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7-11-23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性關係」與「兩性關係」
棄兒處處啼



【社論】
性關係」與「兩性關係」
 
 

衛生署委託杏陵醫學基金會製作的性教育套裝課程即將進入校園,免費提供國小到高中的相關教員使用。這套名為《踢爆色情、情慾自主》的教材,以「三點全露」的漫畫介紹男女性器官、性交動作,乃至精子進入子宮的過程,各大媒體大幅報導,咸認是台灣性教育課程的重大突破。

然則,關於兩性關係的教育,台灣從過去的扭捏、封閉,到目前的百無禁忌、倡議自主的情慾,其實都是將「兩性關係」簡化為「性關係」。如此一則教育新聞,眾多媒體競相以「煽色腥」的標題來處理,這樣以「性」來統攝男女關係的模式,距離教材設計者所指稱的「要培養學生面對色情媒體的批判思考能力,透過質疑、反省、解放、重建的步驟……從而進一步探索自我」的理念,恐怕還相當遙遠。

其實台灣教育真正欠缺的不是「性關係」的知識,而是「性別關係」的深刻思維。而且在性別議題上,這種將「性」無限放大的取向,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反而是對「性別關係」的限縮與扭曲,性別之間的生物層面過度凌駕了更細密的心理層面與社會層面。

在心理層面上,我們的教育過度集中於「性」,而很少探討與「性」息息相關的「愛」。我們寧願中、小學老師在教導性知識的同時,能夠同時讓同學們多認識、閱讀一些經典的愛情故事。譬如,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與林黛玉、《白蛇傳》中的許仙與白娘娘,乃至金庸《神雕俠侶》中楊過與小龍女的故事,都可以成為性別關係配套教材。亦即,男女之間,有更為深刻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的大哉問,有一種可以叫人生死相許的超凡力量。當我們在教導性別關係的同時,除了性交的知識之外,是不是也應該讓思春的少年男女知道,性別之間,還有一種令人眩惑、迷惘的巨大力量,叫做愛情?而愛情,可以是人類道德情操、生命哲學的源頭。

在社會層面上,我們是不是還應該有一個配套的教材,讓同學們也能夠認識到,男女之間,除了性器官的差異之外,還有社會政經地位和倫理傳統的落差。性別之間,追求平等與尊重差異,始終還是一個有待奮鬥的目標。除此之外,在性別議題上,有關同性戀、跨性、變性等多元的性別認同問題,也應該是教材的一部分,對於非主流的、異端的性別,也要能夠理解與尊重。總而言之,「性關係」不能被視為「性別關係」的全部,我們的中、小學教材,還有許多有待彌補與拓展的空間。

(回目錄)



【左右看】棄兒處處啼

【左看】
社會壓迫深重 難解!
趙萬來/大學教授

未滿周歲的嬰幼兒遭到遺棄,去年509人是為6年前的1.4偣,如此「無情台灣」殊為可驚、可駭,有如利箭一般刺透人的肺腸。

民間對於年輕一代生育興趣缺缺的態度也比喻為「四不一沒有」:不婚、不孕、不生、不育,沒有後代。這種歸納確實反映了社會的現況,結婚動輒拖到30歲以後,有謂之前結婚不僅是新聞,簡直成為醜聞了,而結婚之後戒慎受孕懷胎,倘有不慎,就是流產不生,即使生了也不養育,這樣不不不不,就是刻意沒有後代,非常快樂,迴異四不一沒有的原創者那樣懊喪反悔。

而這種民間本的「四不一沒有」令人最尖銳的感覺,當然是不養這一項,因為生命既已來到,父母避責是說不過去的,但過去的理解是,丟給嬰幼兒的祖父母進行隔代撫養,就在親情的遮羞下,多少也撫平了尖銳的倫常問題,偏偏現在赫然發現,原來棄兒已經隨處丟了,有如動物一般,這才知道台灣人心變狠、變絕又超出了想像,與其說是道德淪喪,不如說是表現社會壓迫深重難解,逼人沒了天良。




【右看】
少子化猶太多 怎辦?
甘向西/政治評論

流浪貓、狗到處跑是台灣突出的街景,不料,在大前(20)日的國際兒童人權日,卻爆出這裡的公園、公廁、寺廟、大賣場乃至於公墓、河邊、垃圾場等等,都不時發現被遺棄的嬰幼兒,數目逐年增加,去年達到每天1.4人,至於年齡超過周歲以上的棄兒,每年更達3千人以上。

這是令人咋舌的浮世繪。從來主流社會對人口的關切點都在「少子化」,總認為粗出生率已降至9%以下,都為人口萎縮而嘵嘵不休,詎知,底層人民看法相反,還認為人口太多了,棄養成風。無疑地,這是對政策制定極大的挑戰,既存的小生命都不能保全,還要鼓勵生育,豈不是另一項「何不食肉糜」的愚癡嗎?

究其實,棄養兒到處見不是一個人口問題,也不是家庭問題,根本上,這是社會解體的癥狀,必須採取總體治理,涉及就業、彈性工時、托育公共化等等,而最深層的防治,就是要樹立生命權的概念,即使動物如貓狗都要獲得尊重,何況是人,從哇哇墜地起就不能輕藐,容或親生父母不能、不便撫養之處,國家都必須概括承受。

(回目錄)



 

2007年法治教育向下紮根徵文比賽活動實施辦法

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於2003年與台北律師公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共同合作成立「法治教育向下紮根特別委員會」,透過美國公民教育中心

所授權翻譯出版之「民主基礎系列-<權威>、<隱私>、<責任>、<正義>」教材的推廣,期盼國人能學習思辨的智慧,並散播正義的種

子予下一代。為實現理想,各地扶輪社友紛紛出錢出力投入此一行列,並為徹底落實社區服務的精神,積極進入各個社區國民小學帶領活動。

推廣數年來,「法治教育向下紮根」的理念已獲得全國各縣市老師及家長熱烈的支持及迴響,至今已有超過數千名種子教師及志工,而受「人

權法治」觀念啟蒙的學子更是不計其數;我們樂觀期待台灣未來將培育出無數優質公民,並對長期以來無私奉獻的扶輪社友及熱心人士致最高

詳細辦法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