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蓓 (作者為台北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在親密關係裡,女性在討好的過程當中,整個生存價值,並不是由自己來建構,而是建築在別人的認知上,當她討好成功時,別人覺得她裝可愛裝得還不錯,於是喜愛她。所以對女性來講,她「長期」的「習以為常」要裝可愛時,導致她內在的價值感不夠,不太有真正建構自己的機會,而演變成今天妳裝可愛裝得好,別人就會喜愛妳;如果妳裝得不夠好,可能妳得到的喜愛就變得比較少。
甚至,有些女性她在裝可愛的過程當中,裝得再好,她永遠不會變成家裡的第一名,為什麼?因為兒子永遠是第一名,在父母的心目中兒子再差都是第一名,相反地,女兒再棒都不是第一名,是第二名。在「永遠是第二名」的情況下,她的內心充滿挫折的,因為她再怎麼努力,縱使別人也說:「耶!妳很好啊!妳很棒!」可是她明白自己終究不是第一名。正因為「永遠是第二名」的情結,讓她拼命想要去得到「第一名」,但是,再怎麼努力還是沒辦法變成第一名,過程中,卻充滿挫折。
女性的第一名情結
在「不可能得第一名」的情形下,挫折一直在累積,日積月累之後,當她在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時,競爭的對象從兄弟轉換成她的先生。當她嫁人以後,她心裡想著「我嫁出去了以後,我總可以變成第一名吧!」這是由於在她的原生家庭裡,認為自己永遠沒辦法得到第一名,在嫁為人婦後,她希望可以變成第一名。
然而,出嫁後,女性變成第一名的機率,其實也不大。因為女性面臨的並不是個人第一名或第二名的問題,而是面臨整個文化跟社會結構的問題,這是無法靠個人力量扭轉的情勢,除非是,套句佛教說的「福報」好,遇到的先生甘願做第二名;然而,往往就算有些先生甘願做第二名,可是太太也永遠覺得她還是第二名,為什麼?因為她已經習慣了,習慣把自己放在第二名的位置,雖然口頭上會抱怨,實際上卻還是習慣做第二名。
所以,從女性的角度來講,與先生的關係也是挫折的,依然無法變成第一名。當女性好不容易生了一個兒子,兒子由她生、由她養,在生養的過程中,她又希望變成第一名,當兒子還沒有娶妻以前,母親是可以維持第一名。因此,很多婦女會把「母親」這個角色,抓得這麼緊,原因就出於此,因為那是她穩居第一名的位置。可是,當母親把這個第一名的位置抓得穩穩時,居然又出現另一個女性,讓她又退居第二名,此時她心裡其實是很不是滋味的。
從這整個歷程來看,因為身為婆婆會覺得第一名的位置,是她從出生以後汲汲營營裝可愛的結果。到了老年,好不容易曾經有過的第一名,現在又被另一個女人拿走,於是產生婆媳問題,這問題也一直存在我們的文化裡。
可是,值得一提的是做媳婦的人也不自由,為什麼?因為也是陷在第一名跟第二名的糾纏裡。所以常常會聽到一些女性朋友向我訴道:「哎唷!我那一天不要管我先生,也不要管小孩,我什麼都不要管,到廟裡去住幾天就好了!」她以為到了寺院中,她就第一名了,可是並沒有!她可能又會陷入另一種糾結中,產生另一種第一名的情結。
拿「女性」這個角色做例子,希望讓人明瞭女性一生所追求的,表面上看起來是親密關係,可是骨子裡頭追求的還是「第一名」。因為當她認為擁有親密感,她心裡才有滿足感;她覺得被愛時,她應該是第一名的,然而這即成為女性一輩子的束縛、一輩子的框框,然後,在這個框框裡面出不來,這樣怎麼可能自由呢?
「裝堅強」與「裝可愛」異曲同工
再來,看看「男性」這個角色,如果以為在追求親密關係中女性不好過,事實上,身為男性也沒比女性好過。女性從小被要求「裝可愛」,男性則是被要求「裝堅強」。在被要求裝堅強的過程當中,他用他的堅強、他的出色,來爭取被愛的感覺。
縱使他在家裡、甚至於家族裡,永遠把他擺在第一名的位置,可是,因為他是被要求的,並且以第一名的位置、角色框框來要求他,所以第一名對他來講,可能不是他要的。但是他今天為了爭取被愛護的感覺、被喜愛的感覺,因此一定要想辦法讓自己變成第一名,於是陷在這樣的角色框框裡。所以,他的情境跟女性的「裝可愛」沒什麼兩樣。
男性可能從小就被父母操控,也就是被角色框框要求、期待著。通常都是父親扮演控制、要求的角色會較多;相較於父親的嚴厲,母親則用一個所謂的柔性的訴求,例如「我愛你,所以你要聽我的」、「我把你照顧好好的,你應該要聽我的」,這就是一種操控。所以在衣食無缺、永遠享受第一名所得到的待遇的同時,男性交換出來的條件是「我要聽你的」。
相較於女性,男性在整個成長過程中,因為會得到很好的讚賞,所以會自得於「角色框框」中,可是,等到漸漸長大後,首先,對那個框框產生疑問,「我真的要做這樣的人嗎?」,然後對來自父母的控制,會覺得「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子對我?」,當這些疑問出現時,其實是他開始思考:「我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又希望自己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
可是,男性剛剛開始思考時,可能沒辦法這麼理性的思考,只是會覺得「我要跟女孩子出去吃個飯,你們為什麼要管我這麼多?」、「我想要玩電腦玩到夜裡兩三點,為什麼你們叫我十一點就要上床睡覺?」從一些生活細節的出入開始思考,讓他發現自己抝不過父母,同樣地,父母也會報怨管不動自己的小孩,「無形的要求」就在彼此之間糾纏著。
「你要聽我」的操控
等到男性好不容易可以離開家時,能夠自立時,例如結婚有了太太,或是有了女朋友後,他內心可能會想:「我從此以後天下太平了!」結果沒想到結婚後,太太同樣管著他,又陷入另一種關係的糾纏裡。夫妻兩個人生活在一起,應該彼此遷就,但是前面我所提到身為太太的女性,第一名、第二名的心結依然存在。
從小裝可愛,如今身為太太的人,在這個歷程中也學會了母親的工夫──柔性的管理。柔性的管理,就是對丈夫說:「我對你很好,你要聽我的。」同樣的道理,對孩子說:「我愛你愛得要死,我為你付出很多,你要聽我的!」
我們會發現在「你要聽我」的要求裡,做太太的並不是一開始就那麼強勢,可能採取枕邊細語的方式。身為先生的人就不自覺地開始回應「喔!好!是!……好!是!」不知不覺地,自己某部分也被控制了。可是,很有趣的是,人有時甘願被控制,有時不自覺被控制。而有些人在這些關係裡,雖然已不自覺地被控制久了,但依稀覺得「日子好像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嘛!」因此產生疑惑;可是有人還是甘願被控制,他害怕破壞目前的親密關係,所以便會說:「好,都是我錯,這樣好不好?」
「好了!你不要吵了!都是我的錯好不好!」這句話男性應該覺得不陌生。問題是當他這樣說的時候,女性相信嗎?其實女性一眼就可看出男性的言不由衷。所以,當這樣的情形發生時,我們會發現男性的親密關係反而陷入另一種糾纏。因此,對男性來講,他雖然離開了媽媽的控制,卻受到太太的控制。
男性經過母親、太太兩個女人的調教之後,如果他有了一個女兒,那個女兒會是最幸福的。因為在父親疼女兒的過程中,他從應對生命中另外兩位女性(媽媽與妻子)的經驗裡,開始瞭解到女性,此時他對女兒的疼愛就不一樣了!
在這疼愛的過程中,父親也學到很多東西。疼愛自己的女兒,不可否認地,骨子裡頭也有一些操控的手段,不過,在疼愛女兒的過程當中,因為有過去的經驗跟瞭解,所以對於女兒的包容跟接納,是比較多的。
女兒成長的過程當中,待遇與之前的祖母或是母親不一樣,因為在被父親疼愛的過程中,慢慢發現自己是「第一名」,女性的自信因而建立。當女性的自信產生時,間接地來講,這也是促使離婚率提高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當女性有了自覺,她覺得不要進入那種互相束縛的關係裡,她從跟父親相處的過程當中,終於意識到什麼是一個自由的女性,這時她對那種互相約束、綁在一起的關係,會覺得不耐煩。
我要強調的是,在整個追求親密的歷程中,其實男性跟女性並沒差別,同時經驗了很多操控跟被操控的過程,有些人可以從糾纏中走出來,因為他經驗過,也學到了,而且明白了:「喔!原來是這麼一回事!」於是他可以修正自己。當然,有些人還是束手無策,依舊在那個束縛裡走下去。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6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