜功的傑作,有些則是個別學校校長的突發奇想,就有校長喜歡在學生朝會之後集合全校學生繞操場跑步,由於地小人多,每每發生先起跑的班級已經回到終點,但還有大半班級沒有出發的情形。鼓勵學生運動是好事一件,但如果只是為了配合由上而下的政令宣導,往往變成虛應故事的大拜拜,最終也將不了了之。

最後,在探討此議題時,似亦不應忽略學生體適能低弱的根本原因:在課業壓力有增無減下,多數家長其實並不支持孩子花太多時間運動,也不鼓勵孩子參加學校體育團隊,說到底這些家長顯然不認為孩子可以藉由運動出人頭地;反過來說,全台數千所中小學,又有幾校是利用彈性學習節數來上體育課的?雖然此種唯有讀書高的迷思實不足取,不過,以此觀之,若未能同步調整師生家長的觀念,光憑教育部的宣示與「快活計畫」,恐怕也難以根本提昇台灣的體育實力。

我們以為,行政首長如若真的重視體育教學,除了召開記者會對外宣示以外,更應徹查各校有無挪用體育課改上國英數理的現象,嚴懲沒有照表操課的學校校長;至於學校方面,與其配合行政部門的大拜拜,不如進一步在彈性學習節數中規劃符合學校條件的體育課程,這才是真正重視體育教學的具體表現。
(回目錄)



英語充電站:高等教育國際化與英語文能力培養
  李振清(世新大學英語系教授)
「國際化」並不全然等於「英語化」。然而,在21世紀的全球化多面向國際交流中,具備英語文聽、說、讀、寫、譯等基本能力,就等於獲得了更多可藉以溝通與揮灑的空間,同時,也可幫助有志者拓展國際宏觀與視野。

2005年3月7日的《新聞週刊》(Newsweek)以「Who Owns English」為主題,討論全球各地普遍學習英語文,以便提昇就業與規劃生涯的詳細報導。其中,第45頁的一段話,頗為發人深省:

English is the language of business, technology and increasingly empowerment.

英語是商業、科技使用的語言,而且愈來愈有助於個人的能力提升。

處於當前的全球廣泛交流活動中,無論是環球經貿、普羅文化、國際外交、科學與技術研究、體育交流,以及高等教育等,英語已經是不可不使用的基本共同語言了。

最近李安以電影《色‧戒》(Lust, Caution)拿下威尼斯影展金獅獎。3年內,他連續得到兩座金獅獎。從1993年開始,到《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獲得奧斯卡(The Oscar Award)最佳導演獎,李安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除了電影導演、專業知識與過人技術外,他的英語文能力肯定是使他能跟廣大的影藝界有效溝通的觸媒。

9月9日在台北接受訪問的「移動長城」──姚明,也感慨地說:「想學好英文,大環境最重要。以前在學校學的英文,到了美國幾乎派不上用場。在美國住了一年,我的英文已能琅琅上口了。」

再說我們的台灣偶像「建仔」── 王建民。《紐約時報》記者Tyler Kepner認為他不需要翻譯,已能流暢地溝通了。國際環境和堅強毅力,使得王建民的英文快速精進。

李安、王建民、姚明三人所代表的國際成就,證明了英語文教育國際化的密切關係。這是當前台灣的各界領導人與民眾,應該加以瞭解的國際共識。

英語與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新趨勢

高等教育邁向全球性的大學交流與合作,已經在歐美國家實施多年,結果發揮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多元效益。隨著人類文明的發達,與科技的日新月異,真正的地球村也跟著形成。50年前來台北師大國語中心(MTC),與台大史丹福中心(IUP)研習華語文的各國菁英,以及台灣遠赴海外留學的國人,經過了半世紀之後,一一驗證了高等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成果。這種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新趨勢,在人類邁入21世紀後,更形明顯和需要。

美國前教育部部長芮理查(Richard W. Riley)在8年(1992~2000)任期間,對教育國際化的推動,一直不遺餘力。對教育國際化與倫理教養非常重視的芮理查部長,甚至在一年一度的全美州長教育會議(Educ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s - ECS),暨國際教育學者協會(NAFSA: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ors)年會中,均提出「教育外交」(education diplomacy)的口號。內容為成功有效的國際化高等教育與全人教育,不但可以提昇大學的品質和競爭力,還可以建構和諧社會,以及藉由國際學術合作與交流的途徑,促進世界的和平。

由聯邦教育部長主持的ECS,標榜著「協助各州領袖建構教育政策」(Helping State Leaders Shape Education Policy),同時努力協調有關部會、研究機構如高等教育人力發展研究所(The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and Workforce Development Institute),及業界領袖,積極推動大學創新,與因應21世紀挑戰的人才培養(to drive innovation and change within higher education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preparing the workforce of the 21st century.)。其中,延續芮理查部長所推動的「高等教育國際化」,還是美國現代大學教育的重點工作。

芮理查部長的主張與呼籲,一直在世紀交替之際,獲得廣泛的迴響,而且普受肯定與贊同。當人類跨進21世紀後,芮理查部長呼籲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更已成為當代提昇人類文明與社會進步的新指標,也是世界各國在研擬教育政策時,所不能不審慎規劃的重要課題。

台灣當然也不例外。民國92年(2003)積極推動的「挑戰2008:e世代人才培育」,就是一項符合教育國際化的重要高等教育政策。

耶魯大學校長的國際化教育理念

2006年8月24日的《新聞週刊》,以「世界上最具全球面向的高等學府」(The World's Most Global Universities)為主題報導(cover story),並同時刊載耶魯大學校長雷文(Richard Levin)的專文:「大學的拓展」(Universities Branch Out)。主題是「從大學生教育到教授的研究,大學愈來愈趨向全球化」(From their student bodies to their research practices, universities are becoming more global.)。

雷文校長在專文中,開宗明義地指出:

As never before in their long history, universities have become instruments of national competition as well as instruments of peace. They are the locus of the scientific discoveries that move economies forward, and the primary means of educating the talent required to obtain and maint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opening of national borders to the flow of goods, services, information and especially people has made universities for global integration,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geopolitical stability.

在歷史的長河裡,大學從未像現在(21世紀)一般,已經成為國家競爭與世界和平的工具。高等學府是科學發現之中心,藉此推動經濟的發展。大學同時也是培育菁英藉以獲臻並維繫競爭力的基礎。在這同時,開放國界以促成貨品、服務、資訊,尤其是人才的流通,已經使得大學成為全球接軌、相互瞭解與地緣政治穩定的巨大力量。

這篇具有深遠影響力的專文,正好反映出當前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軌跡。《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知名的國際專欄作家Thomas L. Friedman所寫的《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正好驗證了雷文校長的高等教育品質與競爭力國際化的基本理念。

一向對提昇高等教育教學與研究品質不遺餘力的雷文校長,在《新聞週刊》的專文中強調一流高等學府邁向全球合作的重要性與必然性,並以耶魯與亞洲大學如新加坡國立大學、北京大學、上海復旦大學合作的成功經驗,跟世人分享。雷文校長並曾在1993年10月10月27日,親口告訴應邀前往演講的筆者,與該校的孫康宜教授,全球化的高等教育,還包括教學理念的全球化與現代化。除了全面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之外,耶魯大一新生由著名的「經師與人師」來啟蒙的教育策略,也使耶魯更加成為國際高等學府的典範。

雷文校長主張的「全球化大學」也是各國一流學府爭相仿效與實踐的教育政策。世界各國,尤其是亞洲地區的國家,也在循著這個方向,努力追求。

2007年8月20日的《新聞週刊》又以 「國際化教育:西方正在喪失領先地位嗎?」(Global Education: Is the West Losing Its Lead?)來提醒各國的高等教育發展方向。這篇特稿的主要內涵,跟雷文校長主張的「全球化大學」內涵互為表裡。

這種從芮理查部長、雷文校長,到最新的2007年《新聞週刊》的深入分析與報導,也正在反映出全球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趨勢。歐洲大學聯盟(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2007)推出的「歐洲高等教育的趨勢:高等教育的創新」(Trends in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Creativity in Higher Education),正好也反映出全球教育國際化的趨勢,而且跟芮理查部長、雷文校長,以及《新聞週刊》(2006, 2007)的觀點不謀而合。

在國內積極推動的高等教育評鑑中,也已將「國際化程度」列為大學評鑑的重要選項。如何藉由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途徑,提昇大學的全方位品質、培育優質人才,已經成為各國至為重視的國家政策,同時也是提昇國際競爭力的基礎。

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核心價值

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內涵中,藉由教育合作與學術交流的活動,可以分享文化特質,從而建立21世紀人類的倫理共識,並促進人際與國際間的瞭解與和諧。換句話說,藉由國際學術合作與交流,以提升高等教育品質、建構優質社會與公民倫理的理念,一直是西方國家積極推動的前瞻性國家政策。在《紐約時報》選出的2006年「年代最佳好書」(Book of the Year),《真正的亞當‧史密斯:他的一生與理念》(The Authentic Adam Smith: His Life and Ideas) 中,作者James Buchan(2006) 指出,以《國富論》(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影響現代經濟學研究方法觀念至鉅的亞當·史密斯,除了分析經濟發展規律外,同時也點出「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倫理與國際化教育的宏觀思維。這種建構和諧社會,與促進人類福祉的多元性觀念,正是21世紀教育的核心價值:提升高等教育品質、落實教育國際化、建構倫理思維,以及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

在世紀交替之際,能落實此種「國際教育的核心價值」之全球性高等學府,自然受到高度肯定與認同。根據《紐約時報》2004年3月21日由Christopher S. Stewart所撰寫的「倫理問題:如何傳授」(A Question of Ethics: How to Teach Them),在企業界醜聞頻傳之際,不少大學商學院已著手新開倫理課、調整現有的倫理課程。由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正式規定的大學倫理課程,已經成為美國各名校跟進的目標。此種兼顧倫理培養的高等教育政策,也是國際化教育中,至為重要的一環。多年來,全球大學評比的最佳前10名,總是有7所以上的高等學府來自美國;而龐大的亞洲,竟然僅有3所大學躋身前20名之列。

相較於大多數的高等學府,以及全球的知名大學,台灣的大學校院,也開始在自我的警覺與政府的輔導下,逐步邁向教育國際化,與進行學術合作與交流的大道。大學評鑑項目中,「國際化程度」與英語文能力評量,就是重要的指標。

早於民國88(1999)年12月6日,由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博士主持的「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中,就邀請了國內外包括台大前校長陳維昭、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等在內的12名國內外學者、產學主管暨專家,深入討論台灣高等教育邁向國際化(Globaliz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及提昇高等教育品質(quality assurance of higher education)的專案。其中,以教育部與國科會為主討論子題共有4項:

*仿效歐美國家成立財團法人性質的國際交流機構,如引美國的Fulbright Foundation、德國的「德國學術交流總署」DAAD,以及瑞典的「瑞典學術研究與高等教育合作國際基金會」 STINT等,以便靈活落實交流的功能。

*提昇國內大學生的外文能力。

*鼓勵優秀大學畢業生赴國外留學,或進行專案研究如地震學、環保、生命科學及國家需要之尖端科技議題等。

*建立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並積極吸收外國學生來台留學。

在過去10年中,台灣的高等教育發展,正積極地朝著上述的亞當·史密斯理念,與1999年「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決議的方向持續推動。可惜近年來礙於政治發展與社會風氣的問題,台灣的大學雖高達163所,但高等教育品質與國際化發展的深度和廣度,正遭逢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如何落實台灣的高等教育國際化、英語文能的培養,以及倫理道德觀的提昇,是當前台灣邁向世界舞台的重要工作。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面對教育議題,有話不吐不快?立報讓妳大聲說出來!除了各版的固定專欄外,歡迎基層教師、學生及家長發表意見。大作請附地址,一經採用,即贈當期立報5份,不另奉酬。來稿即視同本報擁有刪改權及網際網路使用權,人力有限,未採用者不另行通知。投稿帳號:article@lihpao.com。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