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
/報主.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
編輯室報告-NCC隔空取藥所做出的通傳法
9月11日NCC出爐的《通訊傳播管理法草案》,不論是其中的「禁止煽動族群仇恨或性別岐視」、「置入性行銷管制」、或是「廣告時段放寬」等等,都引起了社會熱烈的討論。

其中對於禁止煽動族群仇恨更是社會討論熱烈,但以上這些都是在內容認定的規範,對照NCC委員上任之初,誓言要做結構改進,但從這部NCC所草擬顯《通訊傳播管理法草案》顯然不夠,例如在「禁止煽動族群仇恨或性別岐視」這項條文中,NCC針對目前台灣媒體中相當流行的仇恨與歧視性語言進行規範,但管中祥在〈制定反仇恨法是不夠的〉一文中指出,通傳法草案中只有簡單的負面表列哪些是煽動族群的行為,不僅缺乏明確定義,將來如何認定?誰來執行?而NCC此舉對於內容的管制措施也會有侵害新聞自由的疑慮,文中指出加拿大雖也有「煽動仇恨罪議案」(Hate Crime Bill) 界定「所有國民不得煽動或鼓吹仇恨,提倡種族滅絕,或對某類人士作出種族滅絕的行為」。但加拿大為了減少對言論自由的侵害,加拿大也訂出「例外」原則,包括其言論與公共利益有關、真實陳述等都可能豁免,這些相關配套與努力目前NCC都付之闕如。

然即使不同的國家有相同或類似的傳播問題存在,然而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傳播問題產生的原因,傳播問題是我們可以看到的現象,然而相同的傳播問題其產生的原因在不同的國家,會因為其文化背景、以及歷史因素所以有其不同的造成因素,在台灣媒體新聞環境裡,不僅在戒嚴時期有嚴格的高壓媒體管制政策,解嚴之後媒體快速市場擴充,讓多達7家24小時的新聞頻道,這些新聞頻道為了負擔昂貴的經營成本,因此採取了許多便宜節目製作方式,以便獲取收視率賺取廣告收益,其他頻道為了能夠塞滿頻道時段也出現許多成本低廉以及外包的節目內容。

這些許多問題共同共同所構成的目前媒體亂象,其真實原因,仍有待我們國家傳播管理機構NCC進一步釐清,而探究問題生成的根本,乃至問題解決方案的提出,都是需要NCC實地、且深入地進行台灣媒體產業環境調查之後,根據這些由獨立機構完成的媒體產業報告,才能發現這些目前存在於台灣媒體環境問題的實際情況,因此傳學鬥在今年二月參與NCC所召開的公民團體會議當中,即明確的表示NCC應立刻進行媒體產業的調查,在當時的傳學鬥聲明稿當中我們表示了,媒體產業調查,是擘劃我國媒體產業未來方向的重要依據,然由於先前新聞局進行此項調查,多有侵犯新聞自由之疑慮,也因此我國的媒體產業調查付之闕如,在此情況下,對於媒體環境未來只能依據零星資料,以瞎子摸象方式進行各種推估,作為國家媒體主管機關NCC,應責無旁貸負起媒體產業調查的重擔,有計畫且詳細地深入調查台灣目前的媒體產業狀況,進而促進我國媒體產業之健全發展。

然作為「全職」的媒體改革者NCC,在經過了半年後,我們仍未看到有任何的媒體產業獨立調查報告出現,反而卻先看到NCC推出了《通訊傳播管理法草案》,草案的推出不僅缺乏事前的媒體產業調查的馬步功夫,匆促地召開公聽會以及限制公民團體的參與更引來社會強烈的批評(註一)。

傳學鬥除了抗議NCC匆促召開公聽會虛應了事的敷衍態度外,更基於前述立場強烈譴責NCC不做獨立的媒體產業調查,在這個暑假傳學鬥進行了台灣媒體產業的簡單調查,所針對的是聯合報以及蘋果日報兩家報社員工,進行了初步的調查訪問,這項調查報告將之後兩期編輯室報告刊登。

作為一個媒體改革運動團體,以及試圖探究媒體問題的人而言,於今,我們除了抗議之外,不能再不正視台灣缺乏媒體調查的窘境,這次傳學鬥所獨立進行的媒體調查,努力地深入訪談現為媒體勞動者,並瞭解其所處媒體環境之新聞產製流程,以及新聞室的內部控制、還有日夜不停辛勞工作的媒體工作者之勞動條件,作一通盤了解。以此,才能清楚地對變化倏乎的台灣媒體環境,作更進一步的認識與改革,相關的內容請大家拭目以待。




註一: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以及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在21日一起發表聲明,強烈譴責〈NCC大小眼!偏愛財團!藐視人民!〉聲明中表示許多NCC預計邀請的相關業者老早就有獲得邀請,而民間團體卻要等到9月18日才知道要召開公聽會,NCC卻要求公民團體各界要在 21日提供書面意見,才能取得參加公聽會的資格!短短三天時間,就要公民團體針對多達185條的草案內容進行表達意見,不僅資訊不對等,程序不合理,更剝奪了公民團體充分參與和表達意見的機會!對此公民團體表達了強烈的不滿。詳細內容可上媒關網站查詢。



Our question:
1、請問你去看醫生,醫生還沒真正調查你的病症就幫你開處方,你會敢吃嗎?
2、若目前診治你的醫生團從原本的十三人編制,變成目前的七人編制,這樣的醫生團開出的處方是否更應該被社會討論,讓社會大眾清楚明白其內涵?
媒大事
中子註冊「台客」遭抗議

「英屬維京群島中子創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子創新公司 )9月10日終於宣佈放棄註冊「台客」兩字,但認為應該由智慧局做出撤銷的裁示,並對其他已經以台客名義註冊不同類別的廠商一併有所說明,才能讓社會大眾 充分瞭解「台客」兩字不能單獨註冊的原因及社會背景,同時考慮暫時停辦明年的「台客搖滾嘉年華」。發起抗議行動的媒體改造學社與AMG另類媒體發電機針對 此份聲明做出的回應指出,中子創新公司不應以私有財產的心態看待文化活動,雖聲明放棄商標,但將責任全數歸為智慧財產局,此作為錯失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工 作者立下良好示範的機會,此外,智慧財產局應依照中子創新公司的聲明,儘速進行撤銷相關作業,並以召開公聽會等方式向大眾說明事件的後續處理狀況,為先前未善盡把關的錯誤負責;智慧財產局也應檢討與彌補過去因為忽視族群、弱勢團體,以及共有文化表達詞彙、圖像…等業已通過的商標註冊案例。

小編:其實小編不太懂,如果中子公司單獨註冊「台客搖滾嘉年華」商標的話,會不會造成如此大的反感?事實上,在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商標資料中,可以發現「野台開唱」與「春天吶喊」分別在2007年與2006年申請註冊為中華民國之商標,其所影響的範圍包含知識或技術方面之傳授、職業訓練、娛樂資訊、休閒娛樂資訊、運動場、舉辦體育競賽、舉辦運動競賽、舉辦文化展覽、演藝活動、文化展演、音樂展演、戲劇電影展演等等,已經涵蓋所有文化藝術知識領域。試問,「商標」與如「台客」這般文化概念該如何區分?又將層次拉到國際視野的高度,將文化概念私有化的意義何在?商標定義在保障文化創意產業的前提下,是否應該作更細緻的規劃?甚至能有突破性的解放?



「色,戒」獲新聞局兩千萬元補助
 
電影界的「台灣之光」李安,以改編自張愛玲小說的「色,戒」,獲得了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負責「獎勵輔導」的新聞局不忘錦上添花,頒發給李安與拍攝「色,戒」的海上影業有限公司各新台幣一千萬元獎金。這部以抗日戰爭之下中國政治為背景的電影,不僅重新挑戰三○年代的諜報片,其中蘊含的情慾戲和政治意味成了近日媒體爭相評論的焦點。
 
小編媒批:在一片恭賀聲中,「色,戒」未演先轟動,諸多評論報導開始探討該片的時代背景,電影所承載的文化意識隨著奧斯卡大導的眼睛流傳至全世界。而與此同時,台灣由NCC所草擬之通訊傳播管理法,卻刪去了原廣電法規對本國自製節目比例之明確規定,想當年李安的作品「喜宴」,生在對外片拷貝數還有嚴格限制的年代,台北市票房約達到1億2000萬;如今刪除自製比例這道防線,似乎預言著台灣很難再出現第二位「李安」了。

媒來稿-色戒報導,太色了
文 / 黃詩晴(大學生)
 
  李安導演的色戒近日在台灣上映,成績亮眼,讓很在乎台灣觀眾觀感的安導深感欣慰。色戒的細緻動人,是無庸置疑的;然而,對媒體來說露不露點,情慾、性愛等羶色話題似乎才是炒作的重點,對演員的周邊八卦關注更勝於電影本身,偏離了李安導演的初衷。

  「食色,性也。」飲食和男女情慾是人類的天性,李安色戒中將原著短短幾句的情慾暗寫,發揮成三場大膽床戲,不但唯美,而且直搗核心。在動亂的時代下,愛國女學生王芝佳欲勾引漢奸,卻動了真情之掙扎矛盾,以及易先生老練狡詐背後的情淚辛酸,都透過歡愛場面詮釋的淋漓盡致。大環境成就了色戒的悲劇,王芝佳和易先生各有各肩負的重擔與志向,是敵人卻又愛上了,在床笫上他們進退交歡,是戰役卻又愛恨交雜。兩人的糾葛的複雜關係,透過場場床戲暗喻投射,「色」的確是其中的重頭戲,無怪乎媒體會大肆報導。但是色戒中的色並非只是單純的、最原始情色慾望,而是兼具多重隱喻的精緻藝術。報章雜誌上,媒體對整部戲報導卻只著重在情色一端,大加渲染湯唯和梁朝偉之間的裸露床戲,不斷詢問男女主角拍床戲的心情,甚至又詢問其他大小S等影星的看法,大挖羶色腥話題。之前斷背山上映時,媒體也大炒男男床戲,而色戒有了梁、王等大明星的加持,更給媒體煽風點火的機會。

  性愛炒作、明星八卦是主流媒體運作的公式,但是身為一個閱聽人,我更想了解的是「色戒」的本身,何以李安能突破「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的二元對立,拍出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張愛玲的《傾城之戀》、《半生緣》和《紅玫瑰白玫瑰》等也都曾被改拍成電影,但都不能算是成功之作,而安導在改編張愛玲的原著的過程中,又是怎麼承襲與開創?比起湯唯和梁朝偉的心路歷程,我更想了解戲中王芝佳與易先生的情感糾葛、畫面場景背後的意義,及其如何成就動亂時代下的愛情悲劇。

  不可否認的,媒體的報導的確達到宣傳之效,使大眾對色戒的時代背景有所認知,了解鄭蘋如的那段特務故事,並且吸引了許多人去閱讀張的惘然記。相信有不少人最初是因情慾戲而對片子感興趣,但是真正去看過之後,應該都會發現所謂「大膽床戲」,不過是票房炒作,重點還是在紛雜亂世那種複雜交錯的男女關係。不禁想問,這種聳動的操作手法真有必要嗎,使觀眾還未目睹之前就把色戒和情慾聯想畫上等號,而將其真正的藝術光芒給掩蓋了! 



 
傳學鬥暑期訪調成果討論會-調查式報導的困境與現實所謂的調查報導
     摒著挑戰強權的勇氣,透過深入的訪察與資料蒐集,撰寫而成能揭露社會不公義的報導。
  其效果足以激起社會義憤與公眾良心,推進社會改革。在本地新聞業的信譽江河日下之時,遂有人主張:「新聞業必須建立調查報導的傳統,以重拾媒體專業的尊嚴」。
    然而,如此崇高的理想典型,是如何在今日的新聞工作現場中實踐呢?又,其實踐樣貌受制於什麼條件作用,或是模糊難辯,或仍存有一線生機?作為新聞傳播科系學生、構成新聞勞動預備隊伍的我們,必須對之有所理解。
   這個理解不只在於回答調查報導如何操作的問題,重點還在搭著這個問題的便車,讓我們更瞭解新聞工作實務的物質困境,從而思考可能的破口。在2007年的暑假裡,我們組織起訪調工作隊和線上記者聯繫,就是要離開理論與書本去逼近新聞勞動的現實。
    訪調的經驗與結果作為辯證前進的註腳與足跡,在還不成熟的時候,我們希望透過開放的分享、討論與批評,讓來坐的朋友與我們,一起在運動的道路上能夠更有力。

 
時間:2007/10/13 早上10:00~12:00
地點:媒體觀察基金會
  (基金會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0號6樓之一)
發表人:傳播學生鬥陣代表
與談人:
林照真(前記者、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劉昌德(前記者、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助理教授)
報名一起來的朋友

 

因為場地不大,名額有限,請積極興趣的朋友先來信報名吧~
報名辦法:
來信請寄 scstw2003@gmail.com,並附上以下資料,以利聯絡
姓名 / 電話 / 學校系級 / mail address

  
我們收到來信會儘快回覆確定。
若您報名後未收到覆函,請與我們的聯絡人聯絡:
聯絡人:小惠(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電話: 0910-200217

 
綠林好漢媒來稿

傳學鬥電子報秉持網路公有地(commons)精神,提供社會團體刊登公益活動訊息,歡迎與傳學鬥電子報編輯連絡scstw2003 @yahoo.com.tw)。 此外, 傳學鬥作為開放平台,若您對媒體或社會現象心有所感,傳學鬥電子報也提供讀者們互動與分享空間,只要是任何有關傳播與社會之媒體觀察、時事評論、我見我思、讀書心得等,都歡迎您來稿,來稿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所屬單位。為求慎重,傳學鬥對來稿會經過內部討論,並適時給予回應。考量人力,一個月內未見刊出視同退稿或請來信詢問,尚祈見諒。 傳學鬥相關網址:

綠林好漢媒來稿:

 scstw2003 @yahoo.com.tw  

 狡兔三窟發報不辣閣: http://blog.roodo.com/scstw

enews.url.com.tw/category_new.asp twmedia.org/scstw/

      傳學鬥歡迎您與我們鬥陣在一起 └────《下次再見囉。》────┘

 
本期內容:

 

 

 
報主的話

 

本週六(10/13)暑期訪調討論會,地點改為媒體觀察基金會喔 ! 請報名的參與者留意。

 

前期電子報期數誤植為三四一期,修訂為三四二期。

 

| 寫信給報主 | 留言板 | 電子報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