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8-02-14》 |
本期內容 | |
◎經典50之47:愛麗絲·華克之紫色姊妹花 | |
◎教授爸爸週記:大陸高校 負債累累 |
經典50之47:愛麗絲·華克之紫色姊妹花 | |
《經典50》之47至50,是本專欄作者從未能列入「百部最佳英語小說」以外的作品中選出的。選擇的標準是依據作品在文學類型上的代表性和傳承性,例如《紫色姊妹花》是美國黑人女性文學和「書信體小說」的代表作,而在「百部最佳英語小說」中,竟無一部黑人女性作家的作品入選,這不能不說是一項遺珠之憾。 《紫色姊妹花》(The Color Purple,1982)是美國黑人女作家愛麗絲·華克(Alice Walker)最成功也是影響最深遠的作品。作品揭露了種族、性別、階級對一位黑人女性的多重壓迫,描述了一名黑人女性從聽命到反抗、從麻木到覺醒,最終實現了自由解放與個性尊嚴的艱苦歷程。小說發表後受到極大的非議與責難,但卻無損於作品的內蘊與光輝。1983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館和普立茲獎,1985年還被拍成電影,由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執導。小說與電影成為全球注目的藝術佳作,受到了不同種族、膚色和語言的讀者喜愛,愛麗絲·華克也因此與童妮·摩里森(Toni Morrison)並列為當代美國兩大黑人女性主義文學家。 西麗-黑色苦情女 小說女主人公西麗(Celie Johnson)是一個悲情女子,她14歲就遭到繼父強暴而受孕,生下的兩個孩子又被繼父送走,神志不清的母親被氣死。小小年紀,西麗就失去了母親和孩子,甚至充當繼父洩欲的工具。作為一個女兒,「她必須幹她的母親不想幹的事」。為了控制西麗,繼父藉口她低能幼稚,逼迫她輟學在家,承擔所有家務。 直到繼父再婚,西麗被迫嫁給已有四個小孩的鰥夫X先生(Mr.___, Albert)。但是西麗婚後遭受百般虐待,包括肉體毒打與精神催殘。她的丈夫不僅視她又老又醜的糙糠之妻,甚至視她為生畜般的奴隸,她的丈夫甚至試圖強姦她唯一的妹妹耐蒂(Nettie)不成,迫使耐蒂離開她,輾轉流浪到非洲。西麗從此無依無靠,唯一的寄托就是「給上帝寫信」,向天父述說自己的悲憤和苦悶。直到她丈夫的情人莎格(Shug Avery)出現之後,她的命運才開始發生轉變。 從繼父淫威的魔掌轉向丈夫的暴力火坑,正驗證了女性主義理論家伊莉格瑞(Luce Irigaray)所謂「女性是男性禮物經濟之交易品」的觀點。西麗的丈夫X先生原先請求西麗的繼父將妹妹耐蒂嫁給他,但是因為西麗沒有妹妹漂亮,而且早已被繼父玩膩了,於是繼父便向X先生極力「推薦」西麗,說她習慣了粗活,可以當作男性奴隸使用,說她愛乾淨,不像一般懶惰邋遢的婦女,說她不會再懷孕,不會再添丁以增加家庭負擔,說她可以自帶乳牛和布匹嫁過去,不用X先生提供她吃穿等等。一個女性的優質竟成為男性交易的籌碼,甚至以欺騙的方式將西麗當作剩餘廢物推銷出去,女性地位之卑微和一文不值如此可見一斑。 西麗從來不曾享有人的權利,她的生活充滿著「不能」與「沒有」,她不能收留離家出走的親妹妹耐蒂,她不能穿著輕便的長褲幹活,她不能自己去取信箱的信,以至多年一直收不到妹妹的消息,她不能去鎮上看表演,不能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做衣服,她甚至不能選擇與丈夫上床的時間,更不能拒絕丈夫野獸般的性欲。 X先生的情人莎格,因生病時無人照料而被丈夫接回家中,西麗不僅沒有嫉妒,反而悉心照料她。西麗對這個獨立而摩登的女性,對她的髮型、衣著與風格,充滿豔羨與好奇,甚至對她的身體感到一種特殊的欲望和興趣。而莎格不但是西麗的傾訴者,她更給予西麗關懷與溫暖,幫助她克服自卑與順從的心理障礙,阻止X先生對西麗的粗暴行徑。 在莎格的鼓勵和幫助下,西麗變得自信、堅強、獨立,當她發現丈夫藏匿妹妹耐蒂寄來給她的信時,她憤怒地拿起剃刀試圖殺死自己的丈夫。就在那強烈的殺夫意念興起時,就在那持刀追殺的奔逐中,西麗從麻木中甦醒了過來,從一個受虐者轉變成反抗不公、捍衛自我尊嚴的「新女性」。 西麗最後離開了丈夫與家庭,成為一名手藝精湛的裁縫師,而她的丈夫也改邪歸正,去除了粗暴的男性沙文主義,與西麗成為好朋友。小說最後,流落非洲的妹妹耐蒂與妹夫帶著西麗失散多年的一雙兒女回國,一家終於園滿團聚。 書信:構建「姊妹共同體」 小說的母題在闡述一個黑人女性從奴役壓迫到自主解放的醒覺過程,但這種醒覺的力量來自何處?究竟是什麼轉折促使西麗進行反抗並重獲新生? 小說一開始,西麗就向上帝提出的一個巨大的生命疑問:「也許你能給我一點指示,讓我知道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註1) 西麗自幼到老的悲苦生活,是藉由和上帝的通信來表達的,寫信的時間和形式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在前一階段中,收信人有「親愛的上帝、親愛的星星、親愛的樹木、親愛的天空、親愛的人們、親愛的每一件事」等等,而且沒有西麗自己的署名。在這些令人辛酸和哽咽的信件中,西麗喃喃敘說著她的生活與心境,但她沒有辱罵或抱怨,她只是以自己的逆來順受和默默承擔,希望得到上帝的憐憫和關照,她甚至要求上帝不要太在意她的不幸和痛苦。 儘管上帝從來沒有回信,也沒有回音,但是在這種「親密的吐白」中,人們似乎可以聽到從空中、從樹林 、從星輝灑落中,傳來一種氣憤難名的話語:反抗吧!反抗吧!但西麗並沒有反抗,也不知道如何反抗,因為當她與上帝的對話越親暱、越坦白,她就感到自己越污穢、越自卑。當她的友人告訴她,不反抗無異於被活埋時,她卻如此向上帝說道: 如果被活埋了,我就不必幹活了。但是,我只是說,不要緊,不要緊,只要我能夠拼寫出「G…O…D」,我就能跟偉大的人一起過下去……。(註2) 然而,西麗並非完全孤立或封閉,也並非完全沒有反抗意識。當她還是少女時,曾經與妹妹一起拚命讀書,好讓自己變得聰明一些,目的就是想帶著妹妹逃離家門,爭取自由。下嫁X先生之後,她向上帝寫信,她用「書件」(letters)──雖然文法不全、錯字連篇──構築了一個女性自白的空間,一個通過敘述自己的故事以支撐希望和意志的生存空間。儘管這一「書信空間」是單向的、自述的──去信無回、來信不知──,但依然經由書寫和傳遞所編織形成的社會空間,使西麗這一黑人女性得以被放置在歷史與文化的時空佈景 ,讓人看到個人與時代之間隱密的命運聯繫,襯托出黑人女性的社會境遇。 在此意義上,西麗的書信不只是一封封傾吐、泣訴的紙箋,而是一幅幅動態的社會歧是圖景,一面面歷史壓迫的鏡像。於是「傾訴」──通過言說與感知──就變成了黑人女性一種「敘事共同體」:通過一種互為自我的生活敘事,使處於不同地域的同種女性形成一種「言說主體」,形成一種互為奧援的力量。實際上,西麗的覺醒雖然通過莎格這一人物為媒介,但她真正具轉折性與顛覆性的轉變,正是來自一種言說力量,一種敘事性、感知性的姊妹同盟意識。 愛與反抗 然而,愛麗絲·華克並無意塑造一種膚淺的「反男」意識,而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兩性關係。西麗的「書信獨白」實際上是一種籲求性的對話,一種召喚對話客體進行內在反思的溝通行動。在此意義上,西麗的覺醒就不只是單個黑人女性的自我覺醒,而是整個兩性階級和社會平等的覺醒。 在給上帝寫信的後面階段,西麗開始寫出自己寄信人的姓名,並質疑上帝的存在,這意味著西麗已開始覺醒和自主性思考。她指責上帝完全無視於她的祈求與禱告,無視於她的處境與感受。直到有一次莎格告訴她,上帝是個男人,祂永遠不會聆聽一個女性的呼求與心聲。終於,西麗在對上帝的棄絕中獲得了自覺的力量,她從此遠離了上帝: 我一直向他祈禱、給他寫信的那個上帝是個男人。他幹的事情和所有我認識的男人一樣,他無聊、健忘、卑鄙(註3)。 西麗與莎格的「同性之愛」關係,是小說出版時引起非議之所在,但卻是小說中促使西麗覺悟的關鍵性轉折。評論家責難愛麗絲·華克鼓動「女同性主義」(lesbianism),違反了一個作家應有的倫理立場。實際上,以「女同性戀」的觀點來看待西麗與莎格的關係,既是粗暴的也是膚淺的。愛麗絲·華克旨在表達一種「姊妹情誼」(sisterhood),它既無情色也沒有曖昧,而是一種超越種族、膚色、階級並藉之共同對抗父權體制的集體女性意識,通過關懷和友愛,通過牽手與聯盟,共同克服女性被壓迫、被歧視的命運。愛麗絲·華克旨在傳達一種「黑性理念」:「愛與反抗」,但這不是一種基於忿恨而形成的報復,而是互為主體、彼此尊重的和諧與寬容。 註1:Alice Walker, The Color Purpl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2, p. 1 註2:The Color Purple, p. 18 註3:The Color Purple, p. 164 |
|
(回目錄) |
教授爸爸週記:大陸高校 負債累累 | |
■賴鼎銘 | |
過年前,偶爾上網找資料,竟然發現大陸高校負債的危機,已經非常嚴重!尤其是浙江大學的報導,更讓我驚訝不已。 幾年前,我曾隨著牟校長的訪問團參觀這個學校,當時站在該校唯一的高樓向下俯望,看不到新校區邊緣的浩嘆感,兀自未忘。沒想到不到兩年,該校已經出現了財務危機,不得不拍賣舊校地,以償還欠債。 據星島環球網(www.singtaonet.com)的消息,浙江大學湖濱校區,原本建築壽命應該是1百年,有「西湖第一高樓」之稱的3號實驗樓,為了履行拍賣和約,在使用13年後提前被爆破。星島環球網指出因為地段稀有,雖然一般是每輪加價20萬元,但這個案子從第二輪起,開始以千萬為單位,經過102輪的加價後,湖濱校地以24.6億的價格賣給香港的財團。 無獨有偶,我曾在台灣接待過的吉林大學,也一樣發生了財務危機。 吉林大學由6所高校合併而成,占地面積611萬多平方米。在珠海市還有占地面積330多萬平方米的珠海校區,全日制學生6萬3,204人。不管在佔地上還是學生數上,在大陸都是數一數二的「大學」,但這個大學目前也深陷財務黑洞中。 吉林大學總負債為30億元,每年利息高達1.5億到1.7億元。常態來說,該校每年需要18億到20億元運轉經費,但教育部撥給的經費每年只有7億元,加上學費及其他收入,大約只有10億元左右,所需資金仍有50%的缺口。 除了吉林大學的債務30億元外,排行在前的負債高校還有廣東工業大學的23億元,鄭州大學的21億元,南昌大學的20億元,及廣州大學的20億元。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200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顯示,2005年以前,高校向銀行貸款總額達1千5百億到2千億元。有估計指出,大陸高校債務規模已高達4千億元! 為什麼會產生如此高額的債務,我們當年的參訪已略見端倪:浙江大學為了整併,所有開發新校區的經費,可以說多靠舉債進行。依大陸的說法,就是「擴招→建設→貸款」的邏輯循環所造成。從1999年起,中國高校開始擴招,擴招自然開始擴建,要擴建,只能向銀行貸款。於是高校在貸款的漩渦中越陷越深。有人宣稱,一些高校其實已經破產! 令人心驚的反而是,高校並不覺得債務可怕,這些學校普遍認為教育部不會坐視不管。教職員工更沒有人相信自己的學校會破產或倒閉。他們相信,國家一定會出手相救,不會讓它倒閉。 想起來,這種吃大鍋飯的想法真可怕!看來,大陸最近的經濟奇蹟,高校的拼命建設,貢獻應該不少。但如果有些高校果真吞不下苦果,逐一破產,也許是學校走向民辦的一個絕佳機會吧? (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 |
|
(回目錄) |
長期徵稿啟事 |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