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8-01-09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8-01-09》

本期內容
  ◎學生行為 教師最直接的壓力來源 
  ◎與學生互動良好 教師減壓良方 
  ◎耳穴療法 為你解憂 
  ◎憂鬱症9大症狀 
  ◎情緒管理小妙方 



學生行為 教師最直接的壓力來源
  ■實習記者吳照焱、陳靖媛
「老師!著火了!」學生們緊張的大叫起來,一群高三的孩子們,六神無主看著熊熊大火從鍋爐竄出。

聽到學生慌亂的叫聲,鄭麗秋回頭一看,立刻對著這組同學大聲的說:「先用鍋蓋蓋住鍋子。」

或許是面對這突來的意外,同學們嚇到不知所措,此時鄭麗秋快速地走近爐邊,拿起鍋蓋蓋住油鍋,但仍然無法將火止住。鄭麗秋要學生儘快去拿滅火器,拿來後,要命的是竟然沒有同學會操作滅火器,最後全靠她一人冷靜面對處理這突來的意外危機。

任教於智光商工餐飲科的鄭麗秋,在學校擔任中西餐烹飪實習、餐飲料與調酒、日式料理實習課程的教學。除了課堂的教學外,帶學生實際進廚房學習烹調技能,是必要的實習課程,加上學校也會要求餐飲科同學參加烹調技能檢定考試,但多數學生都不會自行在家練習。為了讓學生能在考試時熟能生巧並取得證照,鄭麗秋只好利用假日讓學生們來學校實地演練。

但是學校所使用的的瓦斯爐,不像家中所用的一般型瓦斯爐好操作,而是外燴常使用的「快速爐」。若同學們在烹調時,不經易的與旁邊的同學調皮說笑一下、或將火開得火太大,往往意外就會這樣發生。

人的情緒、壓力很容易受到外在環境左右,生活周遭總有些人會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或充滿著抱怨。教師這個行業與其他行業也是一樣的。學生的行為,往往是教師最直接的壓力源頭。

鄭麗秋說:「技能檢定考的那整個星期裡,自己的生活作習完全緊繃,加上學生在學校廚房發生著火意外,所承受的情緒壓力之大,是無法形容的。」幸而這不是常發生的狀況,否則身心難以承擔。

鄭麗秋也表示,其實在工作上最大的壓力就是「個人時間太少」,因為職業學校的教師工作負荷量相當大,教學時數多,本身自己又擔任班導師,還要管班上大小瑣事。還好自己目前單身,沒有家庭的壓力,仍然可以消化這些工作量,但像學校一些已婚有家庭小孩的老師,下班後都是匆匆忙忙的趕著回家。

同樣的工作壓力,也常發生在「特教班」老師身上。

特教班的老師都是由特殊教育系畢業的老師來擔任,必須具備特殊教育專業知能,才能教育在身體上或學習上有障礙學生。

去年從屏東教育大學特教系畢業的陸亭如,目前在新店國小擔任特教班的實習老師,她表示,在特教班裡的學生,身心障礙的狀況都不相同,有的是重度肢體障礙,需要他人的協助;有的是發展遲緩不會言語,只會用「肢體」及「??啊啊」來表達意思;有的是過動坐不住,愛跑、愛鬧,常常上演「跑給老師追」的戲碼,讓老師不斷的要跑去校園找孩子。因為身心障礙學生情緒有時不穩定,生活自理都有困難,所以特教班的老師都非常辛苦。而她當初選擇唸特教系,也是想協助這些弱勢的特教孩童。

特教老師面對不同狀況的身心障礙學生,若本身是已有家庭的老師,比起單身的老師壓力加倍。因為要學習更新的特教教學,學校也會安排許多進修課程,讓這些特教班的老師研習的課程比一般老師多許多,同時也壓縮了個人的時間。但是因為對特殊教育有著奉獻的使命,陸亭如認為,能陪著孩子成長,幫助孩子們,讓他們學習,擔子再重,一切都很值得。
(回目錄)



與學生互動良好 教師減壓良方
   
台灣社會趨向少子化,父母都將孩子視為寶貝,過去家長大都會同意老師體罰學生,認為不打是不成材,孩子若出問題,總想到是不是孩子有犯錯,才會讓老師生氣而被處罰。現在不一樣,學生若遭到老師如此對待,家長會找老師理論,嚴重的還會告老師傷害,這種層出不窮的新聞常上演,也造成現代老師很大的心理壓力。

在智光商工任教十年的鄭麗秋說,就讀職業學校的學生,雖不比普通高中的學生資質高,但是她所帶的班級學生,是一群很貼心的孩子,看到老師氣色不好,都會跑來問候老師:「怎麼啦?」「是不是沒吃早餐?」當下一節的下課時,就會在辦公桌上看到他們準備的早餐,並告知老師一定要吃。看到他們的動作,總讓自己心裡湧上一股感動的暖流。

教師在校園與教職同仁、學生間的人際關係互動良好,互相尊重與重視,以溝通、說服來解決彼此的紛爭,讓團體間形成一種和樂的氣氛,是減輕情緒壓力的一種方式,相對地,對學生而言,可減少偏差行為的發生。

只要是人都會有情緒,不論是老師或者學生。當心情低落情緒不佳時,總要適度表達個人情緒反應。鄭麗秋說,班上的同學常會來找她訴說心事,像是男女朋友間的關係、身材肥胖問題,甚至臉上長了青春痘,都會問她要找哪家皮膚科來治療比較有效。她認為協助學生解決問題,也是等於幫了老師自己,學生快樂來學校學習成長,老師在課堂上也能以愉悅的心情來教育他們。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觀念已成過往,現今教師地位不再像以往崇高,但對多數的人而言,「教師」仍具有相當高的職業聲望,也是一個極具影響力的工作,要面對學生及家長的需要、學校的要求、社會的期望,這往往帶給教師相當大精神壓力,如何調適自我顯然是項非常重要的課題。
(回目錄)



耳穴療法 為你解憂
   
「藍色的天、藍色的海,藍色是憂鬱……」這是一首國語經典的老歌《藍色的憂鬱》。的確,一旦心情苦悶時,看什麼都是藍色(blue)的。要怎麼來幫助心情苦悶者走出藍色的陰影呢?

長春國際耳穴學院醫師王明宗說,當心情沉悶灰暗時,可在「合谷穴」(虎口處,見上圖)用力按一下,然後慢慢分為3次輕輕放開。另外,耳朵按摩法也是不錯的選擇。耳朵按摩法是在耳廓不同部位以雙手併行按摩、提捏的一種治療方法。早晚按摩耳廓可以起通經活絡、激發精氣之效。

方法:

1.雙手掌心先摩擦發熱,再依序按摩耳廓腹背兩面,待雙耳充血發熱後完成。

2.手摩擦耳輪,雙手握空拳,以拇、食指沿著外耳輪上下來回按摩,直到耳輪發熱即可。

3.提拉耳垂,又稱之為「雙鳳展翅」。雙手自行提捏耳垂,手法由輕到重。每次3到5分鐘,早晚施行兩次,具有一定的作用。
(回目錄)



憂鬱症9大症狀
   
所有疾病都會有症狀,病人身體不適很自然就會求醫,而精神疾病患者卻有一個特徵:他們不認為自己有病;憂鬱症亦然。

憂鬱症的症狀因人而異,而且生活中本來就有一些不可避免的低潮。差別在於,憂鬱症不僅僅是沮喪、不快樂而已。如果您感覺到心情低落超過兩週,而且這些沮喪的感覺遲遲未能恢復,嚴重影響到您的日常生活作息,它有可能是患有憂鬱症的徵兆。

有關憂鬱症的診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詹佳真指出,病人若長期具有其中5項以上症狀,就有「可能」罹患憂鬱症。這九大症狀包括:

*憂鬱的情緒

*罪惡感

*自殺念頭

*睡眠障礙

*活動量減少

*不明疾病症狀

*胃口食慾減退

*妄想

*性慾減退

詹佳真表示,憂鬱症的症狀可以分為「輕度憂鬱症」與「重度憂鬱症」。輕度憂鬱症患者可以工作謀職,不過情緒一直是處於低落狀態,一旦忽然厭世、想自殺,就成為重度憂鬱症。重度患者的精神狀態,可以說總是被「愁苦」所籠罩。病人常會感到人生無助無望、自己沒有存在價值、生不如死等等,並且會有一連串的退縮行為。除了心理狀態,重度憂鬱症患者也可能會有注意力渙散、失眠、腰酸背痛、精神委靡、食慾不振等症狀。

治療方式及療程

憂鬱症的治療以藥物為主,按時服藥通常可以有顯著的效果。詹佳真表示,有60%到80%的病患服用抗憂鬱劑有效,通常服用3到6週可以明顯改善;不過,如果病人有強烈的自殺意念,可以使用「電療」,讓他快速從嚴重憂鬱症狀好轉過來。

可以痊癒但會復發

憂鬱症經過妥善治療,約6個月可以痊癒,不過憂鬱症是屬於慢性疾病,因此還是有復發的可能,所以除了藥物、電療之外,還有重要的心理治療。馬偕醫院精神科主任劉秋平表示,憂鬱症可以藉由適當的心理治療,幫助病人建立信心,較嚴重的患者,可以透過交談,找出造成病人鬱鬱寡歡的原因,加以輔導。
(回目錄)



情緒管理小妙方
   
隨著社會多元化,老師們要扮演的角色也愈來愈多,因此或多或少都會感受到某些壓力。教改、家長的期望與支持度、學生的自我意識提高、不受教,導致教師們的教導意願低落,在在都是潛在的龐大壓力。

2004年,行政院對社區心理衛生進行服務需求問卷調查,結果有50%受訪者提出「情緒管理」,46.9%提出「壓力調適」。如果一個人經常有負面情緒的表現,且是持續不斷的,對個人生理健康、心理衛生、人際關係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所以情緒管理就顯的格外重要了。

精神科醫師詹佳真提出6個有效的情緒管理小妙方,幫助讀者從定義、轉換、改變、設定、選擇、接納中,學習作自己情緒的主人。

1.解讀事件的真義:人無法阻止事情的發生,但可以決定事情所帶出的意義。我們可以認為自己「倒楣」、「麻煩」,亦可以轉換成「機會」、「際遇」;一旦轉換心態,就換海闊天空了。

2.轉換畫面:根據研究發現,人們對數字、文字無法牢記,但對畫面卻是永難忘懷。所以,當面對負面情緒時,學著修改腦中的畫面,創造正面積極的記憶,是最重要的。

3.改變內心的對話:自我對話決定人生的品質。隨時為自己加油打氣。

4.設定學習楷模:所謂的「物以類聚」。也就是說悲觀的人週遭圍繞的也大都是悲觀的人;樂觀者身邊多有樂觀的人。

5.選擇智慧的行動:研究顯示憂慮、壓力或緊張的情緒是來自於情緒短路,因此碰到情緒短路時,要用實際行動去做些事,而非守株待兔。

6.接納自己的情緒:歡迎正面的情緒、擁抱負面的情緒。面對緊張、憂慮、壓力時,除了要有行動外,更要學習「接納自己的情緒」,人非聖賢,有情緒是很正常,的哪怕事負面的,也要欣然接受。

長春國際耳穴學院醫師王明宗也表示,就心靈面來說,同樣都是過一天,可就有人覺得快樂,有人不快樂,正是人生百態,有人豐衣足食,高官厚祿,但卻每天煩惱叢生,憂懼慮火;相反的,有人清簡過日,知足常樂,恬淡自得。他認為,從這裡可以看出,物質享受的多寡,並不是決定快樂與否的必要因素,而是內心起了分別,才有苦樂不同的感受,最終來說,苦樂都是煩惱,在沒有徹悟之前,就算生活中存有99%的快樂,但卻執著於1%的煩惱,那麼人生還是不會感到快樂的。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