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7-11-16》 |
本期內容 | |
◎國際專題:軀體錯置第三性 | |
◎從李奧那多到李歐娜的心路歷程Leonard to Leona, Singapore transsexual bares all | |
◎歷經鬥爭的第三性穆斯林變性過程 |
國際專題:軀體錯置第三性 | |
策劃、編譯■陳銳嬪、陳玫伶 | |
如果說弱勢中還有弱勢,那麼第三性就落在這個範疇內。 因為她們的性別取向以及外表,她們被冠於不堪入耳的別稱,如「人妖」。也因為這樣,她們很難在社會立足,也很難找到工作。一切落入惡性循環中,使她們永遠生活在社會陰暗處。 這個專題希望大家拋開偏見,看看第三性的生活與心路歷程。 |
|
(回目錄) |
從李奧那多到李歐娜的心路歷程Leonard to Leona, Singapore transsexual bares all | |
  | |
新加坡人李奧那多在他10歲的時候決定要當一名女生。22年過去,在守舊又保守的環境當中成長的第三性李歐娜,依舊對於天主教書籍裡面探討性別議題的寫法,感到相當羞愧和憤怒。 現在32歲的李歐娜經營自己的公關公司,她有一名澳洲籍的男朋友。李歐娜給人的印象是修得光亮的指甲、淺淺地帶有一點緊張的微笑。她曾經被送進精神病院,也曾自殺。華裔背景的她生在傳統的中產階級家庭,父母親經過很多年終於接受了自己的兒子成為女兒的事實。 李歐娜不是新加坡唯一的第三性,但她是唯一勇敢站出來發聲的第三性。透過自己的網站(www.leonalo.com)、上媒體宣傳、到大專院校演講以及各種合作方案,她迫切地渴望其他第三性別者在這個「困難的」社會有其生存空間。 《從李奧那多到李歐娜:新加坡第三性的成熟路程》(From Leonard to Leona: A Singapore Transsexual's Journey to Womanhood)是李歐娜的第一本書,現在她正著手寫關於女性關係的第二本書。以下是路透社記者的訪問。 問:你在自傳當中相當坦白,對你來說困難嗎? 答:我把我的書看成是具啟發性的。我想要表達的是不管生活多麼的辛苦,你可以選擇開心地過活。我曾經到過生命的盡頭,我自殺過,但是現在的我對生命充滿熱情。這本書中有歡笑也有淚水,我要分享我的故事,因為我不希望其他男孩也要經過和我一樣的痛苦。 問:對於一名第三性來說,在新加坡這樣保守的社會下長大容易嗎? 答:我是很保守的人!我不隨意尋找伴侶,我的生活並不放蕩。新加坡的問題是過於沈默的文化,這是非常恐怖的,所有的事情都掃進地毯下,當作沒見到。第三性受到歧視、被污名化,認為是有辱之事。為什麼我們要承受這些呢?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調適好自己面對這些羞辱,瞭解這就是新加坡。第三性需要被尊重和瞭解,這是我試圖要去做的。 問:你想要當一個模範嗎? 答:亞洲有很多第三性者不是演藝人員就是性工作者,給人不少負面的印象,在歐洲和美國並非如此,社會大眾尊重第三性的專業。我願意當第三性的發聲者,像中國和日本,第三性的角色公開化,但是在南亞,她們被戲稱為「ladyboys」,我們難道不能成為政治人物或對國家有貢獻的人嗎? 問:你曾經當過男人和女人,當女人的好處是什麼呢? 答:是虛榮!女人的角色多彩多姿,可以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化妝或狂舞地盡情作自己,妳可以跳脫許多東西。 (路透社) At the age of 10, Leonard Lo was determined to become a woman. Now 22 years later, Singaporean transsexual Leona Lo details the shame and anger she felt on her journey in a cathartic book that is raising eyebrows in this regulated city-state with old-fashioned attitudes toward sex. Lo, 32, runs her own public relations company. She has an Australian boyfriend, polished nails and an engaging, slightly nervous, laugh. She has been admitted to a psychiatric hospital and attempted suicide. Her middle-class, conformist Singaporean-Chinese parents took several years to accept her. Lo is not Singapore's only transsexual, but one of its most outspoken. She has her own Web site (www.leonalo.com), speaks extensively to the media, lectured at universities and corporate functions, driven, she says, by desire to spare other transsexuals from a "difficult" society. "From Leonard to Leona: A Singapore Transsexual's Journey to Womanhood" is Lo's first book but she is working on another -- a woman's guide to relationships. Q: You're very frank in your autobiography. Was this hard? A: "I like to think of my book as inspirational, to show that no matter what life throws your way, you can choose to be happy. I've reached the end of the road, I've attempted suicide, but now I am excited about life. A lot of sweat and tears went into this book, but I feel I have to share my story because I don't want another male child to go through the pain." Q: Was it difficult to grow up as a transsexual in a conservative place like Singapore? A: "I am conservative! I do not sleep around, I do not lead a deviant life. The problem with Singapore is the culture of silence which is the most terrible thing in the world, of sweeping things under the carpet. There is discrimination against transsexuals, there is stigma, there is shame. What did we ever do to deserve this? It took a lot of anger for me to overcome my shame and to realize that in Singapore, we need someone to help other transsexuals come out, which is what I am trying to do." Q: Are you trying to be a role model? A: "There is a lot of negative portrayal in most of Asia of transsexuals: they are all prostitutes or entertainers, people on the fringe. This is not the case in Europe or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transsexuals are respected professionals. I would like to be a voice for transsexuals in Asia. In some places like China and Japan, transsexuals are playing a public role, but in Southeast Asia, they're "ladyboys" who entertain. Why can't I become a member of parliament or contribute to my country?" Q: You've been both a man and a woman. What's the best part of being female? A: "Vanity! A woman is such a colorful person, able to express herself in so many ways, to dress up, to dance like crazy, to let herself be. You get away with a lot being a woman." REUTERS |
|
(回目錄) |
歷經鬥爭的第三性穆斯林變性過程 | |
  | |
當卡蒂妮‧莎瑪坦承自己第三性的身分時,她在白天是一名恭順的穆斯林兒子,而在夜幕底垂的時刻,她則在馬來西亞首都的街道上當性工作者。 在這個溫和的穆斯林國家,變性手術是想都不必想的問題,因為穆斯林第三性被禁止改變性別,而同性間的性行為則被認為是一種罪行。 「我曾經嘗試找工作,但是因為我的性別,我總是被拒絕。」現年44歲的前性工作者如是說。如今,她成了社會運動者,為其他第三性提供諮詢輔導服務。 20年後,變性手術在其他國家或許已經成為一件稀鬆平常的事,但是它將依舊被馬來西亞的法律所禁止──至少對穆斯林來說是如此;但是這個法律條文並不針對非穆斯林。這個國家有大約3萬名第三性,其中一半為非穆斯林。 這個禁令源自於伊斯蘭教的教義,他們相信改變阿拉所賦予的一切是錯誤的行為。所以,穆斯林也被禁止打扮成異性,或者在醫療因素之外進行重大的整容手術。 非穆斯林沒有類似的問題──雖然有時她們在註冊新性別時,會受到為難。但是與馬來西亞第三性穆斯林一樣,很多華人第三性被迫從事性工作,因為屬於第三性的工作機會其實少之又少。 馬來西亞的第三性處於法律的監獄 媒體報導,在2005年2月,馬來西亞法庭允許一名男性第三性人出示變性手術的證據後,在身分證上的性別欄位上改變性別。 但是一年之後,政府卻宣布她的婚姻不合法,她的妻子是名曾經進行變性手術的非穆斯林男子。政府認為這是同性婚姻。 犯罪學專家孫德來摩迪表示:「我們對第三性很容忍,但是我們是否有法律保護她們呢?我並不覺得我們有,尤其是我們的社會充滿保守的文化。」 對卡蒂妮來說,穿上淡紫色束腰外衣以及高跟鞋所帶來的性別認同與宗教衝突,有時候並不是她可以承受的。 「我們都活在進退兩難的困境。我們是穆斯林,他們說穆斯林不能變性,但是他們沒有告訴我們其他的選擇。我覺得我們受到壓迫。但是我知道這個宗教,伊斯蘭教是有彈性的。」卡蒂妮如是說,她是一名穆斯林。 天生或後天影響? 雖然有外在的現代面貌,馬來西亞依舊保守。馬拉西亞的首都吉隆坡是一個熙攘的大都會,那裡有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閃耀的藝術畫廊以及狂歡的同志酒吧。但是,它依舊有它的宗教弱點。 美國歌手關‧史黛芬妮最近在吉隆坡演出時,因為伊斯蘭團體擔心她將汙染國內青少年的心靈,她被迫改變向來在舞台上的性感造型。 政府計畫在學校推行性教育,並打算給予吸毒者免費的針筒與安全套,也在國內引起激烈爭辯,一些宗教領袖認為,這將在無形中鼓勵雜交。 過去數十年以來,馬來西亞穆斯林展現了其宗教熱情。伊斯蘭銀行越來越手歡迎,越來越多女生捨棄西方的衣著打扮,穿上傳統的馬來服裝與頭巾。 第三性依然是社會的棄兒,她們是肢體虐待的受害者、公眾、警方與宗教權威則用語言侮辱她們,希望透過和平的輔導手段壓抑第三性的天性。 「我們非常鼓勵她們回到她們原本的性別,我們不能接受她們。」宗教事務處部長阿都拉‧莫金如是說。 第三性說他們是天生的 犯罪學家與社會學家鄭益坤(譯音)表示:「有些事是生物性的。在我的研究中,有些小至3、4歲的孩子,覺得他們被賦予錯誤的軀體。」 在馬來西亞進行變性手術的醫生並不多,所以她們必須到國外進行手術並支付昂貴的費用。這個國家2千6百萬的人口中,穆斯林佔了60%,她們擔心會被控上宗教法庭。在馬來西亞的法律中,變性可以被告上法院。 伊斯蘭教長莫哈末艾比丁是其中一個最溫和的穆斯林領袖,他指出:「如果輔導無法使第三性回到正途,我們應該對第三性實施罰款或監禁。」 「我們必須改變她們並且給她們勸告。我們不應該讓她們迷途。」教長說道:「想像這個世界充滿第三性,那麼其他的人類要怎麼辦?」 (路透社) |
|
(回目錄) |
2007年法治教育向下紮根徵文比賽活動實施辦法 |
|
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於2003年與台北律師公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共同合作成立「法治教育向下紮根特別委員會」,透過美國公民教育中心 所授權翻譯出版之「民主基礎系列-<權威>、<隱私>、<責任>、<正義>」教材的推廣,期盼國人能學習思辨的智慧,並散播正義的種 子予下一代。為實現理想,各地扶輪社友紛紛出錢出力投入此一行列,並為徹底落實社區服務的精神,積極進入各個社區國民小學帶領活動。 推廣數年來,「法治教育向下紮根」的理念已獲得全國各縣市老師及家長熱烈的支持及迴響,至今已有超過數千名種子教師及志工,而受「人 權法治」觀念啟蒙的學子更是不計其數;我們樂觀期待台灣未來將培育出無數優質公民,並對長期以來無私奉獻的扶輪社友及熱心人士致最高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