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7-12-12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7-12-12》

本期內容
  ◎英語充電站:提昇英文閱讀素養 是人才培育的基礎 
  ◎教育論壇:教師不是執行政令的工具 



英語充電站:提昇英文閱讀素養 是人才培育的基礎
  ■李振清(世新大學英語系教授)
在12月5日的「英語充電站」中,筆者特別強調,閱讀是一切語文學習的基礎。學習中文如此,提昇英語文能力亦然。沒有廣泛閱讀作為基礎的學習活動,就如同處在真空狀態的學習環境中,反覆誦讀孤立的有限資料,卻無法汲取能豐富口說、寫作與客觀思考、判斷所需的多元素材。

閱讀素養的國際前瞻與社會功能

在該文中,筆者並闡述2004年「亞太經合會」(APEC)教育部長會議所決定的「英(外)語教學與學習架構」,討論以閱讀為主軸,配合口說、寫作、聆聽的後續能力,以便培養21世紀嫻熟英語文能力的人才。在這同時,筆者也說明為什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所屬的「學生能力國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s - PISA),除了數學與科學外,特別重視「閱讀」能力培養與全球評比的原因。

在拙文見報的當天(2007年12月5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也公布了「學生能力國際評量計畫PISA」中的「閱讀」評比結果。台灣學生雖然數學能力在預期中獲得全世界第一,但閱讀能力卻排名全世界OECD國家的第16名;落後於韓國(第一名)、芬蘭、香港、加拿大、紐西蘭、愛爾蘭、澳洲、列支敦士登、瑞典、荷蘭、比利時、愛沙尼亞、瑞士與日本。

在這同時,2007 年最新公佈的「國際閱讀素養調查」(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PIRLS),台灣在45個國家地區中,整體成績排名為22名。台灣學生每天課外閱讀比率甚至遠低於國際平均值。

OECD-PISA與PIRLS國際閱讀素養評比與調查的結果,驗證了近10年來台灣的大學生,和一般成人的語言品質與人文素養日趨低落的事實。這種不尋常的教育現象,對台灣的國際前瞻與社會發展願景,影響至鉅。同時,缺乏閱讀素養的學生,其英(外)語能力的品質提昇,必將受到明顯的限制。

台灣學生閱讀能力不如其他先進國家同年齡學生的現象,不但反映於現在的大學學測與指考中,同時也驗證了為什麼台灣人民逐漸缺乏語言倫理與禮貌,甚至動輒以非理性之「語言暴力」(linguistic violence)相向的根本原因。藉由廣泛閱讀,還可發揮去除「語言暴力」與心理躁鬱的功能。正因如此,法國哲學家、數學家兼作家笛卡爾(Rene Descartes,1596~1650),一生鼓勵人們要多讀書、讀好書,以便藉由前人的智慧與研究,傳承寶貴的學識,從而培養優雅生動的生活語言。(參閱本欄2007年11月21日:〈藉廣泛閱讀以提昇英語文能力的教學策略〉。)

歐美國家的家長與教師,對於青少年的閱讀非常重視。一方面學校與社區結合,鼓勵親子共同閱讀;同時,美國總統與教育部部長每年總要親自出馬,為推動青少年閱讀而深入民間,象徵性地與學生共同閱讀,以便營造一個溫馨的書香社會。各級學校與社區圖書館,則以推動閱讀為年度重點計畫,鼓勵大家多讀書、進圖書館閱覽書報雜誌。

有效的閱讀活動,可以順理成章地塑造一個和諧的美好社會,培養青少年的語言(verbal)和非語言(non-verbal)行為能力,與人際溝通所需的基礎技巧。在這大前提下,提昇英文閱讀則更能拓展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的國際視野與人文素養。這種建構在廣泛、多元閱讀基礎的學習或活動,不僅是OECD-PISA的青少年教育目標,也是21世紀高等教育成敗的關鍵。

閱讀素養與人才培育

閱讀素養不足的人,除非有其他的生活配套來彌補,否則極可能產生信心缺乏、情緒不穩、人際關係薄弱、思想判斷與分析能力有限等問題。更甚者,容易因口語用詞與基本素養欠缺,極容易產生躁鬱,進而造成人際或群體間的衝突。

曾經擔任國科會科教處處長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林福來說,過去一些國際評比都發現台灣學生數學能力非常好,這次拿第一,不是意外;但知識經濟(knowledge-based economy)是靠閱讀素養好的人來領導的。台灣在這方面的表現相對遜色,值得警惕。缺乏閱讀素養的嚴重後果,會導致國家與社會的終極的不確定感。

筆者在美國華府的駐美代表處服務時,曾於1996年5月30日,安排並陪同由李文良先生率領的省政府教育廳考察,赴美國極為著名的傑佛遜科技高中(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訪問。該校校長傑弗瑞‧瓊斯(Jeffrey Jones)先生就語重心長地告訴訪問團的成員說:「雖然傑佛遜科技高中是一所全美著名的科學高中,然而學生入學後的頭兩年,最重要的課程是閱讀與人文社會科學所涵蓋的核心內涵。」

筆者當時很納悶,問瓊斯為何短短4年中,不趕緊強化大學所需的科技課程?

瓊斯校長直接了當地答覆說:學生將來進入社會服務後會發現,在一般正常的民主國家與開放社會中,其領導人,絕大多數是由具有人文與社會科學背景出身的人來擔任。因此,即使再好的科技人才,也要培養廣泛的閱讀能力與人文素養,才可能成為真正造福國家社會的領導人。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公布的2006年PISA「閱讀」評比的結果,不但印證了瓊斯校長的觀點,同時也點出當前台灣教育的隱憂。

就以當前台灣社會中所充斥的語言暴力和粗鄙用語來說,大都違反社會語言學(sociolinguistics)所認同的人際溝通規範。這種現象,實質地反映出閱讀素養的貧乏。解決之道,最好效法西方國家積極提倡閱讀與外語學習的國家政策。

韓國在本年度的OECD-PISA「閱讀」評比中,拔得頭籌,這和韓國教育部安秉永部長的積極推動英(外)語與閱讀,有密切的關聯。安秉永部長在2004年4月參加智利「亞太經合會教育部長會議」(APEC Education Ministerial Meeting)時,曾跟筆者分享他所提出規劃的「英語能力培養與檢測」之國家方案,包括在大學入學考試中,加考英語聽力測驗。在這同時,韓國閱讀教育開發院所推動的閱讀運動與教材研發,也配合國家的整體教育規劃,將韓國的大、中、小學生的閱讀素養逐步提昇。韓國的教育正有計畫地向國際推進,我們呢?

除了韓國之外,芬蘭連續3年(2002~2005)被世界經濟論壇評比為「成長競爭力」的全球冠軍。其教育制度也被評選為全球最優質,國民閱讀率和教育程度更位居世界之冠。同時,連續兩次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舉辦的國際學生能力評比中蟬連冠軍。(參閱http://reading.cw.com.tw/pages/public/fourm/tpe.htm:「國際閱讀教育論壇」)。台灣的教育品質與國家的整體國際競爭力若要有效提昇,必須像韓國與芬蘭一般,由上向下,在國家政策面規劃與執行。

英文閱讀與教育品質提昇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達,以及閱讀趨勢的多元化發展,包括電子書報、雜誌所提供的便捷,英語文與閱(悅)讀,更成為教育國際化的重要選項。其中,廣泛的英語文閱(悅)讀,更是奠定現代高等教育的基礎之一。其重要性可與品格教養等量齊觀。

台灣的大學生英語文能力日漸低落,此與缺乏中、英文閱讀習慣有關。筆者在世新大學教授「英文寫作」與「英文修辭學」,首重廣泛閱讀與「精讀」(intensive reading)。例如利用現有教科書從事寫作之際,筆者另從各種經典文學作品、現代散文,或國際性的報紙如《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國際前鋒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及《今日美國報》(USA Today)等,精挑細選內容具代表性與啟發性、文采豐富的文章,配合課本與筆者另外拍攝、製作的PowerPoint檔案,引發學生深入閱讀及討論。最後輔導學生將汲取自啟發性範文的內涵、思想、詞彙、句法與修辭結構等,以小組討論,或個別寫作與口頭報告的方式,次第以產出性(output)的方式,跟大家分享。

例如,閱讀與討論一篇由《紐約時報》資深記者紀思道(Nicholas D. Kristof)所撰寫,題為〈世界之都,中國:從開封到紐約〉(China, the World's Capital: From Kaifeng to New York" (March 22, 2005)的專文後,學生配合修辭學的內涵,領會該文的主題段落、本文內涵、延伸典故及結語之後,還得朗讀這篇擲地有聲的絕佳作品。經過這師生多元互動的過程,學生不但可以隱約模仿文中的文體,同時也直接汲取了文中的詞彙與句法。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逐步體會文句與語意翻譯之際,也可領會透過閱讀內涵,逐漸學習精采文章所引發的文化衝擊與批判。

這篇《紐約時報》的分析性報導之前三段(1~3)與結語(第17段),摘列如下,以供有興趣的讀者與從事英語教育的先進們參考。中文為高天恩教授所譯。(重點詞彙與片語以紅色標出。)

As this millennium dawns, New York C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city in the world, the unofficial capital of planet Earth. But before we New Yorkers become too full of ourselves, it might be worthwhile to glance at dilapidated Kaifeng in central China.

Kaifeng, an ancient city along the mud-clogged Yellow River, was by far the most important place in the world in 1000. And if you've never heard of it, that's a useful warning for Americans - as the Chinese headline above puts it, in a language of the future that many more Americans should start learning, "glory is as ephemeral as smoke and clouds."

As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America may look today as if global domination is an entitlement. But if you look back at the sweep of history, it's striking how fleeting supremacy is, particularly for individual cities.

Thinking of Kaifeng should stimulate us to struggle to improve our high-tech edge, educational strengths and pro-growth policies. For if we rest on our laurels, even a city as great as New York may end up as Kaifeng-on-the-Hudson.

想想開封,我們便應該深自惕勵,努力加強我們的高科技優勢、教育功能以及有利經濟成長的政策。因為如果我們只是一味沉醉於既有的桂冠而裹足不前的話,即使偉大如紐約市也可能有朝一日淪為哈德遜河上的開封城。

確認閱讀的核心功能

曾任美國TESOL(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Inc.)主席的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教授,Neil J. Anderson(2006:10-11)強調:以閱讀為核心功能,學習者可以更妥善地聆聽閱讀有關的主題材料;藉此可更有效地討論有關閱讀的內容。寫作也因閱讀所獲得的材料與理念而更能得心應手。(With reading at the core, learners are better prepared to listen to material related to the topic of the reading. They are better prepared to speak about the content. Writing becomes an easier task because the learner has read material and considered ideas that can then be put into writing.)

提昇中、英文閱讀素養,不但可以重建台灣的新世紀價值倫理,更可培養大學生的中英文聽、說、讀、寫、譯統整能力。若能落實此種閱(悅)讀的核心功能,則可望重建台灣社會的溫馨與和諧。
(回目錄)



教育論壇:教師不是執行政令的工具
  ■羅德水(教師)
為了即將登場的台灣燈會,台南縣教育局竟然強制全縣6百名教師,分5梯次參加長達一週的花燈製作研習,雖然許多教師認為此項研習不僅與教學無關,並已影響學校正常教學,不過,台南縣教育局長王崑源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仍強硬表示:「這不叫做藝術與人文領域嗎?怎麼跟教學沒關?怎麼那麼天才?藝術與人文領域,怎麼跟教學無關?」

確實很難想像,在教師法公布已逾12年、九年一貫新課程實施超過4年的今天,竟然還有如此蠻橫,視教師專業如無物的教育行政首長;然而,也惟其如此,本案更值得吾人深入探討。

究竟教育局是否有權強制教師參加特定研習?教師可否拒絕?針對此一爭點,教師援引教師法第16條:「除法令另有規定者外,教師得拒絕參與教育行政機關或學校指派與教學無關之工作或活動。」主張花燈製作既與教學無關,教師當然有權拒絕;台南縣教育局除搬出教師法第17條之規定,認定教師有「依有關法令參與學校學術、行政工作及社會教育活動」之義務外,王崑源局長更指出,花燈製作屬藝術與人文領域一環,當然與教學有關。

筆者以為,所謂徒法不足以自行,要釐清爭議,有必要回到教師法立法意旨討論。眾所周知,在威權統治時期,黨國體制箝制了學校教育的正常發展,教師不僅被當作是教育行政的下屬,更被視為執行政令的工具,為了提升教師專業地位,乃有教師法之立法。從教師法第1條:「為明訂教師權利義務,保障教師工作與生活,以提升教師專業地位,特制訂本法。」不難得知其立法精神。尤需指出的是,教師法第4章雖然分別列舉了教師的法定權利與義務,然而,無論是教師之權利或教師之義務,其實仍然根植於「維護教師專業自主」與「維護學生受教權」這兩個基礎之上。

以此觀之,如果教育行政強制教師參與之研習已明顯影響學生受教權,為了維護教師專業自主與學生受教權益,教師當然有權拒絕參加。以本案為例,編制內專任教師於7天研習期間,係由代理教師上課,學生受教權難免受到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任憑教育局再搬出「花燈製作是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有參與社會教育活動之義務」的條文,徒然只是將教師義務無限上綱化罷了,若教師之義務可以如是解讀,又有什麼工作與教育及教學無關?所謂維護教師專業自主豈非形同具文?

至此,整件事情其實再清楚不過,強制教師製作花燈,純粹只為配合台灣燈會的舉辦,絕對不是為了達成什麼教學目的,冷眼旁觀全案發展亦可得知,為了完成其他非教育目的,教育專業根本不是行政部門考量的重點,甚至不惜犧牲教師專業與學生權益以換取政治正確。

我們以為,教師不是執行政令的工具,台南縣教育局應即刻停止壓迫教師專業,面對這樣蠻橫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教師同仁更應積極認識自身權利義務,釐清教師與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的關係,並儘快加入教師組織,團結起來維護教師專業與尊嚴。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