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閱讀:
我的憂心◎吳晟
距離2008年總統大選日期越迫近,親友相聚難免觸及這個話題,有些親友,尤其是不少年輕朋友,對選舉還不甚了解,看到那麼多媒體宣傳、新聞報導,講來講去,聽得霧煞煞,甚為困惑,希望聽聽我的想法、我的意向,但以閒談方式往往過於零碎、片段,甚至流於枝枝節節的意氣之爭、情緒之論,不容易談得深入而周全,因此很願意寫一份較完整的書面報告,將自己的心路歷程,觀察所得,盡量清楚的表達,提供給有心關懷社會的年輕朋友參考。
有些文友認為,做為文學人,何需介入政治、表明立場,不如保持「中立」態度,寫作之路「較寬廣」。
我不禁想起本鄉農會行之多年的一套選舉語言。各鄉鎮農會一直是地方上操縱選舉、舉足輕重的「民間團體」。整個農會系統,包括總幹事、各部門主管、職員、雇員,及理事、監事、代表、農事小組……成員遍佈各村落(坦白說,至今仍是國民黨的大樁腳),他們對於支持不同對象的人士,總是好意「勸告」:「生意人只要好好做生意,拼經濟,嘸通理政治(選舉),以免影響生意;誰當選,我們還不是一樣要做、要拼才有飯吃……」,生意人可以轉換為工人、做田人、公教人員……。
那麼,誰來理選舉?結論當然是,選舉事交由「我們」來管,來安排就好。
你別小看這樣淺薄的選舉語言,還真有作用呢。尤其是「誰當選都一樣」的論調,至今仍有不少鄉親「打從內心」相信。
保持「中立」態度的文友,當然有更高層次、更多面向的思考,不能和本鄉農會的例子做類比,我只想藉此說明我個人淺顯的見解。做為「文學人」或任何身份,都是社會公民,而所謂政治,就是和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眾人之事,做為公民一份子,對公眾事務理所當然多少總會關心,選舉則是民主制度中,公民參與政治、表達意見的基本方式之一。
.......... (閱讀全文)
我們的憂心—回應吳晟〈我的憂心〉
◎楊翠
作家吳晟月初發表了一篇全文近八千字的散文〈我的憂心〉,精簡版刊於《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展讀之下,感受良深。
吳晟是我生命的典範,也是我亦師亦友的夥伴,這些年,他帶領我,一起奔走,跨出學院牆籬,讓我至少還能保有跳動的心魂。他自青年以來,從不曾減弱社會參與的能量,積極幫贊台灣民主化運動的推展,幾年前退休之後,更是南北二路,到處奔忙,為台灣文化的草根工作,持續奮戰。
讀到他的憂心,我真的感到不捨和傷心。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詭譎時代,讓我的好友吳晟,這樣一個應該安心退休、含飴弄孫,這樣一個總是把暖熱躍動的生命感染給別人,因為實踐(無論是泥土的實踐,或者社會實踐)而對未來充滿陽光希望的前輩作家,感到如此憂心,幾個月來無法入眠!...(閱讀全文)
第一次認識謝長廷◎吳麗芬
想起來已經是好久以前的事了,令自己意外的是,當時心中產生的震撼,十幾年來竟未曾消散,是這次總統選舉才讓我又想起了這段往事,那一年的那一天,我第一次認識謝長廷這個人。
1993年是我在人本教育基金會工作的第四年,而國會在前一年底才剛剛全面改選,跟許多社運團體一樣,四歲的人本對於新國會充滿了期待,那一年有一部非常重要的教育法案正在立法院進行審查,那就是「教師法」;當時有三個版本併案審查,很不幸的,三個版本都有「教師懲戒權」條款,由於其中兩個版本的提案人那一年已經不在教育委員會,而謝長廷卻剛好擔任這一年教育委員會的召委。
查了當年行事曆,辦座談會那天是3月13日,那一天的場景我記得很清楚,因為現場來賓加上工作人員跟義工總共不到十人,而受邀的教育委員會所有委員卻只有謝長廷來了。
他來了,在偌大的會議室裡,面對的只有個位數的家長、老師跟年輕人,陳述著體罰帶來的痛苦、對台灣教育的期望以及懲戒權帶來的不安,我以為他隨便回應幾句很快就會走了,畢竟這只是個冷清的場面,但沒想到他靜默聆聽每個人的發言,不僅沒有任何打斷,還拿起筆不停筆記,最後,主持人史英請他回應,他站起來,神情十分嚴肅,說「我已經了解體罰對教育是不利的,教師懲戒權對教育改革也是不利的,要反對體罰目前社會壓力是很大的,但我們從事反對運動也經歷過人人皆曰可殺,理想確實需要堅持,所以我願意拿掉我的版本裡的教師懲戒權條款,大家一起努力。」這段短短的話如今讓我每次想到都感動,但當年,卻只有充滿震撼!
自懂事以來,我一直對所謂黨外、民進黨沒有好感,尤其解嚴前那幾年社會很亂,我覺得都是民進黨不愛國、整天鬧事的關係,當時的我跟很多年輕人一樣,沒有特別政黨偏好只是現代政治常識蒼白,所以當發現不愛國的民進黨人竟然也會愛小孩,愛鬧事的民進黨人竟然也愛追求理想,以為他們只在乎政治沒想到也關心教育,而他們的謝長廷竟然連十個人也尊敬,我才震驚於自己的單純與無知,才開始撼動自己未曾質疑的思想與價值。
從當年取消懲戒權,到如今我們已經跟上世界前進的腳步,成為全世界第109個立法禁止學校體罰的國家,每每想起當年那一天,震撼依舊之外,還有更多感動與敬佩,沒想到第一次認識謝長廷,就讓自己第一次重新審視自己,現在,我看待政治人物之良宥,不只要看他有沒本事為人們建造通往幸福的階梯,更要看他有沒勇氣為人們排除阻礙幸福的路障,這就是鄉愿的好人跟無畏的好人之間最重要的差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