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俞伶 │嬉遊文字

俞伶 │嬉遊文字
無/報主.俞伶

本期內容:
你是豬八戒
靈動的大眼閃著慧黠神采的眸光
偏愛舞台劇與演員之間的互動關係
「觀照」:透過書中角色呼應現代人的特質
困阨是生命必然遭逢的經歷之一

你是豬八戒

如果我說你是豬八戒,你一定會感覺備受羞辱。那麼如果是孫悟空會不會好一些?還是你比較喜歡唐三藏多一點或是始終低調的沙悟淨?

那麼讓我換個方式說,也許可以讓你稍微釋懷一些,其實每個人內裡或多或少都潛藏著這四種人物的特色,唐三藏和孫悟空各占百分之四十五,而屬於沙悟淨的部分則有百分之十。

那麼豬八戒到哪去?其實是綜合體,因為豬八戒可是性格最最豐富的一個人物,在他身上分別展現了其他三人該有的特質。也就是所謂的「庶民」。

這是知名舞台劇導演林奕華在詢問好友之後所獲得的有趣結論。問題始於他認為每個人的生命特質中或多或少都潛藏著這幾位人物角色的特性,甚至擴及神格、妖魔鬼怪性情。

他說,如果還要再為這四人下定義,他認為唐三藏是個花瓶、孫悟空則代表著青春的活力而沙悟淨則是每個女人(或者男人也是)所企求的安全感。

這不也是現代人竟日汲汲營營工作、生活所欲求的?他問。隨即又繼續說道,而豬八戒看似蠢樣,其實是最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也最懂得自我照應的人。

聽著聽著,我腦海已然浮現豬八戒的身影,取經途中他始終膽小怕事的模樣,動不動就呼天搶地地喊救命,老嚷著叫餓,卻從不曾少一頓吃的,覺也睡得挺好,經常鼾聲大作,遇到危急狀況,總是拔腿就跑,獨留孫悟空自己傷腦筋想法子殺敵,照應師父人身安全一事則交由沙悟淨擔著,自己趁亂瞎忙,手忙腳亂,卻也沒忙出個作為,妙得是卻總能化險為夷。

此刻細想,豬八戒這等求生技能怎能不教人嘖嘖稱奇?


靈動的大眼閃著慧黠神采的眸光

那是一個溽暑的午後,訪談約見在國家劇院週邊設施裡的茶軒,即將於九月份在國家劇院上演最新舞台劇作品《西遊記》的他,一件Polo杉、一條百慕達短褲、趿著一雙海灘鞋,匆匆忙忙從排戲現場趕至,一照面,便亮著燦爛的笑容和我們寒暄招呼,落座後,還不待我們開口提問,已經神采奕奕地談起正緊鑼密鼓彩排的年度大戲《西遊記》,那股澎湃的熱情,瞬間點燃我們內心好奇的火花,眩迷於他那雙靈動的大眼閃著慧黠神采的眸光,隨著他抑揚頓挫的話語,熠熠生光,妙語如珠地說起這齣改編自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的新創劇碼。

對於藝人明星而言,想紅就得有新聞,即便是負面,也好過被全然漠視,然而以詭譎多變的創意、想法著稱於世的林奕華迅速竄紅也吻合這樣的遊戲規則,只是,被戲劇圈人士批評得越烈,他導的劇碼也就越加賣座得教人眼紅。

既非所謂藝文青年也非系出戲劇院所的他,沒有文藝人士既有的所謂格調嬌氣和藝術匠氣,憑藉著天生的敏銳、善於觀察的天性特質,自成一格成街頭戲劇美學,有人說,他的劇場沒有教養,卻處處彰顯著優雅,而且還吻合時尚消費美學。

多數人肯定他才華洋溢,勇於突破劇場形式制式模式,透過普羅大眾所熟知的娛樂環境生態、以常人慣用的語言、操縱名躁一時的議題,呼應社會現況,因而教人津津樂道。

林奕華本身並不諱言自己善於操弄、且自己平日不愛看戲,甚至在年輕時代無法大量閱讀長篇文學,但熱衷電視劇,對台灣本土劇更是如數家珍,愛看光怪陸離的電視綜藝節目、愛聽流行歌曲、也愛唱KTV……一切被藝文人士嗤之以鼻的流行活動、娛樂文化,他幾乎全盤接收,也因這份坦率直言,讓人更見識到他的真,造成一股熱潮旋風被譽為「林奕華現象」。


偏愛舞台劇與演員之間的互動關係

這股風潮並非一蹴而成,而是逐戲滲透,被譽為成功結合電視劇的嗆俗和謬趣又能教人藉此反思自己,他說,要作觀眾看得懂得戲,看完只有喜歡或不喜歡沒有懂或是不懂。

2006年《水滸傳》締造的亮眼的票房成績、,而真正攀升成磅礡氣勢,肇因於《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在誠品展演廳連演十八場,每場人數約為國家戲劇院三分之一,幾乎場場爆滿,可以想像那是多麼龐大的量,效應又是多麼聲勢浩大。

其實直到一九八一年參加「香港話劇團」《大路》的演出,他才初次接觸舞台劇,隨後與友人合組前衛演藝團體「進念˙二十面體」,共同創作數十齣戲,包括《百年孤寂》、《石頭記》等經典作品。

在此之前,他是香港TVB電視台簽約編劇,創作多齣膾炙人口的電視劇;也曾獲「英國文化協會」贊助,至倫敦” THE PLACE THEATRE” 擔任駐劇場藝術家;還先後遠赴巴黎、比利時和英國巡迴演出《教我如何愛四個不愛我的男人》劇目;更在獲得「英國柏克萊新舞台獎」後,受委製作新版《男更衣室的四種風景》於倫敦” ROYAL COURT THEATRE”作世界首演。

還數度與電影導演關錦鵬合作,創作多部精彩作品,其一便是是由張曼玉和蕭芳芳主演的《兩個女人一個靚一個唔靚》,而改編張愛玲同名小說的電影《紅玫瑰白玫瑰》更榮獲「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成功縱橫電視劇、電影和舞台劇的他,為何近年幾乎不見任何電視、電影的作品?他笑說,儘管都是戲劇,都是創作的一種形式,但更偏愛舞台劇與演員之間的互動關係,在完成的過程中,他所呈現的已不單單只是一齣戲,更涵蓋了戲外、排戲之中與演員的生命、思想交流,所得的反應也是相對即時的。

因此也當可以理解,舞台劇幾乎已經成為他生活的重心,生命中再難消弭的主軸環節。


「觀照」:透過書中角色呼應現代人的特質

一九九五年到二○○○年間,他創作了《悲慘世界系列》、《男裝帝女花系列》、《兒女英雄傳系列》等十八齣劇目,其中《愛的教育》還成為「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的連串通識教育課程,近年更深入台北藝術大學,已敲定在九月份擔任為期三個月的客座教授。

他興致高昂地提到自己已經想妥了劇目,準備以《天龍八部》為主軸,為同學展示一場別開生面的戲碼,運用自成一格的的方式,將劇中人物、情節置換融合至學生心境、生活和目前所處的世界,在教學相長之中,期盼可以激發出更多更具創意、更能貼近深沈的思慮,誘引潛伏其中幽微深處的靈魂,一起為《天龍八部》展現不同面向的新生命。

一如他近年準備一一完成的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西遊記》、《三國志》和《紅樓夢》。他說,其實初始的想法肇始於《魔戒》三部曲,當這齣續集電影在世界各地引發如火如荼的效應之際,他想著,之於中國是不是也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精彩又家喻戶曉甚至耳熟能詳的有趣故事?讓觀眾可以很快進入戲裡,很快可以藉由演員的詮釋呼應自己的生活……

於是改編四大名著的想法油然浮現,然故事這麼長(《水滸傳》可是有108條好漢),如何濃縮精簡成一到二個小時左右的劇碼,又能呼應現代人的真實生活面貌?於是在和周圍朋友訴說、討論過程中,他藉由不同類型朋友口中、眼中描繪出同一主角不同的剖面,每個人都有其論述的觀點,每一個人的想法一而再再而三衝擊的他的思緒,於是隨著時日的演進,劇碼的人物角色也逐漸成形……

2006年的《水滸傳》就是以這等所謂「觀照」的方式,成功地擄獲台灣戲迷的心魂。「觀照」是透過書中角色呼應現代人的特質的一種創作形式,也因觀眾熱情的迴響讓他想繼續以這等方式詮釋其他文學名著,只是如何同中求異?是他思考的主軸,於是不同於《水滸傳》以單一角色呼應書中人物,《西遊記》則由數組來自不同行業的人物呼應書中四個要角,換言之,你可以在同一場戲看到落入塵世不同層面的唐三藏、孫悟空、沙悟淨以及豬八戒,當然也別忘了其他神妖,他和他和他和他,每一個他也可能置換成她,或者同時是他也是她或者看似雜亂無章其實是條理分明的他和她的排列組合,答案唯有看了戲才能得見分曉。

除此之外,他還提到,其實他直覺地更將書中人物區分成三組,一當然是以唐三藏為首的孫悟空、豬八戒和沙悟淨,另外一組就是妖魔鬼怪,另一組就是神。

對他而言,妖並非惡者,只是過於執著於某種欲求;也因為太執著於如何獲得欲求,因此磨練技藝成精,技藝精鍊成熟之後,當然也就成妖。

妖投射的是一種內在的欲求觀點,因而動念就外形成妖。每個人潛意識裡都有這樣的欲求和專注,只是有些人將之渲染因而有所成就,有些則內斂,悠悠隱於世,這也是他一直覺得人很精彩,他因為工作的關係得以和不同場域的人交談、合作,因此也讓自己收穫更多。



困阨是生命必然遭逢的經歷之一

至於如何挑選演員?是否因為商業的考量,因而偏向擁有「明星」光環比重較高的「演員」?

導演搖了搖頭,微笑地說道,其實那純然是一個身為導演該有的直覺。因為工作的關係再加上自己喜歡看不同類型的戲,因此不但有機會看見他們在螢光幕錢的演出也能識得他們較私己的一面,因此,當劇中人物成形,該有甚麼樣的特質他已經了然於心,當然也就可以找到自己覺得合適的演員。

一如演出《半生緣》而佳評如潮的劉若英。獲獎無數的她,精湛、深刻的演技無須言語多做說明,然而出道多年,卻僅參與過兩齣舞台劇的演出,他提到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第一部《花季未了》是自成一個世界,她是對著同劇的演員演戲;而《半生緣》則是對著舞台觀眾,換言之,台下那一大群觀眾就是攝影鏡頭,她是對著觀眾演戲而不是跟其他演員自成一個世界,因此,表現當然不同,觀眾給的回應更是即時,兩股力量交互激發,那種能量只會更強大,怎能不精彩?

但人生怎可能始終順遂一帆風順?尤其是從事藝術創作的人,遭逢的挫敗,因為其纖細敏銳的特質,可能更甚於常人,林奕華又是如何看待面對這一切?

他說,困阨是生命必然遭逢的經歷之一,鮮少有人可以照著自己想要的方式走自己的人生,總有意外教人猝不及防,讓你驚喜也教你痛不欲生;如果一切真的可以照本宣科,那麼這樣的人生也顯得太過平扁、沒有深度和厚度,生命只是一首單音譜成的旋律,怎可能動聽?

近年他的作品經常也出現毀譽參半的評價,其實他也覺得心有不甘,感覺委屈,只是他瞭解自己、清楚自己究竟想透過作品呈現什麼、傳達什麼,時間總會證明一切,不是嗎?

是啊!時間總會證明一切,無論好壞,不管是非黑白,只要我們心中存在一把尺,對自己對生命負責,那麼也就足夠,旁人的耳語無論褒貶,不過數分鐘光景,對生命長度而言實在無足輕重,那麼又何必攢在心上,自我折磨? 

PS:採訪之後,在香港明報讀到林奕發表的<楊德昌啟示錄>,文中提到,今年秋季將在台北藝術大學教授戲劇課程的他,因著電影導演楊德昌的驟世將以他生平所導的七部電影以及創作歷程為藍本,發展成《台北故事》。




報主的話:
照片出處|http://www.wretch.cc/album/ntchblog &《時兆月刊》 本文刊載於《時兆月刊》九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