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木馬電子報

2007-09-26

   本期主筆:《第十三個故事》活動

    木馬新書搶先看:《第十三個故事》

   木馬文化blog:《第十三個故事》試讀徵文活動  blog試讀報告

 

《第十三個故事》活動

【金石堂】10/1預購禮

10/1起至金石堂網路或門市預購《第13個故事》,即贈送13個蛻變與心死的故事》筆記本乙本(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博客來】10/1預購禮

10/1起至博客來預購《第13個故事》,即贈送13個故事》紀念布書套乙個(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誠品書店】1013日幸運來店禮

1013日當日於誠品書店各分店購買《第13個故事》誠品獨家書封版,即贈送英國進口蔓緹系列果茶乙盒(10袋入)。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page one1219日生日的壽星注意囉

1013日當天於page one各分店購買《第13個故事》憑證件與女主角瑪格麗特同月同日(1219)者可獲贈神秘生日小禮物一份。(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誠品版)             (ㄧ般版)

《第13個故事》 / 黛安‧賽特菲爾德

新世紀的簡愛+白衣女郎,英國歌德派小說經典再現!美國各大書店全力推薦在書店工作的女孩突然受邀,為一位知名暢銷女作家寫傳。在尋找故事真相的過程中,她其實面對的是自己的故事……

得獎/推薦

全台各大書店人員推薦王康玲PAGEONE圖書採購主任/ 王珀琪,誠品書店採購協理/ 沈如瑩(Ring,誠品信義店文學館館長/ 何彩鈴博客來圖書部team經理 / 吳和嘉,金石堂圖書品質課長/ 徐燦瑄,紀伊國屋書店副總經理 陳筱華,法雅客文化商品部主任/ 喻小敏博客來圖書部部經理/ 張元慧,法雅客環亞店副理/ 686詹正德),有河BOOK店長/ 葉青華,誠品書店連鎖店區經理/ 盧郁佳,金石堂行銷總監/季維元,何嘉仁書店民權店店長/蘇佩鈴,何嘉仁書店採購

作者介紹

戴安‧賽特菲爾德(Diane Setterfield),1964年生,主要研究十九、二十世紀法國文學,是紀德研究專家。原本任教於大學,1999年辭去教職,開始專心從事寫作。本書是她的第一本小說,卻獲得英美兩地超過260萬美元的簽約金,是同年度新人作家最高金額。戴安現居住於英國約克郡。

內容簡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悲傷,雖然輪廓、大小、重量各異,但是悲傷的顏色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當瑪格麗特打開通往過去的大門時,她面對的卻是自己的命運。 

瑪格麗特自小在父親經營的古書店幫忙,個性內向,平時喜歡讀傳記,也嘗試過替古人寫傳。一天,她突然收到知名暢銷女作家薇妲‧溫特的來信。溫特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非常神秘低調,從未明白道出自己的出身背景,反倒編造了很多離奇故事來唬弄採訪的記者。但是,由於年事已高,加上病痛纏身,她決定說出自己真正的人生故事,於是寫信請瑪格麗特來為她寫傳。
   
出於好奇,同樣深居簡出的瑪格麗特來到約克郡見溫特。按照溫特的敍述,她的母親美麗而任性,父親、哥哥都聽從於她,而母親的一對雙胞胎女兒則是行為怪異。她對女作家的故事既著迷,又疑惑,無法完全相信。於是她開始著手調查這個家族,依照自己的調查結果將這個家族的故事拼接起來。

然而,尋找真相的過程令人膽戰心驚,並徹底改變了瑪格麗特自己的命運……

 

編按

《第十三個故事》試讀徵文活動  blog試讀報告

Go to the Moon

http://lunaj.blog13.fc2.com/blog-entry-947.html#comment

十三一向讓人感到不祥,是屬於魔鬼的數字,然而,魔鬼總是誘惑著人的,薇妲˙溫特的第十三個故事也是如此。她是一個著名的小說家,筆下的小說總像「玻璃碎片,光彩動人卻能致人於死」,然而為了追求那樣的光彩動人,顯然很多人願意來一場小小的死:「一種優美的淒涼感......能在記憶中產生久遠的迴響,這種迴響遠比那些喧噪、更具爆發性的收場還要悠遠。」
 

  可是我岔題了。如同薇妲˙溫特所說,「故事情節不能再忽東忽西,......,開場是開場,接著是過程,然後結尾是結尾,全都在恰當的位置。不可欺瞞,不往前偷看,不先提問題,不能鬼鬼祟祟偷看最後一頁。」這彷彿是給予讀者的十誡,需要全力遵守,否則你將無法閱讀到真正精彩的部份。

  但我讀完了,而與薇妲˙溫特簽約的也不是我,而是瑪格麗特˙莉雅,又是一個家中開舊書店(舊書店,而非二手書店)的女子。如同所有舊書店的孩子一樣,她深深地沉浸在書本圍繞的氣味之下,沾染了一堆並非年輕女子被期待該有的知識。她的樂趣,隨著年紀的逐漸增長,逐漸固定在十九世紀的任何出版品:信件、書函、傳記、小說,「中規中矩的結局。結婚與死亡、高尚情操的犧牲與奇蹟般的復活、悲慘的離別與意外的團圓、四處碰壁與夢想實現」,簡而言之,一切肥皂劇該有的固定元素。

  然後在某個時刻,小說家薇妲˙溫特決定挑上瑪格莉特˙莉雅作她的傳記作者。在那之前,薇妲˙溫特一直以編造人生過往為樂事,完完全全的拒絕他人對自身生命的窺視。

  是什麼樣的機緣讓薇妲˙溫特挑上莉雅作為她的傳記作家不言可喻:她們懷抱著某種共同的秘密。薇妲˙溫特來自安琪費爾德莊園,她的故事,便是安琪費爾德家族的故事。


  安琪費爾德,雖然有個美麗的姓氏,但卻並非如字面意義上所顯示的,居住於「天使的領域」,除非你認為,天使是擁有美麗面孔、瘋狂心智,與逆倫愛戀的一個家族。

  「我出生的時候,我不過是次要的情節。」安琪費爾德家族的喬治與瑪娣生下了查理與伊莎貝爾,伊莎貝爾生下了愛蜜琳與亞德琳。簡單的家譜結構,以金線繡在猩紅的家族帳幕上一點也沒所謂「大家族」的氣派,然而,中間那不絕於縷的細色銀線才是故事的重點:那些家譜無法記載的,散漫於心的,不為人知的家族密事。

  伊莎貝爾是家庭的寶貝。母親瑪娣在生她的時候死去,父親喬治傷心欲絕,直到管家將伊莎貝爾丟到他的眼前。美麗的伊莎貝爾很快便擄獲了父親與兄長的愛。隨著年歲的增長,家破敗了,伊莎貝爾遇見羅蘭˙馬曲。當她告知父親她要離開,喬治憤怒的扯下了她的頭皮,而兄長哀傷欲狂。馬曲很快的便死去,而伊莎貝爾回家,身邊跟著一對雙胞胎:愛蜜琳與亞德琳。

  接著,查理與伊莎貝爾的故事終結,而她們的故事正式開始。

  一連串的破敗在天使的領域上快速的進行著,速度較諸路西弗的墜落或許猶有過之。年邁的管家無法照顧房子,也無法照顧孩子,壯年的園丁不懂如何照顧孩子,而她們的親屬,則根本忽視這對孩子。

  至於孩子本身呢?她們不需要世界,只需要彼此。

  故事說到這裡就夠了,接下來便是哥德接手的故事了。以各種十九世紀的小說作襯底,戴安娜‧賽特菲爾德意圖端上一個令人無法釋卷的故事,然而,她所獲得的或者遠遠多於此。賽特菲爾德成功的將古老的故事「現代化」,哥德式小說該有的配件一樣不缺:莊園、神秘的雙胞胎、愛情、血緣糾纏、瘋女人,但以受歡迎的女作家薇妲˙溫特的口述方式,再由瑪格麗特˙莉雅書寫的經過,卻讓整個故事帶上了一種後設的色彩。莉雅,既是作者也是讀者(事實上,開頭她更偏向讀者一些),因而她彷彿就成為了讀者在故事中的具體化身,成了「我們」,注意我們所注意到的,遺漏我們所看見的。而她作者的成份--雙胞胎中的倖存者與書寫--則讓她與「我們」不那麼類似,反倒趨近於書中真正的作家溫特。

  小說中也時時的討論著「故事」的結構。而無論是溫特或是莉雅,都異口同聲的說,它們必須「有開場、有過程、有收場,全都按照恰當的順序。」《第十三個故事》甚至模糊了傳記與故事的邊界:故事中,那是溫特「真正的傳記」,然而在我們的現實,這僅僅是「一個故事,第十三個故事。」這樣的模糊恰巧提供了小說中對於「真相」的最佳詮釋:端視你從「裡」或「外」的觀點而定。

  最後,我要說的是,在閱讀《第十三個故事》時,我不由自主的聯想到了一個英國女作家:安潔拉˙卡特。對我來說,《第十三個故事》活脫脫便是在對她致敬的一本小說。容我牽強附會一下安潔拉與安琪之間的近似、《第十三個故事》與卡特作品《明智的孩子》之間那樣類同的血緣關係--她們幾乎可以同享一個卡特的句子:「母親是事實,父親只不過是流水席。」,同樣的「女性版家族傳奇」,同樣的「雙胞胎之愛」。卡特本人的作品與小說更與書中對溫特的描寫相似極了:我最喜愛的卡特作品《焚舟紀》中多得是童話改寫的作品,充滿了神秘哥德、女性主義,以及所有殘酷現實的片段,而另一本一樣書寫雙胞胎姊妹/雙胞胎家族的小說《明智的孩子》,亦是卡特獲知自己罹癌後才著手撰寫的小說。由此我個人深信,援引《簡愛》不過是《第十三個故事》的某種障眼法,而卡特才是真正的核心,如同溫特在《第十三個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一般。因而,書中的傳記作者,在我看來也有著些現實作者的影子。

 

木馬文化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