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灣光華電子報-錫安山上的「伊甸園」(下)(2007/11/28)
錫安山上的「伊甸園」(下)
文.李珊 圖.王孟孝

坐擁高雄錫安山的基督教新約教會信徒,為了保護胼手胝足建立的家園,曾在1980年代的戒嚴時期和軍警爆發激烈衝突,強悍殉道者的形象頻頻登上國內外媒體;10年前,當講求校規鬆綁與快樂學習的教改風起雲湧之際,全台新約教徒又集體帶領子女退學,回到「聖山」的「伊甸家園」,以「神本」精神學習、生活,再度因顛覆教育體制掀起社會波瀾。

解嚴後,台灣錫安山由悲憤流血的聖戰之地,蛻變為遠離塵囂的觀光美地;10年實驗的「在家自學」及「神本教育」也開枝散葉,年輕人個個文武兼備,充滿學習熱情。

錫安山如今花木扶疏、禽畜成群,一片富饒景象,是40年前想像不到的。

1963年,錫安山的大家長、信徒們暱稱「阿公」的洪以利亞(本名洪三期)在神的指引下找到這座山頭時,這裡是一片山壁陡峭、渺無人煙的荒地。在感知這是神揀選的聖山後,洪以利亞變賣家產,與二位也對傳統教會失望、出走「台南聚會所」的弟兄定居山上,蓋茅草屋、養羊種薑,歷盡艱辛,為了「等候神興起新的屬靈領袖」。

1965年,香港新約教會傳佈到台灣之際,洪以利亞因山上放牧耕種入不敷出,只好回台南老家經營西藥房,以維持山上經營。偶然機會中,他接觸到抱病來台傳道的新約教會創辦人江端儀和她講論的福音──恢復耶穌基督血、水、聖靈全備真道的新約教會,大為信服,認為她即是神所揀選、復興世上教會的使者。洪以利亞歸信並扛下新約教會在台灣的傳佈使命。不久江端儀病逝,洪以利亞在聖靈啟示下繼承其使徒和先知的職份。

篳路藍縷

當時洪以利亞奔波於傳福音、建教會,錫安山就交由3個自願上山的信眾家庭開墾經營。年輕時就追隨「阿公」的李明偉表示, 1972年他第一次上山時,設施極簡陋,只有幾間茅草屋和菜園,連電都沒有,一趟採買需走8 小時的崎嶇山路與滿佈大小石礫的河床地才能到甲仙,辦完事住宿一夜後,再把一擔擔米糧物資挑上山。

「錫安山徑又窄又陡又彎,台電公司根本沒辦法把電線桿運上山,」洪以利亞在《一個人一座山》中描述早年的慘澹經營,最後他們運用推磨轉動的方法,幾人推轉絞繩,硬是把一根根重達六百多公斤、二十公尺長的電線桿和裝電器材運上山,然後電力公司的人再上山安裝。

而1976年架設流纜的工程更是艱險,重達四百多公斤、二公里長的纜線如何搬上山?「神教導我們,由12位弟兄扛運,每位把纜線圈幾十圈套在自己頸項上,大家等距離排列,等速度前行,」洪以利亞回憶道,這極不容易行進的長列,就在上帝奇妙的主宰和弟兄姊妹的堅信下,不可思議地完成了。

悲情已遠

「過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活,其實是神藉著環境顯明給我們看的,」李明偉表示,在山上不受世俗文明的干擾和轄制,一切以上帝的法則生活,把屬神國度的豐滿呈現給世人看,而且這種傾向隨時間愈久,愈來愈強。即便他們在1980年到1986年被國民黨政府驅散下山期間,許多弟兄姊妹仍不願放棄,還轉往到海外各地尋找遠離塵囂的「聖別地」。

新約教徒之所以觸犯政府大忌,一般歸因於創辦人江端儀的「左派」色彩,加上類似中共「人民公社」的集體生活,引起當局不安,唯恐這是共產黨掩護下的顛覆團體,而下令驅離,因此引發了新約教徒長達7年激烈的街頭抗爭和海外聲援事件。

1986年底教徒們重返錫安山,一切建設、生產重新再來。不久台灣解嚴,錫安山更以開放心態歡迎民眾參觀,甚至逐漸成為「觀光勝地」而揭去神祕面紗。

漫步在錫安山寧靜質樸的園區,雖然路邊不時可見「國民黨蔣家王朝,惡貫滿盈天理不容」的標語、「大洪水沖毀世界,消滅舊天地」的驚心海報,但觸目所及,不論是菜園邊和年輕人聊天的老人,路上光著腳丫子玩耍的小朋友,建築物裡傳來陣陣悠揚的詩歌,又令人墜入桃花源的祥和情境中。

走自己的路

隨意訪問幾位年輕人,不論是由父母帶領或是自己「叛逃」上山,每個人都能侃侃而談如何為神學習、工作的歷程,或者在非洲、澳洲、沙v越、美國等「聖別地」拓荒的種種操練。重新開山至今20 年,雖然也有信徒吃不了苦或過不慣拘束生活而離去,但他們仍認為「把主權交出來,由團體安排」的生活,才是榮耀神的。

像今年26歲、小孩剛滿4 個月的徐遵柔表示,自己「從小在教會長大,但未曾遇到神」;10年前她不顧父母反對上山,之後兩個姐姐也毅然加入。如今她擁有幸福的婚姻和充滿靈性的無憂生活,比起山下為貸款、婚姻煩憂的昔日同學,她滿足又感恩。

「生活其實可以這麼簡單!」錫安山上教徒們燦爛的笑容和安然的步伐,可曾給滾滾紅塵中的你我什麼啟示?

社區小檔案
名稱   基督教新約教會錫安山
成立年代 1963
地點   高雄縣甲仙鄉
創始人  洪以利亞
主要教義 建立地上伊甸園,恢復耶穌基督血、水、聖靈全備真道的教會。
人數   約300人
經濟型態 共耕共食,共工共產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07年11月號)

錫安山創辦人及大家長洪以利亞
晨光伴著山嵐,一顆顆渴慕上帝的心在遠離世俗的山間,清新自由地翱翔。

  1. 洪以利亞因山上放牧耕種入不敷出,只好回台南老家經營藥房,以維持山上經營。
    Unable to make ends meet on the mountain, Hong went back to Tainan to run a pharmacy in 1965, using the proceeds to keep the homestead project afloat.
    ◎ keep afloat 免於經營破產
    The chain had to close one of its stores and sell the property in order to keep afloat.

光華畫報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06 TAIWAN PANORAMA MAGAZINE
http://www.taiwan-panora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