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心靈電子報
::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208期 / 2007年11月14日‧每週三發行

來看看素超人吧!「飛呀,飛呀,素超人!在那天空邊緣拚命的飛翔!」哇哈哈!想必這首歌必定勾起許多五、六年級生的童年回憶吧!

不是素超人愛吹牛,素超人操控飛行的技術愈來愈利害啦!哎呀呀!雖然素超人操控飛行的技術那麼好,可是生活上有很多地方的操控,反而是有待學習,比方說素超人的無厘頭,就很沒紳經的東拉一點,西扯一點,唉!唉!唉!別那麼稱讚素超人啊!素超人會很不好意思。

啥米?剛剛沒有人在稱讚素超人?唉!怎麼說的這麼直接?人類有時候的真心話,還真傷人吶啊!楊蓓老師就說過:我們常自以為是地說「真心話」時,事實上是以「真心話」來攻擊對方,希望對方就範,其實,這又是另一種操控。

楊老師的真心話,真是一針見血啊!雖然上星期素超人才剛說過,說話不能妄語,可是這星期看楊老師的文章,發現有時候不給他「妄」一下,還真不行。

所以到底是該說「真心話」,還是有時候要巧言方便一下?這…這…這真傷腦筋啊!不過就像聖嚴師父說的,「存好心,說好話」,話一說出口,未來的果就應該坦然接受,一切隨緣囉! 話說回來素超人到了今天才知道,原來楊老師跟路人乙是老朋友啦! 啥米?你們不知道?怎麼可能呢?

楊老師不是說;「人的內在冰山是一層一層的,所以包括情緒也是一樣,一層一層地往深處走……」不就是指路人乙的笑話跟冰山一樣,是一層一層地,愈往深處走愈是寒冷啊…… 「可是為了維持表面關係,所以我只好戴著一個面具……」所以後來路人乙自己都覺得冷到受不了,於是就乾脆頭上套個紙袋,避寒保暖囉!

 
 

以自己的人力、物力、條件和情況,
調整自己的腳步。
心理上沒有壓力,
只是努力。

放下壓力吧!

 
反省,開啟親密的契機

《玩味金山》新書上市! ■ 楊蓓(作者為台北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在沒有牽涉到利害關係時,態度會比較真誠;如果存有自我中心的目的時,真誠可能就會戴上面具,打了折扣,接著就會有操控行為的出現。所以人得學著不要為了利害關係,而把整個人都扭曲了,還可能付出更大的代價。所以還是要從自己的心地處理起。當你呈現出來的態度都非常坦然自在,就是愛己愛人的慈悲,不過這過程是很長的一段路。

其實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是很微妙。例如我在內心告訴自己,在我們的關係裡,我不想要再戴面具──不想再虛偽了。可是當我不想再虛偽時,卻發現自己的情緒,一旦沒有面具的偽裝,很可能表現出來的情緒其實是更糟糕的,例如沮喪、氣憤等負面的情緒會跑出來,破壞關係的和諧。於是我們常自以為是地說「真心話」時,事實上是以「真心話」來攻擊對方,希望對方就範,其實,這又是另一種操控。

瞭解自我內在的冰山

事實上,很多人在處理人際關係時,會覺得自己是真誠的,可是卻已對別人造成無意的傷害。其實對應到他自己內在的需求,人們並不是真的那麼瞭解,自己內在的冰山(註1)。人的內在冰山是一層一層的,所以包括情緒也是一樣,一層一層地往深處走,人的渴求也是一樣。譬如,你過去曾批評過我,我並沒有忘記,我一直記在心裡頭,所以我就覺得你這個人對我沒有好感,可是為了維持表面關係,所以我只好戴著一個面具;突然間,有一天可能有某些因素發生,我決定不要再戴面具了,就開始出現對你的不滿。

然而,重點是我為什麼不滿?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因為你曾經批評我,導致我不滿,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為什麼你說了那些話,我會感到不滿呢?我們並沒有再往自己內心深究,所以直接以憤怒來表達,實際上卻是一種自我防衛。人們如果繼續往內心看,是為什麼會產生不滿,是因為你的話語,讓我覺得受傷了嗎?我為了要保護自己,所以自然會表現出憤怒。但是,我為什麼要保護自己呢?難道你說的話是真的嗎?還是我覺得被冤枉,自己渴求被了解的需要受傷了?如果我們願意正視內心時,會發現別人所講的可能是事實;如果這真的是事實,那就看自己有沒有膽量去接受──我真的就是這個樣子的人?如果有膽量接受,就不會以憤怒的情緒去對待,而是以接納的態度面對。相反的,如果自己並非如對方所說,根本就不必在乎對方的話,因為這不是事實。

所以當人們經過「覺察」的過程,可以發現自己的各種面貌。我們再舉個例子,可能我聽到有人說:「楊蓓這個人怎麼這麼小氣!有一些課程明明蠻有意思,她就是不告訴我。」我聽到這些話以後,我可能心裡不高興,認為是對方對我有成見,事實上我並沒有這個樣子,對方亂扣帽子。可是此時如果我願意面對自己,自問為何心裡會不痛快?繼而一想,我是真的沒有跟對方講,而且真的好像有選擇性,有些人我願意告訴這些訊息,有些人我卻不願意,可是我為什麼會有選擇性呢?在所謂的選擇性裡,再往深一層看,這選擇性的背後,可能早有一些假設存在,例如我打從心裡就不覺得對方會聽得懂這些課程的;如果我打從心裡就認為對方聽不懂那些課程,我一定把對方排除在外。

從認定對方聽不懂課程,再往深一層探尋,我為什麼會從一開始就把這個人排除在外,認為他根本就不會聽懂呢?是我的偏見嗎?還是有什麼理由呢?當我再進一步探尋時,會發現到其實我今天在講某些課程時,是希望別人可以附和我的,而我可能在骨子裡就覺得對方聽了之後,一定會不以為然,所以我今天就「選擇性」的不讓對方知道。當我一路檢查自己,發現原來自己的「大小眼」,其實還是希望人家可以附和我、可以肯定我,那才是真正的需求所在,但這其中已經經過許多轉折。

探索自我是沒有盡頭的

所以人對自己需求的瞭解跟掌握,不能只限於表面,必須很深刻地、一層一層往內弄清楚,否則無法探究到真正的需求,而這個過程可以稱為是反省。

很多心理學家講述人的需求時,可能都講得很簡單,可是在實際執行的過程當中,發現到人在面對自己內在真正需求時,其實很不容易。因為人的需求與生命意義,是絕對相關。其實內在真正的需求就是要尋找,慢慢地尋找,甚至從一些小小的線索開始往下探索,就像我剛剛講的例子;其實生活中發生的每件事,我們都可以一路探索下去,然後慢慢發現自我,找到自己的需求。

我們每天都可以在日常生活裡抓住一個毛線頭,順著毛線頭跑,一路追、追、追,逐漸地會看到毛線頭裡是些什麼;看清楚以後,對修正自己的行為有絕對的幫助。有時看清楚了以後,會發現人的需求,有幾樣是根本需求,不太容易超越的,譬如說希望被愛,希望被瞭解,希望被肯定,希望自由,就是馬斯洛提出的需求階層(註2),人就帶著這些需求來來回回、裡裡外外這樣子追逐,一輩子還沒完沒了,這是人類生存的限制,同時也是所有痛苦和快樂的來源。

現在有那麼多人修行是為了要求開悟,因為開悟見了空性之後,這些需求比較容易放掉,即使無法立即完全超越,至少知道怎麼超越,也明白超越之後是怎麼回事。沒有開悟時,人就是在裡面轉,所以需求通常也是我們執著的根源,這是很有趣的事。

內省助我們建立親密關係

由修行的角度來看人際關係的互動,最重要就是減少把負面情緒往外射出去刺傷別人,而要往內觀看,把負面情緒看成是一個很好的修行線索。自己如何把負向的情緒,變成是跟別人更靠近的一個過程,是一個技術性的問題,譬如剛剛我所舉的例子,整個過程中,對方對我說了一些話,讓我覺得心裡不痛快,如果我在反省的過程中,可以跟對方分享這個內省的過程,結果可能就很不一樣。可能一開始會告訴對方,其實我心裡對你是存有意見的,我有一些不愉快的感覺,跟你分享的是自己的反省過程,那彼此之間的關係就不退反而更靠近。

其實建立親密關係是要經過這樣的過程,透過一個內省的過程,然後把自己內省的過程,去跟別人分享,讓對方有機會深入的瞭解你,但那需要非常大的勇氣。此時負向情緒,反而變成是親密關係的橋樑。夫妻情侶之間很需要這種溝通,可是有時候偏偏很難,因為生活模式已經習以為常,突然跳出這種溝通方式時,對方會感到突兀,不知道我們在幹什麼。所以,親密關係本身就是一個修行的道場。

親密,人人渴求,透過對自己操控行為的覺察,尋找執著的根源,透過對負向情緒的反省,反反覆覆地提煉互動間真實面對的勇氣。親密,離我們不遠。(完)

 

註1:可參閱作者之著作《自在溝通》,關於薩提爾的冰山理論部分。
註2:馬斯洛認為人類基本上有五大需求:溫飽、安全、愛與被愛、受尊重及自我實現。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55期

是非要溫柔 是非要溫柔
/釋聖嚴

國際知名禪師,他,飛遍世界各地講經說法,從辦公室相處倫理、識人用人之術,到溝通、交友、解除壓力、自我修煉… <more>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聖嚴法師心靈環保
/聖嚴法師

秉持建設「人間淨土」的初衷,聖嚴法師在本書中,透過與各領域專家以及企業家的對話,除了針對生活物質環境… <more>

法鼓文化文摘報第四十三期
《把我的生命獻給你》
把我的生命獻給你
作者:艾雅·凱瑪

主編的話-

每次你到書店時,站在在琳瑯滿目的書籍堆中,會引你走近翻閱的書,時常是因為它的封面和書名吸引了你。一本書的書名好壞,時常會影響到書籍的銷售成績,而一個吸引人的書名,更能為書籍本身增色不少。

當編輯發想書名時,通常會先依書籍的類型、內容、讀者群和行銷策略等因素,進行整體思考。例如文學類的書籍,書名就會特別注重遣辭用字的雅緻;生活類的就要直接明瞭;心靈類則要像陽光般能激勵讀者。一個好的書名,常能讓讀者好奇或是令人印象深刻,甚或引起話題,例如《M型社會》、《世界是平的》。例如《把我的生命獻給你》,就是要以讀者為主體,讓讀者感受到這本書是為自己而寫,進而引起心中的好奇。

下次去書店時,或許你也可以去發現有趣又令你印象深刻的書名哦!

逃亡之旅

從柏林搭火車到漢堡的這段旅程,是我一生中最寂寞的一段,心中充滿了被世界遺忘的孤獨,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將會變成如何。我沒有哭,只是害怕得不知所措,孩子的世界裡所擁有的東西,通通都丟掉了: 家、家人、家鄉,不知道前方有什麼在等著我。

家鄉意謂著一種歸屬感與安全感。從那時起,我就再也沒有在任何地方找到這種感覺了。關於家鄉的那份信任、依靠與溫暖,永遠存在昨日的記憶中,存在關於柏林的回憶裡.....<more>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文摘報第四十三期

道次第之前行開示 道次第之前行開示
/達賴喇嘛尊者

本書是2005年達賴喇嘛尊者於春季大法會中,在印度.達蘭莎拉「大乘法林」所傳授的道次第是宗喀巴大師所著作的...<more>

 

唐卡中的女性智慧唐卡中的女性智慧
/吉布編著

本書蒐羅了50幅精美絕倫的度母、佛母及女性傳承上師唐卡,是國內少見的珍貴之作,帶領你一窺藏傳佛教藝術瑰寶...<more>

新書上市-惠敏法師《當牛頓遇到佛陀》
友善列印 我要轉寄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07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轉載請洽:data@ddc.com.tw
客服問題請洽:market@ddc.com.tw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