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7-09-25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7-09-25》

本期內容
  ◎環境前線:中秋節,烤肉去?! 
  ◎糧食生質酒精讓人民餓肚皮 
  ◎中國環境污染專題報導(五)中國環保維權人士屢遭打壓 



環境前線:中秋節,烤肉去?!
  ■陳威志(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執行秘書)
曾幾何時,中秋節從賞月剝柚子、全家團圓聯繫感情,變成烤肉祭?更是在形成「全民運動」之後,讓公部門為以順應「民意」之名,小從區里、大到縣市政府都在舉辦烤肉活動,甚至開放許多平時豎立禁止烤肉標誌的地點,以供全民盡興。環保署日前公佈2006年中秋節監測的結果,發現民眾集中在秋節的烤肉行為影響了環境品質,空氣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化物等的濃度從午後逐漸升高,在晚上11點時達到最高點,很多地區空氣品質是「不良級」,一直到隔天才慢慢恢復正常;另一方面,木炭燃燒不完全亦會產生戴奧辛等致癌物,因此政府對於具污染環境性質的民間活動,應該不限制地加以鼓勵,還是做好環境控管,就相當值得探討。

猶記小時候在南部空曠的三合院門口埕烤肉、泡茶,家人相聚的確是件享受,初初北上時,也一直狐疑著台北人沒有門口埕怎麼烤肉?拜拜怎麼燒金紙?大三那年,終於讓我大開眼界,因故沒回家團圓,傍晚時分,跟同學們前往景美溪畔打球,卻被當時的情景震懾住!原本以優美堤岸、綠意生活為噱頭的景美溪河畔,擠得滿坑滿谷的烤肉人潮,那晚涼風徐徐,若只是單純賞月倒也快活,然而在河邊高灘地烤肉,不免風沙多,食物、汗水、木炭味交雜在一起,還記得夾雜前述3種元素的「特有中秋味」回到租屋處時,才想起腦海裡根本沒有月娘的樣子。

「別讓嫦娥笑我們髒」,你還記得這個很久之前的口號嗎?以前,烤肉還沒成為一種流行前,人們的中秋節是到郊外賞月剝柚子、吃月餅,加以零星的烤肉或聚餐活動時,這口號是告誡大家不要留下垃圾;於今,全民烤肉運動,小範圍內、高密度的烤肉行為,危及的不是髒不髒的問題,而是一氧化碳中毒,以及空氣污染等問題。

台北市長郝龍斌說:「秋節烤肉是節慶活動重要一環,不可能禁止民眾不要烤肉。以往民眾都在騎樓或門口的擁擠空間烤肉,現在河濱公園烤肉,民眾也能有舒適的烤肉空間。我對台北市民有信心……做好垃圾不落地……」但是開放大型河濱公園,並不代表人們不會在自家陽台或騎樓烤肉,這樣反而是製造一個多樣的環境讓烤肉的人有更多去處,等於是增加烤肉的誘因,並不能解決環保單位疑慮的空氣污染問題;再者,垃圾問題還算小事,清一清也就是了,重點是大量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氣體一氧化碳,以及與全球氣候異常有關的二氧化碳,而一個爐子會產生多少這類氣體,卻不是市民的水準所能控制的東西。

台中市政府宣布,公園、綠地、園道禁止烤肉、花蓮縣環保局更是舉出烤肉將製造過多的二氧化碳,所以也不鼓勵烤肉,讓我們還看到一點政府部門的擔當。

不過我想,似乎還有一個問題待解決,民俗活動跟環境保護應該怎麼取捨?政府在面對民俗活動與環境衝擊時,應該怎麼把關?

舉元宵節─放蜂炮為例,試問在短時間、小範圍內,一次燃放那麼多鞭炮,難到不會有空氣污染的疑慮?這倒也不是說就不能舉辦蜂炮活動,而是在民俗活動以及環境品質之間我們做哪些抉擇?君不見,近年來,也大量提倡中元普渡以及清明掃墓,少用紙錢?所以在舉辦相關活動時,主辦單位若提一個環境評估的報告給相關主管機關,相信會更妥適。

記得幾次前往日本旅遊或出差,曾去過幾次地方的花火節和祭典,日本社會平時並沒有夜市,但在這些節慶時會有小型夜市,我觀察到,他們設有一組人馬在幫大家做垃圾分類,民眾可以自己丟,也可以把東西遞給她,他會幫你做好垃圾分類,而不只是消極地設置垃圾筒而已。這就是我指的公部門在核准或舉辦活動時,應該有的環境思考。

元宵放炮可說是民俗活動,但中秋烤肉呢?到底是哪一年開始盛行的,於今已不可考,中秋烤肉應該還不算一種習俗,這裡面夾雜太多商業炒作以及集體催眠(大家都要烤,所以我要烤),另外,集體開車到一個定點烤肉,不只行車過程中產生很多二氧化碳,烤的過程更是。元宵蜂炮、清明紙錢這些固有習俗都在思考如何能做到對環境友善的時候,公部門,民眾對於更晚近的中秋烤肉「習俗」、甚至繁複的月餅外包裝,是否也應與時俱進,斟酌如何做出對環境最少負擔的中秋團聚?
(回目錄)



糧食生質酒精讓人民餓肚皮
  倪世傑
降低石化能源的使用,是當前不分官方還是民間論述環境保護的主流思潮,其實自1970年代石油危機依始,西方國家即設法減低對石化能源的依賴,開始從植物、穀物中提煉生質酒精(ethanol)做為石油的添加劑。這一路走來,除巴西外,其它國家受惠於之後原油降價,並未認真地發展此項科技,一直到進入21世紀,油價飆漲,在價格考量下,生質酒精風潮再現。2005年,全球生質酒精產量為96億6千萬加侖,其中巴西(使用蔗糖)佔了總產量45.2%,美國(使用黃玉米)則44.5%,在歐洲則是利用油菜籽榨取生質柴油(biodiesel),每年約達10億加侖。

身為全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美國利用玉米提煉生質酒精將對全球農業產生嚴重的後續效應。先讓我們看看美國生質酒精的生產面。截至2006年底,美國已有110座生質酒精煉製廠,並還不斷在擴充中,其它還在建造的計有73座,預計2008年底,產量可達111億4千萬加侖,超越2005年全世界產量,這同時也意味著美國生產黃玉米產量的半數都將投入生質酒精的行列。

供應生質酒精的生產後,玉米短缺的影響,使得墨西哥和美國愛荷華洲的經濟首當其衝。眾所皆知,墨西哥人以玉米餅為主食,但今年元月起玉米片價格便提高了一倍以上,甚至要向美國進口65萬頓的玉米應急;美國國內市場亦無法倖免,美國人主要的零嘴──爆米花(popcorn)價格自2006年以來上漲了40%,這是因為玉米價格暴漲的結果,當製造生質酒精的工廠大量投產,勢必直接排擠到供應家禽、家畜飼料的供應,牛奶等乳製品、蛋、肉等食物應聲漲價,直接衝擊消費者的荷包。此外,當更多的土地用來種植玉米,意味著其它糧食作物分配到更少的土地,比如說,製造麵粉的小麥。美國的官方數字顯示目前全球小麥庫存已經降到26年來的最低點,但價位卻是近25年來的最高點。相信這一點,國內的糕餅製造商與消費者同樣感受得到。

只要國際油價一直維持高檔(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先前曾說會漲到一百美元一桶,看來是無法逆轉的趨勢),對生質酒精的需求終將大增,這也是美國為何大舉擴展產能的原因,但對發展中國家當前的糧食供應而言,無疑將雪上加霜。首先,這些國家本身也通常是原油進口國,當油價與糧價雙漲,以及弱勢貨幣本身不耐國際貨幣市場震盪下,發展中國家民眾的購買力將出現嚴重的缺口。也因此,無怪乎中國國務院在今年6月召開關於可再生能源的會議時決議,中國將停止執行中的糧食生質酒精燃料項目,在不得佔用耕地、不得消耗糧食、不得破壞生態環境的原則下,堅持發展非糧食生質酒精。這一切都是基於國家糧食安全的考量,仰賴國外、尤其是美國麵粉的台灣,至今仍未能正視糧食安全仍就是國家安全重要的一環,一再鼓勵休耕、廢耕,的確是目光短淺,無法洞悉國際訊息萬變的情勢轉變。

的確,有別於不可再生的石化燃料,糧食生質酒精確實具備「可再生能源」的特質,而且,看來也是「環保」的。但這仍僅止於「看來」,我們必須清楚糧食生質酒精主要的服務項目依然是支撐工業發展的汽車產業這項事實。日本豐田汽車於今年5月已經在巴西銷售百分之百以酒精為動力的可樂拉(Carolla)車款,未來豐田所有其他車款,全都以汽油混合10%酒精作為動力,相信未來跟進者將不絕於履。

問題還是沒有改變,科技發展是具備「階級性」的,服務美式主流生活方式的「綠色科技」,怎麼看都還是意欲將這一套浪費地球資源的生活方式盡一切可能的保留下來,只不過,這一次更以犧牲發展中國家人民的肚皮做為代價。
(回目錄)



中國環境污染專題報導(五)中國環保維權人士屢遭打壓
  中央社
誠如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所說:「中國的污染狀況已經到了一個危險的臨界點上。」中國有識之土對中國環境污染的禍害並非渾然不覺,他們大聲疾呼意圖喚起環保意識,甚或投身環保運動,但卻經常面臨當局無情的打壓。

在明年奧運會即將到來之際,中國政府打壓環保、土地維權人士的手法更加隱蔽,當局逮捕、騷擾、起訴、審判以及監視、軟禁維權人士的案例屢見不鮮,並經常採取針對當事人生計和家人的懲罰性措施。

過去一兩年來,北京當局為了「建構和諧世界與和諧社會」,顯然決心清除一切不滿和異議聲音,不少基層環保維權人士淪為受害者。今年8月10日,被稱為「太湖衛士」的中國江蘇省環保維權人士吳立紅被以詐騙和敲詐勒索罪名判刑3年。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39歲的吳立紅是江蘇省宜興市周鐵鎮人,他因不滿當地工廠污染環境,從90年代初開始進行保護太湖的環保活動。他在2005年曾被中國中央電視台列為「年度感動中國人物」候選人之一。

吳立紅被控向江蘇常州市一家除塵設備廠勒索1萬5千元人民幣,但他辯護說這筆錢是幫助該公司出售設備所得的業務費。吳立紅在今年4月被捕,他控訴自己在被警方拘押期間曾遭到連續5天5夜的折磨,但法院裁定沒有證據支持他的說法。

吳立紅居住的周鐵鎮位於太湖西北角,光是周鐵鎮一地,就擁有超過兩千家大大小小的化工廠。根據吳立紅的說法,從1991年涉足太湖水域的污染問題開始,他已經舉報超過兩千家非法排污的化學工廠。化學工廠是太湖週遭地方政府的納稅大戶,加上許多業主商而優則仕,順利進入地方人大、政協,當起民意代表,吳立紅在當地處境之惡劣可以想像。

另據「德國之聲」報導,吳立紅原打算4月15日上北京,趁著地球環境日這天,打出「想著全球,做在當地」的口號,向北京再次舉發周鐵鎮附近化工廠的污染情況,以及當地政府部門的欺下瞞上作為,但宜興地方政府搶先下手,在13日將吳立紅逮捕。據吳妻表示,當地政府原本就打算控告吳立紅以環保之名行敲詐之實。吳立紅的朋友在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也說,當地主管宣傳和安全的官員已經多次勸吳回頭,別再搞下去,但吳執意不聽,現在,就在吳立紅準備起身到北京告狀前被捕,「這難道是偶然的嗎?」

此外,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官方網站公佈的中共對「維權人士」打壓案例一覽表指出,四川環保人士曾建餘在1992年當選瀘州市人大代表,並於1997年連任成功,一直致力保護環境與維護公民權;2006年12月15日被中國當局以涉嫌「詐騙罪」正式逮捕。中國當局向曾家施壓,要求不得向媒體透露事件,「成都商報」兩名記者因報導有關消息而被「處理」。曾建餘目前被關押於四川瀘州市看守所。

另據中國人權信息中心的消息說,浙江環保維權人士譚凱因醞釀成立環保團體「綠色觀察」,而於2005年10月19日被拘捕,隔年3月,檢察機關將其案退回杭州市西湖區公安局,要求補充偵查。同年4月29日譚凱被以涉嫌「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起訴。

消息表示,2005年4月,譚凱、來金彪、高海兵、吳遠明、戚惠民和楊建明等6人,親眼目睹浙江東陽畫水鎮因環境污染引起村民抗議,從而導致警民衝突、村民多人受傷的嚴重事件。為了積極協助解決環境危機,使老百姓免受污染之苦,他們從5月開始醞釀成立「綠色觀察」環保團體。10月19日,譚凱等人卻相繼遭到杭州公安當局的拘留和傳喚,其中譚凱被刑事拘留,其餘5人於當天下午獲釋。

知情人士說,浙江省民政廳於前年11月15日宣佈「綠色觀察」為非法組織,並予以取締,而譚凱則於12月7日被正式逮捕。

但是,當局指控譚凱的罪名卻是「非法獲取國家秘密」,與其籌設「綠色觀察」毫無關係。事實是,譚凱以維修電腦為生,為保護客戶資料安全,必須為客戶對電腦中的文件進行複製保存。一位在浙江省委某機關工作的人曾到譚凱處修理電腦,譚凱在修理前,也例行為他複製並保存了電腦裡的資料,結果,這就成了檢察機關指控譚凱的所謂「非法獲取國家秘密」。

中國人權信息中心嚴重關切譚凱案,因為這是中國政府利用保護國家秘密法對付譚凱這類基層環保維權人士的又一案例。中國人權中心敦促杭州市西湖區法院向譚凱提供一個由中國法律保證的公正審判,包括能夠接觸所有證據和獲得辯護的全面機會。

除了蠻橫打壓基層環保維權人士之外,中國當局也限制民間環保組織的發展。其中最明顯的例子是梁啟超的孫子、全國政協委員梁從誡等人負責的「自然之友」。

「自然之友」是中國第一個由民間自發成立的環保組織,迄今已走過15個年頭,由於中國官方對民間組織十分敏感,所以該組織掛靠在梁從誡任職的文化書院內。「自然之友」十多年來累計會員8千多人。目前主要依賴會員會費、企業捐款與外國環保組織合作來推廣環保運動,經費不足是一大問題。在企業捐款部分,凸顯了中國企業只知死命賺錢,罔顧後代子孫幸福的投機心態。

梁從誡說,錢少可辦小事,但環保大事畢竟需要政府與民眾支持,不幸地,地方政府正是中國環保運動最大阻力來源。他甚至懷疑中國官方目前提倡的「綠色GDP」不太行得通。

他表示,「官員關心的不是綠色的GDP,官員是什麼色的GDP都要,黑色的、灰色的、什麼色的都要,首先是要GDP,有條件時才考慮是不是綠色的」。從該組織活動可看到,面對地方政府GDP掛帥經濟考量,大型本土企業視環保於無物,中國環保前景實在令人悲觀。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面對教育議題,有話不吐不快?立報讓妳大聲說出來!除了各版的固定專欄外,歡迎基層教師、學生及家長發表意見。大作請附地址,一經採用,即贈當期立報5份,不另奉酬。來稿即視同本報擁有刪改權及網際網路使用權,人力有限,未採用者不另行通知。投稿帳號:article@lihpao.com。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