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好教學,才能成就競爭力!
-數學想想國總監吳麗芬談PISA評比
◎吳麗芬/口述
蕭紫菡/採訪
這次的PISA結果一公布,台灣數學全球第一,媒體上,有些學生是這麼解讀的:「我們每天不斷地背公式、補習,數學當然全球第一!」他們認為,教改政策並沒有讓他們獲得真正實質的進步,這成績是背出來的。
然而,看看這次的PISA考題,這樣充滿應用性的考題,是否有可能用「背」出來的?
八年前,國中基測第一次實施時,結果也令許多人跌破眼鏡──以前「很會背」的小孩都考得不太好,因為,當升學考題完全脫離傳統命題方式時,過去那些習慣「被填鴨」的孩子的學習方式也等同被解構,也就是說傳統「講光抄、背多分」的學習模式不能讓孩子適應新的升學考試了。
所以,面對基測,很會背書的孩子會受到挫折,反過來,覺得「弄懂比較重要」的小孩就相對得利,許多老師的教學模式也在基測的引導下開始改變,教學成效的價值會放在讓更多孩子進步,而不在只集中焦點在少數頂尖程度的學生身上。
放棄數學的孩子少了
誠如內湖國中數學老師林靜宜在媒體上說的,這幾年,因為教學方法的改善,結合建構理念,加上命題強調要結合生活應用,數學變得更能吸引學生了,很早放棄數學的學生人數比例也變少了。
教改政策上路八年,此時討論PISA的結果是件好事。過去,我們總是習慣將教育問題,不清不楚地歸結給教改政策,不知從何時開始,「教改把學生教笨」這句話,變成大家琅琅上口的迷思。
然而,這次的測驗,得以讓我們好好思考,過去,我們對於改革的功過,是否存在偏頗的認定?在政策成效的看待上,我們是否過度將眼光放在「成績頂尖的少數孩子」身上,而忽略了那些因教學方式及內容的改變,默默在進步、並拾回信心的一群孩子呢?
當然,這次的PISA測驗結果算是不錯,雖然未必能說都是教改的功勞,然而,它確實提供了我們一個機會,用更平實而理性的方式去看待教改,至少不能再拿「教改」當成我們不滿教育的代罪羔羊了,因為我們確實不能說這八年的改革讓孩子的素質下降,相反的,確實有一群老師,因為教改政策,而有了新的空間與動力,拋棄填鴨教學、致力創新,而PISA這個成果,是值得基層老師欣慰的。
發展逆向思考的能力
不過,這次PISA測驗結果,也反應了許多台灣學生在學習上的真實難題-欠缺逆向思考能力的培養。
根據本次測驗公布資料顯示,我們的學生,在科學方面的解釋強,論證弱,發展題目的能力也弱;而在閱讀方面,也不太有論證及提出觀點的能力。
論證,需要的是一種逆向思考的能力;發展題目,更需要超越逆向思考的統整能力。而台灣的學生,在這方面的缺乏,不只表現在科學及閱讀上,其實數學上也一樣。雖然我們這次數學拿第一,但根據我們在實務上對國小學生的觀察,發現孩子在數學能力發展上,非常缺乏逆向思考能力及自行發展題目的培養。
什麼是「逆向思考能力」呢?比方說,低年級孩子都知道,六加七等於十三,這種加法題目給孩子出十道他都會算。然而,如果反過來讓孩子造出一個符合六加七等於十三的算式的情境,孩子還能說得出來,這就是有逆向思考能力,但這種能力往往無法由傳統填鴨教育來培養,它需要小孩能對知識保有一顆靈活好奇的頭腦。
而這次的測驗,正提醒了我們,台灣的孩子是否練習太多,而發展其他能力的時間太少?我們除了讓孩子練習題目,是否更應該讓他們有機會思考及表達?
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正是改變孩子的學習方法,孩子愈大,要他改變學習方式愈辛苦,過去,他若習慣死背,現在要他練習思考,他往往會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煎熬,所以,及早讓孩子發展更具論證思考的學習方式,絕對會比死記,更能幫助孩子的學習,如果我們真的如此在乎競爭力,那我們就要把眼光放遠,是「學習力」重要還是「記憶力」?能學就一定能記,但能記卻不一定能學!
研究顯示:有自信,才有抗壓性!
測驗結果還有另一個值得省思的現象:台灣的孩子能力強,但信心不足。
這倒是其來有自的,我們所有人的成長過程原就是不停遭受挫折、證明自己無能的過程,即使成績很好,但你也不敢得意,不相信自己真的很好,寧可覺得自己只是僥倖…。
而為人父母或師長的,總很不擅長也不想給孩子鼓勵,例如小孩剛開始學寫字時,只要他的字有點歪,或寫錯一筆畫,大人總會急切地要把字擦掉,或者指責孩子哪裡不對,而不會告訴他哪幾筆寫得很好,現在只要在哪裡改進會更好。
我們一直以為「經得起罵」的孩子,抗壓性才會強,卻不知國外已有很多心理學臨床報告顯示,真正擁有挫折忍受力的,其實是那些對自己充滿自信的人;而什麼樣的人會經不起挫折,是那些不相信自己會度過難關的人,他們往往會愈想愈灰暗,因為他無法解決任何問題。而有信心的人會愈挫愈勇,面對挫折,他雖然會難過,但他永遠會再試,相信自己可克服困難,也有動機繼續增強自己面對困境的能力。
所幸人的信心是可以被鼓舞出來的。最近數想國有個六年級孩子,他在學校的數學成績一直不太好,來了一段時間後,在老師們不斷地鼓勵下,他的思考及推理的能力令人訝異。學期結束前的口試評量上有一道題目,請大家造出一個符合(111-(11-1))=?的情境故事。
結果,他出了以下這個題目:
有一個公車上有111個位子,上來了11個人,有1個人不想坐下來,還有多少空位?
孩子的這個題目所展現的逆向思考能力令許多大人驚豔,無法想像他這樣的孩子怎可能在學校會「數學不好」?你可以想像當孩子發現連數學這麼難的問題,他都能面對時的那種自信,未來可以幫助他渡過多少人生難關!
我相信沒有一個大人不希望孩子是「信心滿滿」地學習,只是向來在受挫中長大的成人也不知該如何給孩子適當的鼓勵而已,在過與不及之間,人們往往選擇保守之道,面對未來,「自信心」才是孩子一輩子最有意義的財富,我鼓勵所有家長以幫孩子選擇補習班安親班的努力,為自己尋找重建教養思想的補給站,因為身為成人,我們自己教養能力的信心也需建立。
未來教育重心:培養孩子主動學習
上一屆的PISA測驗,有個非常值得我們借鏡的國家,叫做丹麥。全球競爭力排名第四的丹麥,他們學生在面對「我做數學,是因為…」這樣的問題時,有五九%的丹麥學生表示「因為我喜歡它」,高於OECD平均的三八%。
他們的總排名也許不是第一,但他們的學習慾望最強,這樣一個國家,十二歲前,孩子沒成績單,不用考試綁架學生的學習慾,反而讓學生忠於知識的本質。
因此,面對這次的PISA測驗,我們除了可暫時放下去理論教改是與非之外,更該重新想想,要如何更重視孩子的興趣與信心?在知識爆炸的時代,當背誦能力相對不重要時,要如何讓孩子擁有更靈活的思考能力?如何讓孩子能主動學習?而回答上述問題的答案,是不是就在「教學」呢?
(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23期【專題報導】告別填鴨時代,想想台灣數學--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比的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