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7-12-19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峇里路線圖期待後布希時代
誰能推動全球經濟發展?



【社論】
峇里路線圖期待後布希時代
 
 

印尼峇里島舉行的最新的、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國際環保與地球氣候會議,在半個月的馬拉松式的長談後,12月15日閉幕之前,終於在美國突然反悔而遭與會國全體壓力之下再妥協,獲得一致通過「峇里路線圖」談判架構,將在2009年末的哥本哈根會議簽訂全球新公約,取代並繼承目前超越了10年之久的《京都議定書》全球氣候環保公約。

這次峇里島會議,美國最後的顢頇反彈本是意料中事,但竟然失敗而妥協,應該是3個客觀因素與一個主觀因素促成的結果。3個客觀因素,第一當然是人盡皆知的最近兩年地球因環保失敗氣候惡化暖化到嚴重境地──北極冰層融化大幅縮減,竟引起俄羅斯為首的環北極各國的「疆域」競爭;暖化使海水上升,未來若干年會議地主國印尼將有數千個小島被淹沒。

第二個客觀因素,是三週前11月下旬澳洲國會大選,強力支持遭美國反對的《京都議定書》的社會黨大勝而執政,幾天後,黨魁陸克文宣誓就職當天即簽此約,使美國成為工業國家唯一拒簽者;加上同文同種澳洲的「叛變」向亞洲靠攏,澳洲是此次會議地主國印尼的緊密重要鄰邦,美國同時受到三重孤單性的打擊,而主軸因素是地球環保與暖化問題。

第三個「客觀」因素,是此次峇里島會議結束之前正準備迎接失敗時,美國前副總統、也是目前全球環保超級「巨星」高爾(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獲獎原因就是對地球環保運動的貢獻),說了一句指責「我的國家」不合作是會議將失敗的主因的話。

高爾的重話,可以聯繫到那一個主觀因素:7年前擊敗他而入主白宮的對手小布希總統,兩任任期只剩最後2008年這1年,而「峇里路線圖」主要將在他卸任後的2009年再進行馬拉松式國際談判。也就是,小布希過去7年來蠻悍到底杯葛,《京都議定書》限制全球工業廢氣排放量公約的右傾立場,將告終而後繼乏人了。目前美國準備明年冬總統大選的兩黨幾位競逐者,競選政見一致都支持防止暖化的地球環保共識。所以美國在這次峇里島會議上,最後一刻因氣衰而妥協。

美國本身的高爾與小布希的對抗,還有一些內幕話題值得一提。7年前,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時,有一個重要的現實背景:此前連任的民主黨柯林頓總統,8年社會建設政策有一大弱勢,即在國防、軍事與外交上實際走的是共黨路線,其第二任的國防部長空前破例用共和黨人,而「誘使」共和黨最後在小布希之弟任州長的佛羅里達州「做票」,使總得票數高於小布希(但「選舉人票」較低)的高爾敗選。

富豪出身而甘為窮漢柯林頓8年副總統的高爾,敗選後一反美國商業鉅子們的共同趨向,投身環保運動,是看準了布希家族為美國右傾工業利益集團的代表這一點──1992年柯林頓擊敗現任總統老布希而入主白宮之前半年,老布希就曾在巴西里約地球環保公約上悍然拒簽。「後布希」是廣義的,包括老布希在內,它代表了美國再衰三竭的右傾反全球共識時代的告終。

(回目錄)



【左右看】誰能推動全球經濟發展?

【左看】
美國決定全球經濟走向
許若仁/社會評論者

目前,我們還無法斷言全球經濟將會步入衰退階段。但全球經濟的變化趨勢,主要取決於美國經濟衰退程度。美國經濟雖已開始不振,但這衰退幅度還有待更多的數據來檢驗,目前還難以定論。

但若美國經濟一旦確定步入嚴重蕭條或衰退得非常劇烈,則這就有如汽車的引擎故障,將使得全球經濟陷入嚴重的危機之中。簡單的說,美國在全球經濟裡的關鍵樞紐地位,根本不是其他任何地區經濟體能夠取代、替補的。

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的亞洲公司董事長羅奇近日指出,「美國的消費者規模是9.5兆美元,中國為1兆美元,印度為6千5百億美元。要想靠中國及印度的消費族群,去填補可能是美國消費者需求銳減所留下的空白,幾乎是緣木求魚」。

《經濟學人》雜誌羅列的數據沒什麼說服力。它指出全球新興國家這幾年的經濟成長率平均是7%,而且他們對全球經濟成長貢獻佔一半之多。但這解釋顯然忽略了,這些新興國家是依賴出口導向的暢旺而帶動國內經濟成長。一旦這驅動出口的美國國內市場衰退,則新興國的經濟一定大受波及而不振。

《經濟學人》也承認,這一年來美國經濟的衰退已明顯影響到中國、印度開始放慢自己成長的腳步了。總的來說,美國經濟的嚴重衰退將直接決定了全球經濟的黯淡前途。




【右看】
新興經濟體將接棒
陳安君/大學教師

台灣股市近日連續大跌,看來中期的股市衰頹已是客觀事實了。台灣股市不振反映了全球經濟,尤其是美國經濟,似乎步入衰退階段。

從幾方面來看,美國經濟步入衰退已是無可挽救的趨勢了。自2001年以來美國之所以能從網絡經濟的泡沫裡迅速復甦,主要在於房地產市場的強勁支撐與強勢美元。因為房地產價格的高居不下、貸款利息低廉,使得美國一般民眾能以房產繼續擴張信用、貸款消費,刺激需求,從而使得經濟繼續繁榮。另一方面,透過強勢美元,美國得以進口大量低廉民生消費品(因為國際貿易大多以美元計算,強勢美元使得進口成本低)。所以,即使消費熱絡也不會造成通貨膨脹。

但如今,由於房地產的崩盤,民眾不僅房地產投資血本無歸,而且再也無法借貸消費,這就造成美國消費市場大幅縮減,經濟開始衰退。更何況,這一年來,原油價格飆漲、各民生物價上漲,都造成美國經濟不振,美元匯率也無法繼續維持高檔,而不斷滑落。

即使如此,美國經濟衰退不代表全球經濟就會陷入蕭條境地。誠如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最近的專文分析,目前新興經濟體,如印度與中國,他們強勁的國內需求與驚人的經濟成長,都可及時的接棒,擔負起階段性的驅動全球經濟的繼續成長。我們不必過於擔心。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