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慈濟大愛人物誌
 
慈濟大愛人物誌
2008.2.13/報主.慈濟基金會
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在今年的寒假,有一群來自全台各大專院校的年輕學子前往花蓮慈濟醫院展開七天的志工服務,沒有華麗的排場,穿上志工背心,懷著一顆最純真想服務的心,帶給病患歡笑,更祈願人人平安健康,這一群青年志工的熱情已悄悄蔓延在醫院的每個角落。
為愛付出-台灣大學賴霈澄
出生於基隆的賴霈澄,童年在父母愛的羽翼下幸福地成長,然而在國二時媽媽卻罹患了癌症,家裡從此蒙上了一塵灰影,賴霈澄表示,為了能瞭解媽媽的病情,爸爸特地跑去圖書館查詢,結果得知存活率是4%,那時也不懂那數字是什麼意思。為了與家人輪流照顧媽媽,小小年紀的他就常常在醫院與家裡奔波,即使如此,賴霈澄依然善盡學生本職,不讓課業有所懈怠。 

簡單平安就是福,然而人生何能一切順心,在賴霈澄高二時,外婆因長期的精神疾病,在一次想不開的情況下即離開人世,正當全家在哀悼並走出傷痛的不久,同年八月,媽媽也隨病往生,這讓家裡似乎開了一個缺口,賴霈澄說:「那一陣子看到別人家有爸爸和媽媽,心裡就很難過。」 

目前就讀台大外文系的賴霈澄,也是慈濟大專青年(簡稱慈青)社的社長,平時除了專注在課業上,在課餘時間就與同學一同去社區機構或在校園裡當志工,現在賴霈澄已能坦然分享家人離去的心情,身在單親家庭的他說:「雖然我來自不完整的家庭,但仍然有付出愛的機會。」 

此次賴霈澄所服務的定點在急診室,在這個生死一瞬間的所在,賴霈澄帶著一個最真誠的心把每個病患當作親人般照顧與陪伴,賴霈澄表示,做志工已經是種習慣,他不怕面對無常來襲,只期許自己能將媽媽所賦予的生命發揮良能,讓在天堂的外婆與媽媽安心。
為服務而奉獻-紐西蘭沈佩慧
自高中即前往紐西蘭讀書的沈佩慧,嬌小的身軀與清秀的臉龐,殊不知卻有著一個大理想,沈佩慧帶著一顆極想為人服務的心,心想最直接幫助到又貧又病的方法,就是當醫生,然而,拋開一切外界誘惑,用心準備一年的時間,結果卻依然落榜,談到這裡,沈佩慧數度流下眼淚,她表示,回台灣之前,幾乎已放棄當醫生的夢想。 

在紐西蘭時,就時常有慈濟志工與沈佩慧的家人互動,而得知落榜的期間,沈佩慧在異地心靈總感到漂泊,便上網搜尋有關慈濟的訊息,卻意外搜尋到慈青聯誼會這個組織,便立即報了名,且在與昔日台灣同學聯絡時,發現竟然有十位同學是慈青。沈佩慧在台灣同學的協助下報名了慈青志工隊,但由於沈佩慧從來沒有志工服務經驗,原想並不會錄取,卻在一份因緣聚會下,沈佩慧收到了錄取通知單,沈佩慧說:「收到錄取通知單時,真不敢相信,心想終於可以來花蓮看看電視裡的慈濟。」 

沈佩慧服務的定點是血液腫瘤科病房,在服務過程中,有一位病患是慈濟志工,雖是重病,時時得接受疼痛不已的治療,但是仍是帶著燦爛微笑迎接著志工的到來,他熱情地與沈佩慧分享,要把握每一秒想做的事,「即使我現在生病了,還是想要繼續做志工。」沈佩慧表示,「聽到這些話,深深扎進我心裡那塊不想碰觸的醫生夢想。」 

在醫院裡,沈佩慧時時看到身穿白袍的醫生,心中就不斷會浮現自己服務病患的樣子,沈佩慧表示,曾經有一位老師和她說:如果你想要當醫生,只要不斷努力,就一定可以達成。經過這幾天的醫療志工,沈佩慧告訴自己,不為一時的失敗而放棄,為了能完成服務他人的理想,回國後將再次努力考取醫學系。 

目前只是大二生的沈佩慧,對未來的方向卻是非常的明朗,服務他人是不變的目標,而成為醫生是她實踐目標的方法,面對現在社會的大染缸與許多醫療的糾紛,沈佩慧堅定地說:「若能成為醫生,一定會用同理心來服務人群,因為能付出就是福。」 

 
本期內容:

 

 

 
報主的話
大專志工隊七天六夜下來,每晚夜寢在慈濟靜思精舍,不僅每晚九點四十分就寢,早上更是三點四十分就要起床,體驗與精舍師父一同入佛殿上早課誦經文,這種規律的生活倒是讓平時「日出而息,日落而做」的大學生們著是一分難得的體驗,得到一次修身養性的機會。
 

| 寫信給報主 | 留言板 | 電子報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