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7-11-05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數字統治教育
高油價引發共乘風潮



【社論】
數字統治教育
 
 

我們的教育部長這星期特別開心。

前幾天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了2007年世界各國在全球競爭力指數(GCI)和商業競爭力指數(BCI)的排名,台灣在全球競爭力指標的排名由去年的13名降為今年的14名,商業競爭力指標則排名第23名。但在GCI所包含的因素中,台灣在「健康與初等教育」與「高等教育與訓練」這兩項,則各佔第6和第4名。杜正勝部長認為,這是教育部這些來所推動的政策的成果,我們的教育沒有「白吃飯」。

這樣的排名,是否就可以得到「我們的教育政策目標正確」這樣的結論?恐怕有待商榷。

首先,這些排名的受訪對象是企業機構,他們對於初等教育排名的主要依據是就學率,而不關心課程設計或升學制度的評估,或是中央與地方在國民義務教育政策上是否衝突。

第二,「高等教育與訓練」排名所依據的,是就學率和中學生在數學與科學上的表現,他們並不在意高中畢業生是否只要在學測中考了18分就可進入技術學院,以及高等教育重科學而輕人文的政策,是否會降低該社會的公民與文化素養。

換言之,這裡所依據的是,何種因素會帶來較高生產力的簡單因果邏輯。但一個國家的教育政策,不應該只停留在這麼簡單的「提升生產力」的邏輯上,我們的國民也不應該只被化約為「人力資源」。我們的教育還有更高的使命要去達成。

這些年來,我們的教育政策一直都讓數字在統治,識字率、就學率、升學率、圖書館的藏書率、預算達成率、自評今年預定目標達成率、SCI╱SSCI的數量、產學合作的數量等等,令人眼花撩亂。握有決策權力的人都在看數字,而且常常只看數字並且在短時間之內就要看到,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只埋頭教書或做研究,還需要額外花時間準備或「製造」數字來讓「上級」評鑑。某大學一位英文系教授,在美國重要的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評價很高的著作,也在美國重要期刊上發表了兩三篇論文,他提升等外審的評語也非常好,結果在校教評會上,毫無意外地,有工科的教授起來質疑,他的論文數量為何這麼少?

只強調數字的教育,是一種失去信心的教育。當教育的內容無法用來肯定自己,一切都要由數字來決定好壞時,這樣的教育已經失去了靈魂,也就無法培養出有靈魂、有理想和有批判力的學者和學生。期望我們的教育部官員不會被「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排名所引誘,不去仔細思考這些排名的實質內容,反而更加立志要往數字統治教育的方向繼續邁進。

(回目錄)



【左右看】高油價引發共乘風潮

【左看】
豈應寄希望於自救
厲卓正/學運工作者

據報載,由於油價不斷攀升,交通支出令人民漸感難以負荷,因此大台北地區通勤族之間逐漸吹起一陣共乘風。部份人士因而樂觀地認為此乃解決交通問題的良策。然相對於人人駕駛私家車代步,推廣共乘雖有其進步性與具體直接的經濟利益,但卻不能因此將交通問題的解除寄託於此。

所謂的交通問題,追根究底來自於當代社會下的人民,基於謀生或其它需要而必須在甲乙兩地之間往返;換言之,當政府大筆一揮,在地圖上圈點出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的同時,即可由此遇見未來隨之衍生的、大規模且「不約而同」的交通流量,幾無絲毫不確定性可言。因此,冤有頭債有主,滿足人民交通需求的根本責任,政府絕無迴避餘地。

然而,即使由政府媒合共乘,亦只能減少行駛於道路上的私家車數量,局部性地緩解塞車與通勤價格昂貴等現象。若不以發展公共交通為手段,從根本上抑制私家車的數量成長,則「有限的空間」與「無限增長的車輛數」間的矛盾,終有爆發的一天。

因此,若不思考如何由政府建立足用堪用的大眾運輸系統,反將解決交通問題之厚望寄於自發自救的共乘行為,則非但解決不了問題,更無疑是將所有責任再次推往人民、成全了統治階級「事主變公親」的企圖!




【右看】
官府莫再落後人民
江仰德/文字工作者

由於油價不斷上漲,許多通勤族紛紛開始思考徵友共乘的可能性並實際嘗試;國內唯一提供共乘媒合服務的社群網站更因此在短短一週內暴增八百餘名新會員。由此可見,政府不但對於油價物價問題感覺遲緩,在交通問題方面顯然更在行動上落後民眾一大步。

在大眾運輸極不完備的台灣,無論身為駕駛或乘客,邀人共乘之舉無論對個人或社會皆有極大助益。從個人角度出發,與人共乘不但可省下可觀的交通費用與不必要的候車時間,更能避免獨自駕駛時的精神不濟或虛耗體力;就整體人類社會的角度而言,推廣共乘除了可解決塞車問題外,在經濟層面上更能降低都市中的交通污染量、同時節約石油能源之消耗。

此外,當「共乘」從空談化為實際行動後,便形同在公民與公民之間建立了一種全新的交往互動管道。換言之,倘若能夠發展出一套完整且安全的共乘交通制度,不僅能夠同時改善交通、環保兩大問題,更能為建立公民社會提供更有利之條件。

共乘風潮雖提供極美好的願景藍圖,但若僅靠民間自發力量,非但難以負荷全國大量需求,更難確保安全問題。因此,政府若真有心服務人民,就應趕上風潮、以公部門資源接手發展共乘系統與相關制度,莫再落後於民間之後!

(回目錄)



 

2007年法治教育向下紮根徵文比賽活動實施辦法

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於2003年與台北律師公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共同合作成立「法治教育向下紮根特別委員會」,透過美國公民教育中心

所授權翻譯出版之「民主基礎系列-<權威>、<隱私>、<責任>、<正義>」教材的推廣,期盼國人能學習思辨的智慧,並散播正義的種

子予下一代。為實現理想,各地扶輪社友紛紛出錢出力投入此一行列,並為徹底落實社區服務的精神,積極進入各個社區國民小學帶領活動。

推廣數年來,「法治教育向下紮根」的理念已獲得全國各縣市老師及家長熱烈的支持及迴響,至今已有超過數千名種子教師及志工,而受「人

權法治」觀念啟蒙的學子更是不計其數;我們樂觀期待台灣未來將培育出無數優質公民,並對長期以來無私奉獻的扶輪社友及熱心人士致最高

詳細辦法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