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7-10-18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7-10-18》

本期內容
  ◎《經典50》之37:拉迪米‧納博科夫:《幽冥的火》Vladimir Nabokov: Pale Fire 
  ◎教授爸爸週記:大學入學門檻 



《經典50》之37:拉迪米‧納博科夫:《幽冥的火》Vladimir Nabokov: Pale Fire
  宋國誠
在繼《洛莉塔》(Lolita,1955)這部既驚世又脫俗的傑作之後,納博科夫再以《幽冥的火》(Pale Fire,1962)這部超高難度的實驗文本,創立了20世紀後現代小說與「後設小說」(Metafiction)的經典範例。從傳統小說形式來說,納博科夫以註解僭越文本、評介顛覆原創、矛盾取代統一的「反寫作」方式,重構了小說敘事的既成模式與因襲格局,並通過一種逼使讀者採取猜謎、迷宮式的閱讀方式,重構了「作家-文本-讀者」的文學結構,建立了上一種幾近「精神虐待」的審美情境。

小說中的小說,作者中的作者

《幽冥的火》由引言、序、詩、評注、索引所構成,這種看似學術著作的體例,正是納博科夫試圖以混淆嚴肅的學術格式與通俗小說之間的界限,以打破形式的方式來重建另類的小說形式。

「後設」一語是指在表象背後起著主導力量的結構,這種「小說中有小說」、「作者中有作者」的佈局,正是納博科夫用以顛覆現成小說傳統的精妙戰術。人們通常所習慣的是:作者寫小說;作者通過構思與敘事,將自己的創作思想和意圖,完整而一貫的傳達給讀者,但那博科夫顯然逆反而行,他以「小說中的作家寫小說」,將自己偽裝於評注者,並通過讀者斷裂式、破碎式、不確定的閱讀,穿越形式的偽裝,最終還原並重塑了作家本身,亦即那個被小說中的小說家所隱蔽的真實作家──納博科夫本人。

作品的構成是講一個自稱是冷珀(Zembla)國王的大學教授查爾士‧金波特(Charles Kinbote),他與詩人鄰居約翰‧謝德(John F. Shade)是好友。謝德在他死前的20天,以英雄偶句體寫下了4章共990首的長詩,原本謝德的長詩有一千首,不料寫到最後一首時遭人殺害而中斷。由於謝德的作品尚未出版前就已遭受各方評論家的攻擊與污蔑,為此金波特氣憤的表明:「這位偉大的詩人在創作中遭到死神阻撓,何其悲壯?他們(指一些不學無術、信口雌黃的評論家)卻不為此惋惜,只是中傷為這首詩編輯、評注的人,讓人懷疑他的能力,甚至認為他的誠信有問題」(註1)。於是金波特說服了謝德的妻子,將詩稿交由他評注之後再行出版。

實際上,金波特的「義憤」是一項偽裝,他的一切「善舉」完全是出自巴結,他的本意是希望謝德在長詩中寫進他作為冷珀流亡國王的經歷。但是當他取得原稿時,發現詩的內容完全與自己無關,只是謝德因有感愛女之死而寫的自傳,包括童年生活、疾病、愛情、死亡、藝術和審美思想的零星記錄。於是金波特擅自主張,決定採取「評注」的方式,將自己的生平事績和詩硬牽扯在一起。然而,若不論動機,金波特的評注無論在篇幅和學識的廣博方面,並不遜色於謝德,甚至喧賓奪主地取代了詩的「本文」地位。在這裏,納博科夫既經由金波特對評論家的反駁,諷刺金波特「另有圖謀」的評注工作,經由金波特的博學誇耀了學術,但又以「雅賊」的影射諷刺了學術。

兩種「異文本」的較量

詩與評注,兩個屬性不同的「異文本」被結合在一部小說中,但一部小說又存在3個「異作者」,即謝德、金波特和納博科夫本人。但若仔細推敲,這是一種既同構又是解構的過程。

謝德已經死亡,他的詩作其實是一部「遺作」,謝德自己既無法為自己言說,也無法在自己的真實文本中顯示自身,但他的價值與存在卻寄托於「圖謀不軌」的金波特的評注而得以重現;然而,謝德的「重現」又在金波特扭曲、篡寫、增補的評注中遭到變形而隱退;至於金波特,一位同性戀、素食主義、焦慮患者,一個只能杜撰過去的輝煌來掩飾今日單調生活的失意者。金波特雖然取得謝德作品的「詮釋權」,看似宣賓奪主、鳩占鵲巢,但他的圖謀和巧技,他那一邊一本正經地粉飾自己,一邊又語焉不詳地揭破自己的窘態,又在納博科夫筆下原形畢露、窘態盡出。

納博科夫旨在表達一種本體意義上的「虛構性」──真實的不可靠和自我的破碎化。一方面,金波特自己不會寫詩,他必須藉由謝德的作品「寄棲」自己的故事,另一方面,謝德沒有來得及完成自己的作品,他必須通過自以為是、妄自尊大的金波特的代言和改寫才能顯示自我,一種他者詮釋的變體的自我。然而,這一切對納博科夫而言,既是嚴肅的,也是荒誕的,它可以是一場文本遊戲,也可以是一部哲理寓言。納博科夫旨在暗示,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根本是自以為是的虛構,更嚴重的,自我往往不是自己描述的產物,而是「他以為是」的東拉西扯、橫塗豎寫。於是,一切莊嚴與笑鬧、本體與末尾、真實與虛幻,盡付於荒誕的審美嘻戲之中。

書名《幽冥的火》取自莎士比亞劇作《雅典的泰門》。這部悲劇旨在嘲諷「貪財負義」的人類本性。雅典富人門慷慨好施,在他的周圍聚集了一群阿諛奉承的朋友,為的是騙取他的錢財;泰門因為「樂善好施」,終至散盡家產,他的朋友們馬上與他斷絕來往,泰門憤於同胞們的「貪財負義」,變成了一個憤世者,他於是遠離了城市,躲進荒涼的洞穴,以樹根充饑,過起野獸般的生活,最後在絕望中孤獨地死去。

《雅典的泰門》的典故看似與整部小說無關,實際上卻具有巧妙的影射關係。

表面來看,詩與評注像似互補或相互輝映的,實則不然,兩者的關係充滿了明爭與暗鬥。作為朋友,謝德就像泰門,而金波特就像一個「拜金者」,一心想利用謝德的聲望來提升自己。謝德之所以沒有依照金波特要求,將「冷珀王國」的經歷寫進詩中,是因為謝德自始即把金波特看成一個瘋言瘋語的怪胎,對一向講究整齊有序的謝德來說,加進這些「腐材鏽料」會破壞詩的美感與統一性。

反過來說,金波特看似崇拜謝德,在「序」中一再強調兩人堅定的友誼,但他但心中卻又暗自嘲笑謝德:「他那畸形的軀體,像拖把一樣的亂髮,胖手指上的黃指甲,無神兩眼下掛著眼袋──這些都是他從內在排出的廢物。……他的軀體就是他靈魂不要的廢物」(註2)。儘管金波特如此陽奉陰違,把謝德的身體比喻為「靈魂的廢物」,但他依然相信謝德會把他的故事寫進詩裏,直到他看到原稿,才恍然大悟自己受到了愚弄和欺騙:

大家都知道,我一直呆呆地相信,謝德是在寫一首有關冷珀國王的傳奇詩,因此或許可以理解我是多麼的大失所望。……在我心中,那本書應該叫做《孤王》,而不是什麼莫明其妙的《幽冥的火》。我開始讀那首詩,愈讀愈快。一邊飛快地跨過詩行,一邊咆哮,像年輕人繼承人讀了老騙子的遺囑那樣氣得怒髮衝冠。我那夕照中的城垛在哪裏?我那美麗的冷珀在哪裏?……(註3)。

除此之外,金波特對自己的評注感到十分驕傲和自負,他把自己比喻為「委身於洞穴的泰門」,對於謝德的詩作,他「希望自己譯得夠貼近原文,至少忠於原文精神」。但實際上,他把原文中的陰陽性別進行了顛倒,他把「太陽」譯成了陰性,月亮變成了陽性。這一蓄意性過失,表明了金波特僭越的企圖和野心:

The Sun is a thief: she lures the sea,

And robs it. The moon is a thief:

He steals his silvery light from the sun.

The sea is a thief: it dissloves the moon.

太陽是個竊賊:大海被她引誘

遭到竊奪。月亮是個小偷,

(他)從太陽那兒偷來銀色的白光。

大海是個盜匪,把月亮溶化(註4)。

虛構的現實,荒謬的審美

表面來看,這只是一場謝德對金波特的欺騙與背叛,但對納博科夫而言,這種從崇拜到失望的轉折,這種詩與評注之間既相生又相剋、既合作又鬥爭、既合謀又解構的關係,正是對「作者權威/作家中心論」的質疑,更是對「作者-文本-讀者」傳統關係的顛覆。金波特決定在謝德死後「重建」這部「非我所願」的文本,這固然是納博科夫對所有評論家的鄙視和嘲弄,藉以諷刺多數評論家──文學寄生階級──總是以己之主觀而扼殺了作者的原意。然而,作家的原意又是什麼?作家的原意難道不也是作家一己主觀的原意?在解構了作家與評論家的神聖權威之後,剩下的就是「讀者/閱讀行動」的重要性了。納博科夫正是試圖通過金波特以想像的重建對抗謝德對詩的嚴肅性之追求這一詭局,來重建讀者「自我組建意義」的重要性。

文學作為一種荒謬的審美、現實的詭局,一如人生的虛構和荒誕。在此意義上,《幽冥的火》不算是小說,而是借用小說的形式來探討文學的本質,借由小說的關係形式來反思和重建小說本身的多重屬性。通過以形式不斷顛覆內容,通過不斷以虛構來顛覆真實從而使真實性恢復自身原有的不確定性與不可靠性,納博科夫表達了他「文學如戲」的文學觀。

註1:Vladimir Nabokov,廖月娟譯,《幽冥的火》,台北:大塊文化,2006,頁18

註2:同註1,頁29。

註3:同註1,《幽冥的火》,頁332~333。

註4:同註1,《幽冥的火》,頁128~129。
(回目錄)



教授爸爸週記:大學入學門檻
  賴鼎銘(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
牟校長出國訪問,我再度代表他參加大學招生聯合會的大會。

我參加這個會大約有兩、三次,之前偶有討論,但一般而言,都很平順地開完。

最近的一次大會,卻異樣地擦出了火花。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其中一個議案,涉及幾個月前,18分進大學的紛爭所引發的。

18分可以進大學,讓媒體及立法院撻伐教育部,大學的品質為何變成如此低落?這個事件,引發社會熱烈的討論,當事的學校也起來答辯,認為他們以有教無類的態度來教學,雖然只有18分,但學生應該也有權進大學就讀。

這件事情,就這樣由教育部交由招生聯合會進行討論,最後落入我也是一份子的教務長工作小組研議。為了能面對媒體及立法委員的壓力,最後的結果就是建議制定入學考試底標,以杜絕18分進大學的事情再度發生。

這一次招生聯合會的其中一個議題,就是要討論到底要不要維持原有的作法,還是因應社會的壓力,要求以底標和作為最低的錄取標準。

這個議案一提出,果然引發不斷的砲火。當事的學校一再提出質疑,學校剛設立沒多久,沒有經過競爭,就要宣佈出局,老師怎麼辦?而且,縱然學生進來程度不好,但經過悉心教育,表現如果不差,如何能就此斷送學生的前途?拒絕有心辦學的學校的努力?

其實,爭論點在於,研究大學站在制高點,希望能透過這樣的門檻,將大學的品質提升。但從落在後面的學校來看,生存危機已經是迫在眉睫,這些學校何必再落井下石?

吊詭的是,起來發言的大學校長,原來都在頂尖國立大學服務,角色互異後,都深覺這樣的門檻,太過針對性,完全沒有思考造成如此情境的時空背景。這也是為什麼其中一個校長反將一軍,建議國立學校應該訂定最低錄取標準,讓達不到這些標準的學生,轉而選擇他校,讓私立學校有一較長短的機會。

這個案子,最後以懸殊的比例被否決。看在眼裡,我確實感覺非常暢快。開會多次以來,首次看見自主的聲音出現,希望這是逐步破除權力控制的開始。

事實上,這個案子如果通過,有幾個學校明年必定會出現關門的壓力。我算一算,其中一個學校,如果以底標和作為最低門檻真正實施,共有14個科系會出現招生嚴重不足的狀況,有一所學校有12個系會出問題,兩所學校則是10個科系也會出現招生不足的現象。以一個新設不久的學校來說,這鐵定是超過一半的科系會有危機,如果是這樣,真是危險已極。

當天還有若干提案,包括大學博覽會要不要續辦等,但與設定入學門檻的爭議性比起來,就不足為道了。
(回目錄)



 

2007年法治教育向下紮根徵文比賽活動實施辦法

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於2003年與台北律師公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共同合作成立「法治教育向下紮根特別委員會」,透過美國公民教育中心

所授權翻譯出版之「民主基礎系列-<權威>、<隱私>、<責任>、<正義>」教材的推廣,期盼國人能學習思辨的智慧,並散播正義的種

子予下一代。為實現理想,各地扶輪社友紛紛出錢出力投入此一行列,並為徹底落實社區服務的精神,積極進入各個社區國民小學帶領活動。

推廣數年來,「法治教育向下紮根」的理念已獲得全國各縣市老師及家長熱烈的支持及迴響,至今已有超過數千名種子教師及志工,而受「人

權法治」觀念啟蒙的學子更是不計其數;我們樂觀期待台灣未來將培育出無數優質公民,並對長期以來無私奉獻的扶輪社友及熱心人士致最高

詳細辦法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