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7-12-24》 |
本期內容 | |
◎世界傳真:澳高教學費低 亞洲學生趨之若鶩 | |
◎美國大學的慈善捐款高於亞洲 | |
◎要公平?還是要卓越? | |
◎「不要電我!老兄」獲推舉為年度最難忘語錄 |
世界傳真:澳高教學費低 亞洲學生趨之若鶩 | |
譯寫■葉興台 | |
根據法新社報導,澳洲作為亞洲進入西方的玄關,又能提供高品質、全程英語的大學課程,在全球高等教育市場的角色愈來重要。 高等教育是個愈來愈有利可圖的產業,澳洲各所大學正利用地理的優勢,和相對英國和美國便宜的大學費用,開發蓬勃發展的海外市場。 剛剛取得雪梨大學應用科學碩士學位的台灣留學生馬克斯‧張(Max Chang)表示,家人原本希望他申請美國大學,但他發現澳洲的費用更便宜,現年30歲的張先生已在澳洲住了6年多的時間,他說,他將向澳洲政府申請永久居留證。 張先生表示:「剛來澳洲的前2、3年是適應期,但我發現雪梨的多數居民非常友善。」 在澳洲攻讀資訊科學學位的24歲印尼留學生溫利‧朱納萬(Winly Jurnawan)表示,澳洲靠近印尼,是他選擇到此留學的原因,放假時,就可以回家探親。 朱納萬也說,澳洲的學生較為獨立,不像印尼學生被父母溺愛。 澳洲政府年公布的統計顯示,2004至2005年,海外留學生生為澳洲貢獻了近90億澳元(79億美元)收入,其中4分之3來自於亞洲。 新英格蘭大學高等教育管理和政策中心教授葛蘭特‧哈爾曼(Grant Harman)表示:「亞洲民眾對於取得英語教學的知名大學學位很感興趣,這意味了有很多亞洲人會就讀澳洲的大學。」 數據顯示,澳洲各所大學去年招收了逾17萬名海外學生,緊次於美國的56.5萬人和英國的23.5萬人。澳洲政府把教育排名澳洲第三大外匯收入,勝過牛肉(45億澳元)、小麥(32億澳元)和羊毛(23億澳元)。 超過75%的海外學生來自於亞洲,根據統計,2006年留學澳洲的亞洲學生中,中國佔7萬名,印度佔3萬4千名,南韓佔2萬5千名,馬來西亞佔1萬7千9百名,香港佔1萬6千7百名,日本佔1萬4千6百名,泰國佔1萬3,250名,印尼佔1萬2,550名,新加坡佔8千8百名。 澳洲財政部的報告顯示,亞洲學生赴澳洲留學,主要因為澳洲距離較近,治安良好,生活模式怡人,又提供完善的英語環境,最重要的是,學費比美國和英國便宜。 報告說,一旦亞洲留學生取得學位後,還可能申請永久定居。報告說:「東亞國家中產階級大量興起,他們非常重視教育,提供龐大的學生來源。」 根據美國和澳洲政府的數據,澳洲每年的大學學費從1萬澳元至1萬9千澳元(8,900美元至16,800美元)不等,美國則為8千9百至4萬5千美元。 但澳洲的高等教育也面臨到不少挑戰。亞洲國家已大力提升高等教育水準,中國和新加坡已經宣稱,將致力成為亞洲的學術重鎮。為了因應這股趨勢,若干澳洲大學已在亞洲國家設立分部,以較便宜的學費,提供當地學生在國內接受西式教育的機會。 儘管新南威爾斯大學在越南和馬來西亞設立的分部相當成功,但該校在新加坡的分部因沒有達到招生目標,已經被迫關閉。 此外,南澳大學博士崔茜‧布列塔格(Tracey Bretag)表示,外界也擔心,澳洲用海外學生繳的學費來維持經費短少的高等教育,將對長期的學術品構成衝擊。 哈爾曼指出,自2000年以來澳元對美元匯率升高,對海外留學生而言,赴澳洲深造的成本也相對提高。 儘管澳高等教育麵面臨諸多挑戰,市場研究公司IDP Education預估,2025年赴澳洲留學的海外學生將增至27萬人。IDP Education執行長安東尼‧波拉克(Anthony Pollock)表示:「未來20年就讀澳洲大學的海外留學生將增加近一倍,面對如此龐大的需求,澳洲各大學將面臨極大的挑戰。」 |
|
(回目錄) |
美國大學的慈善捐款高於亞洲 | |
  | |
分析師表示,亞洲大學在吸引慈善捐款方面,成績遠不如美國大學,亞洲最優秀的學生也會持續赴西方國家深造,直到他們改變態度。 但根據法新社報導,有愈來愈多跡象顯示,亞洲大學的慈善捐款逐漸增加,尤其是中國,不過這些慈善捐款多半是指定用作興建硬體,而非改善軟體,因而難以吸引最優秀的學生。 國際募款公司Global Philanthropic駐香港的經理約翰‧佩拉塔(John Peralta)表示:「教育是非常重視品牌的,若可以選擇的話,我想多數學生會選擇赴海外深造,亞洲大學要吸引海外最優秀的學生前來深造,還需要很久的時間。」 香港雷瑞德教育基金會(William S.D. Louey Educational Foundation)主席雷瑞德同意,亞洲大學的名聲仍不及美國大學。該基金會每年經由一所英語寄宿學校,贊助30幾名的中國和香港學生赴海外深造。 雷瑞德表示:「如果你從英國的公立大學取得學位,而且是牛津大學或劍橋大學,你就會取得很大的優勢。」 佩拉塔表示,過去亞洲一流大學的主要經費來源是由政府提供,慈善捐款少之又少,除了因為華人不願公然炫耀財富外,這些大學未能提出計畫,吸引校友或其他捐贈者,也是原因之一。 佩拉塔表示,亞洲捐贈者向大學捐款時,多半是希望用來興建掛上自己大名的大樓,而非用來贊助校務基金,或改善大學的學術風氣,因此,學生對於校園生活較不會留下深刻印象,對學校的忠誠度不高。 香港的大學最近幾年會定期接受捐款,港府會撥發相對的款項,但佩拉塔表示,這些捐款多半來自於特定的富豪,這些富豪在捐款時,多半抱持捐過就忘了的態度,多數的香港富豪因為取得港府特許權,才能發展自己的事業,因此,他們覺得自己有義務捐款。 佩拉塔表示:「亞洲政府提供大學經費,就短期而言非常重要,但就長期而言,將抑制大學的全球化過程,這些贊助無法提供大學擴展海外和建立視野的誘因。」 佩拉塔表示,美國所建立的網絡是無可比較的,很多全職教員為了升至更高的位置,致力於拓廣學校的經費來源,亞洲已變成美國各大學重要的捐款來源。 香港合和實業有限公司創辦人胡應湘(Gordon Wu)畢業於普林斯段大學土木工程系,從1981年以來向母校普林斯頓大學提供的捐款已超過1億美元。胡應湘表示,他決抵定向母校捐款,是希望表彰卓越和服務的理念,確保未來的學子能獲得同樣甚至更好的機會。 但有愈來愈多跡象顯示,亞洲富豪對大學的慈善捐款增加,政府對大學經費的角色日益減弱。瑞士銀行亞洲慈善服務部門主管泰瑞‧法里斯(Terry A. Farris)表示,今年中國50大富豪所捐出的慈善捐款將近110億美元,高於2004年的12.4億美元,這些些慈善捐款有很大部分是流向教育部門。 亞洲首富李嘉誠表示,將捐款近100億美元至自己所屬的慈善基金,並呼籲亞洲其他富豪摒棄藏富於家的傳統觀念。他說:「在中國,千年來的文化一代傳一代,我希望今天我做的事情,可以影響到中國文化,這是很有意義的。」 除了捐出大筆款項給新加坡和香港的學校,李嘉誠的慈善基金將大舉捐助汕頭大學,汕頭大學目前已成立了新聞系和醫學系,成本高達2千萬美元的圖書館即將落成,李嘉誠非常關心汕頭大學的整建過程,還派親信到校監督。 儘管李嘉誠全心投入汕頭大學的整建工作,其他亞洲捐款者只希望捐款興建能夠留名的建築。雷瑞德表示:「很多富豪捐款只是想留名,有些富豪只是想博得社會好名聲,這是我的基金會為何選擇贊助學生赴海外深造的原因。」 |
|
(回目錄) |
要公平?還是要卓越? | |
■陳篆嘉 | |
日前教育部公布一份研究報告。研究方法是:以國中基測百分等級(PR值)90以上,選擇就讀明星高中或社區高中的學生作為兩大母群體;3年後,比較兩個母群體的學生參加大學學測的平均成績。孰優孰劣?結果出人意表:「就讀明星高中的學生,在3年後的大學學測表現,不如就讀社區高中的學生。」儘管這份研究報告給予社區高中莫大鼓舞,卻也引發明星高中與社會輿論的聯想與揣測。 無獨有偶,立報社論「夢想的代價」,提到行政院為追求大學卓越,刻正執行的「5年5百億」計畫,文末,語重心長地指出:「要創造出世界頂尖的大學,只有一個途徑,就是先用5年5百億的經費來提升國民義務教育的素質,培養學生對未來的希望和信心,打造一個愛好文化和知識的社會。沒有這樣的環境和基礎,『頂尖大學』只會是一場夢想,而且是一場要付出巨大代價的夢想。」 國家教育政策應該向「卓越」靠攏?還是朝「公平」傾斜?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以個人見解而論,我認為以台灣現階段的情況,「公平」先於「卓越」,主要有以下理由: 一、台灣不是一個廣土眾民的國家:就「管理」的角度而言,政府治理的範圍小,較有能力顧及大多數人民的基本權益與福祉,也因此在「棄保」的考量下,較無犧牲弱勢,成全強者的疑慮。 二、台灣的資訊透明、多元、暢通:台灣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全球名列前茅,媒體自由度與過去相比也顯著提升。民眾對於資訊的接受度與掌握度,高於一般國際水準,國際的趨勢,政府的作為,人民看得到,也有足夠的管道獲得相關資訊。以此為前提,國家政策應著眼於平凡的多數而非卓越的少數。由於資訊管道的透明、多元與暢通,因此卓越的少數即使排除國家政策的保護,自食其力,也有很大的空間朝更高的教育水平發展。 三、台灣的教育改革,提升社區家長對於教育的期望:十多年來,我國的教育改革與社會氣氛的轉變,促使輿論朝向「學生學習權」傾斜,直接或間接地改變了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在教學活動上的慣性,朝向多元化、人本化、民主化與專業化發展。同時,此舉亦提升了社區家長對於學校教師的期望,連帶對於國家教育政策有著比過去更清楚的認識與更殷切的期許。 四、教育市場化促使教師素質提升,學校師資有能力帶好多數學生:近年來教師甄試的低錄取率,提升整體教師素質,教師適應能力增強,學校組織成員連結趨於緊密,多數學校能適切處理教學事務與學生問題,值得期待。 五、縮小貧富差距,促進階級流動,學校教育責無旁貸:在M型社會裡,當平凡與弱勢家庭無法透過家庭經濟力有效提升、擺脫貧窮宿命的前提下,學校教育(特別是公立學校),必須彰顯透過教學活動以促進社會階級流動的積極角色,不宜在國家教育政策上給人劫貧濟富的印象,如此易加劇社會不安。 或許真實情況並非吾人所理解的樂觀,且更為複雜。然而個人以為,當「公平」的目標達成,多數人民的受教權獲得保障,並在政府的積極作為下,切身感受「公平正義」確實存在的同時,社會有了一份穩定的力量,才有進一步追求卓越的基礎;而在穩定的社會氣氛下所追求的「卓越」,才心安理得。進一步言之,當多數人能意識到「公平」的重要性,展現同理心,並願為此善盡棉薄之力與社會責任時,這樣的社會氣氛,何嘗不也是一種「卓越」的表現? |
|
(回目錄) |
「不要電我!老兄」獲推舉為年度最難忘語錄 | |
■路透社 | |
今年9月,一名美國大學生想對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凱瑞提問,但遭校園警衛攆出會場時大叫「不要電我!老兄」,這句話,在短時間內席捲全美,擊敗眾多強勁對手,名列2007年版「耶魯語錄」榜首。 耶魯語錄編者夏比洛表示,佛羅里達大學學生梅爾9月17日在情急之下喊出這句話之後,還是遭到校警電擊伺候;梅爾當時想要質疑來校訪問的凱瑞,2004年為何不支持彈劾總統布希等問題,結果遭到校警制止,在喊出「不要電我!老兄」之後,被電擊拖出會場。 夏比洛認為,梅爾這句「Don't Tase Me, Bro」是大眾文化成功的象徵,事發兩天之內,這句話成為Google搜尋引擎人氣最旺的詞句,事發過程視訊檔案瀏覽次數高居第一,手機鈴聲和T恤也爭相採用。 屈居年度耶魯語錄第二名語錄,來自8月間角逐美國妙齡小姐的南卡羅來納小姐厄普頓,她在回答主持人所問:為何有5分之1美國人在地圖上指不出美國的位置?她顛三倒四的答覆,讓美國人難以忘懷。 厄普頓說:「我個人認為,美國的美國人無法指出美國位置,是因為在我國有些人沒有地圖」,然後她開始大談沒幾個人聽得懂的教育方針,主張美國教育制度應在美國幫助美國,或是幫助南非、伊拉克和亞洲國家,這樣才能建設大家的未來。 厄普頓後來為她無厘頭的回答表示歉意。 厄普頓小姐應該會很高興知道,她仍然擊敗伊朗總統艾馬丹加。艾馬丹加訪問哥倫比亞大學,在答覆提問時說:「伊朗不像貴國一樣,有同性戀者。」此話笑翻全美,並勇奪年度耶魯語錄第3名。 第四名是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艾慕斯4月間在節目中出言不遜,形容路吉士大學黑人女子籃球隊員是一群「捲髮妓女」,此話一出立即造成軒然大波,他在微軟國家廣播公司(MSNBC)「艾慕斯早晨時間」,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節目都遭停播。 年度語錄第八名也值得一提,涉入猥褻案指控的美國聯邦參議員克萊格,他解釋為什麼在機場男廁所裡伸腿到隔壁廁間,用腳去勾搭便衣警探時說:「(我)上廁所時姿勢很大」。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