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7-09-27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7-09-27》

本期內容
  ◎《經典50》之34:沃克‧柏西:影迷 Walker Percy: The Moviegoer 
  ◎教授爸爸週記:葉啟政到世新 



《經典50》之34:沃克‧柏西:影迷 Walker Percy: The Moviegoer
  宋國誠
在素有濃厚人文氣息與宗教情懷的美國南方文學中,沃克‧柏西(Walker Percy,1916~1990)是少數能夠擄獲讀者深沉感應的哲理型作家。少年時父母雙亡的創傷,使柏西很早就對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進行宗教-哲理性的探索。貫穿柏西所有作品的主題就是「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性的真實性如何把握?」。這種通過自我探索尋求生命之路和意義寄托的風格,使柏西的作品超越了地方文學的侷限性,進入了經典大作的殿堂。《影迷》(The Moviegoer,1961)是柏西的第一部作品,雖無驚人劇情也無特異人物,但平凡中同感膾炙真情,眾相中窺見獨影不孤,有如冷山熱泉,予人溫馨與清香之感。

生命不是科學方程式

《影迷》是一部「天主教-齊克果存在主義」的哲理小說,但是它既不玄奧也不說教,而是以平淡無奇、水靜而清的方式,漸漸顯露生活的真實和智性的體悟。小說雖取名「影迷」,但卻與電影本身無關,而是藉用人性的「癡迷性」,來表達人的迷失和逃避。故事座落在美國南方大城紐奧良狂歡節(Mardi Gras)期間,年輕的主人公賓克斯‧鮑寧(Binx Bolling)是一位股票經紀人,他自覺地想要探索生活的真實性,樹立自己的生命價值觀。

故事開始於賓克斯與嬸嬸一場冗長而嚴肅的談話,堅守「南方價值」的嬸嬸希望賓克斯在大齋節來臨來的7天前、賓克斯30歲生日那天,也就是大齋節的第一天(聖灰星期三)之前,能夠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然而,嬸嬸苦口婆心的說教使賓克斯感到壓力和厭倦,他決定搬出嬸嬸的家,住到金特利(Gentilly)去,尋找自己生活的意義與方向。

賓克斯在此之前的首次探索,是從自然科學領域開始的,他把這種探索稱為「縱向探索」。他把自己關在房裏,閉門苦讀各種關於宇宙論、生命起源史、化學理論等等「核心書籍」。有一天,他讀到一本叫作《生命化學》(Chemistry of Life),他以為生命的一切奧秘已經獲得解答,他的探索之旅已經大功告成,但是在一次出門看電影返家之後,又產生了一種莫名的失落與不解。他感覺「核心書籍」裏的概念和理論,和現實中所見所聞的並不符合,他感覺到即使宇宙本體、自然萬物的問題全部解決了,但有關於人生的問題,還是一堆一堆的疑問和困惑。顯然,人生的問題不是自然科學所能解決的。自然科學儘管可以從地球如何起源到末日何時來臨作出解釋,但卻無法回答戰爭何以爆發?人心何以墮落?乃至無法回答一個註定會死的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在齊克果的哲學中,人生意義的探索絕不是一種冥思默想或閉門苦思,而是無止境的追求。人的存在總是處於變化無常的狀態中,因此人只能憑藉一再而連續的選擇與行動來塑造自己。一個人若僅僅滿足於作為世界或人生的「旁觀者」,妄想從某種「理論體系」去概括複雜的人生,把一切事物納入抽象概念的推理和辯證,那麼人生的意義就有如寒星高掛、湖底沉月。人是自己生活的演員,不是站在世界之外的空想家,人只能把自己託付於事物中,經由一種「拒彼擇此」、無人可以代勞的自主性選擇,才能塑造自己生命的形式與方向。

日常性:厭煩與不適

「哲學本體式」的縱向探索失敗之後,賓克斯轉向「橫向探索」──人際互動式的探索,但這依然是個錯誤的方向。他想以「模範公民」為標準,但卻因此陷入「日常性的不安」(malaise of Everydayness)之中。

賓克斯希望做個模範房客、模範公民,平日認真賺錢、屆時誠實繳稅。在他的皮夾子裏,裝滿著各式各樣的卡片,有社會安全卡、會員卡、信用卡、醫療卡、借書證、游泳證、駕照等等,他想通過看到每一張卡片上印有自己的名字、看見每一張證件上貼著自己的照片,來證明自己的存在。賓克斯訂閱了一份《消費者報導》,這是一份教你如何消費的報紙,於是賓克斯購買了最頂極級的電視機、空調設備、功效持久的除臭劑和高級轎車。一到了週末,賓克斯就和女秘書一起出遊狂歡,或在酒館吃喝,或在海灘嬉樂。於是,賓克斯和大多數美國人一樣,把所有時間花在工作、賺錢,看電影、泡女人,把一切可思考的時間花在觀看商業廣告、特價優惠、名人八卦上。人們在物質與財富的競爭中攀比身份與地位,在舞廳酒廊中誇耀收入與業積,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但是賓克斯並不知道,在渴望做一個標準公民過程中,他並沒有成為自己,而是成為「所有人」(become "Anyone"),他只是成為一個「消費大眾」,成為每日千篇一律地重覆同樣事物的「美式庸人」。

標準的美國式生活只是一種「重覆的日常性」duplications of everydayness),它既沒有緩解賓克斯內心的「厭煩」(ennui),也沒有消除他的「不適」(malaise)。「厭煩」一語出自於齊克果(Soren A. Kierkegaard,1813~1855)的哲學,他把「憂懼」界定為人的存在的本質,憂懼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厭煩」,一是「憂鬱」,兩者是有差別的。齊克果所說的厭煩並不是指對一項工作或對特定人的討厭,而是指「對人的存在之虛無性的體驗」,這種體驗又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對自己的厭煩,它是人們追求短暫逸樂、醉生夢死,並最終感到了無生趣的一種煩悶之感;一種是人極力抵制短暫逸樂之後,要求對人的存在的虛無性進行鬥爭前的一種緊迫之感。與「虛無性」作鬥爭之所以會帶來憂鬱,是因為這種鬥爭完全是個人的事,是一件自我醒覺和自我依靠的事。因為自我的醒覺不能經由他人來指導,自我依靠就是孤軍奮戰,因此它必然帶來憂鬱,一種「如何才能成為自己」的無力感。

處於「厭煩」狀態下的賓克斯,除了不斷更換女秘書,而且轉向了「看電影」。在小說的8天之中,賓克斯看了4部電影,提到10多部片子、37個男演員和8個女演員。當賓克斯感到不適或厭煩之時,他通常轉向電影或想起電影中的人物或演員,他不僅希望在電影中找尋生活的真實性,他甚至把電影當成一種「幸福生活的確證」,一種「出乎異常的新經歷」。正如社區電影院的廣告詞所言:「來這裏,花小錢就可以得到幸福」(Where happiness costs so little),賓克斯也坦言:「我在電影中感到很幸福,即便是一場很糟糕的電影。」(註1)有一次,在一部電影中展現了社區電影院院周邊的場景,賓克斯突然有一種親臨現實的確認感,他說道:「一個人居住在某個社區,這個地方對他來說是未被確認的;他極可能會在那裏過著悲哀的生活,內心的空虛感不斷擴張……,但如果看到了一部恰好展現他的社區的電影,那麼至少短期內他可以活得像個有歸宿的人,而不是無所依靠。」(註2)

人生的意義:真愛生活

然而,賓克斯的「轉向」(rotation)──這個借自齊克果用來描述逃避人性本質的哲學術語,使他陷入前述所說的「憂鬱」──一種如何才能成為自己的壓迫感與無力感。沉迷於仿真而虛幻的電影,儘管可以幫助人們舒緩日常的煩悶,但虛構的劇情或視覺的歡愉,並不能代替真實的生活。仿真只是一種逼真,虛構不能取代真實,賓克斯沉迷於虛擬仿真的電影中正好提醒自己日常生活的非真實性。賓克斯的轉向並沒有轉向幸福,而是轉向迷惘、失落和憂傷。

賓克斯的30歲生日就要到了。在一次前往芝加哥的出差中,賓克斯帶著嬸嬸的養女凱特(Kate)一道前往。凱特同賓克斯一起長大,是一個生性敏感孤僻、酗酒吸毒、神經質且有自殺傾向的人。凱特與賓克斯面臨著同樣的命運,為生活的無意義感、生命的無方向感所折磨。由於出差前賓克斯沒有告知嬸嬸,情急的嬸嬸請求警察找尋並緊急召回兩人。實際上,在來回芝加哥途中,賓克斯與凱特相互扶持、彼此關愛,並因為彼此的信任、溝通、體卹和諒解,兩人產生了愛情,一種能讓一個男人第一次像一個正常男人與一個女人建立正常關係的愛情,這是他在不斷更換的女秘書、不斷轉向並尋找刺激的「性伴侶」身上到不到的愛情。

返家之後,賓克斯與嬸嬸再度進行了長談,嬸嬸要求賓克斯要關心並愛護凱特,要有責任心和道德感。最後賓克斯與表妹凱特完成了婚禮,他回到醫院學習,開始承擔家庭與倫理的責任。原來,他一生的探索,就是「平凡的生活、真實的關愛」。人生的意義既不在書本裏、不在電影裏、不在吵雜熙嚷的人群裏,而是在自己的意識深處,在自己的良知與善性之中。

註1:Walker Percy, The Moviegoer, New York: Knopf, 1969,p. 7

註2:The Moviegoer, p. 63
(回目錄)



教授爸爸週記:葉啟政到世新
  賴鼎銘(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
我必須將葉啟政老師到世新任教的經過寫下來。

兩年前,聽說葉老師要從台大退休,當時我們就起心動念要挖他。為了掌握他的意向,Lucie特別約他在溫州公園旁的皇城滇緬料理吃飯,當天晚上由我作陪。

結果當然是無功而返;葉老師說他還沒有考慮到他校的打算,但他答應,如果情況有變,世新會是他第一優先考慮的對象。

後來我們就沒有再聯絡,但我偶而會在堤外便道碰到他。我通常打完太極拳,會走過公館,橫過汀州路,穿越寶藏巖,走堤外便道去學校。葉老師則是從景美住家,走堤外便道,穿越寶藏巖去台大的研究室。我們就這樣,偶而會在寶藏巖出汀州路的地方碰到,有時在堤外便道碰到。

今年2月27日,黃厚銘從倫敦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我,偷偷告訴我,葉老師的態度有所改變,信中並寫著:

葉老師這幾年仍研究、出版不輟。我個人認為,以葉老師現在還很旺盛的學術生產力、以及他思想上的發展性,沒有繼續執教鞭的話,其實反而是學生們的損失。我也很希望葉老師所開啟的有關本土化的思想,還可以有更多人接棒、加以延伸。

這封信……純粹是我做為一個從碩士班階段起就深受他影響與受到他照顧的學生,私下想為他、為台灣社會學的發展做的絲毫努力。我一直覺得葉老師所開啟的路數應該要有更大的影響力,而我也相信,世新大學也會受惠於這件事情的。

接到這封信,我大為興奮,匆匆告訴牟校長這個消息,校長答應,如果葉老師能來,他竭誠的歡迎。他叮嚀我,在堤外便道碰到葉老師時,請鄭重地向葉老師表達他的誠摯邀請。

幾天後,在堤外便道碰到葉老師時,我表達了牟校長的想法。葉老師坦白告訴我,他確實想法有些改變,但因為有幾個學校找他,他都尚未決定,他要我等他一個禮拜,他會主動通知我。

一週後,葉老師果然打電話來確認,答應到世新專任。一接到他的電話,我即刻面報校長,牟校長本來想請葉老師吃個飯,但葉老師客氣地推掉,說家就在附近,由他到學校找校長,將事情談清楚就可。

這一碰面,大事就此底定。但因為葉老師仍有必要的手續必須完成,因此我們都不敢聲張,只能默默地進行所有聘任的過程。

8月,葉老師的研究室一切就緒,他也將必要的書籍全部運抵管院大樓,在蘇碩斌及幾位研究生的幫忙下,他已全部安頓完畢。我也順勢將我的研究室,搬到他的旁邊;有空,可以找他聊聊天,也看看有什麼可以幫忙的。

對於個人,我把這整個事件當成一種奇遇。自讀研究所開始,葉老師就是我非常佩服的學者。尤其當年,他在報紙上發表的言論,更讓我們常有茅塞頓開的感受。我曾有機會在國科會與他同事過,但他並不認識我。回國後,斷斷續續仍在看他的文章,尤其他談知識份子的論點,對我造成相當的影響。

我在世新任教這幾年,他曾數次來做過演講。但對我最深化的影響,卻是他對「均質人」與「離散人」的論述。回國多年,從量化走向質化,知道量化研究有其問題,但要深入到量化思維後面的東西,我卻一無想像。葉老師這一篇文章,讓我打通不少前此的障礙,並呼應了布迪厄反思社會學的理念。

這一篇文章與他的「進出結構與行動之間」,從此變成博士班「社會科學的哲學」的必讀文章。從我自己的體會中,葉老師已開始走入一條研究反思的歷程,這若非功夫深者是無法達到的。舉世滔滔執著於「方法主義」的時代,葉老師的暮鼓晨鐘,不得不讓人佩服他的遠見,但愈能體會他的寂寞與孤獨。

我與校長已談好,讓葉老師少授鐘點,但條件是每週撥出時間帶領世新的老師讀書,葉老師也認可這樣的安排。因此,我正企圖組織一群年輕的教師,預備下學期開始,讓葉老師將畢生的功力,好好培育這一批年青人。

當然,只要葉老師不排斥,我們希望有心者都來參加;畢竟葉老師是台灣學術界的寶貴資產,我們希望他能在世新持續發光發熱,讓知識的種子,能散播得更深更廣。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面對教育議題,有話不吐不快?立報讓妳大聲說出來!除了各版的固定專欄外,歡迎基層教師、學生及家長發表意見。大作請附地址,一經採用,即贈當期立報5份,不另奉酬。來稿即視同本報擁有刪改權及網際網路使用權,人力有限,未採用者不另行通知。投稿帳號:article@lihpao.com。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