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第243期
 http://www.wordpedia.com 每週三發報|2008.04.23 
研發學習科技‧創新知識價值
【第243期】止痛大作戰!


遠流影音館2008全心推薦:生命教育系列、心靈探索系列


  「英文環境」直接影響 學習英文的效果,《視覺系英文》透過實景照片,帶你到北美實際生 活環境中學好英文。
  >>我要學英文

頭痛的時候,你是吃藥,還是忍耐不理它?你知道為什麼會頭痛嗎?止痛藥難道不傷胃就可以嗎?找出疼痛原因,調整生活型態,了解用藥知識,好好珍惜自己,才能讓身體陪你健康快樂一輩子!

【東方 vs. 西方】

【東方觀點】

頭痛
headache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漢語拼音】toutong
【中文詞條】頭痛
【外文詞條】headache
【作  者】國春蘭

知識分類:分類檢索/中國傳統醫學/中國傳統醫學/〔病證〕/〔內科病證〕/頭痛

頭顱上半部的疼痛,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可由全身病、頭部器官疾病及腦部病變引起。頭痛不包括面部疼痛。頭部疼痛的敏感結構包括覆蓋在頭顱表面的組織,如頭皮、皮下組織、肌肉、肌膜、尤其是動脈、顱內的血管(如腦膜動脈和顱底動脈、靜脈竇及其分支)、顱底部的硬腦膜、三叉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面神經的中間神經以及頸神經根等。這些疼痛敏感組織可因顱內、外血管的擴張、頭頸部肌肉的持續性緊張,以及受到牽引、壓迫、炎症等刺激而發生頭痛。頭部器官疾患可引起牽涉痛,精神因素可致功能性頭痛。大多數頭痛不是嚴重的疾病,但頭痛有時是某些嚴重疾病的早期信號,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對頭痛患者要認真檢查、診斷,早期治療。

病因分類 頭痛可因全身性疾病或局部性疾病引起。伴發頭痛的全身性疾病很多,包括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流感、傷寒、瘧疾等,慢性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病、尿毒症、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等,急性和慢性中毒如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鋁中毒、汞中毒等。能引起頭痛的局部病變包括頭部器官疾病如青光眼、中耳炎、乳突炎、鼻竇炎等,頭皮、顱骨疾病如感染、外傷、腫瘤等,頸部病變如頸肌炎症、外傷、情緒緊張及特殊姿勢等因素所致的頸枕部肌肉持續性收縮等,引起頭痛的顱內病變包括外傷如急性顱腦外傷、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腫,感染如腦膜炎、腦炎、腦膿腫等﹔血管性疾病如腦動脈硬化、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出血、動脈炎、動脈瘤等﹔腫瘤如腦瘤、腦轉移瘤及其他佔位性病變等。腰椎穿刺後或腰椎麻醉後亦可以出現頭痛。頭痛也見於多種神經障礙,如神經症等。根據病因,可將頭痛分為以下種類。

血管性頭痛 是血管舒張功能障礙所引起的頭痛。多為頭部脹痛、牽扯痛、搏動性跳痛、電擊痛等,常為雙側或全頭痛。可伴有噁心、嘔吐。低頭、咳嗽、用力、發熱、缺氧等可使頭痛加重。頭痛的發作與月經、季節或環境有較密切的關係,病因消除後頭痛可緩解或消失。高血壓性頭痛是顱內動脈持續擴張的結果,為額、枕部或瀰漫性全頭搏動性鈍痛。清晨,低頭及用力時頭痛加重,休息時可緩解。頸外動脈分支擴張可致搏動性跳痛,多局限於一側,壓迫同側頸總動脈或頸外動脈分支可使頭痛減輕。麥角胺可使頸外動脈及其分支收縮,搏動減弱,從而緩解頭痛。顳動脈炎頭痛呈燒灼樣持續性頭痛,早期有發熱,顳動脈增粗,觸壓痛明顯,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少數病例可有眼肌痲痺。

偏頭痛 也是一類血管性頭痛,多見於女性,發作前有先兆,多為一側性搏動性痛。

腦血管病性頭痛 顱內動脈瘤多表現一側眼眶周圍搏動性痛或脹痛,有時伴動眼神經不全痲痺。腦血管畸形有癲癇發作、出血和頭痛三大特徵。動脈瘤和腦血管畸形均可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所致的頭痛為全頭部爆烈樣劇痛,伴噁心、嘔吐。高血壓腦出血可有劇烈頭痛、嘔吐及意識障礙。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有輕度頭痛,很少伴發嘔吐。

顱內感染性頭 各種病原引起的腦炎、腦膜炎均有頭痛、頸項強直和急性感染中毒症狀。頭病以枕部或深在而瀰漫的跳脹痛或撕裂樣劇痛。屈頸、咳嗽、用力時頭痛加劇。病情好轉頭痛隨之減輕或消失。腦脊液呈炎症性改變。

腦腫瘤性頭痛 腦腫瘤及其他佔位性病變如膿腫、血腫等所致的頭痛,因顱內壓力增高或直接壓迫刺激腦膜,牽拉血管及神經而發生頭痛。腦腫瘤病人的頭痛常常是首發症狀,初起多為間歇性輕度頭痛,以後隨著腫瘤的發展而逐漸加重,並可伴有嘔吐。天幕上腫瘤多在額顳部頭痛,天幕下腫瘤常於顳枕部頭痛,半球腫瘤為病灶側頭痛。這類頭痛伴有局灶性體徵、癱瘓、失語和小腦性共濟失調等。

頭部器官疾病頭痛 機理各異。長時間閱讀疲勞及屈光不正時可感到額部及眶上部頭痛。眶部組織及眼內結構的炎症和虹膜睫狀體炎可引起劇烈頭痛。視神經炎時出現額部頭痛,眼球轉動時球後有牽引性疼痛,而且視力突然減退。 ......看全文

【西方觀點】

頭痛
headache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頭痛
【外文詞條】headache

知識分類:人體、健康篇>醫學

泛指發生在大腦部位的疼痛。這是一種每個人都有過不計其數次經歷的症狀,而且,以頭痛為病,反復發作者,約及人口總數的1/10。不過,人們對頭痛的感受有十分明顯的個體差異,這裡不僅有主觀原因(對強度的耐受性),也有客觀因素(原發病的嚴重程度)。

頭痛大多因特異性痛覺感受器受到超量刺激或損傷所致,故可按感受器所在位置,將頭痛分為顱內型和顱外型兩類。

顱內型頭痛的主要原因有:突發性血壓升高所致顱底動脈擴張(見於發熱、醉酒醒後、血壓突然升高等情況);顱底動脈及其周圍腦膜組織的炎症、出血等(如腦膜炎、腦出血);顱內占位性病變(如腫瘤)。顱內性頭痛的發作多突發性、少持續性,強度多和體位有關。臨床上,凡由上述顱內原因所致頭痛,都會伴有與病變部位相應的神經定位症狀和體徵。

顱外性頭痛的主要原因有:1.支配頭面部的顱外動脈高壓、管腔擴張(如緊張性頭痛);2.頭、頸、面部肌肉的持續攣縮(如陣發性緊張性頭痛,還可見於過度勞累、眼疲勞、頸位固定等)。

不過,臨床醫生常把頭痛分為陣發性緊張性頭痛、慢性日間頭痛、偏頭痛和額頭痛4種類型,這種分類法顯然更為直接和實用。陣發性緊張性頭痛最常見,患者只感輕至中度頭痛,也無明顯的位置特徵和規律性,可自癒而無須去看醫生。90%以上的患者都有過度勞累、精神緊張、惱怒、挫折、憤懣不平、焦慮不安、精神抑鬱等切身的利害感受和情緒背景。據信,觸及靈魂的情緒障礙可引發動脈和肌肉的功能異常,進而導致頭痛。阿斯匹靈和對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即撲熱息痛)一類止痛藥對此類患者有效。

慢性日間頭痛的臨床表現和陣發性緊張性頭痛多有相似之處,只是更具規律性,以日間發作為主。導致本型頭痛的主要原因是持續不變的心理壓力、精神抑鬱、焦慮、憤怒、挫折或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此外,過量服用止痛藥也可導致慢性日間頭痛。選擇性5-羥色胺吸收抑制劑氟苯氧丙胺(抗抑鬱藥)、三環抗抑鬱藥阿密屈替林(amitriptyline)對治療慢性日間頭痛有效。

偏頭痛以反復發作,疼痛劇烈,常伴有噁心、嘔吐為特點;發作頻率不等,密則每日,疏可經年,但以每月1~2次者最多見;多有誘因,如壓力、月經前後的內分泌激素水平的變化、飲酒等。少數患者在偏頭痛發作前有先兆症狀,如閃光錯覺、視覺障礙、暈眩、麻木,甚至可以出現一過性的語言或(和)軀體運動障礙。這些先兆症狀的持續時間少則l0~20分鐘,多則1小時。然後轉變為頭部的單側、劇烈的跳痛,其強度是以能否忍受為說法,但很少有呈瀰漫性或雙側性頭痛的;改變體位則頭痛加劇;其他症狀還有畏光、噁心、嘔吐等。自然病程多為12~24小時,亦有更長者。

偏頭痛的確切病因不明,但因75%~90%的患者都有家族史,故有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之說。女性患者的數量約為男性的一倍。本病患者多有明顯的性格特徵:要強、上進、勤奮、努力。據說,偏頭痛的發病機制和大腦中的一種神經介質5-羥色胺的異常調節活動有關。但個案的實測結果不盡一致,對臨床冶療也還未產生任何實際影響。這一說法最有力的支持證據是:用於治療偏頭痛的主要藥物好像都是要影響機體對5-羥色胺的調控機制。

偏頭痛的治療中有一個重要步驟是要確定其發作的誘發刺激,以利日後迴避之。藥物治療包括止痛和預防,前者主要包括阿斯匹靈、撲熱息痛、非類固醇類抗炎藥伊布普洛芬(ibuprofen)、萘 普生(naproxen)、強力止痛藥麥角胺、sumatriptan、甲磺酸雙氫麥角胺(DHE-45)、咖啡因。所有這些藥物都能增強大腦神經介質5-羥色胺的作用或增加其供給量;如在發作後馬上服藥多可奏效。預防性用藥主要適用於那些病情極重者,或是發作頻率超限者。患者須每天按時服藥,長期堅持,以減輕發作強度、降低發作頻率,主要有麥角胺、β阻斷劑如心得安、噻 嗎心安、鈣離子通道阻滯劑、5-羥色胺拮抗劑馬來酸二甲麥角新鹼等。

額頭痛的臨床表現和偏頭痛有些相似,但男性多見,好發年齡20~60歲。發病突然、劇烈跳痛,痛點多在前額和眉間一線,常伴流淚。頭痛持續時間不長,每次發作不超過2小時,但發作頻率較高,每個時間單位(天、週、月)要以幾次計。因無明顯發作誘因,故來去迅速。兩次發作之間隔,少可數月,多則數年。

剖析疼痛,對症下藥
Toward Better PAIN CONTROL

【摘  自】科學人雜誌2006年7月號 第 53 期
【中文章名】剖析疼痛,對症下藥
【外文章名】Toward Better PAIN CONTROL
【作  者】巴斯包姆 ( Allan I. Basbaum ) 、朱里斯 ( David Julius )
【譯  者】潘震澤

知識分類:醫學

人人都有過疼痛的經驗,但疼痛到底如何產生、止痛藥為什麼有效、又為什麼會有副作用?科學家現在對這些細節有更多了解,也有了新的療法,可望更有效控制疼痛。

抽痛、癢痛、持續痛、戳痛、刺痛、撞擊痛、劇痛;不同類型的疼痛,帶來的不適感各異;但有一點相同,就是受疼痛折磨的人,都希望疼痛能夠停止。

然而,今日最多人使用的止痛藥,基本上是用了好幾世紀的民間土方,譬如從罌粟花提煉出來的嗎啡與其他鴉片類,以及從柳樹皮萃取出來的阿斯匹靈。雖說這些藥物確實能止痛,但各有局限。阿斯匹靈及其他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好比布洛芬(ibuprofen),對於大部份的嚴重疼痛無效;就算是作用最強的鴉片類藥物,也不是對每個人都有效。再者,它們都可能有嚴重的副作用,病人也經常對它們產生耐受性,必須使用更高劑量才能獲得止痛療效。

過去20年,神經生物學家對於傳遞疼痛訊息的細胞路徑和特殊分子,已有長足的了解;如今,科學家正利用這些知識來設計新的止痛療法,不單更有效,副作用也更低。的確,目前研發中的止痛療法之多,已超過本文的篇幅所能涵蓋。

火粒子

17世紀的法國哲學家笛卡兒曾提出一個理論,來解釋人們如何感覺疼痛。他的看法是,無論是捏、打或戳的動作,基本上都拉動了某根神經索,而敲響腦中某個疼痛的警鈴。笛卡兒認為,如果某人的腳遭到火燒,「快速移動的火粒子」將引起騷動,「而沿著神經纖維傳遞,一路上到腦部才停止。」

其實,笛卡兒的想法不算太離譜。一般說來,疼痛源自身體周邊組織,好比皮膚、內臟或其他位於中樞神經系統以外的區域,也就是不屬於腦與脊髓的部位。當腳趾踢到硬物或身子靠上發燙的爐子,都會活化稱為「痛覺受器」的神經元(神經細胞);這些神經元專對傷害性刺激產生反應,好比說極端的溫度或機械壓力,或者是組織受傷或發炎時產生的化學物質。

痛覺受器有兩個分支:其中之一伸往周邊、連接到各小塊組織上,可偵測感覺;另一分支則通入脊髓(見49頁〈感覺疼痛〉)。介於兩個分支間的神經細胞本體,則位於脊髓外的某個構造裡。當周邊分支的特殊偵測分子,碰上出現在皮膚或內部器官的有害物質,就會引發神經脈衝順著神經線路傳遞,經由通往中樞的分支,進入脊髓當中稱為「背角」的區域。在此,痛覺受器的神經末梢會釋放稱為神經傳遞物的傳訊分子,活化背角的神經元,促使它們將警報上傳至腦部。雖然我們一般都把痛覺受器視為感受痛覺的神經元,但它們的功能只是告知身體,有潛在的傷害性刺激存在;真正將訊息解讀為疼痛,並讓我們發出「好痛!」叫聲的,其實是腦。

並非所有的疼痛都會帶來麻煩。舉例來說,一些伴隨輕微組織受傷(好比拉傷或擦傷)的劇烈疼痛,是有保護作用的:它讓生物避免進一步的受傷;同時,這種疼痛通常為時不長,會隨時間逐漸消退。

最讓病人(還有醫生)難過的,是持續不消、且難以治療的疼痛。這種情形通常是因為引起痛覺的傷害或發炎,一直都存在的緣故。譬如關節炎的疼痛,就是來自持續的發炎;伴隨侵入式癌症而來的疼痛,則大多肇因於組織的受傷及發炎。

還有其他情況,持續不消的疼痛是來自神經病變,由神經細胞本身受到傷害所造成。這種持續性的疼痛,可能是因為多發性硬化症、中風或脊髓傷害等,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元受損,也可能來自周邊神經的傷害。例如截肢者對已經不存在的肢體仍感覺疼痛(幻肢痛),或是曾染上疱疹但已消退的人,多年來皮膚仍有燒灼感(疱疹後神經痛),都是為神經痛所苦。當這種疼痛持續不消時,就已經不是身體受傷或其他病症所引起的症狀了;它本身就是神經系統的疾病,需要尋求疼痛專科醫師的診治。

無止境的疼痛

身受難以控制的疼痛所苦的人,有個共通特點,就是他們對刺激異常敏感:有人是對一般的疼痛刺激反應過度(痛覺過敏),有人則是對一般正常無害的刺激過度反應(異位疼痛)。對患有異位疼痛的人來說,身上衣物輕微碰觸皮膚,或是彎曲身體關節,都可能產生無法忍受的疼痛。

生物學家目前已知,這種增高的敏感度(敏感化)來自神經細胞的分子或結構改變。例如在身體周邊,促進發炎反應的分子可能影響痛覺受器,對偵測到的有害刺激過度反應;甚至在沒有任何環境刺激下,這些發炎分子也可能促使痛覺受器發出訊息。

敏感化還可能是因為中樞神經系統的變化,導致痛覺傳遞路徑的活性增強。這種改變可能持續好長一段時間,改變的情況包括對神經傳遞物(由痛覺受器釋放)產生反應的受體數量增加,甚至還可能是神經線路出現新的接線,以及喪失了原本抑制疼痛訊息的神經細胞。這種有中樞神經系統參與的情況,稱為中樞敏感化。

不論是哪個過程出問題,持續不斷的疼痛都會造成敏感化,也使得不舒服的感覺更為惡化及延長。因此,許多研究人員在尋求新的止痛藥方時,都會把解除痛覺過敏及異位疼痛列入優先考量。另外,病人也必須體認,對於持續的疼痛,不應該強迫自己忍受,而需要積極的治療,以免進一步造成敏感化。

找出疼痛的源頭

在尋求新的止痛劑時,大多數努力的方向,都朝向一般發出疼痛訊息的位置,也就是身體周邊。痛覺受器用來偵測有害刺激的某些特殊分子,很少出現在身體其他地方。若能阻斷這些分子,將可能關閉疼痛訊息的傳遞,而不至於干擾其他的生理活動,因此可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副作用。

今日最常用的阿斯匹靈及NSAID等止痛劑,主要作用於周邊。當有組織受傷,傷處各種細胞會大量釋出稱為前列腺素的化學物質,作用在痛覺受器感知疼痛的分支,降低其活化的門檻。阿斯匹靈及NSAID抑制了細胞用來生成前列腺素的酵素群(環氧化酶 )。這些在一般藥房就可買到的非處方藥,消除了一般常見的疼痛,但它們也抑制了體內其他部位的前列腺素生成,經常引起胃痛、腹瀉以及潰瘍等副作用。這些問題使得這種藥物無法長期使用,劑量也受到限制。

為了降低胃腸道的副作用,許多藥廠發展了針對環氧化酶 -2(COX-2)的系列藥品。由於COX-2通常不在胃腸道運作,因此作用遭到阻斷後,應該不會引起傳統NSAID類藥物帶來的副作用。這類抑制COX-2的新藥,是否真的對胃比較溫和,還有待驗證,但它們本身的問題已經浮現。例如,用於消除關節炎疼痛的處方藥偉克適(Vioxx,有效成份為rofecoxib),已發現會大幅增加心臟病及中風的風險而遭到下架。至於其他COX-2抑制劑的不良副作用,也正嚴密評估中。

辣椒素現身

由於科學家發現一些幾乎只存在痛覺受器的作用目標,因此選擇性止痛藥物的發展,也出現契機。其中最吸引人的目標是辣椒素受體。該受體是一種離子通道,出現在許多痛覺受器的細胞膜上,不只對辣椒的辛辣成份起反應,也對傷人的熱及質子(造成酸性的氫離子,在發炎組織中特別多)起反應。在這些化學物質存在下,或是體溫超過43℃,該離子通道就會讓鈉與鈣離子湧入痛覺受器;由此生成的訊息,則由腦部判讀成熱、發炎或辛辣食物所引起的燒灼感。

因此,能夠抑制辣椒素受體的物質,應該就可以減輕由發炎引起的疼痛。的確,在實驗動物身上,這類「拮抗劑」可消除由轉移性骨癌(由他處轉移至骨骼並使骨組織受損的惡性腫瘤)附近的酸性環境所引起的劇烈疼痛。今日,許多製藥公司正爭相發展辣椒素受體的拮抗劑。

操弄辣椒素受體的做法還不僅於此。在某些情況,刻意刺激辣椒素受體,反而可以消除疼痛。對於手術後傷口復原或是神經受損(因感染人類免疫不全病毒、疱疹發作以及糖尿病所造成)而出現搔癢及刺痛感的病人,醫生會開立含有辣椒素的外用藥膏,以消除疼痛。這種藥膏確實的作用方式仍不清楚,但長時間使用低劑量的辣椒素,最終可能造成辣椒素受體對一般刺激的反應下降,或是耗盡痛覺受器釋放的神經傳遞物。

阻斷其他通道

位於痛覺受器的周邊分支還有一種分子,也可能成為藥物作用的目標,而引起製藥公司的興趣。所有的神經元都擁有鈉離子通道,它會隨細胞膜電位變化而開啟,因而產生動作電位,可將訊息從上個神經元傳給下一個。目前,有許多不同形式的疼痛(特別是去一趟牙醫診所引起的),可利用局部麻醉劑來止痛,原理就是將這種電位控制型的鈉離子通道暫時去活化。重點是這種局部麻醉劑必須用在引起疼痛的部位;要是把整個神經系統的鈉離子通道都給抑制住,可是會出人命的。

不過,痛覺受器卻擁有一種特別的電位控制鈉離子通道,稱為河魨毒(TTX)不敏感型,而中樞神經系統裡並沒有這一型。因此,能夠阻斷這一型鈉離子通道的藥物,就能夠施予全身,而不至於有不良作用。有研究顯示,這種藥物可降低受損周邊神經的過度反應,而可能消除一些神經痛。不幸的是,至今製藥界仍未成功研發出這種通道的選擇性抑制劑;部份原因是它與廣泛分佈於神經系統的TTX敏感型鈉通道十分近似。

或許,可以使用一種稱為RNA干擾的新技術,將該離子通道加以消除。這種做法,是將一種稱為短小干擾RNA(siRNA)的小分子引進生物體;siRNA會引發信使RNA的分解,而阻斷某些不受歡迎的蛋白質生成。這項技術已運用在人身上,就某些視網膜毛病進行研究;但想要從RNA干擾技術變成止痛藥物,還是相當大的挑戰。一如基因治療的做法,很可能會使用病毒將siRNA引進體內,這一點則有安全的顧慮。使用這種做法止痛是否可行,還需要時間證實,但這種可能性仍然讓人興奮。

假若藥廠真的研發出所謂的「魔術子彈」止痛藥,亦即某種化合物,可以專一而且有效去除痛覺受器上、與痛覺傳遞有關的分子活性,那麼頑強的疼痛就可以消除了嗎?大概還不成,因為單只關閉痛覺傳遞路徑的一個入口,可能還不夠。

假想有某個藥物,可將緩激肽 的受體給去除;緩激肽是身體周邊出現發炎反應時,生成的一種胜肽 (小型蛋白),可強力刺激痛覺受器。那麼,能阻斷緩激肽 受體的拮抗劑,必定可以防止這些受體造成的痛覺受器活化。然而,對於在受傷或發炎反應時生成的其他痛覺分子,好比質子、前列腺素及神經生長因子等,該藥物並沒有作用,神經元仍可對它們產生痛覺反應。同理,只把辣椒素受體給限制住,或許也不會消除所有由質子所引起的痛覺;因為在某些情況下,質子可活化痛覺受器上、另一批稱為酸感性離子通道(ASIC)的偵測器。

從脊髓下手

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之一,是針對多重痛覺傳遞機制,同時給予雞尾酒式的抑制分子組合。不過另有一個做法,是針對作用在中樞位置的分子,來阻斷所有痛覺受器將痛覺訊息傳給脊髓神經元,不論一開始是什麼刺激活化了這些痛覺受器。

嗎啡及其他鴉片類物質的結合目標「鴉片受體」,位在痛覺受器伸入脊髓的分支上,所以它們使用的就是上述「後發制人」的策略。鴉片類物質活化這些受體後,會抑制神經傳遞物的釋放,因此阻斷了將痛覺訊息傳給脊髓神經元的過程。此外,鴉片類物質也會降低脊髓背角神經元對疼痛訊息的反應。由於這類藥物作用於脊髓,理論上可以治療所有類型的疼痛,但它們對與發炎有關的疼痛,效果最佳。

不幸的是,全身上下包括腦及胃腸道系統裡的神經元,都帶有鴉片類受體。這種到處都在的特性,也就解釋了嗎啡及同類化合物所引起的廣泛副作用,例如嚴重便秘及呼吸中止等。這些問題可能限制了病人能夠安全使用的劑量,也影響了醫生開立處方的意願。許多醫生對於開立鴉片類處方有所顧忌,理由是怕病人上癮;只不過,為了止痛而服用鴉片的人當中,出現成癮的情形並不常見。為了避免一些不良副作用,鴉片類藥物往往是直接注入脊髓外圍充滿液體的腔室;此外,也可能經由注射(針對手術後疼痛)或是以靜脈插管灌注(針對慢性疼痛)的方式施予。

鴉片類的替代藥物,也是有的:可干擾鈣離子通道的藥物,也就能阻斷痛覺受器的脊髓端釋放神經傳遞物。鎮頑癲(Neurontin,有效成份為gabapentin)是種抗癲癇藥物,可與某種鈣離子通道的特定次單體作用,而能消除某些疼痛。另一種相當新的藥物,稱做Prialt(有效成份為ziconotide),是由某種太平洋芋螺的毒素衍化生成,可抑制一種稱為N型的鈣離子通道。

一如鴉片類受體,N型鈣離子通道也分佈在整個神經系統。如果ziconotide經由全身給予,血壓將驟降;因此,一般以注入腦脊髓腔的方式給予。雖然該毒素可阻斷疼痛,但它仍可能在中樞神經系統引起不舒服的副作用,包括頭昏、噁心、頭痛以及神智不清等。因此,ziconotide大多用於對其他止痛藥都無效的癌症末期患者(見2005年5月號〈芋螺毒素,止痛妙藥〉)。

最近,作用於大麻素受體的藥物也進入了臨床試驗;大麻素受體是大麻在人體內作用的位置。看起來,這類物質可經由數種方式來降低疼痛,包括干擾痛覺受器與其標的細胞間的訊息傳遞,以及降低發炎細胞的活性。

防範災難

有些研究人員專注於脊髓神經元,不讓它們對痛覺受器所分泌的神經傳遞物起反應,尤其是痛覺訊息的主要攜帶者──麩胺酸。麩胺酸在脊髓背角可活化好幾種受體,其中的NMDA受體負責中樞的敏感化,也成為新一代止痛劑的作用目標。

人體內每個神經元上都帶有某種NMDA受體,因此,抑制所有的NMDA受體將帶來嚴重副作用,包括記憶喪失、癲癇發作及身體麻痺等。為了避免這些反應,研究人員針對主要存在於背角的NMDA受體亞型,試圖牽制它們的作用。某些物質能與帶有NR2B次單體的NMDA受體結合,在動物實驗得出讓人鼓舞的結果。例如脊髓液中直接注入某個NR2B抑制劑的小鼠,比起沒有接受注射的小鼠來,對痛覺較不敏感;此外,對於周邊神經受傷的小鼠,該藥物也消除了牠們的異位疼痛。

好些痛覺受器也釋放胜肽類神經傳遞物,像是P物質及降鈣素基因相關胜肽(CGRP)。這些胜肽作用於特定受體,活化了脊髓中傳遞痛覺的神經元;因此,阻斷這些胜肽與受體的互動,顯然頗有止痛的希望。只不過事與願違:選擇性阻斷P物質的作用目標「神經激肽-1受體」(NK-1受體)的止痛臨床試驗失敗;可能原因是,只阻斷該受體並不足以止痛。至於抑制脊髓當中CGRP的活性是否就能夠止痛,目前還不知道,但製藥界發展中的消除偏頭痛藥物,作用方式就是防止CGRP釋入腦部表面的血管。

斬殺信使?

要是所有嘗試改變疼痛訊息傳遞的努力都失敗了,我們還可以考慮幹掉送信者。不過,切斷痛覺受器通常得不償失,因為先前提過,神經受傷可能造成更頑強、持續更久的疼痛。切斷脊髓當中將訊息傳向腦部的通路(脊髓索切斷術),一度常用,如今則只用在對所有止痛治療都不起反應的癌症末期病人。這種手術的問題在於:外科醫生無法選擇性地只切除「痛覺」通路。

目前,這個問題有個可能的解決之道,已在動物身上實驗成功而引起相當注目;這是種分子療法,能消滅一小批接收痛覺受器輸入的脊髓神經元。這種殺死細胞的療法,是將P物質接上肥皂草毒素(saporin);當P物質與神經細胞上的NK-1受體結合時,整個化合物會被納入細胞質當中,然後釋出肥皂草毒素,而將神經細胞殺死。由於該化合物只會進入帶有NK-1受體的細胞,因此研究人員期望副作用能降到最低。

不過,去除脊髓當中的神經元,只能當成非常手段: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元一般不會再生,因此改變無論是好是壞,都將永久存在。周邊神經系統就沒有這種永久的特性,周邊神經元遭切斷仍可再生。理想情況下,修剪痛覺受器的療法(好比使用高劑量的辣椒素),可去除偵測訊息的分支而止住疼痛;稍後該分支還可重新長回,恢復原本偵測痛覺的功能。

以神經元為作用目標,可能不是克服疼痛的唯一做法。研究顯示,中樞神經系統負責提供神經元營養的神經膠細胞,在周邊神經受傷後也會展開行動。神經膠細胞會移至脊髓背角的受損神經相關區域,然後釋出一些化學物質,刺激痛覺受器末梢在脊髓釋放神經傳遞物,造成持續不消的疼痛感。神經膠細胞釋出的物質,包括生長因子和稱為細胞素的多種分子,還會讓背角神經元變得過度活化;能夠壓抑這種神經元過度活化的藥物,也將能夠幫忙消除這種過度的敏感。好些研究團隊正在努力尋找,神經受傷時是哪些分子通知並活化神經膠細胞,以及抑制這些分子的方法。

有趣的是,脊髓膠細胞受到活化而分泌的物質裡,前列腺素是主要的一類;它們經由阻斷背角神經元上的甘胺酸受體,而強化了疼痛。甘胺酸是種抑制性神經傳遞物,通常會讓這些背角神經元安靜下來。因此NSAID的作用,可能不只如我們熟知,是在周邊干擾前列腺素的生成,還可能抑制了膠細胞的COX酵素。如果是這樣的話,將COX抑制劑直接送入脊髓液,將可能降低由全身給予NSAID所造成的副作用。強化甘胺酸受體活性的藥物,也可能阻擋痛覺訊息傳向腦部。

知覺的問題

本篇文章討論了一系列治療疼痛的實驗性做法,用在動物身上都頗有希望。其中最讓人興奮的,是有些方法在對付由發炎及神經病變所引起的難纏疼痛時,不單可降低過度敏感,同時還保留了正常感覺,造成的副作用也還能忍受。但它們真的能幫助病人嗎?對各種疼痛都有效嗎?這些問題還有待回答。

另一個值得細究的做法,是使用行為療法而非藥物,來治療頑固的疼痛,特別是與纖維肌痛症及大腸激燥症有關的情況;這類疼痛的生理成因,還沒有人能確認。約在10年前,加拿大馬吉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催眠可以改變人腦的活性,以及對疼痛的知覺。科學家先給志願受試者催眠暗示:他們浸置在熱水當中的手,要比實際情況來得更不舒服,或沒那麼不舒服。

研究人員同時利用正子斷層掃描器,來監測這些人腦部的活性。他們發現受試者腦中,對物理刺激強度產生反應的體感覺皮質,在兩種情況下的活性相同;但另一個稱為扣帶皮質的腦區,在相信自己接受了較不舒服刺激的情況下,變的更活躍,顯示催眠改變了這些人對於感覺的認知。如果研究人員更了解腦如何調節疼痛經驗的話,將可能發展更好的認知療法,來調整病人對痛覺的知覺(譯註:知覺是人對感覺的主觀認定)。

19世紀的美國詩人狄瑾蓀經常想著疼痛,她在一首作品裡寫到:

  痛擁有空白的元素;
  它無法回想
  痛從何時開始,或是否
  有哪一日沒有痛。
  痛沒有未來,只有自己。
  

我們只希望,持續研究痛覺機制能得到安全有效的療法,改變疼痛的未來,好比回到疼痛開始前的時光。 (本文出自SA 200606)

紓解疼痛新方向

■稱為痛覺受器的特殊神經細胞,會對傷害性刺激產生反應,並將訊息傳給脊髓當中的神經細胞;接著,再由脊髓神經細胞把訊息傳入腦部。

■痛覺線路當中的痛覺受器及其他神經細胞,都擁有特殊分子,可偵測引起痛覺的刺激。以這些分子為目標,可能發展出更少副作用的止痛新藥。

TOP

止痛大作戰

【摘  自】科學人雜誌2006年7月號 第 53 期
【中文章名】止痛大作戰
【作  者】顏月亮、彭子安

知識分類:醫學

對於這場無盡的戰爭,我們有幾分勝算?

元末明初的古典小說家羅貫中在其著作《三國演義》第75回中,對於華佗為蜀國大將關羽進行「刮骨療毒」有段生動的描述:「佗乃下刀,割開皮肉,直至於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失色,公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須臾,血流盈盈,佗刮盡其毒,敷上藥,以線縫之。」這個觸目驚心、且無麻醉止痛劑輔助的外科手術,著實不可思議。我們姑且不論其歷史真實性如何,但看關羽這種超乎常人的「忍痛」行為,實在讓人歎為觀止。

理性看疼痛

從病理層面來看,疼痛可依照其持續時間的長短,區分為急性與慢性疼痛兩種。急性疼痛是一種症狀,如外傷引起疼痛、手術後疼痛等,臨床上若無其他潛在疾病,則多以舒緩為主;至於慢性疼痛,則通常會持續超過六個月以上,在臨床上普遍認為是一種疾病,需要治療,包括神經痛、下背痛、關節痛及癌症疼痛等。

根據國際醫藥服務有限公司(IMS Health Taiwan)的統計,在2004年台灣地區藥品市場藥效別分類排行中,非成癮性止痛藥的銷售金額就高達12億8800萬元,位居分類排行第19名,其成長率為2.4%,而這些止痛藥主要是用來緩解頭痛、牙痛,以及伴隨職業壓力、受傷或是生理期而來的各種疼痛。疼痛幾乎是每個人都有的經驗,也是門診病人最常見的主訴。治療疼痛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見的是服用止痛藥,而止痛藥也是醫師最常開的處方、病人最常接受的藥物之一。但是,你對止痛藥的了解有多少呢?

藥物的特性

現今止痛藥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非成癮性止痛藥,也是民眾最常接觸到的止痛藥劑。根據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在1999年健保門診資料的回溯統計顯示:非成癮性止痛藥佔所有藥品處方的39.2%,這類藥物包括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例如普拿疼)、水楊酸鹽(salicylate,即阿斯匹靈)、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例如服他寧,其商品名為cataflam,有效成份為diclofenac),以及類固醇(steroid,以糖皮質類固醇為代表),它們的作用機制大多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有關,並且具有解熱、止痛的療效。然而,因為這類藥物抑制了前列腺素在體內的合成,無形中增加細胞分泌平衡失調的風險,而產生一些為人熟知的腸胃副作用,其中尤以水楊酸鹽及NSAID最為常見。這類藥物若用於肝腎功能較差的病患(像是肝病腎病患者以及高齡的慢性病患),則可能需要視其病情,調整其服用劑量。此外,在服用乙醯胺酚的期間,除須按照醫囑合理服用外,於服藥前後也應避免併用含酒精飲品,以避免增加藥物在肝臟代謝的負擔。臨床上偶見過度濫用這類止痛藥物造成中毒或需洗腎的情形,大多是因為止痛藥物服用過量,讓身體的代謝功能變差,藥物所產生的毒性代謝物無法及時排除,而在體內累積的關係。非成癮性止痛藥物雖然能夠發揮止痛效果,但換來的代價卻是不容忽視的。

其實,討論藥物副作用之前,有個觀念需要先建立:在合理用藥之下,藥物副作用是不會在所有人身上發生的。這點從下列事實便可獲得驗證:成大醫院統計就診病患服用非成癮性止痛藥後,發生胃腸道副作用的案例,結果發現,每年平均在1000人中,只有大約11.7~15.6人會引起嚴重的胃腸道副作用。非成癮性止痛藥固然很容易購得、應用範圍廣且頻繁,但在使用上仍須小心謹慎。根據2002年發表在《內科檔案》(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一項研究顯示,患有心臟衰竭的病人,如果經常服用NSAID,會增加心臟衰竭惡化的風險。這項研究報告還指出:若是病人還有糖尿病、高血壓或腎衰竭等疾病,更需要小心使用這類藥品,尤其是銀髮族。

止痛藥還有另外一個類別,就是麻醉性止痛藥,像是嗎啡(morphine)、可待因(codeine)等。這類藥物的作用機制複雜,迄今尚未完全確立,一般認為它們對中樞神經產生多重作用,而改變疼痛的感受。其適應症包括中度至嚴重程度的疼痛,但由於具有成癮性,因此受到嚴格的控管,大多只限於醫療院所使用。麻醉性止痛藥通常是非成癮性止痛藥無效後的選擇,適合手術後及晚期癌症的劇烈疼痛。

昂貴的教訓

每年推出的新型藥物琳瑯滿目,有時候它們的正面療效會在不知不覺中被藥廠和醫療人員過度強調,然而藥物的安全性,才是應該受到注意的焦點。環氧化酶 -2抑制劑(COX-2 inhibitor)偉克適(vioxx,有效成份rofecoxib)的全球回收事件,可做為借鏡:偉克適於1999年5月在美國上市,當時全美約有一億張偉克適處方,其中有10%就是因為該藥物具有「較低的腸胃副作用」才開立的。估計在2003年一整年,全球約有200萬人服用偉克適,並為美國默克藥廠創造了高達25億美元的營收,佔默克總營收的11%。到了2004年9月,偉克適卻因為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全面下市。一直到今天,由於該藥物的心血管副作用而衍生出的巨額醫療賠償訴訟,還在美國各地持續進行。由此可見,衛生主管機關本身需要建立起一套正確、重要、公開的藥物資訊,並且能夠即時提醒醫療人員留意相關的安全與風險性。這是身為研究者、醫療人員、藥物製造廠商、銷售代理商以及政策制定者都必須有所認知的,他們必須了解新藥開發與使用的最大目的,是改善廣大民眾的健康,而非只著重於產品的銷售量與藥效的好壞而已。

前文〈剖析疼痛,對症下藥〉讓人充滿驚奇與希望,目前已經有超過100種以上的新型止痛藥正在研發中,這些新藥治療的方向可區分為:改進目前已知止痛劑的效果、開發比當今止痛機制更好的作用標靶藥物,以及從生物學、人體病理生理學或遺傳學研究為主軸的新機制藥物療法。無論是何種類型的機制,理想中的止痛劑都應符合下列要求:有效、無成癮性、低副作用、不影響病人的意識狀態、不會有耐受性(藥效隨著藥物的正常使用而逐漸降低)的產生,以及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