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8-04-11》 |
本期內容 | |
◎培養未來棟樑 法治教育先紮根 | |
◎扶輪分享──推廣法治教育 |
培養未來棟樑 法治教育先紮根 | |
■記者胡慕情專題報導 | |
總統大選剛結束,選前許多人不免為了總統大選後4年的走向有著諸多關切;同時也希望,未來能由一位英明睿智的領袖領導台灣。然而,這樣的特質卻非一蹴可幾。 事實上,如果沒有從小紮根的法治觀、人權觀、民主素養、人文素養及人格操守,就算是大多數人所推舉出來的領袖,到頭來仍有可能是專制獨裁的暴君,或雞嗚狗盜之徒;另方面,就算有了優秀領導人,若沒有一群具有法治素養的公民,國家也無法順利運行。 與美國分享經驗 為了培養未來公民與領袖不可或缺的特質能力,民間司改會法治教育向下紮根中心長期以來致力推廣法治教育,與台北律師公會、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國際扶輪3480、3520地區,一同在5年前引進「美國公民教育中心」所出版的《民主基礎系列》教材,並在各校園逐步推廣。 在台北縣教育局的協辦下,3月21日到3月23日,民間司改會法治教育向下紮根中心舉辦為期3天的「挑戰未來公民系列活動—法治教育國際交流研討會」,同時舉行2場教學演示。美國公民教育中心國際訓練顧問迪摩根(Dee Morgan)特地來台分享與吸取台灣經驗,對台灣學生的表現感到相當驚豔。 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黃旭田說明,這幾年推廣的民主的基礎系列教材,多著重於權威、隱私、責任、正義等相關實例的討論。這些實例問題都經過精心設計,期望藉由師長帶動學生討論的過程,讓學生更能領會這些民主法治社會中的基本價值。 黃旭田指出,討論活動的價值不僅在使這些抽象觀念更容易被學生內化到價值觀中,同時討論本身也是民主法治社會中最重要的生活文化之一。「沒有討論,無法匯集眾人的意志;沒有討論,更不可能訂出合理的規範。」 共享資源門檻低 台北縣板橋市文德國小社會課老師陳麟祥說,他大學原本讀師專,研究所時又投入法律研究,同時也取得律師執照。原先他並沒有打算一直為人師表,但經過在律師事務所實習後,認為教育還是比較有希望的地方。 他表示,過去台灣的法治教育其實相當缺乏,但2006年9月司改會引進的教材卻讓他相當喜歡。「裡面的一些概念,是我認為即便是一位法律人也需要擁有的基本核心概念。」 為了推廣法治教育,陳麟祥向學校申請經費,在校內開始舉辦工作坊,從2007年1月開始推廣至今,從原先的4個班實施,增加到現在的5班,每週一堂課,在這學期期中考後還會有其他新的班級加入。陳麟祥為了讓教學資源共享,還自編電子教材,並送到司改會,「就是希望分享以後,老師不用一直想著怎麼做教案,大家可以取需要的做資源分享,減少法治教育的認識門檻」。 陳麟祥之所以如此推薦這套教材,是因為教材中的思考工具。他表示,教材透過一連串有層次的問題,引導孩子在思考時可完整看待一件事,以得到較客觀的結論。他認為過去台灣的法治教育都不算成功,以至於討論事情時,容易淪為情緒用語,也造成社會普遍的民粹問題。「這就是因為大家不思考,以及大家不知道如何思考所造成的。」 為了讓孩子了解如何思考,陳麟祥認為應該先透過對概念的仔細認識,並透過同學互相討論進行。他以「正義」中的「程序正義」為例,先說明所謂程序正義,就是「解決程序問題的思考工具」,其目的便是要檢視收集資訊及做決定的方式,是否能夠符合公平正當的原則。 生活實例好上手 然而這樣的說明依然抽象,因此陳麟祥便丟出和孩子生活中較親近的議題,讓孩子從案例中開始腦力激盪。他先以「校長現在有一筆經費,想為運動會,為操場添購設備,那麼程序上應該思考什麼?」,讓孩子分成6組進行討論。 在討論過後,孩子的答案五花八門,如第一組認為,校長應該先思考要買的物品價值、其次是好壞、再來是設備大小能否放在適當的位置?第二組則強調考量需求與實用度。也有不少孩子提出美觀性、安全性與是否超過預算等問題。 陳麟祥說明,這就是所謂思考工具的步驟。當一個人要下決定時,應該思考並找出需要的資訊,才能做出必須做的決定。而「需要的資訊」在這個案例中,便是「關於操場設備的各種資訊」。 然而當資訊足夠後,還不能下判斷。第二個步驟要做的,便是檢驗收集資訊的方式。陳麟祥表示,如果收集的資訊不夠完整,那麼就無法收集到所有必要資訊,自然就不足夠幫助判斷。而要收集完整資訊的方式,最重要的便是:「會受到影響的人能否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為了讓孩子更清楚這個概念,陳麟祥也曾辦理公聽會的活動,以健保問題為例,讓孩子分組角色扮演醫師連盟、健康家族、有錢人、付不起健保的利益團體,讓孩子透過角色的設想,提供意見給召開公聽會的立委。 經過實地模擬,孩子多半都能理解,當校長要添購設備時,若要完整收集資訊,最好的方式便是事先跟製造商談過,了解設備價格與安全性,更重要的是應該開會,邀請學生、家長、老師共同表達意見。 陳麟祥強調,雖然資訊收集相當重要,但完整的思考,更要重視檢驗做決定的方式。也就是表達意見的相關人士態度是否公正,其次,也要考量其他重要人權如隱私權、自由權等。簡單地說,所謂程序正義,便是能否達到程序正義目標:用公平方式收集資訊(增加得到所需要的資訊機會)、保護人權、做正確明智的選擇。 知名案件當題材 除了以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討論,陳麟祥也會引進一些法律上知名的故事做為討論題材。如「李本翰的審判」案例,是一個發生在17世紀英國倫敦的事件。當時英國國王私自設了一個特別法庭,叫「星辰法庭」。這個法庭的法官,通通由國王直接指派,而擔任法官者,多半是皇家大臣。 不管任何人有沒有犯罪,都可能被叫到星辰法庭中接受審判,也就是說,全憑國王一己之好。因此通常被叫去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做錯什麼事,整個審訊也都秘密進行,法官甚至還會誘導嫌犯透露一些有關犯罪的訊息,如果嫌犯不說,就拷打。 當時有一名叫做李本翰的清教徒,他因為不贊成當時掌權國會的做事方式,所以自己設立教堂,引起政教合一的當局不滿。而且李本翰還自己寫了一本書,書中內容批評英國,讓英國國會相當不高興。 1637年,星辰法庭要求李本翰出庭,卻沒有陳述任何理由。於是李本翰要求自己應該透過一般法庭審訊,也要求享有權利,包括有律師、可邀請對他有利的證人出庭、法庭不可強迫他說話、審訊他前法院必須發通知書等。 想當然,星辰法庭不可能同意,於是李本翰便拒絕回答任何問題,法官嚴刑逼供,李本翰仍然不回答,於是李本翰除了被鞭打,還被關在圍欄示眾,試圖羞辱李本翰。然而李本翰並不服輸,他竟向每個路過的人控訴英廷暴行。 因為李本翰一直不肯停止控訴,星辰法庭便進一步派人塞住他的嘴巴、不給他吃東西,直到李本翰出獄後,英國國會開始有了反省,表決星辰法庭對待李本翰的方式並不合法,於是要求國會賠償李本翰,星辰法庭才就此廢止。 在說完這個故事後,陳麟祥便讓孩子討論案例,因文德國小也強調資訊融合教學,孩子便可把討論心得上網,做為紀錄。陳麟祥認為,這些紀錄都相當寶貴,也是最好的素材。 陳麟祥指出,在上法治教育課程的時候,他也時時關注到品格教育的問題,並認為目前品格教育並不強調「選擇」的問題。陳麟祥說,法治教育中通常因強調公民素養,所以能開放質疑,但目前的品格教育卻從未教導孩子質疑。 然而,法治教育與品格教育在生活中許多現實狀況其實是會有衝突的,而目前的教育卻沒有教導孩子如何在兩者之中做出選擇。陳麟祥認為,雖然教育部目前強力推廣法治教育與品格教育,但礙於課程時數,並非每個學校都能做得很落實,因此若能將兩者結合,並編製一些可與其他課程融合的教材,不但節省時間,對孩子來說也很有益處。 台北縣土城市清水國小生教組長蔡宗聖表示,清水國小因為相當重視法治教育,加上地利之便,目前已將法治教育推為校本課程,發展為學校特色,並且要在將來辦理模擬法庭,讓孩子更熟悉法治教育的內涵。 適當教材很重要 迪摩根在參觀完兩所學校的演示後,認為台灣的法治教育課程不但開放,更充滿討論:「就是這種溝通方式,才能把重要觀念傳遞給學生。」她特別喜歡陳麟祥運用白板教具讓孩子討論的概念,也贊許陳麟祥在課程開始前能先替孩子溫習上一堂上過的法治觀念,再逐次討論。 文德國小的學生也紛紛表示,透過法治教育的課讓她們學到很多怎麼解決事情的問題,比方跟跟弟弟為了不同意見而吵架時,便可逐一檢視線索,運用邏輯解決問題;而同學之間在分配餅乾時,也可用到分配正義的概念,讓她們了解法治與生活其實是分不開的。 迪摩根說,雖然美國也相當重視法治教育,但目前仍不是必修課程。一直以來,都是民間自行推動為主,尤其幾十年推下來,近年經費變少,只能透過一個特殊基金支持。目前在美國共有17州、24個學區推行法治教育,運用和台灣類似的教材。 不過除了目前在台灣使用的這套教材外,美國另有兩套教材,分別是憲法,也就是公民教育的部分,另一套則是公共政策的教材,提供高年級跟中學生使用,希望透過教材內容,讓孩子明白公共政策的制定如何進行。 民間司改會法治教育向下紮根中心認為,法治教育其實應由法律專業人員提供適當正確的素材,而由教育工作者對學生施教。過去台灣典型的法治教育方式是邀請法官、檢察 官或律師到學校演講,但法官律師對教育環境陌生,演講機會有限,法治教育常如同蜻蜓點水,不易使法治教育確實做好。 但德州律師公會,乃至於美國公民教育中心所進行的法治教育,卻由律師、法官、教育工作者等各種專業人員,整合出適當的教材,再由教育工作者將這些教材使用在學校。如此作法才能發展出有系統的師資、教材、教法,使法治教育成為日常教育的一項。也惟有此等認識,像德州律師公會這樣的法律專業團體,才會願意聘任教師背景的人員,為其律師公會推動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範圍包羅萬象,但總括來說,是以日常生活法律常識為主的部分,以及以法律所據以為基礎的價值為主的部分。民間司改會法治教育向下紮根中心認為,一個社會國家的國民教育體系,應當接受何種內容的法治教育,應該由各專業的人士,包括法律界、教育界、學術界等,依據國家社會發展及個人發展的需要長期的規劃,而不是隨性的由具有法律專業的人士主導。 公民社會的基礎 這幾年民間司改會法治教育向下紮根中心不斷向國外取經,以參與阿根廷國際會議所得到的資訊來看,「民主法治國家能健全運作的基礎,在於健全的公民社會」。當學校學生離開學校後,即投入社會成為公民社會的一分子;因此中小學階段的法治教育,自然應當以培養健全公民的法律知識為主,這正是為學生成為社會公民作準備。 陳麟祥也說,知識應當偏重法律所據以為基礎的價值,例如人權、正義、理性互動等。過去的法治教育都太過教條,過分強調法律常識的法治教育,充其量只能使人得到在社會中自保的工具,但對於培養民主法治社會的公民的助益其實有限。 陳麟祥認為,法治教育應同時提供學生身體力行的活動。目前推廣的民主的基礎系列教材,著重於權威、隱私、責任、正義等相關實例的討論,雖然內容教材都已經相當豐富,但孩子對於發生在生活週遭時事的敏感度仍相當低,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如最近吵得極為火熱的環境議題「蘇花高」,即牽涉到「程序正義」的問題,如果教師能有足夠的敏感度,將這些時事與教材結合,相信孩子的學習層次能夠加豐富。 他認為清水國小未來將發展模擬法庭的概念也相當好,「唯有藉由對公共政策制定的參與,才能真正學習到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各種技能,諸如收集與分析資訊、相互討論、凝聚共識等」。 迪摩根進一步強調,公民參與教育活動正是為公民法治教育打下基礎的好方法,公民教育或法治教育不僅是在課堂上由教師講課、傳授的一門課,而是藉由討論、活動,讓學生從實作過程中學習(learning from doing)到公民技能的課程,也是民間團體推動法治教育所要謹記的目標。 |
|
(回目錄) |
扶輪分享──推廣法治教育 | |
■吳建村D.G. C.T. | |
這是豐收的一年,也是感恩的一年:扶輪分享年。 國際扶輪3480地區的每一位社友,在年度內充分的發揚他們分享的精神:分享他們的時間;分享他們的金錢;分享他們的經驗與才能,更分享他們的愛與分享他們對扶輪的責任。 除了四大服務外,我們對新世代的使命與教育責任,更是責無旁貸。當我們在人道(Humanity),反饑(Hunger)與保健(Health)上做各種計劃時,目的無它:提供一個更好的明天給我們的下一代。所以舉凡扶幼團、扶少團、扶青團、RYLA、YEP、GSE及法治教育向下紮根等各項活動之推展,都是為了這個目的。也感謝所有的社友們替青少年做了最好的楷模。 3480地區自2001~2002年度舉辦法治教育向下紮根之一系列活動以來,就結合台北律師公會、民間司改會,引進美國公民教育中心教材,開始在台向下紮根。5年來深耕有成,成就非凡。今年3月22日,在法治教育國際交流研討會的「挑戰未來公民」暨國中教材新書發表會上,受到美國公民教育中心國際訓練顧問迪摩根女士(Dee Morgan)的極度稱讚。她對台灣扶輪社友之無私奉獻及帶動法治教育向下紮根之各項活動之傑出,表現表示無限欽佩與讚賞。台北大安社的P.P. Diamond和他的團隊獻身與法治教育的用心,功不可沒。 本地區各社都成立有法治教育委員會,並參加本地區之捐款及活動。本年度除了贊助教材之印製外,還舉辦徵文比賽、活動教學紀錄片競賽,並且提供3名碩士班學生獎學金供他們研究法治教育之發展,作為未來成立民間基金會永續經營之儲備。目前也得到民間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助印教材1千套,共25萬元(第二次捐獻),及永大文教公益基金會助印教材5百套,共12萬5千元(第三次捐獻),供培養種子老師研討會之用。同時,配合各縣市教育局舉辦老師研討會,由扶輪社認養社區國小,國中之贈書等活動。 法治教育對於青少年的公民學習,甚至成年人的公民行動能力,都能產生啟蒙引導的幫助。在民主改革浪潮中的台灣社會,我們所不可或缺的公民素養──法治、人權、品德,是法治社會中最重要的生活文化,也是培養優質公民邁向世界法治社會之林,繼續保有競爭力之重要元素。願扶輪社的熱情與無私的服務精神,讓法治教育在台灣深耕,變成安居樂業的寶島。 (國際扶輪3480地區2007-2008年度總監) |
|
(回目錄) |
長期徵稿啟事 |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