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的議題伴隨人類文明的發展,每個時空都有不同的面貌,台灣的 社區營造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許多議題已經找到各自的出路,深化或是轉型,有些實驗性議題後繼無力而漸漸被淡忘。在其中,市民社會的議題反而慢慢地被凸顯出 來,這些議題的重點,不再是表面的「街道綠美化」、「圍牆拆除」等,而是直指一個「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的核心價值。目前,在台灣不同的城市,都有市民團體持續探討不當的公共政策、偏頗的媒體、民粹主義等多重保守結構層疊而成的網絡,造成市 民社會的發展停滯不前的問題。
社區營造是一個長期的社會改造運動,在這個運動中,當社會的力量累積到一定的程度,自然會找到爆發的出口,今年相繼有幾件事件的發展出現重大的衝突 或是轉折,我們認為可以當做新市民運動的案例,這些事件分別是:宜蘭黃槿花聯盟的行動,新竹市竹掃把聯盟行動,嘉義守護郡役所聯盟行動,樂生青年聯盟樂生 院保存行動。
這個研討會是創造一個新的開始,不是總結報告,我們希望能夠進一步與夠多的市民運動團體進行串聯。這四個案例更不是當前市民運動的全部,透過這些案例的經驗分享與學者專家的論述,尋找下一階段市民運動行動與知識的核心,並且尋找可以感動人心的行動策略。
照理說我們的市民社會應該比十年前成熟,對於這些公共議題的回應想必十分熱絡,不過在這一波的行動中,看到社會的回應卻是十分冷淡,也許我們的社會對於這種「市民主張」自從2006年底的大型活動之後,已經感到疲乏。
|
所有人殷切期盼的第三屆金甘蔗影展,又來了!秉持「現地拍攝、現地後製、現地影展」的精神,將挾帶著台灣混雜而生猛的文化活力,激盪出屬於台灣形態的電影新生命。
2008年1月26日至2月2日,是第三屆金甘蔗影展創作耕耘的時刻,在這之前,不論你是捐款歐元、美金,還是新台幣;不論是捐款10元、100元,還是多麼嚇人的奇幻數字,希望大家能一起為金甘蔗影展募款而努力,我們都將你視為台灣新電影價值奮戰的一份子。
2006年10月金甘蔗影展在社區一場正規的工作坊中,因一群追求生活藝術美學的電影愛好者的突發奇想,不太正式的誕生了;2007年2月第二屆金甘蔗影展在所有人的堅持下,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2008年第三屆金甘蔗影展正在如火如荼地邁進,為了擴大所有人的參與,以及在地電影文化的認同,不惜以更多元豐厚的活動,讓金甘蔗影展打破只是拍電影的迷思。透過影展的行銷與宣傳,企業界的好朋友們與廠商店家的老闆們,都能利用贊助的方式,將自家的形象與產品廣告放進影展的手冊、DM與海報等宣傳品,除了達到藝文公益的良好形象之外,也讓更多消費者看見自家用心的產品,創造雙贏的局面。
看著大紅色的捐款布條掛在橋仔頭文史協會外牆上的蔣耀賢理事長意氣風發的說:「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要幹就要幹一票大的,而且這樣新鮮好玩的文化產業是未來的趨勢,我們是在形塑這種價值的可能性。」,擴大對話、參與和連結介面,讓自由創意與文化深度厚度的延伸。曾擔任第二屆金甘蔗影展主委的柯淑卿導演也打趣地說:「在第二十屆或三十屆的金甘蔗影展,必定要頒發最佳終身奉獻卓越獎給我,因為我要陪伴著金甘蔗影展的臉譜,持續累積在生命中劃下精采的一道顏色」,也說明了金甘蔗影展的價值會讓人著了魔似的上癮。
金甘蔗影展少不了你的支持,因為多了你的參與,這個電影夢會走得更踏實。有各位的熱情參與,才有現在的金甘蔗影展。想要再來一次現地拍攝、現地後製的爽快嗎?想要成為金甘蔗十萬元獎金的候選人嗎?想要再來啃一次金甘蔗嗎?不論是參賽、贊助、當演員、當觀眾,歡迎與我們一起再度共享金甘蔗!
捐款劃撥帳號:「41889470」,戶名:「社團法人高雄縣橋頭鄉橋仔頭文史協會」,請註明「第三屆金甘蔗影展」。
我們也將為贊助的企業公司行銷相關廣告,相關資訊請洽專員為您服務,電話:07-6119957,傳真:07-6127048 黃小姐。
請密切注意2008年第三屆金甘蔗影展相關訊息。
(詳情請見)
|
|
究其原因,一是人們對於群眾運動的熱情消退,二是行政體系熟悉處理運動的技巧,三是媒體的失焦,使得一波又一波的努力很難看到效果,更缺乏後續加溫的支援。
台灣社會對於社區反動運動並不沒陌生,反杜邦、反美濃水庫、反核四,早已寫下血淚史。十幾年前社造運動剛啟動之時,受到社會與媒體很大的關注,現在 的社區營造已經與生活結合,不再具有新聞性,而許多媒體關心的不是政治議題就是個人隱私。另一方面,連署、抗議、公聽會等對於受到法律保障,擁有公權力的 行政體系而言,造成的衝擊有限,而民間社會的資源卻不堪長期耗損,甚至受到身體的傷害或必須面對司法。
然而,比起十幾年前,當前的市民社會想要向上提升,面對的是更嚴峻的考驗。當政府的資源五萬、十萬元地補助社區,廣大的社區民眾誤以為社團活動、環保志工、文史導覽員、社區博覽會、到 社區大學上課就是社造的全部時,很顯然這個運動的發展已經走到瓶頸。雖然這些事情都有價值,但是,如果社區居民對於更大問題視而不見,避而不談,不是與早 期的社區「自強活動」無異?這也難怪,連續談了好幾年「社造十年」反省,好像在沒有門的黑暗房間中摸索,找不到出路。
這一波新的市民 運動,呈現與以往社造運動不同的性格,它不是政府計畫主導下的運動,基本上是反對有問題的政府計畫的;它了解媒體,知道必須非常努力才能吸引媒體的關注; 它不是情感的訴求,而是知識與行動的結合;它面對的是過度動員的舊世代,以及不關心公共議題的新世代;它最關鍵的特性是,如同十幾年前的「社區總體營 造」,大部分的人不了解這件事情的意義與重要性。
「新市民運動」的議題很廣,訴求各自不同,參與者也不分世代,但是核心價值卻一致。許多人在各自的城市中尋找正義,這是一個很基本的權力,一個被不認真的市政府、寵壞的社區以及冷漠的市民所剝奪的權力。
面對需要即知即行,然而,也不必暴虎馮河平白葬送一份熱情,持續累積知識與經驗,擴大並且串聯各地市民運動的力量,匯流成河,才是對抗惡質政治與媒體操弄的最佳武器。
邀請您一起來參加!
※台灣新市民運動—1203新竹大會師
[留言 / 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