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台灣就業市場將是多空激戰、神鬼交鋒的一年。上半年在國內外政經不利因素接踵而至的衝擊下,很可能是5年來徵才溫度最冷的一年,應屆畢業新鮮人要有苦戰的心理準備。不過下半年總統大選塵埃落定後,預料兩岸關係解凍,「經濟解嚴」將使台灣就業市場重現生機。
不利因素內外交相夾擊
過去半年來,在總統大選的高度不確定因素下,國內廠商徵才明顯趨於觀望。更麻煩的是美國次級房貸雪球越滾越大,外界開始擔心美國經濟有「硬著陸」的衰退危機,這對出口導向的台灣科技業來說,不啻是一記重擊,也使理工人才就業前景蒙上一層陰影。而外商銀行證券與高科技公司,接下來是否會展開全球性大裁員,衝擊到台灣外商公司員工,值得高度警戒。
而全球物價狂漲,不但使台灣消費力縮水,也重創疲弱不堪的內需服務業,從多家媒體裁員或停刊、日本Justco超市與伊勢丹百貨撤出台灣、中興百貨歇業、亞力山大無預警倒閉來看,在農曆年前可能出現新一波倒閉裁員潮、員工領到的不是年終獎金而是資遣費。
兩岸經貿正常化的大贏家
好在總統大選後,不論藍綠陣營誰當選,兩岸經濟管制全面放寬都成定局,時程甚至快到有可能在新總統就任1個月內實現三通。預估將有6個服務業,成為兩岸經貿正常化的最大受惠者:......<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