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第229期 我們之間的分隔線
 http://www.wordpedia.com 每週三發報|2008.01.09 
研發學習科技‧創新知識價值
【第229期】我們之間的分隔線


2007年底最不容錯過的數位內容座談會,精彩內容下載!


  「英文環境」直接影響 學習英文的效果,《視覺系英文》透過實景照片,帶你到北美實際生 活環境中學好英文。
  >>我要學英文

肯亞總統大選的結果引發舞弊爭議,導致境內種族衝突暴力不斷,短短幾日造成三百多人死於暴亂,二十五萬人無家可歸,民眾湧向鄰國避難。瘋狂逃生的景象,讓人想起一九九四年的盧安達種族大屠殺,當時逾五十萬人喪生。

種族之間究竟有什麼差異?為何種族仇殺與歧視一再重演?肯亞總統大選落選的歐丁嘉被指控發動「種族淨化」,你知道什麼是「種族淨化」嗎?一起來深入了解。

【東方 vs. 西方】

【東方觀點】

人種
race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漢語拼音】renzhong
【中文詞條】人種
【外文詞條】race
【作  者】王令紅 陳德珍  高林

知識分類:分類檢索/生物學/生物學/〔生物世界〕/〔類群生物學科〕/人類學/人種

具有共同遺傳體質特徵的人類群體。人種也稱種族,在生物學上,人類各種族都同屬於一個物種,即智人。不同的種族相當於在一個物種下的若干變種,他們都起源於一共同祖先。不同的人種雖然在膚色、眼色、髮色、髮型、頭型、身高等特徵上有所區別,但這些特徵差異是由於人類在一定地域內長期適應當地自然環境,又經長期隔離所形成的。

分類 根據體質特徵的差異,過去全世界人種大致上分為3大人種,即蒙古人種(黃色人種)、高加索人種(白色人種)、尼格羅人種(黑色人種)。有人還主張再分出澳大利亞人種(棕色人種)來。在這些主要人種之間還有若干過渡人種,如介於尼格羅人種和高加索人種之間的有埃塞俄比亞人種和南印度人種,介於高加索人種和蒙古人種之間的有南西伯利亞人種和烏拉爾人種,介於蒙古人種和尼格羅人種之間的有波利尼西亞人種和千島人種。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人類的生產活動能力的提高,控制自然能力的增強,社會因素逐漸加強而自然選擇因素逐漸削弱,人類交往日益頻繁,各人類集團間不斷發生混雜,混雜現象越來越廣泛,幾乎擴展到了世界上每個角落,因此,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個絕對的純種。

現代各人種的分布 除去各種水域和一些高山外,人類是在地球上分布最廣的一種生物。

現代人的分布經歷了一個相當長時期的發展,至少可以追溯到更新世晚期的後半部,即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晚期智人階段。晚期智人具有高而圓隆的頭顱和相對較小的面部,低矮的眉弓和突出的下頦等特徵,它是現代智人的一種早期類型。在地球上廣泛分布的最早的晚期智人各群體已經積累了文化上和體質遺傳上的差異,並在此後3.5萬年以上的時間裡進一步得到擴展和改變,形成了現生各個人種的特徵和分布狀況。

與動物物種產生和分化的過程一樣,形成現代各人種的自然過程仍然受基因突變、變異的隨機擴散、遷移和自然選擇四個基本因素控制。在這些因素作用下,現生各人種在某些形態特徵和某些生物化學特徵上顯示了程度不同的差異,上述生物化學特徵包括ABO、Rh、MN等多種血型系統和其他血液因子系統,某些遺傳性疾病的存在或出現頻率,以及對某些疾病的遺傳性抗禦等等。 ......看全文

【西方觀點】

種族
race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種族
【外文詞條】race

知識分類:人類社會篇>人類學

人種中的生物學分類,這些人種須具備足以定為特有人類典型的基因遺傳特點。

人類在動物分類上是一個種,稱「智人」,又可按體質特徵分為各個次群,稱為種族。種族的人數不同,分布在世界各地,在不同時期繁衍而成。他們可以按居住地區(如各洲和其他較大的地域)分為地理人種,如北美的印第安人、澳洲的原住民。他們都是有幾千年與其他地區的人相隔絕,而在體質上產生了特點。世界上99%的人可以包括在9個或10個種族裡。此外還有一些人數較少而在體質上具有顯著特點的種族,如日本的蝦夷人(Ainu)、菲律賓的俾格米人(Pygmy)等,是地區人種。此外,還有少數人種。長期以來,人們注意到各地區的人在眼睛、皮膚和頭髮的形狀和顏色上,存在著區別,又單以膚色作標誌來稱各洲的種族,如「黑人」、「白人」、「黃人」和「紅人」。這種分法顯然是不科學的。

原為歐洲的「白人」,因長期在夏威夷和北非曝曬,皮膚變黑了;先天的黑色皮膚也不一定來自相同的遺傳基因。而遺傳基因也是由於長期的適應環境和混血的過程,作自然選擇的變化的。潮濕、乾燥、高溫、嚴寒、食品類型、營養水平等等,經過相當長的時期,都可以使人發生生物結構上的變化。例如,祖先長期曝曬在熱帶的人,皮膚上的汗腺較多,這就是機體適應環境的演變結果。又如,長期暴露在某種疾病中的種族,也能產生抵抗這種疾病的能力,鐮狀血球的出現就和抵抗瘧疾有關。

皮膚、眼、髮、頭和身體的型狀和顏色,有遺傳基因在起作用,但主要是因適應環境而自然選擇的產物。所以僅是顯而易見的生理狀態,不能作區分種族的標誌。更不能以文化現象,如語言、姿態、行為習慣等區分種族。文化現象有歷史的淵源,是隨社會變化而變化的。所有人類都屬於生物學上的同一物種。人群由於遺傳基因和生活環境的不同,經過長期的演化,形成了若干不同的種族;由於遷移和混血,又產生了新的或與原始種不同的種族。這種變化是多少千年來一直進行著的。因此區分不同的種族,就要研究一個種族在什麼時候和什麼地方,與另一個或幾個種族混血的歷史。現代的人種研究集中於單基因特徵、種族疾病、血型、亞血型、新陳代謝的不同和不斷演變的情況。

種族淨化
ethnic cleansing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種族淨化
【外文詞條】ethnic cleansing

知識分類:人類社會篇>政治

試圖透過放逐或強迫屬於某些種族集團的人遷移而實現單一種族的地理區。有時種族淨化過程包括透過毀壞紀念碑、墓地和禮拜場所等來拆除目標團體的所有物質遺跡。

「種族淨化」這個詞是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短語“etnicko ciscenje”的字譯,1990年代被廣泛用來(雖然該詞首次出現在更早些時候)描述在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解體過程中爆發的衝突裡對各種平民集團所採取的野蠻行為。這些集團包括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波斯尼亞穆斯林、克羅埃西亞卡拉吉納(Krajina)地區的塞爾維亞人,以及在塞爾維亞科索沃省的阿爾巴尼亞人和後來的塞爾維亞人。這個詞也曾用於指印度尼西亞民兵對待東帝汶人民的行為,1999年東帝汶公民投票贊成獨立後,許多人遭到殺害或被迫放棄他們的家園;該詞也指1990年代期間俄羅斯對車臣分離主義者採取軍事行動後,逃亡到格洛茲尼(Grozny)和車臣其他地區的車臣人的困境。根據聯合國祕書長發布的報告,1990年代之所以頻頻發生種族淨化事件要歸因於當代武裝衝突的性質,「其中平民的死傷和市政基礎設施的破壞並不只是戰爭的副產品,而是故意將目標對準非戰鬥物件的結果.......在許多衝突中,挑起戰爭的一方將目標對準平民,目的是驅逐或消滅人口中的這些部分,或者為了加速軍事投降。」

「種族淨化」的概念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有些批評人士認為它與滅絕種族(genocide)沒有什麼差別。然而,辯方認為種族淨化與滅絕種族可以從行兇者的意圖來區分:滅絕種族的主要目標是消滅一個民族、種族或宗教集團,而種族淨化的主要目的是建立種族單一的地區,可以透過包括滅絕種族在內的許多手段來實現。

另一個主要的爭論問題是種族淨化是否起始於20世紀。有些學者指出,西元前9世紀和7世紀亞述人強迫數百萬人遷移可能是種族淨化的第一個案例。其他引用的例子還有1002年英國人對丹麥人的大屠殺;中世紀時捷克人要將日耳曼人逐出其領土的企圖;15世紀時猶太人被逐出西班牙;還有18和19世紀時北美的白人定居者迫使土著美國人遷移等。另外一些人則爭辯說,種族淨化與早期的強迫遷移不同,是20世紀某些獨特事件發展出來的結果,如在民族主義刺激下強國的興起,偽科學的種族主義意識形態同先進技術和通訊的散播結合在一起。從這種觀念來看待的種族淨化的例子包括1915~1916年土耳其人屠殺亞美尼亞人、1930年代~1940年代納粹對歐洲猶太人的大屠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人被逐出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1940年代蘇聯將某些少數民族逐出高加索和克里米亞,以及1990年代發生在前南斯拉夫和盧安達的強迫移民和大量屠殺事件。在許多這類事件中,婦女尤其是受到野蠻對待的目標,包括有計畫地強暴和奴役,部分原因是,在行兇者看來(無論是從生物學上和文化上),婦女都是她們民族下一代的「載體」。由於當暴力開始後,受害人口中的許多男子都離開家庭和社群去加入反抗團體,所以婦孺往往欠缺保護。

種族淨化的精確法律定義一直是各種國際組織內部詳細研究的課題,這些組織包括聯合國、1990年代創立的用以起訴前南斯拉夫和盧安達違反國際人道法律的兩個特設國際法庭(分別是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ICTY〕和盧安達國際刑事法庭〔ICTR〕),以及2002年開始開庭的國際刑事法庭(ICC)。1992年聯合國大會針對存在於南斯拉夫的敵對狀態,宣布種族淨化是「滅絕種族的一種形式」,次年,安全理事會引用前南斯拉夫境內廣泛和公然違反國際人道法律的行為,建立了一個法庭來調查研究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包括種族淨化)。ICTY在對波斯尼亞塞爾維亞人占領科札拉克(Kozarac)鎮的調查報告中,描述在那裡發生的種族淨化是一個「將全體非塞爾維亞人趕攏並驅逐他們步行離開該地區」的過程。在接下來的案例中,法庭承認滅絕種族和種族淨化這兩種行動的相似性,指出兩者都是將目標對準個人,而僅僅是因為這些個人是一個種族集團的成員。不過,兩者之間也存在著重大的差別:種族淨化的目的是迫使某個集團外逃,而滅絕種族的目的則是要從肉體上消滅該民族。

國際刑事法庭的建立增強了種族淨化與其他罪行如滅絕種族、違反人道罪和戰爭罪等的鏈結。國際刑事法庭籌備委員會在關於法院司法權中罪行要素的最終定稿文本中清楚指出,種族淨化可以構成國際刑事法庭司法權限內的所有3類罪行。例如,種族滅絕的定義可以包括有計畫地將一些個人從他們的家園中驅逐出去的行動;武力威脅或高壓強迫目標人群遷移被認為是違反人道罪的一個要素;「非法放逐和遷移」以及移置平民被認為是構成戰爭罪的要素。

儘管對種族淨化的定義尚存爭議,但種族淨化的概念已經牢固地訂立在國際法中了。防止和處理種族淨化的機制將如何發展和實施尚待觀察。

TOP

滅絕種族
genocide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滅絕種族
【外文詞條】genocide

知識分類:世界歷史篇>史學與歷史事件(運動、條約、戰役)

指蓄意和有計畫地消滅一個民族、種族、政治或宗教的團體。儘管歷史上發生過許多滅絕種族的案件,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始終沒有制定處理這類案件的國際法規。1946年聯合國大會宣告︰「根據國際法,滅絕種族是文明世界譴責的一種罪行,凡犯有這種罪行的主犯與同謀應予懲處。」根據1948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禁止和懲處滅絕種族罪公約》(1951年生效),不論是在和平時期或戰爭時期,滅絕種族都是一種罪行。凡是參加策畫和煽動滅絕種族的人,包括未遂者在內,不論其身分地位如何,都要受到懲罰。這些罪犯可以交由國內法庭審判,也可以交由國際刑事法庭審判。但在公約簽訂後,一直沒有成立國際刑事法庭。不過已經確立了這樣一個原則︰即使一國政府是在其本國領土內進行滅絕種族,這也不是內政問題,而是國際性問題。對此,任何締約國都可以要求聯合國進行干預,或採取根據《聯合國憲章》認為適當的行動。參閱紐倫堡審判(Nurnberg trials)條。

TOP


取消訂閱本電子報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貼節錄

智慧藏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 2 段 81 號 8 樓
電話:(02)2393-6968  傳真:(02)2393-6877
如有任何意見請E-mail至:service@wordpedia.com
©2003 Wordpedia.com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IE5.0以上版本 800x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