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8-02-26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8-02-26》

本期內容
  ◎環境前線:邏輯矛盾的建言書與缺乏願景的回頭路 
  ◎水的戰爭(二) 
  ◎聯合國:綠色經濟正席捲全球 



環境前線:邏輯矛盾的建言書與缺乏願景的回頭路
  ■馬康多
當中研院的聚光燈,逐漸由細部的「能源科技」的前瞻與預測,轉而觀照整體產業與能源政策不當所導致的問題,對環保團體而言,我們是感到欣喜的。特別是其於建議書中直接指出近10年來台灣能源生產力不昇反降、燃煤發電比例大幅增加的事實,進而提出儘速通過溫室氣體減量法,訂定減量目標、厲行節能、改善產業結構、促進能源多元化。

上述見解,多與環保團體歷年觀點一致,我們極切盼望中研院能發揮其影響力,敦促兩大政黨於週五開議的新國會時,將溫室氣體減量法列為優先草案,別再任憑其麾下的立委以及行政團隊為了政治獻金替財團護航,閹割此法中最重要的減量時程與目標,還有相關罰則的制定。

我們更期待,在針對大煉鋼廠及石化廠投資案所提出的隱晦不明的「兩擇一」建言中,能更明確的指出在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以外,此兩開發案對區域性的居民健康、漁業資源以及海域生態的衝擊,更細部分析出台灣長久以來因耗能工業以出口為導向所犧牲的環境衝擊。否則,我們無法理解為何國內最崇高的學術機構,在對外說明的建言書中,竟然會產生如此嚴峻的邏輯矛盾?

1.為什麼能源「非核不可」

面對排放量將佔全國10%的台塑與國光兩大開發案,能彈性提出「嚴格限制」與「容許加配套」兩選項,面對能源配比卻未提供任何情境選擇。能源結構與能源需求量是一體兩面,當執迷於高耗能產業時,自然無法擺脫對集中式電廠的需索。我們更需指出的是,國內一貫鋼鐵廠的二氧化碳排放密度約2.1噸,是美加的1.3倍;而火力電廠,無論是興達與台中,其排放密度亦較歐洲同級電廠高出30%。不思考既有產業製程與電廠的改善,近乎直觀式擁抱核電為救贖,則令人懷疑此建議書僅是為兩大開發案尋求解套。

2.不願面對的前提

該小組指出續建、延役與新增機組有兩大前提:確保核能安全及妥善處理核廢料。但難以置信的是,整篇建言從未分析此兩大前提能否達成。彷彿兩週前沸沸揚揚洋洋的「台電擅改核四廠設計,違規變更達395處」事件從未存在;彷彿「核四工程近4年已發生6起意外,造成7人死亡」的事實,只是另一件公共工程無法避免的意外;而電廠耐震設計不足的缺陷,僅靠今年才設置的「自動急停裝置」既可解決。而台北縣政府這兩年來因核一、二廠核廢料貯存水池已超量所開出的3億元罰單,難道不也提醒我們核廢料的問題仍是無解嗎?

3.對核能與再生能源的敘述不對稱

於建言書中,描述了燃煤電廠不易通過環評,再生能源發展技術不成熟,仍有環境衝擊,但卻未論證核能電廠在此方面的衝擊。難道自鈾礦開採、廠址興建到最終的核廢處理,對澳洲的原住民、金山萬里與貢寮的居民、蘭嶼達悟族人所造成的衝擊,都只是對抗氣候變遷所需的機會成本,也都屬於李院長所指稱的必要之惡?

4.國外案例選項偏頗

小組為了論證「非核家園政策」,舉出了英國、美國甚至中國為例子。但遺憾的是,卻未考量到歐盟於2006年所進行民意調查,顯示有61%的民眾表示既使因為核電為低碳能源,但鑑於其潛在危害,仍應減少其於發電結構中所佔配比。既使是在法國,支持增加核電佔比的民眾也僅有28%。更何況。根據普林斯頓大學Pacala與Socolow教授的研究,指出既使未來50年內,全世界的核能發電量增加3倍,能貢獻10億噸二氧化碳的削減量,但在此同時運輸系統的改善的削減量為核能的4倍,能源效率的提昇為核能的3倍,而種樹造林等的減量效果也為其兩倍。因此若寄望核電作為溫室氣體減量的壓箱法寶,無疑是個不切實際的想像。

世界自然基金會於今年所發表的氣候解答(Climate Solution)報告,邀請的各國專家針對25項減碳技術(包括能源效率、地熱、太陽能、綠建築等)的環境衝擊、社會接受度、成本進行評分,核能是全部25項技術中,分數最低的。更令人訝異的是,不僅是社會接受度最低,各專家們亦認為其成本最高,故與大型水力發電以及不適當的生質能發展共列為負面衝擊遠大於正面效益的減碳措施。

我們相信中研院各位學術前輩對政府提出建言的苦心,但若無視於上述邏輯矛盾以及媒體報導中的偏頗,將會陷入「核電業複合體」的共犯結構之中,而未能扮演台灣對抗氣候變遷中的領頭羊。基於對台灣學術單位的冀望,我們對中研院的「環境與能源研究小組」未來的運作方向有以下建議:

1.為堅守學術倫理,請小組成員自我揭露組成:檢視此建言內容,其中能源稅一節的主張,與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的環境政策白皮書中如出一轍。若以身為某一陣營的白皮書起草人,卻又擔任「給新政府的建議書」的主筆,是否有違學術獨立性?又既然認為核能延役與新增機組為重要未來能源政策重要考量,卻為何不願於該候選人的政策白皮書中提出,而是迂迴的以中研院的名義,拋出此議題供該陣營操作?

2.請從永續發展角度,重新界定能源政策研擬準則:於此建言書中,僅見「備載容量」、「GDP成長率」、「CO2成長率」的事實,然而卻未見對於社會正義的考量。況且在能源局試圖提出能源供應總量管理的概念時,此建言書根本是毫無願景。斗膽建議各位學術前輩,先好好的參考瑞典提出的「無油國家」,瑞士提出來的「兩千瓦社會」以及日本的「低碳社會2030」背後的脈絡與邏輯,而非將自己的層級以及涵蓋面,定位成能源局或工業局的智庫。

3.實際參與具體政策的擬定:若小組成員欲更積極的發揮其影響力,能源局正在研擬的能源發展綱領,其政策環境影響評估程序中,提供了諸多民眾參與機制,請小組代表實際與民眾溝通,更能體會及檢視其建議書的可行性。另外小組成員若為「確保核安」,更應主動爭取擔任台電外部董事的機會,監督工程。而非如目前身為外部董事的核工教授,到了發生違規變更設計後才表示:「連改都不能改。」

4.走出冷氣間,實際參訪各重大溫室氣體排放源,並與在地民眾對話:在民眾參與機制被視為環境政策制定不可或缺的一環時,各學術大老們,總是搭著轎車,經由北宜高,相約在宜蘭礁溪的大飯店進行討論。可以試試沿著北宜公路,親自感受核四廠就在你家隔壁的恐懼,在福和宮前,跟著雜貨店的老闆娘聊聊這20年來的歷程,並進一步說服她何謂「兩害取其輕」。再者,突襲式的參訪工地,看看那些反應爐壓力槽上的鏽蝕,是否只是運送過程的些許刮痕。否則此時提出的建言,跟40年前喊著「DDT是我們的好朋友」的宣傳海報又有何異?而難不成,李前院長還要重蹈一次教改的覆轍嗎?

一份6千5百多字的建議書與學術光環,與20年來經由一次次的10萬人大遊行、靜坐,方才爭取到8年前於核四再評估會議中,將各層面的資訊揭露的機會。如同建言書所稱因應全球暖化是「沒有白吃的午餐」,但似乎一份未經同僚檢閱、田野資訊蒐集以及邏輯矛盾的建言書,除了消耗自我的學術光環,所引領出的不過是條缺乏願景的回頭路。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監事)
(回目錄)



水的戰爭(二)
  ■倪世傑
我們絕對不會否認水資源對人類社會存續的重要性,但是戰爭的發動必須透過一個政治過程,政治上的統治者必須考量水資源對未來政治與國家生存的影響,就這一點而言,為石油資源開戰的可能性就高得多了。

波斯灣沿岸發生的兩次美伊戰爭以及先前的伊拉克侵略科威特,可視為一個著名的例證,為爭奪相對稀缺以及特定地區才有的原油資源,美國總統布希以及伊拉克總統海珊都不惜直接一戰。如果水資源一樣處於供應短缺的狀態,情勢會如何發展呢?

1991年,以色列爆發乾旱,農業與家庭必須減少用水大約半數,全國用水量只及平日的71%,一直到1994年,以色列才恢復正常用水的量。然而,以色列並未因此發生內部動亂,亦未因此發動對外戰爭。

但如果,減少的是石油的供應呢?當然,在將近20年前,再生能源的使用尚未如今天普及,但即使在今天,如石油供應只及一般用量的7成,油價不僅大漲,連帶影響經濟發展,物價飛漲、失業人口大增,難保不發生國內動亂,甚至嚴重的國際衝突。

再一次證明,工業化國對石油供應的依賴程度,遠高於水,水不被視為戰略資源,這也是為何美國、日本、歐洲國家不會將水資源視為政治與經濟資源,這跟農業產值佔GDP的比例遠趕不上工業與服務業產值有關,因此更難想像,美國會因為水資源的緣故,派遣一支50萬人的軍隊到地球另一端去「護水」,就像他們在1990~91年間在波斯灣所做的一切。

即使在水資源重要性看似異常重要的國家,水資源的戰爭好像一觸即發,就像埃及與蘇丹,還有以色列與埃及、敘利亞、約旦等國家的關係。沒有尼羅河,就沒有埃及這個國家以及埃及古文明,但尷尬的地方是,根據二戰之後的非洲版圖劃分,尼羅河的上游位於蘇丹境內,埃及只能管轄尼羅河中下游部分,一旦約旦想要以「斷流」作為政治鬥爭的籌碼,埃及只能挨打,埃及也因此出現不少激烈的護水言論。但實際上,尼羅河沿岸9國針對水資源的國際合作更甚衝突。2006年3月,埃及、剛果、烏干達、盧安達、伊索比亞、普隆地、蘇丹、肯亞、坦尚尼亞9國簽訂「亞歷山大協定」,透過發展水力發電、漁業以及以尼羅河為基礎的旅遊業等經濟發展項目,幫助尼羅河流域的一億人口提高生活水平。

1967年6月以色列發動的第三次中東戰爭,對埃及進行大規模的空中和地面襲擊,也往往被視為以色列為爭奪約旦河水資源的戰爭。這樣的看法完忽略了以色列的政治意圖:這是一次針對埃及、敘利亞以及約旦的「先發制人攻擊」(pre-emptive strike),目的是在「尤太人復國主義」的旗幟下擴張以色列的國土。在這次戰爭中,以色列共侵佔包括約旦河西岸、加薩走廊、西奈半島以及東耶路撒冷共6萬5千7百平方公里的土地,造成穆斯林兩萬人死亡,50萬巴勒斯坦人民淪為難民,更加深了以色列與伊斯蘭世界的裂痕。如果是因為水資源開戰,根據以色列水利專家阿羅索洛夫(Saul Arlosoroff)的估算,開戰所獲得的水資源換算成金錢僅佔以色列總GDP的0.1%,的確不具開戰的價值。

最後,我們必須說明白的是,在當前國際政治的格局下,因水資源發生國際衝突的可能性的確不宜過份誇大,但這並不意味著,水資源可以任意糟蹋,或是不加以保護,更不是說,因為水資源佔GDP比例不高,因此可以交由私營企業已營利的方式經營。面對「生命之母」,我們只能用更謙虛的外面對它,任何糟蹋水資源的政策,都是對生命價值最大的污衊以及最不可饒恕的罪過。

(完)
(回目錄)



聯合國:綠色經濟正席捲全球
  編譯■劉仲恩 審校■蔡麗伶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8年鑑指出,企業開始擁抱環保政策,有數千億資金投入清潔科技與再生能源,一股綠色經濟浪潮正在席捲全球。繼去年12月於印尼峇里島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後,最大的環境部長級會議於20日在摩納哥盛大開幕,而聯合國環境署的年鑑也在此公諸於世。

在聯合國環境署會議與全球環境部長論壇中,各國環境部長、企業代表與勞工、學術與民間團體齊聚一堂,參與主題為「活絡資金以對抗氣候挑戰」的討論。身兼聯合國副秘書長與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的史坦納(Achim Steiner)指出:「數千億的資金正流入再生與清潔能源產業,而更大量的資金正摩拳擦掌,等待在2012年後政府施行強而有力的新氣候管理模式,其中必然包含了新穎的市場交易機制。」

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包括企業領導人、金融家、創業家、政府與勞工團體,甚至聯合國本身,都因為氣候變遷開始改變他們的想法、政策與作為。

根據聯合國環境署的年鑑顯示,對抗氣候變遷開始被視為是一個機會,而非負擔;是一個通往新的繁榮的途徑,而不是利潤與就業的絆腳石。這股正在浮現的綠色經濟,將促成人類社會在兩世紀前的工業革命後最大規模的創新發明與無窮想像力。報告並指出了目前對於地理工程日益濃厚的興趣,相關計畫包括了如樹木般能吸收二氧化碳的巨型溫室氣體吸收器。

報告指出有一些綠色經濟的必要元素已然成形。目前在超過90個國家的企業提供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其中包含了環境考量。從1990年代以來,這些企業的數目從零成長到今日超過2千家。

史坦納說:「我們提供了一項清潔能源的創業基金計畫,這計畫已在非洲、中國與印度等地創造了將近50家的新企業。而聯合國環境署財務計畫與聯合國全球盟約推動的『責任投資原則』已經為資金合計超過13兆,為275個組織提供了相關協助。」

「當前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促進這個轉型的過程,能夠產生廣泛深遠而又迅速及時的影響。」由聯合國環境署與世界氣象組織所創立,超過兩千位科學家共同投入的「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預估,為了避免氣候變遷帶來危險的後果,我們必須把二氧化碳的濃度在2050年之前控制在535到590ppm之間。

(ENS環境新聞通訊社)

本單元由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 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