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雄電影節邁入第七個年頭。從2001年首屆的聚焦亞 洲、第二屆關注數位發展,到第三屆「躍動-Feel the Vibe」,第四屆「海洋之城、世界之眼」,第五屆「陽光海洋‧健康城市」,到去年第六屆的「躍動海洋新生命‧引爆影像新勢力」,檢視六年來的片單質量、 專題人物選取,座談內容,以及影展場地等軟硬體,不難發現,高雄電影節陷入了一個僵局。
老實說,高雄電影節對於自己的定位,從來就沒有明確過。對出錢的政府單位來說,影展是否只是服務長官彰顯其政績的手段?對於承辦單位來說,影展是否只是手中應接不暇的無數影展中的一隻肥羊?對於高雄 在地觀眾來說,影展除了播映某些平常只在台北看得到的片之外,還能提供什麼?
承辦一個中型影展,高雄電影節的經費絕對是充裕的。然而檢視過去三年(第四、五、六屆高雄電影節)的片單,我想隨便一個有良知的業界人士,應該都會有「這也算一個影展?」「六百萬的預算就辦出這樣的東西?」等類似的疑問。沒有任何託詞,高雄市民卻容忍了這樣的策展品質,整整三年。出錢、監督指導、審查的官僚,這時候又在哪裡?
公共電視 精彩紀錄片,讓你重新愛上台灣
飆紀錄Live夜
|
公視將在11/5日~11/30週一至週五晚間十點到十一點半,推出由創作歌手朱頭皮主持的【飆紀錄Live夜】特別節目。讓喜歡紀錄片的觀眾,可以連續四個星期晚上,感受到台灣紀錄片的活力,這次不同的是—節目特地以Live形式,在紀錄片播出後,邀請導演和片中主角到攝影棚內對談,同時開放觀眾朋友Call in回答問題,Call in進來者即獲得當集的紀錄片DVD。
且看主持人朱頭皮如何帶你炒熱一整個月的紀錄片Live夜!
11/5日起,由甫獲美國蒙大拿影展電視節目最佳影片、談軟絲復育的「產房」打頭陣;當然少不了備受歡迎的「無米樂」和「跳舞時代」;關心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觀眾,可以從人物傳記片「梁任宏」、「袁廣鳴」、「徐瑞憲」一窺端倪;教育紀錄片「我愛小魔頭」和「紐西蘭尋羊記」,則呈現了紀錄片扣合改革運動的有趣軌跡。還有,紀錄外省伯伯學台語的「E.T月球學園」、台灣中國棒球情仇的「台北京之比賽」、台灣少年工的故事「綠的海平線」、呈現台灣傳統文化 「我會演布袋戲」「炸神明」、連連獲獎的金獎作品「春天-許金玉的故事」「海有多深」,以及新銳導演初試啼聲的「觀點短片」,入選2006世界公共電視大展(INPUT)的「黑暗視界」,以及探討原住民正名問題的「請問貴姓」。
好的紀錄片,就像好朋友,值得細細回味。到時候,你不但可以一口氣觀賞公視多部優質紀錄片,還可以從Live訪談發現片子背後,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你還有機會Call in到棚內,免費獲贈多部紀錄片DVD,帶著感動和想法入夢。
11月公視【飆紀錄Live夜】,等你來Call in!
11/5 一 產房
11/6 二 我會演布袋戲
11/7 三 春天-許金玉的故事11/8 四 無米樂 上
11/9 五 無米樂 下
11/12 一 梁任宏
11/13 二 黑暗視界
11/14 三 炸神明
11/15 四 跳舞時代 上
11/16 五 跳舞時代 下
11/19 一 台北京之比賽
11/20 二 袁廣鳴
11/21 三 我愛小魔頭
11/22 四 海有多深
11/23 五 E.T月球學園
11/26 一 綠的海平線
11/27 二 徐瑞憲
11/28 三 紐西蘭尋羊記 ‘
11/29 四 請問貴姓
11/30 五 觀點短片-鴉之王道.造機人.蔻絲普蕾的魔咒.ㄋㄟㄋㄟ.我的747
(詳情請見)
|
|
今年換了新的策展團隊,改以「幻想無限」為口號,改以奇幻、獨立美日電影為號召,總算有點耳目一新?身為觀眾的我們,是否該順勢思索,高雄電影節應 該要有怎樣的性格與觀點?有市民短片競賽?請偶像人氣明星駐市站台?邀請國際影人來座談(一般民眾卻無從參與)?邀一堆國際影展(而且是「台灣首映」) 片?再者,我們要走金馬影展的大拜拜路線(受限經費、資源分配、政府採購法與招標規範陋習、觀眾結構等更錯綜複雜的大環境問題,大概頂多是「小拜拜」)? 還是走台北電影節的主題城市影展+新導演競賽路線?或者要仿照國民戲院,以更主題更導演的態度來策劃?
每年台北電影節跟高雄電影節都 會舉辦以電影城市為題的相關座談,然而對於在地城市的影像發展,到底又有多少助益?除了滿足主辦出錢的官僚體系顏面,滿足與會人士的虛榮,那兩小時過後, 那些統合產官學界菁英的會議紀錄真能得到多少關注?我想這樣的座談再辦個十年二十年,電影節的質與量也未必會有啥驚人的長進。南特也好,釜山也罷,總不能 只因為同樣傍海就千篇一律來個河港印象,總不能老是丟出一句「韓國能,台灣為什麼不能」作為起頭,也作為結論。
另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是,高雄電影節有時十二月,有時六月,有時九月,今年則是十月,這樣飄忽不定,有沒有想過乾脆以後固定在春暖花開的四月,既不用跟北部一堆影展擠光輝的十月,也不用擔心跟年底金馬影展撞片撞期?
思索高雄與電影的脈絡、連結,到底該從哪裡開始?在拋出一連串質疑之後,或許仍舊無解。但我很確定,「海洋」只是其一(究竟是出錢的官僚指定就「海洋」來作 文?還是承辦單位想像力太過貧乏?),卻非唯一。有幾個人知道今年在威尼斯拿獎的林靖傑導演,以及剛以《白色巨塔》提名金鐘獎的戴立忍,都是高雄人?當要舉辦影人專題的時候,策展單位有無超脫35釐米限制的遠見,順道把林靖傑幫公視人生劇展拍的得獎電視電影《我倆沒有明天》及其他非35釐米長短片作品(而 戴力忍除了演戲得獎連連之外,也導過《兩個夏天》等得獎作品),規劃出更具系統性的播映與座談討論。除了海洋,除了紅毛港與月世界,我們還有內門鄉的陣頭與總鋪師,也是很好的入戲題材。當然,這一切都需要策劃,宣傳,與行銷的默契執行。
比較慶幸的是,至少從這一屆高雄電影節開始,我們嗅到了比較濃郁的「在地味」。較之往年只能一味向北部搬救兵,今年至少有選片指南、影展日報這些落實在地的努力舉動,都看得到成績,不再是完全的台北電影資訊「下游」。
至少,毀滅之後,重新有了起步。
※全文轉載自「2007高雄電影節日報」第四期(11/04)
[留言 / 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