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木馬電子報

2008-04-09

      本期主筆:STOCKHOLM設計觀點

    木馬新書搶先看:設計之神的國度:斯德哥爾摩設計觀點  

STOCKHOLM設計觀點  吳東龍

最近推薦了一本書,「設計之神的國度,斯德哥爾摩設計觀點」。我初看到這書名還以為「設計之神」與經營之神」有若干關係,而對這有點跳tone的書名感到好奇。當我詳讀過此書之後,便很想與一位在東區開了間「白烏鴉」的朋友分享,遺憾的是,這本書遲來了一步,這間很好的生活風格店在三月底拉起熄燈號,白烏鴉也飛離台北。

為什麼要推薦這本瑞典設計類書呢?
近年來政府大用「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來吸引年輕目光的同時,這一波波政策漣漪也拍打出很多人對設計產業的興趣,讓很多原本不是設計科班出身的朋友,也開始對看似光鮮的設計感到興趣,也紛紛興起加入設計產業的念頭,這無疑是件好事,其中,開店似乎就是一個最直接的例子,而開一間「Lifestyle Store」更是如此。但「Lifestyle店」究竟只是店主優良品味的陳列室,或是培育美學態度種子的一方溫室?


品牌IN,精神OUT!?
這幾年,諸多國際家飾品牌紛紜雜沓引進台灣,但品牌精神卻不見得能夠一併引進,自然容易造成消費者對於品牌定位的曲解或是認知不足,最後只好削價求售,相對於LV寧花大錢買CF廣告來營造品牌形象,也絲毫不願對價格鬆手,足見品牌精神的何等重要。在台灣如此,在日本東京亦是如此,更何況在設計之神的國度─斯德哥爾摩裡,店家各個兢兢業業的經營著各自的品牌態度。而大眾對於品牌或是店家的認知,其實不就是在一點一滴的時光裡,一品一軒的空間中慢慢累積培養起來,對生活美學的感受何嘗不是如此孕育




發狂馬克斯
馬克斯,這位長期居住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朋友,希望可以把這樣的生活、工作態度與更多人分享,於是他發了狂地採訪到斯德哥爾摩東、西、南、北城的11間全然相異的生活風格商店,他一直要用「現在的北歐設計其實不是只有乾淨的近乎潔癖的風格(雖然我也很愛)」來幫我洗腦,就和我在東京設計週裡所見,瑞典政府在東京都內就闢了3個大展場,大推新一代瑞典設計的百花齊放,也要讓世界認識更年輕、更多面向的瑞典設計。而遠在斯德哥爾摩的Lifestyle店家又何嘗不是如此,像是書中提到有一家連旅遊生活頻道也有介紹過的「Grandpa」商店,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假日竟然就在店外封街舉辦起「體操表演」,他說:「品牌與顧客的私人情誼一旦建立,品牌價值就產生了」,舉辦的活動與店家之間的關連性也許不是那麼重要,但是引起顧客與媒體的重視所建立的關係,更是彌足珍貴。

保佑設計媽祖快降臨
在書裡的每一個店家都有著強烈而具使命感般的品牌態度,也涵括許多不同人、產業與經營背後的辛苦又有趣的故事,當然,即使是STOCKHOLM這樣設計之神的國度,他們關切的還包括了採購到製程中,勞工未經剝削的商品,製程中不能對地球有所傷害的作業環境。而這個我瑞典同學口中,大部分人都是以「設計」為業的國家,也依然仍需面臨價格戰、高成本與倒店的種種危機,這本書也都一一真實呈現這些關注。


如果願意從不同的設計面向去認識斯德哥爾摩,馬克斯的行間文字中,對店的經營生活風格的營造對設計的觀察對消費者的佈局思量,甚至關於設計的學習可探討的部份都有助於我們拓展不同的設計觀點。關於設計,我期待白烏鴉早日返巢,也期待有一天設計界的媽祖早日降臨

(本文轉自DESIGN TOKYO設計東京設計ㄉㄧˋ

《設計之神的國度:斯德哥爾摩設計觀點

馬克思

這裡的北歐設計,和你所知的完全不相同。北歐最新設計風格突破經典、混搭歐亞、跨越文化!這裡的設計魅力與精神,是來自於—「設計」與「人」緊緊相繫的無限力量。

得獎‧ 推薦

李欣頻(作家)

李俊明(設計與生活風格作家)

吳東龍(設計師&城市觀察員)

褚士瑩(旅遊作家)

作者簡介

馬克斯,政大法律系畢,英國雪菲爾大學法學碩士、企管碩士,法國EDHEC歐洲商學碩士。旅居西班牙與瑞典時,發現了藝術、文學、舞蹈與設計的巨大力量,開始相信美好的事物能夠改變一個社會、一個文化與一個國家。

曾擔任精品家居店經理,之後於台北開設兩間頂級時尚SPA,並協助籌設線上北歐家居用品店「沐光.聚場」。現居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從事品牌、策略與行銷的顧問工作。

部落格:瑞典‧極地之光(http://tw.myblog.yahoo.com/maxsmile-sthlm

攝影者 菲德列克‧安德森(Fredrik Andersson

瑞典人,獨立平面設計師與攝影師,2007年畢業於斯德哥爾摩Forsbergs設計學院,該校以自由活潑的創意與北歐式的黑色戲謔風格聞名,有平面設計、廣告和攝影系,該校畢業生一直是瑞典的媒體寵兒,作品總是受到關注。

內容簡介

這裡的北歐設計,和你所知的完全不相同。

這裡的設計魅力與精神,是來自於—「設計」與「人」緊緊相繫的無限力量。

斯德哥爾摩,接受了來自各個時代與不同國家的文化啟發與設計元素,再將之轉化成一種全新的風格。 他們大膽地進行跨業種、跨領域的創作,將視覺語言、青少年次文化、圖騰等新素材,加入了現代的家居設計當中,並藉由大量的展覽、電視、流行雜誌等媒體的運作,讓這樣的風格成為瑞典一種新的生活美學典範。

藉由作者與成功經營者的訪談,將明瞭其對設計的詮釋模式與品牌的經營方法,以及如何塑造並影響當地的家居生活及城市風範。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讓大家感受家居風格的多樣、原創、與包容性,讓我們對自己的家居生活,有一些美麗的新想法。

本書前言(摘錄)

溫暖人心而充滿人性的瑞典家居設計

你會去義大利米蘭,尋找奢華的時尚家居感受;會到法國巴黎,為臥室增添藝術氣息;前往美國紐約,朝聖上城風範;你不但熱烈渴望英國的前衛創新品味,更喜愛荷蘭的童心稚趣風格;你也許想著添加一組德國冷靜意志的沙發,或是一張丹麥大師的木質單椅經典作品。

你是否思考過,想要瑞典家居的什麼特質?

是平整包裝、簡單實用自己組裝、世界生產的瑞典設計,那種藍黃家居風格?還是乾淨線條、原木色調、簡約造型的斯堪地那維亞,如冰山般冷冽的調性?

我得說,這些都不是我看見的瑞典家居設計。

我所看見的瑞典設計,是以嚴謹而清晰的思維,處理每一個人、每一天的每一件事;是從北歐的民主傳統出發,受到斯堪地那維亞自然環境與歐洲人文主義的啟示,藉由精湛的民族工藝技巧,達成瑞典人民所追求的「美好中庸之道」(瑞典文稱為lagon)的生活。

我所看見的瑞典設計,是瑞典人面對著嚴酷的外在自然條件,將他們的熱情投注於內在家庭活動後的心血結晶。在寒冷而漫長的冬夜裡,一位又一位的瑞典設計師,在燈光下、在壁爐旁、在書桌前深刻地思索:如何能將更美好的生活以及更舒適的居住環境帶入人們的家庭之中。

瑞典家居設計,是以潔淨的線條、淡雅的色彩、適當的裝飾,讓普羅大眾在日常生活的細節當中,產生彷彿使用手工藝術品,那種優雅而美好的感受。如同瑞典女性設計評論家依倫.凱(Ellen Key)於1899年所提出的《大眾之美》(Skönhet för alla; Beauty for all)的訴求:「設計是屬於每一個家庭的,要讓瑞典社會上的每一位成員都能過著自立而有尊嚴的幸福生活。」這股溫暖而強大的人性力量,深深注入了瑞典設計師的心中,影響了瑞典家居設計一個世紀的發展。 

20世紀後期的瑞典家居設計有四個主要的特色:

Funktion:卓越功能所帶來的良好感受

這是瑞典人理性思維的表現,追求功能性,企圖讓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都能妥善的、有效率的、遵循自己意志的進行。

Enkelhet:簡單、實用、優雅而美好

這是瑞典人經濟與美學層面的思考,追求實用與單純,排除不必要的因素,以最少的材料、最直接的溝通語言、最適當的方法,來滿足家庭生活需求,並達成愉悅的、雅致的感性目標。

Inspiration & Rättvisa:跨文化的兼容並蓄與社會平等概念

這是瑞典人溫柔感性之所在,不僅重視從北歐歷史與自然景觀中得到的啟發,更熱情地擁抱異國的風土民情;同時盡全力以設計來消弭瑞典社會中因不同文化、種族、貧富與階級所產生的差異。 

這四項瑞典家居設計特色,在1990年代之後竄出的新銳瑞典設計師手中,又產生了一番全新的風貌。他們因著斯德哥爾摩的地域便利性,接受了來自各個時代與不同國家的文化啟發與設計元素,吞吐這些完全不同於傳統北歐設計的概念,再將之轉化成全新的「斯德哥爾摩風格」(Stockholm Style)。他們大膽地進行跨業種、跨領域的創作,將視覺語言、青少年次文化、圖騰、時尚等新素材,加入現代的瑞典家居設計當中,並藉由大量的展覽、電視、流行雜誌等媒體的運作,讓這樣的風格成為瑞典一種新的生活美學典範。

然而,在許多國度,瑞典家居設計似乎不是以這樣的風格被完整地呈現;它總是以固定的、樣板的冰冷極地,凜冽的斯堪地那維亞面容,被世人所理解。

對我而言,瑞典家居設計、斯德哥爾摩風格,是溫暖人心而充滿人性的。     

 

木馬文化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