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8-05-15》 |
本期內容 | |
◎國際專題:博物館的在地特色 | |
◎星國新博物館 保存獨特土生華人文化 | |
◎荷蘭博物館特展 從漫畫看猶太人 |
國際專題:博物館的在地特色 | |
策劃、編譯■陳銳嬪、陳玫伶 | |
每個國家都需要博物館, 紀念、蒐集與保存這個國家的在地歷史與特色。 透過博物館,國人可以瞭解腳下土地的歷史演變, 而遊客更可以對這個地方有更深入的認識。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 希望民眾可以找機會去逛逛自己沒有進去過的博物館。 但是我們更期望,博物館可以更在地更親民, 讓逛博物館成為全民的知性休閒活動。 |
|
(回目錄) |
星國新博物館 保存獨特土生華人文化 | |
(路透社) | |
在已經褪色的深褐色圖片中,一名年輕的華人女子穿著精緻繡花的上衣、紗籠和繡珠鞋,仿彿從歷史中凝視大家。 這張在上世紀被拍下的娘惹或土生華人女子照片,是新加坡新的博物館展出的1千2百件出土文物中的其中一件,希望可以保存這個鮮為人知的東南亞文化。 這些華人移民的祖先,從14世紀開始來到馬來半島,他們被稱為Peranakans,馬來文「當地出生」的意思。 他們娶當地女子為妻、落地生根並形成一個混合華人、馬來人與歐洲人影響的混雜文化。他們有獨特的語言、藝術、食物與衣著,與稍後的中國移民有明顯的區隔。 雖然沒有可靠的人口統計,但是一般相信住在新加坡的土生華人有大約1萬人。新的土生華人博物館在4月26日開幕,收藏了世界上最多的土生華人文物。 該館館長郭勤遜告訴《路透社》說:「有些文物的品質非常高。」 「你無法在其他土生華人的綜合展示場所中,看到如此高品質的東西。」 他說,世界上只有另外兩家博物館有收藏土生華人文物,但是都是規模較小且只收特定珍藏。 這是家半由政府資助的博物館,獲得政府1千2百萬新元(約新台幣2億7千1百萬元)的補助,它希望在第一年可以吸引12萬名參觀者,新加坡政府希望透過提升旅遊業來抵銷製造業衰退帶來的影響。 這家博物館的珍藏有雕刻華麗的19世紀黑檀椅,以大理石鑲嵌並繪上花朵。此外還有以珠子繡出異國鳥兒情調的高貴桌布。 展出的陶瓷、紡織品以及家具,由來自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土生華人捐獻或借出,琳瑯滿目的四散在10個展覽廳中。 互動的展示也展出了土生華人長達12天的婚禮以及他們的葬禮,並以女子在葬禮上嚎哭的照片作為背景。 娘惹與峇峇 這個新博物館也參與了新加坡小小的土生華人文藝復興活動。 有鑑於土生華人社群已經不像往年一樣,是新加坡一個明顯的社群,新加坡逐在2006年出版了第一本「峇峇馬來文」字典。峇峇是土生華人男子。 新加坡土生華人雜誌編輯朱琳達(音譯)表示,土生華人食物也成了主流食物。 她說,在新加坡華人小販中心所販售的薄餅(新鮮春捲)、咖哩、雜菜與鳳梨餡餅都源自土生華人的食物。 一些土生華人餐廳賣傳統食物如炸魚餅、娘惹雞、娘惹粽與以辣椒製成的參巴醬。 土生華人女子的銀腰帶,開始收到城市少女的喜愛,而新加坡航空空中小姐所穿的花朵圖案制服,也是娘惹樣式。 通常以鮮黃、青色與粉紅色組成的土生華人樣式陶瓷杯與盤子,是遊客最愛的紀念品。 但是朱琳達表示,要在現代與多元文化的新加坡,維持土生華人文化的傳統,卻是個挑戰。 她說:「我那一代的人很少會說土生華人方言,那些20到30歲的人更不用說。這讓我們無法與我們的社群產生熟悉感。」 「希望越來越多人以土生華人為傲的現象,可以扭轉這種局面。」 博物館館長郭勤遜指出,年輕的土生華人沒有穿傳統服飾與奉行傳統儀式,並不代表這個文化已經死了。 他說:「重要的文化元素還存在於土生華人的家中。」 「我不會說這個文化快死了,但是一些古式與複雜的儀式已經不再實際,人們沒有多餘的時間來進行這些儀式。」 In a faded sepia picture, a young Chinese woman wearing an elaborately embroidered blouse, sarong and finely beaded slippers, stares out from history. The snapshot, taken at the turn of the last century, of a Nyonya or Peranakan woman, is one of the 1,200 artifacts on display in a new museum in Singapore dedicated to preserving the little-known Southeast Asian culture. The descendants of Chinese migrants, Peranakans, whose name means "local born" in Malay, came to the Malay peninsula from the fourteenth century onwards. Marrying local women, they settled down and formed a hybrid culture that mixed Chinese, Malay and European influences, and differentiated themselves from later waves of migrants from China with their unique language, arts, foods and dress. While there are no reliable population estimates, as many as 10,000 ethnic Peranakans may live in Singapore, whose new Peranakan Museum, opening on Saturday, houses the world's biggest collection of the culture's artifacts. "Some of these things, the quality is so exquisite," Kenson Kwok, director of the museum, told Reuters. "You can't see a comprehensive display of Peranakan material of this quality anywhere else." Only two other museums in the world house Peranakan material, both of which are smaller and more niche in focus, Kwok said. The partly-government funded S$12 million ($9 million) museum aims to draw 120,000 visitors in its first year, with Singapore trying to grow tourism to help offset declining manufacturing. Among the jewels of the collection is an ornately carved nineteenth century blackwood chair, inlaid with marble and painted with flowers, and an elegant 3-foot beaded tablecloth featuring colorful exotic birds. Ceramics, textiles and pieces of furniture -- donated or on loan from Peranakans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 -- are spread through 10 galleries. Interactive displays show an elaborate 12-day wedding and a Peranakan funeral, complete with women wailing in the background. NYONYAS AND BABAS The new museum joins something of a small Peranakan renaissance in the city state. While Peranakans are no longer as distinct a community in Singapore as in the past, the country saw its first comprehensive dictionary of the Peranakan dialect "Baba Malay" published in 2006. A baba is a Peranakan man. Peranakan food has also made it to the mainstream, said Linda Chee, editor of Singapore's Peranakan magazine. Popiah (fresh spring rolls), the curries sold at Chinese food stalls, chap chye (mixed vegetables in bean sauce) and pineapple tarts all have Peranakan roots, she said. Half a dozen Peranakan restaurants sell traditional dishes such as fishcakes, chicken with black nuts, glutinous rice dumplings and chili-based sambals. Others see echoes of Peranakan women's fine silver belts in the -- plasticated -- silver belts worn by the city-state's teenage girls, and in the flower-patterned uniform worn by the national airline's 'Singapore Girl' stewardesses. Bright yellow, green and pink Peranakan-style porcelain tea cups and plates also make popular souvenirs with tourists. But hanging onto heritage can be a challenge in modern, multicultural Singapore, Chee said. "Not many in my generation and even fewer of those in their 20s and 30s can speak the Peranakan patois which gives us that sense of familiarity within the community," she said. "Hopefully, the growing pride in being Peranakan can help to reverse the situation." Just because modern Peranakans do not often wear traditional outfits or observe traditional rituals does not mean the culture is dead, said museum director Kwok.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culture are still alive in Peranakan families," he said. "I won't say it's dying, but some of the archaic and elaborate ceremonies are not practical and people don't have the time to do those anymore." REUTERS |
|
(回目錄) |
荷蘭博物館特展 從漫畫看猶太人 | |
(路透社) | |
無論是翻轉世紀的美國猶太文報紙上的簡單素描,或是漫畫家阿特‧史匹格曼70年前描繪納粹大屠殺的漫畫《鼠》,連環漫畫很久以前就是描述猶太經驗的一種手法。 在阿姆斯特丹猶太歷史博物館的展覽中,猶太裔藝術家對近代漫畫發展演進扮演重要角色,他們在進軍發展圖像小說領域前,曾經創造出《超人》、《綠巨人浩克》、《蝙蝠俠》等作品。 早期的猶太裔移民以短篇連環漫畫的形式,表達他們在美國艱苦的生存經驗,他們的作品從1900年開始刊登在《東海岸》報紙上。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爆發,《芝加哥晚報》上登載了一幅連環漫畫,故事是一個小孩注視著歐洲地圖的同時,問父親比利時的地理位置。 被惹惱的父親回答兒子,他應該要學的是美國旅遊推銷員地理地圖。 其他早期的連載漫畫,甚至對移民講的猶太與混合英語的猶太英文加以嘲弄。 大量存在於傳統出版與插畫界中制度上的偏見,使20和30年代到美國的猶太人第二代,唯有透過新形式的漫畫找到自己的路。 麻塞諸塞州大學的漫畫專家克里斯‧考克說:「漫畫是30年代在紐約發展出來的,而且作家們幾乎是猶太裔身份。」 「猶太人不屬於美國出版市場,他們的漫畫格式新穎、短小並且容易親近。」 這個展覽認為,超級英雄連載漫畫的出現和猶太人整合的過程有關,漫畫表現出了他們在這個城市掙扎的故事。 風行多年的《超人》漫畫,是席格和舒斯特在1932年創造出來的作品,他們兩人都是猶太移民的後裔。 考克說:「由記者克拉克‧肯特偽裝的超人所詮釋的角色,意味著最終想要被主流社會同化的美國夢。」 儘管《超人》漫畫中未提到猶太人特徵的內容,直到1940年的篇章中,超人被希特勒逮到,他告訴希特勒:「我想要向你的下巴猛擊一拳。」才透露出作者的用意。 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納粹大屠殺之後,許多漫畫中的英雄漸漸被刻畫具有猶太人的特徵,文字撰述更為成熟,對於偏見和分離主義的議題有愈來愈多著墨。 阿姆斯特丹的這場展覽中,很大一部份的展覽是向漫畫大師艾斯納致敬,展出他的連載漫畫、巨幅畫作和後期圖像小說的篇章。 1936年,美國第一個連載漫畫工作室成立,艾斯納是共同發起人,他於1940年創造出另類超級英雄《幽靈》。此外,他被推崇也是因為在1978年時,他發展出長篇漫畫,並首先提出「圖象小說」的新概念。 考克表示艾斯納的成就是「創造了文化空間」,使得圖像小說在70年代受到廣大歡迎,創造了一系列探掘猶太人歷史和個人生命經驗的作品。 艾斯納在1978年出版的圖像小說也獲得美國國家圖書館的青睞,收入館藏。 展覽展出了40多名漫畫家的連載作品,包括史匹格曼在1986年出版的圖像小說《鼠》,這本得獎作品描述納粹大屠殺生還者和孩子生活中的衝突,他將猶太人比喻成老鼠,並將納粹形容成貓。 |
|
(回目錄) |
長期徵稿啟事 |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