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7-11-07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7-11-07》

本期內容
  ◎教育論壇:沒有勞動三權 奢談教師專業 
  ◎英語充電站:提昇高中生英語文統整能力的教學策略(上) 



教育論壇:沒有勞動三權 奢談教師專業
  ■羅德水(教師)
上週,我們於此還原了南投高中教師會抗議事件的前因後果,不過,整起事件更值得進一步關注的其實是,勞動三權與教師專業自主究竟有何關連?

毫無疑問,勞工之所以必須組織工會爭取勞動三權,主要原因乃是勞資兩造的關係先天上並不對等,位居弱勢的勞方因而必須藉由集體力量之集結,取得與資方協商的對等地位,並以爭議權為後盾,透過協商談判積極維護勞工權益。

不過,也因為此一性質,不少人對教師組織工會總是抱持疑慮甚至反對的態度,認為教師工會只會爭權奪利,無助於學生受教權之保障;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統治集團與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則進一步宣傳,工會並非專業團體,教師身為專業人員不應組織工會,別有用心地將工會與專業直接對立起來,意圖從根本封殺教師工會的正當性。

儘管上述粗糙的連結絲毫沒有學理依據,此一謬論仍然深植在反對工會者的心中,甚至連不少教師都認為:教師要維護其專業地位根本無須藉由組織工會,而應專注於自身專業能力之提升,他們認為,只要專業能力提升了,教師之地位與權益自然可以獲得確保。

問題是,實情當真如此簡單嗎?以南投高中教師抗議事件為例,表面上,教師無疑是發起抗議的一方,可實際上,校長違法失職在前,教師抗議在後,可以說,校長才是整起事件的實質發動者,若無校長錯誤行政在前,教師要以何名義發起抗議?進一步言,若在教師溝通協調後,校長隨即展現善意,修正了不當的行政措施,教師繼之又發動抗爭的正當性何在?

或許大家不免要問,何以經過教師懇切的溝通後,校長仍然一意孤行?是教師溝通技巧欠佳?還是雙方已沒有互信基礎?

筆者以為,以上原因充其量只能算是阻撓兩造有效溝通的障礙,並非影響最終溝通結果的關鍵。分析起來,教師之所以難以和行政首長溝通的真正原因是,教師與教育行政部門、行政首長之關係並不對等,形式上教師既無法取得與校長對等協商的地位,實質上教師亦無使協商朝良性發展的有效武器,在這樣的態勢下,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或學校管理階層,往往也沒有與教師溝通的認知與作為,因而,就算教師展現解決問題的誠意,只要另一造拒絕溝通,雙方的協商還是無法持續開展。

應該看到,三級教師會面對的協商對手雖然不一樣,但面對的問題基本上並無二致,教師若無完整的勞動三權作為後盾,不僅協商的發動權一面倒掌握在行政首長手裡,溝通或協商的成敗也將完全取決於對手的善意,可以說,沒有勞動三權保障的教師會,本質上與聯誼會完全沒有兩樣,連維護自身權益都成問題,更遑論確保教師專業自主。

我們以為,上述教育現場中勞資權力不對等的態勢,明顯有利於行政部門壟斷教育決策,並強化其單方決定教育資源分配的權力,毫無疑問,這才是行政部門之所以反對教師組織取得完整勞動三權的關鍵,因為一旦教師組織取得合理的勞動三權,長期以來行政獨大、或是行政凌駕教學專業的亂象,都將在教師組織集體力量展現下逐一被打破。

從這樣的脈絡來看,我們絕對不能以「爭權奪利」小看教師勞動基本權的爭取,教師組織擁有完整勞動基本權後,消極而言,不僅可以集結力量抗拒來自官方不當的教育政策,積極來說,更是落實教師專業自主、發揮教育專業的重要基礎。

經過以上分析,一個再清楚不過的事實擺在我們眼前:教師勞動基本權與教師專業自主非但沒有矛盾扞格,甚至是互為表裡相輔相成,無論為了維護資自身權益,或是確保教師專業自主,都必須爭取教師勞動基本權。這才是整起抗議事件,最值得所有教師深思之處。
(回目錄)



英語充電站:提昇高中生英語文統整能力的教學策略(上)
  ■李振清(世新大學英語系教授)
我國的高等教育從世紀交替開始,即已不斷地邁向國際化;同時,全面化的大學評鑑也朝向高等教育品質之提昇而積極地運作。為了進一步落實教育國際化與提昇國家競爭力的目標,英語文實用統整能力的培養,以及藉由英語文作為國際化工具而促成的教學、研究與國際學術交流等面向,儼然已成為促進中學與大學校院教育品質的重要工作。

國際化競爭下的高中英語教育觀念

教育是一體的。大學生的英語文能力要好,必須奠基在高中的英語教學上。在這過程中,英文老師的專業、學養與教學策略,是決定高中英文教學,與學生參與大學指考、學測成敗的重要關鍵。雖然「考試領導教學」一直是爭議不停的教育現實,然而,成功的英語教學跟深具挑戰性的大學英文指考和學測,應是相輔相成,而非背道而馳的。換句話說,成功的高中英語教學,必然也能兼顧英文統整能力的培養,與大學指考、學測的挑戰。換句話說,有效的高中英語教學,應是「聽、說、讀、寫、譯」統整能力培養與評量測驗(如大學指考、學測)兼顧的。在正常的國家教育政策主導與充沛資源挹注下,進行英語文教師的有效培訓、在職進修與自我能力精進,是提昇高中生英語文統整能力的基本途徑。

在這大前提下,高中英文老師宜應發揮自己的英語文潛能,強化溝通功能之教學成效,從而進一步有效提昇學生的英語文聽、說、讀、寫、譯基本能力,俾以因應現代升學與未來就業的多元性挑戰。教師本身的英語文「教學與學習動機」(teacher motivation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是提昇高中生英文實用統整能力的基礎,也是順水推舟地輔導學生在大學指考與學測英文考科中,獲取高分的途徑。

如何從閱讀功能本位,與師生英語互動的角度切入,進行高中英文的溝通導向教學,是培養高中生的英語文學習興趣與信心,並順利因應大學英文指考、學測新趨勢的基本策略。藉此亦可培養學生的國際宏觀與人生願景。高中英語教師的自我提昇與多元取向教學策略,是達成教學相長、提昇學生英語學習成就的踏腳石。

大學聯考與當前指考凸顯的高中生英文落差

從大學指考在民國91(2002)年開始實施後,高中畢業生在英語科的成績表現上,一連6年不停地滑落;「低分單峰」的詭異現象,令人十分憂心。以目前台灣積極推動國際活動、教育國際化呼聲響徹雲霄、全球化思維與行動十分活躍的現況來衡量,高中生的英語文能力應該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與時俱進才對。然而,擺在眼前的事實是:高中生的英文並沒有預期般的進步。等到進入大學後,更因高等教育學風的惡質化,大部分學生的英文能力可能更退步,尤其是在技職體系的大專校院裡。這種現象,令人憂心,也極值得大家分析與研究。

本文將藉由過去「大學聯考」(1981~2001)的經驗,與大學指考(2002~2007)的命題方式和考生成績數據,加以分析,用以證明正常的優質英語教學,可同時兼顧高中生英語文統整能力培養,與因應大學指考的事實。

早自民國70(1981)年起,我國實施了27年的大學聯考英文考科,終於有了空前的重大突破。那就是在傳統的多重選擇題之外,加考了務實的英文作文與中英翻譯,以便從實質面真正鑑別高中畢業生的語文能力。

加考英文作文與翻譯實施之初,引起全國一陣強烈的震撼。高中畢業生在大學聯考的英文科中,大都全軍覆沒,不知從何寫起。開始的一兩年,有3分之1考生的作文與翻譯考0分。高中英文老師們也頓感英文教學壓力奇重。然而,這種極具教學策略與指標的作文與測驗評量方式,卻從此引導我國的高中生進入學習英語文的正確管道。加上教育當局同步地對高中的英語教師,不斷進行在職定期輔導與暑期培訓,使得大學聯考中的學生作文成績,普遍地穩定上升。根據筆者蒐集、研究而發表於1994年美國喬治城大學《語言暨語言學論文集》(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1994)的資料顯示,從1982到1993年間高中生在大學考英文作文方面的成績,獲得1~3分的考生,顯著地在12年間,逐年減少。相對地,獲得9~12分的考生人數,卻逐漸穩定地明顯上升。這種令人振奮的現象,驗證了聯考加考英文作文與翻譯的政策正當性。在這種明確,且具挑戰性的英文評量方式進行下,中、大學生的英語文能力也普遍地進步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學生英文進步的原因,是老師的英語文統整能力,尤其是寫作與翻譯,大大地提昇了。高中老師英語文能力的提昇,直接地反映在教學熱忱與學生考試表現上。

然而,自從民國91(2002)年大學聯考改採學測與指考後,高中畢業生的英文成績表現,卻逐年快速滑落。原有的鐘弧常態分配快速消失;「雙峰」現象也逐漸式微。代之而起的卻是令人錯愕的「低分單峰」的現象,而且一年比一年嚴重。2007年的高中英文作文成績,0~20分的考生,佔40.9%;獲得80~99分的考生,卻僅有2.09%,如下圖所現。

這種高中英語教育現象,令人師十分憂心。化解之道,除了國家教育政策革新之外,還是要從過去具有創新性的英語教師培訓,長期性的在職教育著手。如此方能輔導高中英文教師以身作則,展現英語文的實質能力,並藉由正常的教學方式,輔導學生從廣泛閱讀英語文,吸收英文詞彙、語法、語用、修辭,及篇章結構的基本原則,進行寫作、翻譯與口語表達的基本歷練。唯有如此,方能落實建構永續性學習的英語文能力,同時又能正常地在大學指考中獲得高分的雙重實質績效。

大學指考的新特色與英文教學配套措施

從民國91(2002)年開始實施的大學英文指考,實際上與過去的1982~2001大學聯考英文考科測驗方式,並沒有太大的差異。至於為什麼學生的考試成績大異於前。這要檢討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問題了。

為了協助高中英語教師瞭解如何配合正常化英語教學,又同時能輔導高中生以真正的實力,在大學指考與學測中,有效展現高中英語教學與學習成效,「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不遺餘力地整理大學指考與學測的準備和測試資料,提供給全國的高中英語教師們,作為有效教學的參考。

今(2007)年10月15日,8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高中英語教師,聚集在台大校園內的「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專注地聆聽,並討論民國96年大學英語科學測與指考的檢討與題目分析。大家都想探究高中學生英文成績日漸衰退的原因。

該討論會由國立台灣師大文學院院長張武昌教授主持,並由大考中心研究員游春琪女士進行英語科命題與成績之分析報告。之後,再由張武昌院長、台師大英語系教授葉錫南、政大教授尤雪英,以及筆者分別評析,並建議英語教師們應如何配合大學指考與學測,有效提昇高中生的英語文統整能力,以便將來在英語考科中展現才華,順利考進理想的大學,從而銜接大學裡國際化取向的創新多元課程,並在師長的輔導下,規劃21世紀的個人生涯。

在研討會中,大家就今年大學學測及指考的測驗項目,認真而廣泛地討論。今年的考試項目與題數如下:

詞彙(含慣用語):10題;綜合測驗:20題;文意選擇:10題;

篇章結構:5題;閱讀測驗:11題;英文翻譯:2題;英文作文:1題

在今年的大學指考英文考科,雖然「難易度」有點偏高,但所有的題目均清楚地展現出下列的實用性與時代特色:

一、「閱讀測驗」的深度和廣度

在今年三篇閱讀測驗(22分)中,其內容均與現代社會關係密切,而且呈現的都是一般人應具備的普通知識,如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s)的奮鬥與善行、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血鑽石(Conflict/Blood diamonds)等。值得注意的是,考生感覺英文「閱讀測驗」艱深的原因,是他(她)們平時僅偏重死板文法規則的記憶,缺乏透過廣泛閱讀以吸取新知的訓練和習慣。為客觀鑑別學生的英語文能力與實用內涵, 英文閱讀測驗必將成為爾後指考與學測的重點項目。

二、「篇章結構」與「閱讀能力」的關連性

篇章結構反映出閱讀能力與文章結構的基礎訓練。欲有效輔導學生從事此方面的能力培養,老師們需從自身做起,平時好好歷練閱讀與寫作。

三、「詞彙」與「綜合測驗」能力源自閱讀效能

有效而廣泛的英文閱讀的,是直接拓展英文詞彙、慣用語,並因應綜合型測驗的基本途徑。透過英文老師的有效輔導,學生自可從閱(悅)讀、朗讀與寫作中,增廣詞彙的數量與運用能力。

四、「英文翻譯」與「英文寫作」愈形重要

在國際學術交流與全球化競爭的推波助瀾下,英文翻譯與英文寫作能力將愈來愈受重視。高中英文老師必須在這方面先自我歷練,以便輔導學生有效培養此方面的基本能力。

相關的語言教學學理與經驗論述,可參考Zoltan Dornyei(2006)、Ken Hyden(2007)、H. Douglas Brown(2000),以及筆者與南加州大學教授Stephen Krashen刊載在今(2007)年10月31日《台北時報》上的英語教學短文:Teacher Literacy Is Crucial。

(下週續)
(回目錄)



 

2007年法治教育向下紮根徵文比賽活動實施辦法

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於2003年與台北律師公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共同合作成立「法治教育向下紮根特別委員會」,透過美國公民教育中心

所授權翻譯出版之「民主基礎系列-<權威>、<隱私>、<責任>、<正義>」教材的推廣,期盼國人能學習思辨的智慧,並散播正義的種

子予下一代。為實現理想,各地扶輪社友紛紛出錢出力投入此一行列,並為徹底落實社區服務的精神,積極進入各個社區國民小學帶領活動。

推廣數年來,「法治教育向下紮根」的理念已獲得全國各縣市老師及家長熱烈的支持及迴響,至今已有超過數千名種子教師及志工,而受「人

權法治」觀念啟蒙的學子更是不計其數;我們樂觀期待台灣未來將培育出無數優質公民,並對長期以來無私奉獻的扶輪社友及熱心人士致最高

詳細辦法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