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問過程,水到渠成—談親子溝通(下)
口述◎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
採訪整理◎盧玲穎
"認知神經科學告訴我們,人要在20歲之後前腦才發育成熟,才擁有發展完整的情緒延遲能力,因此成人比孩子更能「運用理性」。
也因為有這種能力,所以大人才是那個可以主動掌握情勢的人,可以選擇要不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可以有優勢去轉圜各種衝突,因此,也是溝通是否成功的關鍵者。"
■在溝通時「轉念」,讓親子關係更好
有一個例子,雖然不是直接的親子溝通,但是可以作為參考。曾經有一次,一位家長氣沖沖的打電話來,說她一定要幫她的小孩報名一個梯隊,但是我們的梯隊居然已經額滿了,他們明明以前有參加過,為什麼沒有收到簡章?額滿了怎麼辦?當時我的念頭是,她只能排候補,沒有其他辦法,所以我不斷的用理性跟他說:我們現在已經額滿了,你只能候補,我不確定你一定有名額……這是我覺得這件事情唯一的解決方式。
但是,後來我發現我的一直重複說理並沒有用,那位家長沒有辦法在「我的」理性思維下溝通,我就開始想別的辦法,當時我腦袋裡的第一個念頭是,「那她是怎麼了」?她會這樣子急,一定有她的原因跟困難,所以我決定讓自己轉念,試著去瞭解她到底怎麼想。
我猜,她是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說報不上的事情,那家長聽了後就說,對啊,因為孩子期待了很久,報不上孩子一定會生氣……這時候,我放下了要說服她排候補的目的,開始跟那位媽媽討論要怎麼跟孩子談這個狀況,這位媽媽後來就不氣不急了,也願意排候補。
這件事給我很大的體會,我一開始的那種「你一定只能排候補」的解決方法對這位家長並沒有用,是因為她的需求沒有被瞭解,所以後來我把自己的目的放下,轉向瞭解對方的困難在那裡?需求是什麼?以及為什麼情緒會這麼大?在這個過程裡,我自己也放鬆了,心裡不只有我的立場、我也瞭解了她的立場,這樣就產生了協調、以及找出另一個解決方法的可能。
在那個過程裡頭,我還贏得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對方不但情緒會被紓解,也不會對我生氣,我們後來變成是站在同一邊的、比較親近的,而不是站在對立面。這種「站在一起」的感覺,是親子溝通時應該達到的結果。
在親子溝通的過程中,「放下情緒『轉念』、而去瞭解對方需求」這件事,其實成年人比孩子更容易做到,認知神經科學告訴我們,人要在20歲之後前腦才發育成熟,才擁有發展完整的情緒延遲能力,因此成人比孩子更能「運用理性」。
也因為有這種能力,所以大人才是那個可以主動掌握情勢的人,可以選擇要不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可以有優勢去轉圜各種衝突,因此,也是溝通是否成功的關鍵者。
■陪孩子想清楚,孩子才能真正獨立、負責
另外,很多父母擔心,「就算我聽了孩子、我轉念了去瞭解孩子的需求,但是孩子的意見不一定是最合理的,這時要怎麼辦呢?」的確,雖然孩子們會說「那是他自己的事情,責任他要自己擔」,但是他們還是有可能因為資訊不夠充分、思考不夠深遠,而無法做出較好的判斷。
這時候,大人的責任並不是就直接替他下判斷,反而是要給他資訊,陪他討論,讓孩子思考各種可能性和結果。在這個過程裡,大人自己也有機會思考這些事情。溝通不是對立的,而是共同對事情的討論,那才是溝通的本質。
有些大人會在孩子做了決定之後,有意無意的提醒孩子「責任要自己負」,或是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刁孩子,這樣是會讓孩子越來越遠的,因為他沒有感受到支持。
"其實重要的是,一旦孩子自己做了決定,那大人的責任就是要在旁邊協助他,並提供足夠的愛來支持他。
大人如果能夠在陪孩子思考過後,不斷支持孩子,在孩子真的遇到困難時,承接孩子的需求跟困難,這樣親子之間的關係會更緊密。"
通常,有了這樣的情感聯繫後,小孩將來遇到重大的決定,一定會跟爸媽商量。因為當孩子看不清楚時,都會希望找一個他可以信賴的大人談,每個跟孩子親近的老師都有這樣的經驗,而我們當父母的,更不能夠失去這個機會,這個機會是透過我們對孩子的支持與協助而培養來的。
■分析自我溝通模式,找出障礙予以消除
其實,人與人的溝通模式,是一個互動累積的成果展現,一位媽媽可能跟老大講話就是會生氣,跟老二講話就是會小聲點,那是互動來的,會因人而異。父母如果去研究是因為什麼樣的事情,而讓雙方有什麼樣的互動模式,往往有助於改變自我的溝通方式。
除了自己分析,也可以分析給孩子聽,對孩子一定也有幫助。比如說,一個媽媽最後變得很囉唆,她自己可能覺得是因為她怎麼講孩子都不聽,所以自己才會碎碎念(倒不是天生的),但這只是其中一種可能,也很可能是因為媽媽常常囉唆,所以孩子都不想聽,或覺得半聽不聽的也不會怎麼樣。
透過分析溝通模式的過程,父母可以去想想任何屬於自己的、以及屬於別人的溝通特色是什麼,而能找出讓自己與他人無法溝通的障礙。
我們可以在一些書裡看到溝通時容易產生的障礙,例如喜歡講「負向的話」,如果你在你分析自己的溝通過程中發現了這點,那就可以試試降低自己講負向的話的次數;或者,你沒有辦法聽完別人講話,那就可以試試以後聽別人講話時,一定要數二十下之後才可以打斷對方。
在《父母效能訓練》這本書裡提出了幾個主要的障礙,父母們可以參考(註)。 那麼,去除障礙之後,究竟有沒有什麼直接的好的溝通方法?其實,好的溝通並沒有什麼標準模式,反而是要抓住原則:就是要能夠真的去看到、去瞭解對方。
在與孩子發生衝突的過程中,父母得思考最終跟自己真正有關的是什麼?
是那張你逼迫小孩拿到的文憑?孩子生著氣寫完的功課?或是希望孩子能夠很放心的跟我們說話?能夠很放心的與我們一起分享?
親子溝通的目的是爭「誰大」?還是爭「關係」?
只要父母能夠想清楚這點,許多過程中的情緒、自我中心、以及想要幫孩子決定的念頭,就可以放鬆,也更能拉開視野尋找與孩子的共識。
而這個過程,也一定會拉近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只問過程,水到渠成」這句話,是父母們對於親子溝通可以抱持著的態度,也是讓親子溝通更良好的要點。
註:湯瑪斯‧高登,民78,《父母效能訓練》,新雨出版
(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173期《好想你能懂我心--親子戰爭的關鍵》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