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法鼓山電子報●第301期:法鼓山皈依大典,聖嚴法師期勉信眾安其份盡其責
  108自在語- 面對生氣,要學會「反觀自照」,照一照自己的心念,問一問為什麼要生氣

收不到電子報嗎? 請看這裡

11/10-11法青純真覺醒成長營Part2
禪修不語,預見似曾相識的自己。 大師開講, 林間經行, 置身大自然吸吐芬多精眾 
.....詳活動
----------------------------
2007好願在人間 許個好願,讓它實現!

法鼓山大願興學計畫
每天5元,三年5475元,成就一所世界迫切需要的法鼓大學, 誰發願,誰就是有福報的人 .....詳內文

----------------------------
12/8-12/15 【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
「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是法鼓山,共與聖凡一切善信,頂禮薰習最上經藏,懺求冥陽水陸一切重苦,盡得法乳施食的大齋勝會。 法鼓山邀請您見證一場從人文、藝術、環保、現代出發的大悲心水陸法會。請您與眷屬一起學習無上悲智,救濟六道眾生普超三界,共創無量不可思議功德。凡發願與眾緣共同成就或隨喜參與,回向諸佛、冤親債主、累生父母及有緣一切眾生,或祖師大德現生恩師法身常住,或家庭個人盡除三災八難,必得成就。 ... 詳活動

----------------------------
【下載】

【桌布】 四感:感恩.感謝.感化.感動
【動畫】 黑象與白象
【賀卡】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法鼓山農禪寺祈福皈依大典

聖嚴法師期勉信眾安其份盡其責 在成佛之前先將人的角色做好。法鼓山11月4日上午於北投農禪寺舉行祈福皈依典禮,超過1500名皈依民眾在聖嚴法師開示及方丈和尚果東法師親授三皈依之後正式成為佛門弟子。聖嚴法師期許大眾在成佛之前,先把『人』這個角色做好,安其份,盡其責,由自身做起才能推動世界淨化,建設人間清淨安全的淨土。整個皈依儀式最後在法鼓山方丈和尚法果東法師繞場關懷之後,在一片觀世音菩薩聖號以及溫暖祥和的法喜......詳內文

  惠敏法師讚譽奧斯汀教授「直指人腦 明心見性」 展現不凡禪修涵養

以培育跨科際宗教研修人才為主的「法鼓佛教研修學院」,於11/2下午在法鼓山國際會議廳,特邀國際腦神經權威,同時究心禪修30多年的詹姆士‧奧斯汀(James H.Austin)教授,以「東西方心靈探索的匯集:禪與腦科學觀」為題,分享他如何從科學實驗,挖掘出在不同的禪修過程中,腦神經所產生的變化。 .....詳內文

安和分院-安寧療護講座圓滿

為了使勸募會員能夠更深入了解法鼓山的理念以及順利推動勸募工作,高雄區勸募會員成長課程於10月10日在紫雲寺五樓大殿隆重登場。當日共有80多位勸募會員參與課程,每個會員一進入大殿便埋首於講義中,好像在尋找寶物般全場鴉雀無聲,非常安靜,學習氣氛相當良好。這個進階成長課程安排內容十分充實,還有指派課前作業,大家聚精會神地蒐集資料。 ..... 詳內文
佛七的根源

打佛七、打禪七,為何以七天為期,出典為何? 這跟宇宙體中的七大行星有密切關係。在唐宋時代,從梵文譯出的密部經典中,就有好幾種,是以七曜、七星或北斗為名的。這種信仰在印度為時甚早。相傳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禪修七七四十九日,即便開悟成道。成道之後的初七日中,一邊享受解脫之樂,同時思惟,應該以何種方式的善巧方便,向眾生宣說佛法。 ...... 詳內文

媽媽學佛去 快樂又有趣!

一群在法鼓山紫雲寺「聖嚴書院」進修的「媽媽」學員,在上了佛學課之後,變得愈來愈不一樣了!到底哪兒不一樣呢?本期趕緊由學員的子女們現身說法,和大家分享他們「不一樣」的媽媽。
從前我以為上佛寺、學佛就是在那裡敲木魚、念阿彌陀佛,覺得應該要在能放下俗務、不理世事的時候,才有空學佛。 ......詳內文

12/21-30 默照禪十
12/21-30 默照禪十 / 法鼓山 ,歡迎報名!... 詳全文
禪味生活

【和風環保雙節筷】一次購10組,特價優惠........詳活動

      法鼓山故事:【修學篇】 菩薩上山來

前面各章,提到法鼓山的出現、建築、佛像、景觀與設施等,體現了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的架構。而法鼓山硬體設施的目的,則是為了提供全面教育與整體關懷之功能,這才是法鼓山建設的本懷。建築群與景觀,是為了讓來山或者住山的人受此環境薰習,進而變化氣質;即法鼓山一九八九年創建以來所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初衷。......詳內文

---摘自《法鼓山故事》---

 

 

 

 

思善.思惡

我們先要善惡分明,才能開始修行。善惡分明的人,是正直明理的好人,善惡不分的人是糊塗蟲或是爛好人。孔子說的「鄉愿,德之賊也」便是這種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人。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善惡對他來說,都是好的。善人看他,他是好人,惡人看他,他也站在壞人一邊,這便是鄉愿。因此要善惡分明,水火不同,各有分際,是人間道德的基礎。

什麼是善呢?善有比較的善,有絕對的善。我曾遇到一位計程車司機,他說:「修不修行都一樣,只要心好就好,任何宗教都教人存好心,我自問良心擺在中間,所以信不信宗教都一樣。」

我問他:「你的良心好到什麼程度呢?怎麼好法呢?難道人家冤枉了你,批評了你,誤?了你,你都不介意嗎?當你遇到有人強行超你的車時,你不生氣嗎?或者有人連續地把你的客人搶走了,你不會埋怨嗎?你就沒有做過一樁不讓太太、孩子們知道的事嗎?連想都不曾想過嗎?」

他連連搖頭說:「我又不是聖人,不是佛,不是神。」

我說:「問題還多著哩!例如:你原來不要想的事,卻不能不想;原來不想做的事你卻非做不可;明知是不該說的話,你卻說了;不想?人,而你竟?了人;不想騙人,但你偏偏會騙人。你能說沒有所謂心不由己、身不由己、口不由己的經驗嗎?」他想了想,點點頭,也覺得很有道理。

心好,如何好法呢?反正心事只有天知道,別人固然看不到,自己也未必覺察到。如果一個人存壞心,已經讓人看出來時,他已壞到表面化。譬如,害瘡,瘡已害到出膿、發臭、流血、潰爛,這種毛病是不是一開始就這麼嚴重呢?絕對不是!乃是由小而大,自輕而重的。

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一念壞心不覺察,便可能漸漸形成人的一生心向。因此,有些人自認為是好人,實則未必;有些偏激的人,主張巧取豪奪,居然也有一番歪理,當其得逞之際,便真以為這是正道。倒是那些自認為自己的心很壞,老是想到壞念頭,想做壞事,甚至做了壞事,想說壞話,而且說了壞話的人,倒可能是正人君子。為什麼呢?他們謹言慎行,常常覺察自己做了愚蠢事,說了無聊話,想了歪念頭,像這種能夠自我檢點、自我批判的人,還會不是好人嗎?

行善,首先要對自己好,很多人往往由於只顧自己,雖然未想損害他人,結果卻是害人又害己。人是自私的,這是生物的本能,攝取身外之物以營養自己,使自己生存下去,這看來是對自己好的。然而,當你發心開始修行以後,你會發覺像這樣的自私,已是害人害己的行為,只要自覺尚有一絲自私心,便知道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別人。

很少有人故意陷害自己,但由於自私心的策動,卻做了許多將受惡報的壞事。好像有人用石頭擲擊停在樹枝上的鳥,結果鳥被擊傷飛走了,而石頭掉下來,正好砸在他自己的頭上。鳥還沒有報復他,他已經受到懲罰。結果他還大?:「死鳥、鬼鳥!」忿怒不已。他不知道在他的心中又造了另一重惡因,受到了另一重煩惱的果報。像這種自己犯錯而又遷怒於他的情形,到處都可以看到。

可是,假如我到市區的街道上去問:「認為自己是好心的人請舉手。」街上的人很可能通通舉手。如已聽到我上面這種講法以後,大概便不會這樣認為了。

有一種人,樣樣都為自己打算,只知「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這一類人,並不太壞,至少他自己門前還有一條路可以走,以佛法的修行而言,是小乘的自了漢。但如果有一天清晨你開門,發現有死狗躺在你家門口,你為了避免麻煩,急忙將狗屍拖到隔壁鄰居家的門口,自己裝作毫不知情。碰巧你的鄰居也跟你一樣,也將門口的死狗偷偷地拖到別人家門口去;如果所有的鄰居都是這種人,這條狗屍,恐怕又會回到你家門口來了。所以說,一個好人,不但對自己好,而且處處替別人著想。假使人人都對人好,我們這世界,便不會讓你遇到壞事;即使有壞事產生,也可能轉變成好事,你們相信嗎?

大約在十年前,有位非常虔誠的居士,他太太上街買菜,不幸被計程車撞死。那位司機當然被拘留了,而這位居士親自到警察分局為司機求情,他說:「請不要處罰這位肇禍的司機,我太太被撞死,是她的業報,也是我們全家的業報。這位司機為何不撞別人,卻撞上我太太?而我太太又為什麼不被別人撞死,卻偏偏死在他的車輪下?很顯然地,這一定是有因緣的。我不求賠償,也請不要判司機的刑。」當這位居士把太太的喪事處理妥當,又反過來照顧這位司機的家屬,最後司機全家人都受感動而虔誠信佛。如果人人都像這位居士一樣,世界上便沒有壞事了。本來死人是樁傷心事,結果成為佛事。所謂佛事,是以佛法來教化世間人的大事。因此首先說:好人,應從對自己好,而後對別人好,最後,使得人人都成好人。

有善有惡是世間法,為善去惡是生天法。所以佛法中,戒十惡、行十善,是人天果報的有漏法。雖稱有漏,卻是無漏法的基礎;不從有漏善法修起,修行便如空中樓閣。對人對己都有利益的人天善法,便是社會公益的福利事業,如修橋、鋪路、挖井、開河、放賑、辦學校、建醫院、供僧、護法、造塔、營寺、印經等等。今世的努力,來世便能到天上享天福或在人間受富貴身。再上一層,自己修行出三界,也化導一切人修行出三界的佛法:自己修淨土法門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同時也勸勉世人念佛往生西方;自己參禪徹悟,也得勸導他人同修。小乘法雖僅自求解脫,卻被大乘法視為「被三昧酒所醉」的一群,不是究竟自在的解脫,因為他們尚執著世間為惡而出世間為善,所以出世之後,不願再來世間度眾生。禪的修行者即不如此,有人問南泉身後事,他說:「到山前庄上做牛。」這就是禪的修行法。

●本單元文章同步刊於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首頁 > 聖嚴法師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 拈花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