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8-02-27》 |
本期內容 | |
◎教育論壇:主管機關不得逕行規定教師返校日數 | |
◎英語充電站:教育國際化趨勢中的英語文新展望(下) |
教育論壇:主管機關不得逕行規定教師返校日數 | |
■羅德水 | |
「教師請假規則」自95年5月8日發布以來已近兩年,但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教師寒暑假應返校日數,仍有不少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未能與同級教師會完成協商,不過,教育部97年1月14日台人(二)字第0970002625號函釋略以:「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應依前項實施原則邀請同級教師會協商後訂定執行規定,於執行規定尚未發布施行前,寒假期間未兼行政職務教師返校規定仍得依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現行方式辦理。」台北市教育局亦於97年1月30日發函所屬各公立學校,要求各校依教育局91年公函辦理教師寒暑假返校事宜。 究竟在協商未完成前,有關教師寒暑假返校日數,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有無逕依舊規定辦理之權限? 早年由於教育法令未臻健全,不少教師權利義務事項但憑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函釋辦理,侵犯教師人權之事時有所聞,惟自84年8月9日教師法公布以後,各項教師權利義務漸趨法制化,其中,原本法無明訂之寒暑假性質與教師返校事宜,在教師法於92年1月15日增訂第18-1條後亦有所依循。 為方便討論,茲將現行教師寒暑假返校相關規定條列如下: 教師法第18-1條: 教師因婚、喪、疾病、分娩或其他正當事由,得依教師請假規則請假。前項教師請假規則,應包括教師請假假別、日數、請假程序、核定權責與違反之處理及其他相關事項,並由教育部定之。 教師法第37條: 本法授權教育部訂定之各項辦法,教育部應邀請全國教師會代表參與訂定。 教師請假規則第12條: 公立中小學未兼任行政職務教師於學生寒暑假期間,除例假日、返校服務、研究與進修等活動及配合災害防救所需之日外,餘可不必到校。前項返校服務、研究與進修等活動事項及日數之實施原則,由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機關邀請全國教師會代表參與訂定,並由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邀請同級教師會協商後訂定執行規定;無地方教師會之直轄市、縣(市),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自行或授權學校訂定。前二項返校服務、研究及進修等活動之實施,教師無法配合參與時,應依規定辦理請假手續。 公立中小學未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寒暑假期間返校活動事項及日數實施原則第3條: 教師寒暑假期間返校活動事項如下:(一)返校服務事項:指基於推動學校校務工作之需求,教師應返校參與、辦理或協助之事項。(二)研究與進修事項:指教師於寒暑假期間,從事下列與本職有關之學習或研究活動。除法令或政策規定應辦理之課程外,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與同級教師會於每學年度前協商,規劃所屬學校全體教師到校參加之研究與進修,學校不得逕行訂定。前項返校服務、研究與進修等活動之實施,教師無法配合參與時,應依規定辦理請假手續;未依規定辦理請假手續者,依教師請假規則第15條規定辦理。 公立中小學未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寒暑假期間返校活動事項及日數實施原則第4條: 寒暑假開學前一週擇一日作教學準備,全體教師均應返校;教師寒、暑假期間應返校服務及研究進修日數,由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自行與同級教師會協商後訂定之,其總日數為二日至七日。 檢視前揭相關規定,教師請假規則係依教師法第18條之1授權訂定之法規命令,具有法律同等之位階與效力,依中央法規標準法之規定,自教師請假規則發布施行之日起,原無法律授權之各項行政命令即已失所附麗,無可再行援用之餘地。況教師請假規則第12條第2項所定邀請全國教師會代表參與訂定,及邀請同級教師會協商後訂定,係屬強制規定,則該本條所定之中央主管教育機關或各級主管教育機關等自不得任意違反,甚至違反依法行政原則援引已失效之行政命令擅行僭越。試想,若主管機關在協商未完成前,仍可逕行依舊有規定辦理教師返校事宜,教師請假規則要求雙方協商的規定豈不形同具文? 綜上,我們以為,在協商未完成前,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不宜逕行規定教師寒暑假返校日數,各主管機關應持續與同級教師會協商,方為正辦。 (教師) |
|
(回目錄) |
英語充電站:教育國際化趨勢中的英語文新展望(下) | |
■李振清 | |
近8年來,政府口口聲聲高喊「挑戰2008、全球接軌、提升國家競爭力」。問題是,政府高層的國家決策者若不諳英語,就不可能領會英文的國際共通性;也不知從何改善英語文能力的培養方向,更會傾向於忽略英語文的重要性,甚至於曲解了英語教育理念與國家語言政策的密切關聯性。先深入瞭解本國宏觀語言教育的重要性和策略後,再來討論英語文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之道,方可解決當前的學生英語焦慮和全民英語困境的核心問題。 英語教育與國家語言政策的關聯性 行政院曾於2002年在未經審慎思考與研究的情況下,貿然提出「推動英語成為半官方語言」的主張。根據美僑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後來提出的的研究報告,認為行政院的論點是,從托福(TOEFL)、多益(TOEIC),與雅思(IELTS)成績國際評比,「可明顯看出台灣人民的平均英語水準,低於區域中其他國家。英語能力不佳最終將影響台灣在一些重要領域上的表現,例如國際競爭力、人力素養、吸引海外投資的能力、成為區域財務運籌中心的能力、研發能力,以及其他需要高級知識人力的領域」(參見www.amcham.com.tw/dl/Education_Chi.pdf)。 然而,台灣人民整體的英語國際水準雖然欠佳,但也不可就此專斷地說我們沒有優秀的英語人才。台灣的英語能力問題衍生於政府政策與執行面的教育偏差。 英國著名作家Alexander Pope名言,「A little learning is a dangerous thing」(淺學為患)之真理,台灣的決策者並未領略。簡單地說,大家都忽略了近百年來,英語持續發展的國際地位與重要性。 從事英語教學的人都很清楚,台灣大學生的英語文聽、說、讀、寫、譯能力嚴重地呈現兩極化的基本原因,在於教育政策、學習方法、態度、環境與教學法出了問題。許多學生懵懵懂懂地虛度時光,殊不知英文程度不良者,已經逐漸地在生涯發展方面遭到邊緣化而不自覺。當然,這跟社會風氣與缺乏楷模(role model)也有密切的關係。例如,學生每天所見到、聽到、讀到的消息,缺乏具有國際宏觀的各界領航人所展現的風範,或精湛英語可供年輕一代效法。相對地,各級學校學生所頻頻見到的是缺乏教養的政治口水戰、毫無遠見與宏觀思維的過度本土化爭論,以及非理性的人身攻訐與污衊。在這種現狀下,連正式場合使用的國家語言,無論是詞彙、語法、修辭、篇章結構素養等,也愈來愈失去優美特質與正確性。語言學家所強調的語言禮貌(linguistic courtesy)與語言倫理,也在這種現況下蕩然無存了。如此一來,國家的基本語言素養也跟著惡質化,英語文或其他外語又怎能受到重視,或學得好呢? 政府領導人與教育決策者都忽略了國家語言與英語學習的密切關係。更重要的是,英語自19世紀以來,一直是世人不可否認的國際語言。過去基於民族意識而極力排斥英語的法國人,現在也不得不接受英語的國際地位,開始熱衷英語文的學習了。 正視英語的國際發展與全球影響 從當前的大學學測與指考可明顯地看出,在培養政府高級人才的大學裡,英語文已經逐漸成為大部分學生焦慮的領域。影響所及,懷抱熱忱出國留學,或接受國際學術挑戰歷練的年輕人,愈來愈少,品質也逐漸下滑。當年歐美一流學府擁有近百位台灣留學生的盛況已經不再。從國際化教育與21世紀人類文明發展的軌跡來衡量,英語雖然不能決定一切,但「它」卻可改變一切。英語能力不好的大學畢業生,即使花再多的錢去惡補「托福」、「多益」或「雅思」,還是肯定進不了一流國際學府,也不可能在未來成為國家可倚重、具有像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先生此種高度倫理教養的「人才」。 早在1982年11月15日,《新聞週刊》(Newsweek)就以擲地有聲的封面主題故事(cover story),「English, English Everywhere」,深入分析英語的國際地位。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 Like it or curse it, English is the closest thing to a lingua franca around the globe. 不管你喜歡英語,或詛咒英語,英語已經是地球上最貼近國際語的語言了。 在這篇總計8頁的封面主題中,《新聞週刊》強調,無論是從事全球經貿、國際外交、科技研究,或高等教育等宏觀面向,英語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從1982到現今2008的26年間,《新聞週刊》的預言不但沒有消減,反而愈來愈見到英語文風行全球各行各業的事實。這也說明了為什麼過去長期排斥英語的法國人,現在也開始接受英語作為行銷法國及其高科技產品與國際文宣的基本工具了。 到了2005年,《新聞週刊》又在3月7日的封面主題中,以「Who owns English」(誰擁有英語)進一步闡述英語在21世紀中的全球地位。其中有一句很貼切的話,明確指出:「英語不但是當前的國際商業與科技所需,同時也愈來愈是自我提升與加持所需的語言。」(English is the language of business, technology and, increasingly, empowerment.) 這段話印證了2000年7月21日《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封面主題所強調的亞洲見證: 「English is th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of today. Those who don't learn it will be disadvantaged.」(英語已經成為當前的國際語了。不學英文就會吃虧。)《今日美國報》甚至在這篇題為「Globalization, Net access push drive to learn English」的主題報導中,輔以中英對照的副標題:「不會英文不雇用。No English, no job - a reality many of Asia's workers face.」 《今日美國報》同時引用台灣的「台積電」(TSMC)為例說: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sells 50% of its products to North American firms. Managers need English to make sales. 台積電把產品的50%行銷到北美地區。經理們都需要以英語來促銷。 事實上,台積電CEO張忠謀先生的英文是一流的;其員工在他的帶領下,英語文的歷練與水準,當然也如《今日美國報》所評述的,絕不在話下。台積電跟台灣的跨國企業與高科際公司所網羅的人才,必須具有相當的英語文能力。加上在職的實務歷練與國際經驗,中高階人員的英語在臨場的實用導向挑戰下,自然會持續精進。我們應該關切的問題是:為什麼國人的英語文聽、說、讀、寫、譯溝通能力,不能從高中及大學階段就有效地漸進培養?至於政府部門的公務人員,為什麼其英語文能力無法像台積電的員工一般的流暢? 面對著全球競爭與邁向國際化之際,若我們還不能正視英語的國際發展與全球影響,從而研議有效措施以便因應,則國家的遠景實在令人堪慮。英語不好,不但無法獲得較好的工作,甚至連國家的有效管理、企業的創新經營、高等教育的發展、科技與研發等各領域的創新和品質管控,必然也會因「淺學為患」而無法達成預期的目標。當前的台灣社會現象,就是一個最好的寫照。 韓國英語教育政策的啟示 英語能力國際評比一向不如台灣的南韓,如今在政府新政策的全面運作下,人民的英語能力已經像他們的國民平均所得一般,超越了台灣,而且還持續地擴大差距! 以2002與2003年的「電腦托福測驗」(TOEFL cBT)為例,當年的平均成績評比,台灣分別為198、202分。韓國則為207、209 分。到了2007年,韓國一躍而高達218分,台灣則僅能微升至206分。差距由原來的7分拉大至12分。 韓國在各方面的躍進,尤其是英語教育的改革與政策落實,從筆者在1998年至2002年擔任「亞太經合會教育分組國際協調人」(International Coordinator, APEC Education Network)期間,就已經很清楚地看到他們的務實與努力。其中,政府清廉、透明化與前瞻性的英語教育政策,是英語教育改革進步的一大誘因。韓國漢陽大學英語教育系系主任韓文燮(Dr. Moon-Sub Han, Hanyang University)曾在筆者與會的「美國東西中心:當代英語教學研討會─提升英語教育的革新與創意」(East-West Center: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Workshop: Increasing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中,語重心長地分享韓國全國上下,全力提升英語教育的創新作為,包括英語在職教師培訓、大學聯考加考英語聽力測驗,以及政府官員努力學英語的新風氣。主持是項2001年英語教育研討會的Larry E. Smith教授,有感而發地對來自亞洲各國的學者預言,終有一天,韓國的政治與經濟會隨著英語教育的積極發展而揚眉國際。 以「CEO有效治國」為口號的韓國第17任總統李明博,在昨(25)日的就職典禮演說中,也在大投資、大改革、大開放、大教育中,特別提到「大幅提升學校英語教育」的承諾。李明博總特別強調,「英語能力是鼓勵國際企業到南韓投資的關鍵,計畫未來5年內投資4兆韓圓(約新台幣1,323億元),聘用3千名英文教師,以確定南韓高中畢業生都能說一口流利英語。」 台灣提升全民英語文能力的背景與條件,原比韓國優越。如今,數字已明確顯示,台灣已經暫時被擠出競賽的舞台。對於這項殘酷的事實,政府不能不負起應有的責任。其中,外行領導內行的行徑,必須及時矯正。 英語教育的國際共識 韓國新任總統李明博先生「大教育」中所提的「英語能力是鼓勵國際企業到南韓投資的關鍵」之觀念,正是本文的核心論點,也是我們的政府應該深思的教育功能之一。全球各國高等學府的CEO,也都有重視英語文能力提升的國際共識。 早在2002年,筆者仍借調服務於教育部國際文教處時,有幸安排,並陪同前柏克萊加州大學校長包如得(Robert M. Berdahl, Chancello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晉見我們的陳水扁總統。當天的長時間晤談,是筆者歷來安排各國知名大學校長晉見總統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Robert M. Berdahl校長的學養、英語、幽默與國際宏觀,令陳總統感受到英語教育與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性。事隔不久,陳總統也終於在筆者參與的場合中,開口說英語了。 極為重視英語教育與國際學術交流的Robert M. Berdahl校長,如今還因英語國際教育而跟筆者保持聯繫。他於2006年離開柏克萊加大,應聘擔任著名的「美國大學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 AAU)總會長的職務。「美國大學協會」是由美國與加拿大62所一流學府組成的高等教育組織,包括哈佛、耶魯、史丹福、麥吉爾、普林斯頓、麻省理工學院等名校。 世事無常。原本看好的台灣英語教育願景,如今落得必須回頭學習韓國了。2003年秋,筆者辭去教育部令人懷念的挑戰性工作,回歸大學的英語教育崗位。感慨的是眼看台灣英語教育高樓起,又眼看它樓塌了。在這同時,筆者從未對台灣的英語教育灰心。看到絕大多數的英語教育工作者那麼敬業,還有大多數學生們的覺醒與努力,筆者好似在寒冬裡,靜心期待著春天的到來。 (世新大學英語系教授) |
|
(回目錄) |
長期徵稿啟事 |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