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俐安(作者為台大心理研究所碩士)
忠誠是退流行的玩意?是不知變通的行為?
現代人對 忠誠的概念 愈來愈糢糊,
其實,忠誠是一個人對於理念或是 對人的尊崇,
當表現出忠誠的態度,很容易獲得他人的信任,
遇到困難時,別人會很願意伸出援手,
所以忠誠的精神是永不過時的!
問:我的小孩正就讀國中,每當我提及忠誠的重要,或是學校教授到忠誠的歷史典故,他都不當一回事,認為那是古代人不知變通、不聰明的做法,甚至跟愚忠混為一談,覺得做人應該識時務為俊傑才對,我該如何跟他溝通,中城市個很重要的格特質呢?
答:大人對於忠誠的意象是很神聖的,是出於對一個理念、一個人的尊崇,繼而認同、服膺、護持。對於年紀尚輕的孩子來說,那似乎與切身不太相關,還會覺得大人把忠誠看得太嚴重了。所以,要說服孩子忠誠對自身很重要,是具有很大的難度,因為忠誠的結果非立即可見;忠誠會帶來怎樣的好處,是不著邊際的。
可是為什麼人還是有忠誠的表現?什麼樣的人會特別忠誠呢?
有人一生下來就具有這樣的特質,是屬於天生的;還有,當人生長環境本身具備忠誠的氛圍,將忠誠的價值觀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這是後天養成的。 如果您的小孩對忠誠的觀念不以為意,可能他天生缺乏這樣的特質,只能靠後天的環境、氛圍來 感染他,讓他明瞭忠誠的可貴。
大人可以試著 帶領孩子回歸問題的原點,為何忠誠是可貴的?一起去看看歷史上那些人當初的選擇, 是怎樣的理由可以讓人一路忠誠地堅持下去 ?像迦葉尊者從小對於自己想要修行的念頭十分堅持,當他尋找到生命修行的價值──佛法,他不僅對佛法忠誠,對佛陀也誠心服膺,所以再 困難的苦行,他都可以忍受。 也因迦葉尊者對佛法 忠誠地護持,獲得了佛陀的 敬重,讚揚他的修行已與佛陀無異,最後,在佛陀涅槃後,他成為教團的接班人。
小孩年紀輕、閱歷不豐富,對於忠誠的好處是無法洞悉的,此時大人可以試著以經驗說服,預測以後可能會碰到的狀況、難題,如果擁有忠誠的態度可以博得人的信任,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讓人願意出手相助,問題一定可以迎刃而解,最後得利的終究是自己。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7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