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俐安(作者為台大心理研究所碩士)
問:我的女兒品學兼優,加上個性很體貼,所以無論在學校師生或是親友之間,她都深受歡迎,但是往往也會遭受一些同學的批評,說她是八面玲瓏、有點做作等等。因此女兒感到有些受傷,向我訴說當乖孩子很累,她不想要因為體貼人家卻讓自己受傷。這讓身為母親的我十分難過,一直以來我竟忽略了孩子的真正感受,只享受到孩子的貼心,我該如何幫助她明白不用在意別人的批評,只要做真正的自己就夠了?
答:相信您的女兒對自我要求很高,希望自己的表現獲得大家的肯定,她處處表現得很體貼,讓師長、同學、親友都喜歡她,您也深深以她的貼心為榮,但是她無法忍受一些對她的批評,例如做作、虛偽、八面玲瓏等等。當媽媽可以跟她一起找那個讓她不快樂的原因,讓她明白體貼並不等於八面玲瓏,不用刻意委屈自己,去博得別人的認同。
我們形容一個人很「體貼」,但是有人可能會解讀成「八面玲瓏」,給人的感覺不是那樣舒服。就像有人不認識帛尸梨密多羅時,會覺得他對待每人的方式都不同,但是人人都很喜歡他,也因此引起別人不以為然,但當人們與帛尸梨密多羅接觸過後,不再認為帛尸梨密多羅是八面玲瓏,而是個真正體貼的人,對人無所求,只是單純想帶給人們快樂。
其實,有時我們可以感受到有些人的體貼,有時是一種討好,或是有所期待的,希望對方有所回饋,這可能讓人產生壓力,對於這樣的體貼是無法接受的;另外,有些人的體貼行為,卻是控制的手段,例如有些女生為了男朋友,處處替他打點好一切,其實是想要清楚對方的一舉一動,這樣可能會讓男生覺得失去自由,承受極大的壓力,當不再想承受時就會分手,但是女生可能還認為自己是那麼體貼對方,是對方辜負了自己。
我相信您的小孩,應該不想當個八面玲瓏或是想控制對方的人,但她的自信可能不足,無法確定自己的體貼真正的用意。而母親可以幫助她瞭解自己付出背後的動機,您女兒貼心的舉動,很可能是為了討好對方,結果卻讓對方感到稍微的不舒服而不知,當對方發出批評時,自己感到十分受傷與委屈。
您的女兒應該更有自信,像帛尸梨密多羅只是單純要給人快樂,純粹地付出,讓對方感到很舒服,不刻意地流露出體貼,縱使聽到別人的批評也不在意,因為內心無所求。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8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