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8-01-23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世銀新人事是國際金融改組徵兆
個人價值與團體紀律



【社論】
世銀新人事是國際金融改組徵兆
 
 

前天紐約華爾街日報的消息:世界銀行(本名「國際復興與開發銀行」)將任命北京蜚聲國際的經濟學者林毅夫為首席經濟學者,這個職位實際上是副總裁;預料本月底的理事會審查將可通過。

世銀總裁佐里克兩年多前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時,曾訪北京為小布希總統尋求「負責任的合夥人」失敗,轉而支持台灣的馬英九訪美大造勢,之後退出白宮權力中心轉任世銀總裁至今。林毅夫是台灣早年自金門「叛逃」到中國的本省籍預備軍官,被北京栽培赴美深造到今天任國家級經濟中心主任的地位。兩人都曾與兩岸有密切關係,值得台灣注意。

在世銀方面的當下國際金融背景,11日北京外匯存底達1.5兆美元之後10天之內,美國總統提出1千多億美元的經濟振興方案,仍擋不住自去年夏季以來的次房貸金融危機第四波惡化,而美國股市又一次重挫,連帶影響歐盟與亞洲股市本週一跌到自「911」以來最低點,迫使歐元也看貶;這應該是佐里克相中林毅夫的主要現實背景。

去夏美國次房貸金融危機暴發以來至今,大致可以歸納為4個特點結論:一是美式信用膨脹過度到舉債消費地步所形成的「掏空」性質,已重創其資本主義經濟結構,短期很難復原;二是歐盟同屬西方資本主義範圍,受美連累到難以脫身的地步;三是美、歐「同步被掏空」的同時,是國際興資金,中、俄、產油國、印度甚至東南亞金融勢力的崛起;四是整個全球這種「東方紅」西方滯衰的走勢之下,是中國的龐大生產力、購買力以及最近這1.5兆美元外匯存底,所形成的近似一柱擎天局面。

這四點大趨勢之下,是工商時報18日社論特別指出的:中、美貨幣政策的「背道而弛」(美國連續不斷調降銀行利息,北京不斷調高銀行存款準備率),最後將因為貨幣流向本身的趨利性,使台灣「漸由美元貨幣圈,轉變為人民幣貨幣圈」。此觀點與兩天前本報社論相近。而當紐約華爾街日報這個新消息披露之後,人民幣的預期國際地位,顯然要超過兩篇社論,有可能提前達到世界性──國際主要流通貨幣的地位。

在「美元可能崩盤」、「全球貨幣與美元同歸於盡」的悲觀論調之中,美國經濟與金融衰勢仍在原地打空,則北京1.5兆美元外匯存底的實力,或許可能成為國際貨幣危機(亦即美元危機)的一線希望:佐里克想要經由林毅夫來借重北京這個實力,進行國際金融體系的改組工程。兩年多前爾虞我詐的國際戰略「負責任的合夥人」,轉型為沒有譎詐空間的貨幣數字現實條件「合夥人」,將是個良性的轉變。

如果10天之內林毅夫真的當上世銀副總裁,北京將被「誘使」參與國際金融大計,而可能提前金融自由化作為配套措施;其最大關鍵是,國內物價再漲到可以不受國際金融炒作掠奪的程度。而當中國物價漲至與台灣物價相近時,「台勞登陸」(以解決長期失業問題)的現象就會出現,統、獨兩方都要密切注意此可能趨勢。

(回目錄)



【左右看】個人價值與團體紀律

【左看】
個人與團體的辯證關係
許若仁/社會評論者

個人自由與團體紀律的衝突問題,要分兩個層次來討論,不容混淆的。

表面上來看,個人是與團體似乎有不可化解的衝突。若參與團體,則在團體互動關係裡,個人的某些行為、權益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無法我行我素,否則,每個個人都有其特殊行為時,則整個團體就無法運作了。

但若任何一個團體都有其規範來限制成員的個人行為與權益,那這團體規範是否就必然會壓制了成員個人的基本價值呢?答案是︰並不必然如此。只要這團體規範是由每個自願參與成員依其自由意志來民主決定的,因為每個立法者就是獨立個人,這團體最後的規範是民主討論後的結果,每個成員不可能通過一個自己不願意接受的規範,來壓制自我。

回到這次營隊規範的實際問題上。抽菸、喝酒與談戀愛都是個人自由的選擇,的確沒有任何權威有根本依據來否定。但,若組織一個年輕而未成年的學員營隊,則為了這營隊能更有效地學習,則權宜性的規範是有必要的。

接受這規範,絕非是認為這些受限制的行為是個人不應為的,而是要透過這一時規範的約束,讓我們能學習到更深刻的知識,來更有效地在未來來發展自我。

更重要的是,這是參與者大家的民主共識,若不認同,當然可以不參加,以避免被迫接受這些限制。




【右看】
個人自由不容壓制
陳安君/大學教師

又到了各級學校放寒假的日子了。筆者有機會一起與年輕朋友籌備社會議題的學習營隊。其中,有些現象與議題可進一步思考。

這些營隊組織規劃的問題,主要是關於個人自由與團體紀律相互之間的衝突。舉例來說,有些營隊為了團體的紀律或生活風氣,規定參與學員與工作人員不得在營隊活動區域內抽菸、喝酒等。更有些營隊是屬於議題討論與學習為主的活動,而為了不必要的複雜人事關係考慮,而嚴禁較年長的工作人員、輔導員等與年輕而未成年的學員們進行男女關係的交往。

這些表面上是言之成理的規定,但若細究,則不一定能站的住腳。

首先,提出這些規定的營隊並非是一般性質的營隊,而是屬於自覺批判、社會運動實踐取向的營隊。

這些營隊所要討論與學習的主題,就是針對我們既定社會體制與權威規範來反思,並由此而提出更開放、合理的價值觀。所以,怎能沿襲我們批判的既定社會規範來壓制學員、工作人員的行為呢?

更何況,抽菸、喝酒根本與道德、社會價值無關,為何要嚴格禁止呢?而男女戀愛是基本人性,也更是個人自由,怎能壓制呢?難道我們的理想價值不是追求人性不受權威的壓制?不是追求個人自由嗎?怎能又倒頭回去已傳統規範來壓制人性與個人自由呢?這不是完全與這營隊主題背道而馳?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 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