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7-10-26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7-10-26》

本期內容
  ◎國際專題:城市居 大不易 
  ◎高額租金付不起 開羅貧戶住頂樓Some live it up: life on Cairo rooftops 
  ◎都市人口無計畫成長 居民貧窮纏身 



國際專題:城市居 大不易
  策劃、編譯■陳銳嬪、陳玫伶
時代的腳步一直往前,而人們也一直向都市前進。
無論台灣或者世界上其他地方,都市一直都是人們嚮往的地方。
但是都市生活是一場美麗的夢想成真?還是只是什麼都沒有的夢一場呢?
本期國際專題帶你到都市貧民窟,讓你看看都市光鮮亮麗的表面下,不為人所看到的另一面。
(回目錄)



高額租金付不起 開羅貧戶住頂樓Some live it up: life on Cairo rooftops
   
和數千人沒有兩樣,33歲的阿舍雷夫窮極一生都住在老舊大樓頂樓。
在街道邊喧鬧又髒亂的7樓建築物頂層,9月的風使雷夫和妻子以及2名小孩住的隔板房子發出微微「吱吱呀呀」的聲音。
雷夫指向蒙著一層灰塵的屋頂說:「夏天時,我們在這間房子吃飯、睡覺。房租一個月不到一美元,比住在樓下更好。」
在開羅的房子頂樓,搭建臨時廁所、排水管或是浴室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很多人如此過活,他們的家沒有自來水,冬冷夏熱的建材勉強可以抵抗風吹日曬;比較幸運的人接用鄰居的水源──如果住在「樓下」的人夠好心的話。
穆罕默德也在某棟大樓的屋頂長大、娶妻和生子,已經70歲的他說:「我們沒錢買一層公寓,能往哪裡去?」
70年代,數百萬埃及人懷著發財夢移居到開羅,沒錢買房子或租房子,於是住在頂樓的違章建築裡,成了屋頂族。
看看屋頂族的孩子,不禁使人想起埃及的經濟窘境、救貧失敗的政府。
也有人說住頂樓日子其實並不糟,不僅租金便宜,上班地點就在附近,另一種說法是頂樓空間大、空氣好,比起樓下的擁擠呼吸更順暢。
67歲的瑪茂德說:「住在頂樓很棒,因為有微風和陽光。」他35歲就從南埃及到開羅打拼,工作地點在幾個街外的塑膠公司,因為租金便宜,他一直住在頂樓,也養大了3個孩子。現在,他每個月所繳的房租不到4美元,而樓下的公寓則要40美元以上。
評析家說,棲身頂樓是開羅住屋問題最便利的解決辦法。將近一半的開羅人口──1千4百萬人,住在未經都市計畫規劃的地區。埃及國家建築與住屋研究中心主任阿伯茲雷格表示:「大部分的公司和產業都投入於開羅地區,這是大批移民從偏遠地區湧入市中心的原因。」
去年埃及的經濟發展是近20年來的頂峰,因此吸引了更多人到首都謀生,人口密度達每平方英哩7萬人,比紐約曼哈頓還擁擠。
開羅美國大學社會學教授瑪帝哈莎夫堤說:「開羅以無法預料的速度成長著,非正式住宅可能是一個實際的解決方式。」
不過物極必反,太擁擠造成社會問題,今年夏天示威者就曾擋住高速公路,癱瘓交通,抗議部分地區沒有自來水可用。「政府討論非正式住宅的解決之道,但實際上進度很慢。」阿伯茲說。
對於某些人來說,住在頂樓遠比睡在路邊好過。
55歲的哈莎寧說10年前失業沒收入,只好搬到舊開羅區,住在頂樓用木頭搭建的陋舍,用輪胎當樓梯、用鐵板擋雨,她說:「如果天氣太熱,我睡在頂樓外面。」
某些頂樓區域空間較開闊,數個家庭自成一個小型社區,關係比樓下的融洽。通常頂樓居民只跟同一層的鄰居互動,每幢大樓頂樓自成一個生態,使用各自的樓梯生活。像48歲的雷格伯就住在雷夫家附近,還有3個家庭一起使用頂樓空間。他說:「我們就是一個像兄弟般的大家庭。」
(路透社)
Like thousands of other people in Cairo, Ashraf Ali, 33, has lived his whole life on a downtown roof.
Seven floors above the dirt and din of Cairo's streets, he enjoys a cool September breeze that sweeps over the one-room clapboard hut he shares with his wife and two children.
"In the summer we eat, drink, and sleep out here," he said, gesturing towards the dusty rooftop, where the rent is less than $1 a month. "It's better than living down there."
Some Cairo roof-dwellers enjoy makeshift toilets, standpipes, even baths. For others, there is no running water and little protection from scorching summer sun or winter rains. Of this 'sub-class', the luckier ones can rely for water and toilets on the hospitality of better endowed neighbors in flats 'below'.
"We have no money to buy an apartment," said Gez Zeedan Mohammed, 70, who grew up, married, and raised three kids on a nearby downtown roof. "Where else can we go?"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Egyptians who flooded into Cairo during an economic boom in the 1970s had no money to rent an apartment, and instead set up houses on the city's rooftops.
For some of their children, life on the rooftop is a reminder of the failure of Egypt's current economic boom to improve living standards for the poor.
Others say it's not such a bad life. Rent is cheap, work is nearby, and perhaps most importantly, they feel removed from the clamor and crowds down below.
"Life on the roof is wonderful because of the breeze and the sun," said Ibrahim Mahmoud, 67, who raised three kids in a shack 12 stories above the street.
Mahmoud, who works as a telephone operator at a plastics company a few blocks away, came to Cairo 35 years ago from southern Egypt and chose to live on a roof because it was cheaper.
Now, he pays less than $4 a month and says a comparable apartment lower down could cost 10 times as much.
Living on rooftops, analysts say, is often a convenient solution to Cairo's housing problem.
SPRAWLING CITY
Nearly half of Cairo's population of about 14 million live in areas that are unplanned or unserved by plumbing, said Abouzed Rageh, former chairman of Egypt's National Research Centre for Housing and Building.
"Most investment whether for production or services is in the region of Cairo," Abouzed said. "This is the reason behind migration from rural areas to the big urban centre."
Egypt's economy grew at its fastest rate in two decades last year, drawing even more people to Cairo, where an average of about 70,000 people cram into each square mile, a population density greater than Manhattan's.
"Cairo is growing at an uncontrolled rate," said Madiha el Safty, a sociology professor at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and a writer on housing issues. "Informal housing can be a very pragmatic solution."
But the crowding can lead to unrest. Protesters blocked highways on several occasions during the summer over a lack of drinking water in some areas of Cairo.
"The government talks about the informal housing problem but very little has actually been done," Abouzed said.
For some, living on a roof is at least better than sleeping on the street.
Nadia Awad Hassanein, 55, moved up to a wooden shack on the roof in a part of the city called Old Cairo 10 years ago. She sleeps there, she says, because she has no work and no source of income.
Every evening, she climbs a ladder up to the shack, which is covered by old tyres and rusted metal scraps to keep out the winter rain.
"When it gets really hot, I sleep outside on the roof," she said.
On some of Cairo's larger roofs, communities of families can develop in an environment preferable to the one below. Rooftop communities often interact only with each other, using separate stairways that bypass the rest of the building.
Mahmoud Ragab, 48, has lived on the same roof as Ashraf Ali since his childhood.
Four different families live on the roof, often gathering outside in the afternoons or evenings.
"We are one family up here, like brothers," he said.
REUTERS
(回目錄)



都市人口無計畫成長 居民貧窮纏身
   
今年,在某處、某個時間,一個小嬰兒將在25樓高的都市醫院或者在黑暗貧民窟小木屋內的地板上出生;一個大學新生將會在下曼哈頓租下狹窄的公寓;或者一家5口最終因為沙漠或海洋對農田的侵襲,放棄了那片農地,轉而到雅加達或拉巴斯或拉各斯尋找新生計和新房子。

這個家庭,或大學新生,或小嬰兒的到來,將對世界上的人口統計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首次在人類歷史上,超過一半的人口將住在都市。

都市人口大爆炸

目前,全球有33億人住在都市中心。到了2030年,都市人口預計將達到50億,其中95%的都市人口成長出現在發展中國家。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指出,在接下來的30年,亞洲的都市人口將增長一倍,從13億6千萬人增加到26億4千萬人;非洲都市居民的增長超過一倍,從2億9千4百萬增加到7億4千2百萬;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的都市人口增長則比較緩慢,從4億增加到6億。

百萬人口以上的都市最常被關注,也常被排入發展議程中,整體來說,1千萬人口或以上的都市發展將會越來越接近。反之,在接下來的10年,50萬人口以下的都市將會吸納一半的都市成長人口。

都市人口的成長並不全然是壞事。就如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IIED)的大衛‧沙特衛(David Satterthwaite)指出,如果都市的成長速度可以回應經濟機會,這將是好處而不是問題。沙特衛指出:「通常一個國家很大的經濟價值都由都市生產。就算在發展中國家,約60%到70%的人口住在鄉村地區,但是這個國家超過一半的經濟活動還是發生在都市。」

問題不是都市人口成長,而是沒有計畫的成長。在2001年,9億2千4百人,或者世界都市人口的31%,居住在貧民窟,這其中90%的人口來自發展中國家。在2030年的時候,世界上的貧民窟居民將達到20億。

孟加拉首都達卡有1千3百萬居民,其中3百40萬人居住在這個都市的5千個貧民窟與非法住宅區中。60%的奈洛比都市居民擠在130個非法住屋區中,這些非法住屋區只佔了都市土地的5%;而在孟買,非法住屋區以11倍的成長數超越都市的增長,每天有3百人從鄉下湧到那裡。

貧民窟居民 健康亮紅燈

以上的現象轉變成赤貧、疾病和糟糕的環境。以達卡為例,每次河水漲的時候,那些建在水災地區的非法住屋區都會湧進充滿工廠排放物的污水。

在德里,水源供應一直是貧民窟的問題,居民為了獲得區內唯一儲水管的自來水,常常大打出手,但是這個水管卻常常滴水不出。營養不良在貧民窟是常見的事,因為失業,人們已經很窮,沒有辦法購買農產品。

給「貧民窟」和「都市貧窮」下定義的話,一定會把焦點放在他們所缺少的──受教育的機會、社會服務、就業機會、安全且負擔得起的水、衛生的房子和居民的地位。他們住在不符合標準的房子、公共空間或者接近主要都市的非法住屋區。

人們一般會認為都市貧民的水準比鄉村貧民好,但是都市的赤貧人口和營養失調者的人數卻在上升中。

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在2003年的報告中指出:「貧窮的軌跡正普遍往都市移動,這個過程可以稱之為『都市化貧窮』。」

如果貧窮的軌跡是往都市前進,發展的援手卻拒絕前往。關心美國(CARE USA)主席海倫‧蓋爾對都市發展的負荷度做了一個直率的評估,她說:「非政府組織依靠外面的捐款,而且非常依賴捐款者關心什麼,如果捐款者關心這些議題,你就會獲得優先的款項。但是遺憾的是,非政府組織與捐款者面對都市貧窮並沒有發展出共識,也沒有發現都市貧窮正在急速成長。」

在20世紀,都市的成長主要是受到鄉村遷移到都市的移民潮影響。今天,都市的成長主要是來自內部──在市中心,出生的人比死亡的人多。這個被人口學家稱為「自然增長」的都市化現象,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發展中國家的醫藥已經有所進步,以及在某些都市地區,人們可以獲得更好的醫療照顧。

但是都市普遍的低死亡率掩飾了貧民窟的健康危機。更糟的是,遭都市健康醫療排除的大部分都是小孩。2006年發表在《平等的健康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quity in Health)的研究顯示,在15個亞撒哈拉地區的國家中,孩童營養失調的比例,個別的都市間比都市/鄉村小孩高。

聯合國2006/2007世界城市報告也指出,在衣索比亞,有47%的貧民窟孩童營養失調,鄉村地區的比例則為49%,但是在非貧民窟的都市地區為27%。在尼日,分別有50%和52%住在貧民窟與鄉村地區的孩童營養不足,而非貧民窟都市地區的比例為35%。在喀土木,40%的貧民窟小孩會感染腹瀉,在鄉村地區則是29%。

這份報告如此總結:「住在擁擠又不衛生的貧民窟,比住在貧困的鄉村地區更危險。」

在都市會比在鄉下更容易獲得自來水、衛生和健康醫療服務。但是都市與鄉村地區的統計都隱瞞了事實,舉個例子,在辛巴威首都哈雷那附近,6個非法住宅區共1千3百個居民共用一間公共廁所。

當都市人口增加時,無法獲得自來水的人口也增加,這個數目將從1990年的1億8百萬增加到2010年的2億1千5百萬人。在擁擠的都市環境──尤其是更為擁擠的貧民窟,因為不安全的水源和狀態不佳的衛生,可傳染的疾病可以迅速地蔓延成傳染病,而且會比鄉村地區更為嚴重。因為都市的人口集中,受到影響的人會更多。

除了表面上可見的因素如自來水、公共衛生以及醫療服務取得困難,造成肺炎、瘧疾、腹瀉、結核病、愛滋病之外,這些服務的不足也令貧困問題循環不息。

都市貧民花更多的薪資比例來治病,當他們因病無法上班的時候,他們更容易失去薪水和工作。當這些事件重複地發生時,這將侵蝕他們面對問題的能力,也讓原本有機會脫離貧民窟的民眾一直在貧困的圈子走不出來。

根據看守世界研究中心(World Watch Institute)2007年的報告顯示,單單在上世紀1/4期間,就有住在112個國家、98%的人因為自然災害而受傷或受影響,這些人都被視為是低收入或者中低收入的一群。

當海嘯和地震持續佔據新聞版面的時候,水災與土崩正在影響大多數都市貧民。

根據紅十字國際聯合會2005年的世界災害報告指出,2004年耶誕節後發生的海嘯,佔據了該年自然災害死亡人數的90%,但是240萬的災民人數如果與今年1億1千1百萬受到水災影響的孟加拉、印度與中國的災民比較,這個數據就顯得小巫見大巫。

都市地區的用地不容易取得,那些貧窮者,只好住在水患區、不安全的懸崖地區以及工業區附近。在發展中國家,地震與颶風不是災害,但是災禍的催化劑卻是設備極差的公共設備、不符合標準的房屋、無計畫的都市計畫,這些才是都市貧民真正的災難。

窮人不等於罪犯

貧窮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暴力犯罪會發生的主要因素。在最近幾年,這樣的因果關係被認為是過度簡化。

2004年,一篇發表在《環境與都市化》(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期刊上文章指出,根據全國謀殺率的數據來進行分析,不平等的影響比貧困多,而都市地區的薪資不平等比鄉村地區的更明顯。

世界銀行對拉丁美洲都市地區的研究顯示,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每年,每10萬人中有6.4人會犯下殺人罪,在哥倫比亞的麥德林,每248人中就有1名殺人犯。在里約熱內盧、聖保羅、墨西哥城市、利馬和卡拉卡斯,有一半的人口是殺人犯。

犯罪率很難估算,因為在都市中有一些隱藏的因素,如不平等的權力關係、觸發因素如酒精和毒品,都會加速以性別為主的暴力。

都市暴力的統計與描繪有其危險之處,它會強化暴力;因為人們認為數據會說話,而都市中心,尤其是貧民窟,一般上有較高的犯罪率。肯亞國家日報(Nationmedia.com)
(回目錄)



 

2007年法治教育向下紮根徵文比賽活動實施辦法

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於2003年與台北律師公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共同合作成立「法治教育向下紮根特別委員會」,透過美國公民教育中心

所授權翻譯出版之「民主基礎系列-<權威>、<隱私>、<責任>、<正義>」教材的推廣,期盼國人能學習思辨的智慧,並散播正義的種

子予下一代。為實現理想,各地扶輪社友紛紛出錢出力投入此一行列,並為徹底落實社區服務的精神,積極進入各個社區國民小學帶領活動。

推廣數年來,「法治教育向下紮根」的理念已獲得全國各縣市老師及家長熱烈的支持及迴響,至今已有超過數千名種子教師及志工,而受「人

權法治」觀念啟蒙的學子更是不計其數;我們樂觀期待台灣未來將培育出無數優質公民,並對長期以來無私奉獻的扶輪社友及熱心人士致最高

詳細辦法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