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藥一路發20019期 (2001/1/12) 主編: 方麗萍 主題: 台灣農藥vs電子商務 邁入21世紀, 台灣即將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會員,農業生態必然改變, 農藥是一個 與農業息息相關的產業,所有人力、資源較之別的行業藩籬高,經年累月外商與 本地商在一平衡與熟悉的制度下,分層管理,經營總值約60億的一個封閉產業. 現在不只WTO構成農業萎縮之衝擊,外商更處於大規模合併之巨浪中,例如, 2000年裡, 諾華與捷利康合併成第一大農藥公司, 巴斯夫買進氰胺,在2001年 安萬特農藥部已與西藥部分家為Agreva並待價而沽, 安萬特又是花落誰家, 拜 耳? 杜邦? 或巴斯夫? 外商管理階層重組,下游必面臨巨變,在新世紀中,農藥 業者已不能置身事外,更不能以不變應萬變。 去年削價求量較之以往更為嚴重,在一個萎縮市場中只能弱肉強食,在適者生存 的原則下,農藥業者真的只能在一成不變下等待再等待, 沒有明天也沒有未來? 何不應用知識經濟時代的大原則—在極不平衡的情況下,重新訂定競爭規則,在 市場重整中另創天空. 筆者特別從外部及內部環境加以探索, 並預期電子商務將 是農藥市場中既新且強的一種行銷通道. 外部環境 1.農藥科技: 以往作物是透過化學農藥以保護生長, 確保收成之質與量,現在所有外商已改變 其公司經營方向與目標,將其服務總稱為農業科技(crop-science),基本包括生物 科技(biotech ),種子(seed),農藥化學(agrochemicals)及綜合病虫害防治(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2.基因改造: 縱然基因改造之作物,在消費市場引起軒然大波,環保團體要求貼上標示,明確 讓消費者知道糧食來源,歐洲綠色團體更加如火如荼,但我們身為農藥從業人員 不得不正視基因改造(GMO)之威力。農藥這個產業在未來只是配角,因主角是量 身訂造的種子。 3.農藥市場重新安排: 印度與大陸之無專利產品(generic)與外商之新研發藥劑角力,外商之高研發費 用,成本驚人,相對印度與大陸則亦步亦趨,在市場公平競爭下,印度與大陸產 品在原先穩定的市場更顯咄咄逼人,何況他們有一天必會被整合,循著登記途 徑,進駐已開發市場,不再單靠掮客以廉價取勝. WTO之大勢下,開發「中華牌」 是拭目以待,農藥市場因而重新洗牌,外商在高研發壓力下,必須盡快掠奪市場, 回收利潤,大陸則具有市場競爭力,無不投入戰場,以量制價,繼而互相合併。 因為農葯是一個研發的產業,規模太小,不能生存亦不值生存。 內部環境 1. 法規愈來愈嚴苛: 農藥管理法規日漸嚴厲,現在管理單位,不寄望有大貢獻,但求不出大差錯,農 藥在政府之經濟策略中只是零成長,甚至負數,尤其WTO之巨浪,農業單位只 能釐定因應措施,找出利基市場,但又因經費不足,不能實質上做任何大策略加 以改善,如此一個先天不足,後天不良的產業,法規必然成為劃地自限,不只偽 劣農藥之生存空間是零,連合法之中小廠亦在投資與回收兩者不對稱下,唯有無 奈自動退出市場。 2. 農業萎縮: 農產品在價格,品質上缺乏國際競爭力,農地減少,農民耕作意願減低,人口老 化,產地減少,補貼制度受WTO限制更多,農民投入意願降低,農藥與農業必 成正比,農藥在多年來用量呈減少之趨勢。 3. 原廠農葯登記保護期相對縮短: 在8年保護原登記農葯之條件下,保護期過後,大陸或印度之產品來勢洶洶,削 價求量破壞行情,但農葯登記管制又愈來愈嚴苛,在台灣商品化之產品,距離 generic誕生之時限較其他國家來得接近很多,外商在這種投資環境亦會慎行。 4. WTO外加兩岸三通衝擊: 按法規大陸農藥原體已准許在台登記並有多家廠商已順利批准, 在後WTO時 代,各國之間已無障礙,再加上大陸三通是早晚必然趨勢,大陸農藥一旦進軍台 灣市場,必可預期影響至大. 在內外因素下,農藥市場勢必走上一個大未來,大變動。 1. 知識經濟時代: 農藥是一個高知識的行業,在競爭環境下,若業者能整理出有條件,有說服力的 資訊,讓農民迅速準確地利用這些訊息,在合理合法合經濟的條件下,賣農藥, 用農藥,得到並加以善用知識的人就能出人頭地,佔有市場。 2. 農民守法用藥: 在政府嚴厲執行農葯法規下,再不能如以往般由業者耳語相傳,甚至黑藥水,再 不然偷混合不法成份,以增葯效. 因為執法嚴,罰款高,農民只能以守法之精神, 根據白紙黑字的推薦方法下買藥,用藥。 3. 高經濟作物栽培: 農民將會更高水準,栽培高經濟作物,迎接WTO之農產品衝擊,在台灣有一群 年青有為,對農業有抱負,有企圖心的新一代農民,自覺地組織各種團體,例如 產銷班,以自已之所長,聯成脈絡,借重政府的力量, 農業技術在切磋中進步, 找出一片高經濟作物的天空。這一群是未來農業的班底,亦是農藥的重點客戶群。 4. 年輕有抱負的人投入農藥小賣: 外商重整,在壓縮銷售管道策略下,採取直營制度,跳過大盤商,直接與小賣店 分享利潤與技術. 同時小賣店由第二代年輕人接手,年輕人受良好基本教育,但 都市生活不易,經濟不景氣, 做個業務員也難,何不回老家接手上一代的生意, 重新出擊,這些農藥新血,正是旱田上的一層活水,有農藥店倒閉, 但更相信因 為有這一批新血能在精準操盤下在一些鄉鎮異軍突起。 因為以上大變動, 預測未來之農葯市場架構特式如下: 1. 銷售通路縮短 縮短銷售通路,外商是無庸置疑,勢必只投入一定之人力來合理經營台灣市場. 很多外商以「大中國」策略佈置公司人力組織,在台決策人面臨人事精簡,利潤 提高之要求下,直營是公司遲早的大方針,如何執行而已。比起大中國市場很多 總部及管理階層已被強迫逐步透視台灣之「小」,因為小只能美,美就在於合理 利潤,否則何來生存空間與價值。 2. 精簡人事: 廠商在利潤銳減下,人事必須精減,規範中等之廠商無須成立獨立之研發部門, 在未來年金,現有之健勞保制度,所有公司必會改慮凍結人事,研發部門平均佔 公司成本最少10%,但新藥勢必由外商自行登記,在嚴厲的農業法規下,又有多 少個新產品,新組合來自中小規模的農葯工廠? 如此環境,研發部門之存在又能 維持多久?公司自然會將登記及市場調查委任可靠顧問公司提供服務。 3. 資訊導向: 因應高水準之使用者,農藥再不以單一產品呈現,必須整合使用方案,訂定各農 作物之農藥及肥料還有技術使用流程,準時提供此資訊,方可主導潛力市場。 綜合以上的趨勢,不能預測電子商務將會是農藥市場之一有利工具,驟然聽聞農 藥這一古老行業如何與最新之電子商務相結合。實際上有其潛力。因素如下: 1. 上游目的與下游需要同步,上游廠商必須壓縮銷售通道而下游更需穩定價 格,這就形成b2b之第一關鍵。 2. 上游直接提供密集之訊息予下游,下游在完整的資訊交流下,不再是耳語相 傳而是在穩扎之基礎下向上提昇。 3. 電子商業必要知道目的顧客群,農藥目的顧客就是主要的產銷班和年輕有為 的農藥店老闆,以他們的學識與求知慾,透過網站,善用資訊,掌握商機尋找競 爭之價格或合乎市場需要的產品系列,是指日可待的。既然電子商務與農藥行業 因共存而重整市場,又有誰來推動,外商?大盤商?中盤商?因為電子商務是一 全新的農藥產業銷售工具,不管由那一點切入都可能,任何一面都可以定義自已 為主動面, 只是一經切入,主動者必主控大局,其他層面只能以配合的姿態呼應 前者的主導,如此在一池春水,投入石頭,漣漪陣陣,漣漪過後,面臨的是排山 倒海,而不是船過水無痕呢, 值得深思。 ■ ------------------------------------------------------------------------------ 方麗萍 電話: (0919278319) / e-mail: rdai@ms1.hinet.net / 傳真 (02-27644109) ------------------------------------------------------------------------------ ------------------------------------------------------------ 您所收看的是[台灣農業電子報] 這是農友們專屬的傳播媒體,歡迎提供在地的農業消息... 系統服務員: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推廣中心 助理研究員 鄭文吉 聯絡地址:屏東市民生路農事巷一號 聯絡電話:(08) 7229461~4 傳真:(08) 7225577 E - mail:jwj@mail.kdais.gov.tw 快樂農家 WWW:http://farmer.iyard.org 台灣農業電子報訂閱方式: 1. E-mail farmer-request@mlist.iyard.org, 2. 標題寫上subscribe 寄出就行了 3. 若要取消訂閱, 將標題改成 unsubscribe 寄出就行了 或到 http://mlist.iyard.org/wws/info/farmer 網頁訂閱 亦可由易達網 http://www.edirect168.com 訂閱 目前台灣農業電子報亦代為放送下列三種農業電子報: 1.宜蘭技術學院 有機農業電子報 2.農業試驗所 農業電子報 3.方麗萍博士 農藥一路發電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