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蓓
通常人們失戀了,要脫離失戀的狀態,讓自己不再有失戀感要多久時間?
我曾經問過我的學生到底失戀要多久才算久?大學生的答案是一兩個月。我問當時念高中的女兒,她的答案是兩三個禮拜就夠久了;而我讀國中的女兒的答案是:「媽媽,我們同學中有的兩三天就換一個。」可是我有個學生失戀了,竟然持續大概有兩年之久,兩年都一直處於失戀的狀態下,我指的是他總是悶悶不樂,但並沒有罹患憂鬱症,見到異性也引不起他的興趣,也因此他的同學甚至笑他說:「你去找個同性的吧!」
因此有一次我便問他:「你到底要在失戀裡面待多久啊?」
他突然間震驚了一下,顯然我的出奇不意讓他訝異,他回說:「老師,你為什麼要這樣問?」
「是啊!你已經失戀兩年了!好像也沒有意思要改變現狀,所以表示失戀對你來說,其實挺有好處的,那我想問的是你準備在這裡面待多久?」
他說:「老師,你怎麼可以這樣說呢?我很痛苦!」
我說:「我知道你很痛苦,不過,你待在失戀裡那麼久,表示應該有很多好處,你不妨想想看留在失戀裡面有什麼好處?」
結果他不置可否走掉了。
享受失戀的好處
隔了一段時間以後,那位學生很不好意思地跟我講:「老師,我發現失戀的好處還不少。」我說:「真的?」他說:「第一,早上我爸媽不會再叫我起床了,然後,我也可以比較隨心所欲。」因為父母想說這孩子失戀了,所以多包容他一下;他的同學、朋友也是想說他心情不好,就會常常陪著他,大家都是善意的陪伴,結果他就這樣一路走下來。他接著說:「如果那天老師沒有問我要在失戀裡待多久,我覺得處於失戀狀況還真是不錯!」我說:「那你多久才把你前女友忘掉?」「老師,說實話,大概失戀半年後就忘掉了。」所以我告訴那位學生,他多賺了一年多的時間,而且還不錯的是,沒有讓自己一直沉溺於這個挫折裡,也就是沒有鑽牛角尖。
從我與學生的對話中,可發現到一件事情,人從操控中得到幸福感,可是也有痛苦的感覺。如果你能夠從操控中,得到那個勝任感,且賺到價值感時,便會覺得自己好像還不錯。可是,換句話說,人仍然要持續操控,才能夠掌握到所擁有的東西,將所謂的幸福握在手裡,不要讓它飛掉,所以人們的手始終用力地握著,只為了不讓它跑掉;即使人在擁有勝任感時,還是很費力,因為時時刻刻擔心勝任感不見,時時刻刻擔心著自己不能夠操控成功,這樣哪來的自由呢?
在我們所有的角色關係裡,所謂的親密感,我形容為戰場,也就是有輸有贏。當贏的時候,其實還在擔心會失去;當輸的時候,更理所當然地沉浸在痛苦裡。到頭來會發現,人在操控的遊戲裡,就是很簡單的一句話:「非常的不自由。」
愛,無條件的接受
因此,很多的心理學家針對這樣的情形,發明了一個名詞「無條件的愛」。在心理治療的過程當中,會發現很多人其實心裡渴望的就是無條件的愛,以為獲得無條件的愛的同時,所有的憂慮都沒有了,「我不用去操控」、「我不用去裝可愛」、「我不用去裝堅強」、「我回歸做我自己」……,而且當我做我自己時,不管我怎麼樣,永遠不用擔心我的愛會消失。
無條件的愛給人類一個非常崇高的夢想,原因是要求在我們生活周圍的人都這樣付出,機會是十分渺茫的!因為人跟人之間,還是沒有辦法擺脫角色、擺脫關係,彼此都會想「憑什麼要無條件愛對方」,彼此也都需要價值感,這是很公平、自然的。所以,無條件的愛給我們的是一個很崇高的夢想,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裡,永遠期待自己可到一個地方去,然後所有的人都可以接納自己,不管發生什麼事都可以接納我們,而且永遠不用擔心。有時,人們想往生西方極樂淨土,因為那裡就是擁有很多無條件的愛,所以人們才期待往生後去那裡。
可是,回過頭來看,我們活在這個現實的世界中,我們有沒有辦法去完成無條件的愛呢?當人擁有無條件的愛時,同時會擁有自由。人對自由的解讀,常常是「我是什麼樣」,別人就會接納「我是什麼樣」,於是我更理所當然地做我自己,這裡面有一點隨心所欲的味道。其實,不管親密關係也好,或者是無條件的愛也好,我們常常都認為必須要別人營造出一個環境出來後,我才能夠在那裡面獲得自由。可是,由於這樣的認知,人永遠就活在夢想裡。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6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