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7-12-11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7-12-11》

本期內容
  ◎環境前線:政客的公平正義 標準不同 
  ◎環保與工會運動的合作:美國金屬工人工會加拿大分會的主張 
  ◎入侵原始亞馬遜上游 石油公司開採計畫通過 
  ◎環保電影「失衡」 箭靶瞄準美國艾克索美孚石油 
  ◎西雅圖立法 檢視市政計劃對氣候變遷的衝擊 



環境前線:政客的公平正義 標準不同
  ■傅恩過(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拚選舉,人人皆喊「要安定、要經濟、要生活品質」,然而國會中一步步修正的法案,卻是跟口號背道而馳。已在國會內的、搶著要進國會的政客們,可以為了選票,棄生存環境不顧,試問又怎可能有安定、有經濟、有生活品質?

11月初在國會中的柯俊雄、侯水盛等人,提出了「水污染防治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委員們「體察」畜牧業的有機污染,與工廠產生的重金屬污染層次不同,因此要求畜牧業違反放流水標準的罰鍰,由原先的6萬至60萬元,降為6千至12萬元。

不到月底,在朝野立委「共襄盛舉」下,國會很迅速地三讀通過這個由農民黨提出來的第一個法案,將畜牧業罰款從其他事業分離出來,罰款大幅降低,其他各種違規情形罰責,則未將畜牧業與一般事業、工業區隔,形同一起大幅減縮對其他工業污水違規行為的處罰。不過立委鍾紹和、柯俊雄在三讀後,高呼此舉符合「公平正義」原則,所謂的正義,看似為畜牧業者謀福利,實際上是把污染的成本轉嫁全民、河川的不正義。

畜牧與工業廢水皆是河川污染的原凶。未經處理的畜牧廢水,就算不如部分工業排放得毒,其有機化合物、高含量的氨氮,也足以窒息了河川與其中生物,水質污染也嚴重地影響環境與健康,如今5千多戶的養豬戶,養豬頭數就有680萬頭,多集中於南部,以一隻豬相當於4到6人排放量來計算,污染若不經妥善處理,不僅影響河川水質,也將連帶污染水庫優氧化,增加供水處理負擔,現在每年耗費上百億做污水下水道,卻要解決更高濃度的水污染,更是本末倒置。

今日農業、環保單位執行不力,業者輔導、補助不足,居然以畜牧業者生存問題為理由,將環境法規中的罰款大幅下拉,好像是說,我用刀殺死人跟用槍殺死人,標準不同應該「分離」處理。實際上要解決畜牧業生存的問題,又要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皆不是簡單的下修標準、分離標準就可以,這樣的公平正義真廉價、又錯亂。

身為最高環保單位的署長陳重信不能阻擋法案通過,竟然還名列在立委修法提案連署名單中,因為在唯重利益交換的政客眼中,環境並不是可以提供「現時、現實」利益的選項,在當立委時,站在畜牧業者的選票那一邊,當環保署長時,可以選擇噤聲不語。

2001年前署長郝龍斌不也放寬染整業放流水標準?理由很簡單,因為標準太高,多數業者做不到,乾脆就把標準下修。放寬環境標準的理由很多,真正的原因還是政客的利益、選票的利益,卻不是人民的利益。結果是沒有任何人在政府部門為環境把關、為人民真正的生存條件努力。

正當社區民眾組成的河川巡守隊,社區自發的監測組織,因為一再通報污染,卻得不到積極、實質的回應,而感到挫折、不解時,上位者不僅置之不理,還把最後一道防線──法律上的處罰、標準一步步放寬,人民與第一線執法單位,還能拿什麼依據去要求呢?多年來在民間、公部門努力之下,各地河川整治工作漸顯成效,偶爾還能瞧見河川內魚蝦嬉游,但大多數的河川仍在死亡邊緣喘息。

大家都知道污染容易整治難,台灣待「拯救」的河川處處可見,卻總在些許的進展之下,又不斷地被出賣,再次被推入污染、再污染的危機中,就跟我們整體的生活環境一樣,我們是不是可以選擇,不要再被出賣,拒絕再被推入污染的危機中?
(回目錄)



環保與工會運動的合作:美國金屬工人工會加拿大分會的主張
  ■倪世傑
人類的經濟活動不斷地再製造破壞溫室氣體。從觀察到南極臭氧層出現破洞到全球氣溫不斷上升,不過區區數十年的時間。這毀滅性的趨勢,引發了聯合國的關注。聯合國「世界環境及發展委員會」於1987 年發表「布蘭特報告」(Brundtland Report):「我們共同的未來」(WCED, 1987),首次將「永續發展」的觀念引進世界,引起了廣泛迴響。該報告認為人類共同之未來只有在永續的理念下,為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尋找出相容之道,並試圖將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結合。

「布蘭特報告」的主持人為瑞典社民黨籍總理布藍特的夫人,布藍特報告在瑞典各界引發的效應自然是最直接的,今天瑞典減少對石化能源的運用已具備相當成效,瑞典生質燃料的使用率已超過歐盟規定的50%的標準,達到56%,成為世界工業化國家使用生物能源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1970年代還是以燃油為主的取暖系統,在今日生質燃料的使用率已占62%之多。其中木材占56%,垃圾20%,泥煤10%,瀝青6%。相較於美國以糧食作物作為生質能源來源的作法,瑞典連垃圾都能成為能源的經驗,確實較為值得效法。

面對布藍特報告,瑞典金屬工人總工會(Svenska Metall)、國際金屬工人工會(International Metal Workers Federation)、美國金屬工人工會與加拿大分會都做出回應:在全球環境猛烈變遷的情況下,金屬業工人必須扮演起他的角色。

然而,在過去福特生產方式下的福利國家的脈絡下,如何讓產業工人瞭解環保議題,進而支持環保議題,的確有其困難度。美國金屬工人工會加拿大分會(USW-Canada)認為,必須將工人熟悉與關心的問題與環境保護連接起來,勞工安全衛生會是一個重要的連結點。原因十分簡單:工廠製造的污染,在工作現場的勞工的感受與影響一定最直接,進而造成工作傷害、職業病的機率也最高,而工廠周遭的社區,同常也是勞工家庭群居之處,同樣是直接暴露在高度污染的環境之下,影響勞工家庭居民的身體健康。

因此,USW-Canada主張,在團體協約中應該要訂立「告密者保護條款」(whistle-blower protection clause)。當勞工發現企業疑似存在影響職工安全衛生的行為時,他得以向政府相關主關機關舉發,而資方不得對舉發者進行包括解雇、資遣、調職等任何有害於勞動條件的報復行為,因為告密的勞工是為了個體、同一廠區的勞動者全體,以及周遭民眾的健康安全所進行的舉發,是合乎公共利益的行為。此外,USW-Canada更需要與各級環保團體進行合作,共同保護周遭環境。

另一方面,無可避免的是倘若舊有不環保的生產工具需要淘汰,連帶將造成勞工的失業問題,這的確相當棘手。在這一方面,USW-Canada認為如果可以採用更具環保效益的精鍊爐具,但卻因此傷害到會員的工作權益,單單讓勞工個體負擔這方面的成本是不公平的,政府首先應制訂相關的規範架構,尤其是在這促進環保的生產架構中訂立對因此失去工作勞工的賠償條款;環保者主管機關亦應設置一筆勞工環境防禦基金(workers' 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用以賠償因增加環保效益需要而失業勞工的補貼。透過風險社會化的方式,讓因此不幸失業的勞工能夠有所補償,換取資本家對更具環保效益生產技術的投資。

加拿大的經驗,對台灣當前經濟發展無疑是一記當頭棒喝。2006年民進黨政府推出了「大投資、大溫暖」計畫,許多投資案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從台塑鋼鐵案、國光石化案、五輕遷廠、火力電廠擴建案等,這些大投資,就如同金融研訓院院長薛琦所言,將造就地球的「大溫暖」;另一方面,中國勞動合同法即將於明年上路,新法規定的勞動契約,將由一年一聘逐步改為長期聘用,中國大陸員工的退休、醫療等費用,合計約占薪資 45%左右,或許會引發台商「回流潮」,但台灣經濟部會官員對此反而感到興奮莫名,準備設廠土地歡迎回流潮。試問,如果說連在對岸都生存不下去的台商,可以推斷不是勞力密集型產業,就是勞動生產率並未提升,前者回台灣,需要的依然是各種租稅減免與引進外勞,對本地民眾就業幫助不大,對後者而言,連在中國大陸都不具競爭力的生產技術,對台灣的產業升級又有何幫助?只怕帶來更多的污染,以及對基本能源供應的強烈需求。
(回目錄)



入侵原始亞馬遜上游 石油公司開採計畫通過
  編譯■朱以方 審校■蔡麗伶
地球上最原始、生態最豐富的雨林之一,就是位於厄瓜多爾和秘魯邊境的亞馬遜上游盆地。華盛頓的一個保育組織表示,這個盆地正面臨石油開發的急迫威脅。該保育組織與南美洲的保育團體有緊密的關係。這個盆地屬於納帕潮溼森林生態系,它位於隱密偏遠地區遺世獨立,是許多選擇離群索居原住民的家。

然而,厄瓜多爾和秘魯政府在這個地區才剛通過了3個新的重大石油開採計劃。

芬納(Matt Finer)博士是華盛頓特區非營利組織「拯救美洲森林」的生態學家,他指出:「有3個石油公司即將在地球上生態最豐富的熱點開始運作。」芬納曾經待在偏遠的亞馬遜鄉村好幾年,而且他的研究也還在持續進行。

秘魯政府剛通過了屬於美國公司巴瑞特資源(Barrett Resource)的第67區,和屬於西班牙公司瑞普索(Repsol)的第39區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

厄瓜多爾最近則核發給巴西國有石油公司佩特巴拉(Petrobras)環境執照,允許它在位於葉蘇尼(Yasuni)國家公園第31區鑽勘石油。而葉蘇尼國家公園是一個完全沒有道路的地區,庇護著一些世界上最稀有的物種。

這3個區塊都位於納帕潮溼森林的核心地帶。除此之外,秘魯政府才又與跨國石油公司簽定了8個合約。

根據「拯救美洲森林」的分析顯示,現在位於秘魯的亞馬遜森林有50個區域已經與跨國石油公司完成簽約,而至少有另外13個區域正在洽談中。

芬納警告:「秘魯的亞馬遜森林大約有73%的面積,相當於加州與緬因州合起來的大小,這些森林已經或即將落入石油公司的手中。比起2004年只有13%,已快速成長。」

除了關切這個區域令人讚嘆的生物多樣性之外,這些新的計劃也對秘魯脆弱的原住民帶來威脅。

數個月來,原住民、環保和人權團體已持續抗議,在67區和39區的這些計畫,佔據了數個自願離群獨居原住民族群的土地。

12月4日ENS美國華府報導
(回目錄)



環保電影「失衡」 箭靶瞄準美國艾克索美孚石油
  編譯■蔡秦怡 審校■蔡麗伶
在氣候變遷的人為因素當中,許多環保人士將箭靶瞄準美國艾克索美孚石油公司(Exxon Mobil Corp.),視該公司為企業界的最大禍首。一部描述全球暖化的紀錄片,使對抗氣候變遷的行動邁向一個新的階段:只要在線上訂購一片單價24.99美元的DVD,片商就捐出10美元,作為1989年艾克索瓦爾迪茲號(Exxon Valdez)漏油事件受難者的補助。

這些捐款將交由位於阿拉斯加科多瓦(Cordova)地區的畢達基青年中心(Bidarki Youth Center);此青年中心,也同時位在瓦爾迪茲號於1989年3月擱淺的地點——威廉王子峽灣(Prince William Sound)。總計高達1千1百萬加侖(等同於5千萬公升)的原油溢漏在阿拉斯加沿岸,影響廣達1千2百英哩。

傑克森(Tom Jackson)花費約5萬美元製作《失衡》(Out of Balance)一片。傑克森表示,瓦爾迪茲號漏油事件、與艾克索美孚石油公司關於全球暖化的立場之間的關鍵人物,為艾克索美孚石油前執行長雷蒙(Lee Raymond),雷蒙為執行1989年瓦爾迪茲事件善後清理工作的負責人。傑克森與其他人在這部影片當中駁斥,此一善後工作只是作秀,沒有真正解決問題的誠意。

此外,艾克索美孚石油公司對外表示其公司資助許多組織,然而並未說明他們究竟生產了什麼,而批評者提出多項指控,指稱那些是聲稱全球暖化不存在的垃圾科學。

12月4日外電報導,資料來源/ENN
(回目錄)



西雅圖立法 檢視市政計劃對氣候變遷的衝擊
  編譯■林盈秀 審校■蔡麗伶
3日西雅圖市議會無異議通過一項重大法案,要求西雅圖市政機構負責檢視「州環境保護法案」下的各項計劃,審查其對於氣候變遷將造成的衝擊。

身兼此項法令發起人和都市發展與計劃委員會主席的史坦布律克(Peter Steinbrueck)表示:「這是我們地方上為遏止全球暖化努力的里程碑。假如想要減緩溫室效應氣體排放,我們必須開始擔負責任。」

市議員康林(Richard Conlin)指出:「民眾明顯地熱烈支持這項法令。西雅圖民眾了解該是開始為挑戰氣候變遷動起來,並貢獻一己之力的時候了。」

此項法令將於3月31日起生效,將要求市政機構開始為州環境保護法案所涵蓋的各項計畫的排放負責。在市議會的這項行動之後,景郡(King County)行政長官辛斯(Ron Sims)便頒佈行政命令,要求市政機構開始檢視各計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史坦布律克指出:「這只是開始而已,西雅圖永遠是保護環境的先驅。這項法令只是繼續我們的優良傳統。」

西雅圖市長尼可斯(Greg Nickels)已使西雅圖市在尋求全球暖化威脅的解決之道上成為先驅。自從尼可斯在2005年發起美國市長氣候保護協議(U.S. Mayors Climate Protection Agreement),全美有672個城市加入西雅圖市的行列,誓言在2012年之前將碳排放量減低至比1990年少7%。此時,全美約有24%的人居住在決定參與行動的城市之中。

9月時,市長尼可斯、其他市府官員、社區與商業領袖,共同發起「西雅圖氣候及時行動」(Seattle Climate Action Now),這是一個鼓勵西雅圖全民在自家、在道路、及街坊上減少全球暖化污染的草根倡議行動。

尼可斯表示:「許多民眾想要為全球暖化做些努力,但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及從何處下手,『西雅圖氣候及時行動』將拯救地球的宣言加以落實。」

12月3日ENS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報導

本單元由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回目錄)



 

2007年法治教育向下紮根徵文比賽活動實施辦法

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於2003年與台北律師公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共同合作成立「法治教育向下紮根特別委員會」,透過美國公民教育中心

所授權翻譯出版之「民主基礎系列-<權威>、<隱私>、<責任>、<正義>」教材的推廣,期盼國人能學習思辨的智慧,並散播正義的種

子予下一代。為實現理想,各地扶輪社友紛紛出錢出力投入此一行列,並為徹底落實社區服務的精神,積極進入各個社區國民小學帶領活動。

推廣數年來,「法治教育向下紮根」的理念已獲得全國各縣市老師及家長熱烈的支持及迴響,至今已有超過數千名種子教師及志工,而受「人

權法治」觀念啟蒙的學子更是不計其數;我們樂觀期待台灣未來將培育出無數優質公民,並對長期以來無私奉獻的扶輪社友及熱心人士致最高

詳細辦法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