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第247期
 http://www.wordpedia.com 每週三發報|2008.05.21
研發學習科技‧創新知識價值
【第247期】地牛大翻身!


遠流影音館2008全心推薦:生命教育系列、心靈探索系列


  「英文環境」直接影響 學習英文的效果,《視覺系英文》透過實景照片,帶你到北美實際生 活環境中學好英文。
  >>我要學英文

四川地震造成嚴重災害,地震起因於印度板塊擠壓歐亞大陸板塊,導致斷層斷裂,引發芮氏規模八級強震。四川屬於地震頻繁區,一直是中國重要的地震觀測地點,專家學者莫不希望從相關數據中,準確預測地震發生時間,將傷亡程度降到最低。

【東方 vs. 西方】

【東方觀點】

斷層
fault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漢語拼音】duanceng
【中文詞條】斷層
【外文詞條】fault
【作  者】宋鴻林 趙中岩

知識分類:分類檢索/斷層

斷層的斷距和滑距

沿破裂面兩側岩塊發生顯著相對位移的斷裂構造。斷層的規模大小不等,大者沿走向延伸可達上千公里,向下可切穿地殼,常由許多斷層組成,稱為斷裂帶;小者可見於手標本。

幾何要素 斷層由斷層面和斷盤組成。斷層面是岩石沿之發生相對位移的破裂面,簡稱斷面,可以是一個單一的面,也可以是一個有一定寬度的帶。斷層面與地面的交線稱為斷層線。斷盤指斷層面兩側的岩塊。位於斷層面之上的一盤稱為上盤,斷層面之下的一盤稱為下盤。如斷層面直立,則按其相對於斷層走向的方位來描述。

斷層的位移即斷層面兩側岩塊相對錯開距離的統稱。按測量位移的參照物的不同,分為滑距和斷距。

分類 按斷層走向與被斷地層走向的幾何關係分為:(1)兩者近於平行的走向斷層;(2)兩者近於垂直的傾向斷層;(3)兩者斜交的斜向斷層;(4)與被斷地層層面大致平行的順層斷層。

按斷層走向與區域褶皺軸向的幾何關係分為:(1)兩者近於平行的縱斷層;(2)兩者近於垂直的橫斷層;(3)兩者斜交的斜斷層。

按斷層兩盤相對運動的方向分為:(1)上盤相對下降的正斷層;(2)上盤相對上昇的逆斷層,低角度(小於30°)的逆斷層又稱沖斷層。正斷層和逆斷層的兩盤相對運動方向大致平行於斷層面的傾斜方向,故又統稱為傾向滑動斷層;(3)兩盤沿斷層走向作相對水平運動的平移斷層,又稱走向滑動斷層(簡稱走滑斷層)。兩盤作逆時針剪切的平移斷層稱左旋或左行平移斷層,反之,作順時針剪切的稱右旋或右行平移斷層。另外,對於斷層位移方向與斷層面走向斜交的斜向滑動斷層,可根據其走向滑距和傾斜滑距分量的相對大小而複合命名,如正-平移斷層或平移-逆斷層,複合命名中的後者表示主要的運動分量。
......看全文

【西方觀點】

斷層
fault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斷層
【外文詞條】fault

知識分類:自然科學篇>地球科學(地理學家、地質學家)

地殼中岩石的斷裂。地殼的擠壓力或張力使斷裂兩側的岩塊發生相對位移。斷層的長度可由幾公分到數百公里,沿斷裂面(斷層面)的位移也可由不到1公分到數百公里。位移往往分布在由無數單個斷層組成的斷層帶內,斷層帶可寬數百分尺。斷層分布不均勻,在某些大區域內一個斷層也沒有;而一些地區則被各樣大小的無數斷層所切割。斷層有直立的、水平的,或向任何角度傾斜的。斷層面上部的岩塊稱為上盤;下部的稱為下盤。

斷層面能被磨得很光滑,留下磨擦的條痕稱為斷層擦痕;斷層面兩則岩石可能被壓碎成細粒黏土狀,稱為斷層泥;如壓碎的岩粒較粗,則稱為斷層角礫。有時斷層鄰近的岩層,由於抵抗滑動也會發生褶皺或彎曲。有厚土層的地區斷層面通常被覆蓋。斷層面兩側斷塊的位移一般根據沉積層或其他標誌如礦脈和岩牆來測定(相對於某一平面如海平面的絕對位移一般是測不出的)。

沿斷層的運動可以是旋轉運動,兩側斷塊彼此相對旋轉。斷層的視運動可以是與實際運動完全不同的,侵蝕作用把實際運動形跡都消除了。運動可以是持續蠕動,或在數秒內發生幾公尺數量級的躍動。大部分地震是沿斷層的快速運動引起的。斷層可根據其傾角和相對運動以及視運動來分類。正斷層或重力斷層是由於地殼受豎直擠壓拉張而形成的。上盤向下滑動,傾角一般大於45°。這種斷層在世界上到處可見到。在美國猶他州和內華達州,斷層形成山脈一側或兩側的邊界。斷裂時因上盤向下滑動數千公尺變為谷底而相對形成了這些山脈。

逆斷層是由於地殼收縮,受水平擠壓力造成的。由於向上最易減壓,上盤往上移動覆蓋在下盤之上,其傾角一般小於45°;大於45°的類似斷層,稱為衝斷層。如逆斷層的傾角很小,而位移總量卻很大時,稱為逆掩斷層。大型逆斷層是維吉尼亞州和田納西州嶺谷地區中阿帕拉契區域的特色。走向滑斷層(或稱平移斷層)大體上也因水平擠壓形成。其差別只在於,最易減壓的是幾乎平行於擠壓力的水平方向。斷層面基本上是直立的,沿側向運動。這種斷層分布廣泛,往往導致大洋中脊發生斷錯。聖安德烈亞斯斷層是這種類型斷層著名的陸上例子,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時其最大位移有6公尺(20呎)。在最近幾百萬年期間,沿這條大斷層的總錯距足有數十公里。

         

探索地底更深處
The Biggest Dig

【摘  自】科學人雜誌2005年11月號
【中文章名】探索地底更深處
【外文章名】The Biggest Dig
【作  者】霍恩亞克 ( Tim Hornyak )
【譯  者】邱淑慧

知識分類:地球科學、生物

日本探測船即將鑽探人類儀器不曾到達的地函

地球號在日本長崎港三菱重工業的造船廠進行最後的裝備
如果你曾經想過從地底鑽個洞直接通到美國,那麼,日本有艘探測船可能會是你最棒的選擇。工作人員剛完成這艘海洋探測船的最後整備,它將要鑽探達到空前的深度,並且完成科學家長久以來的目標:穿過地球的岩質地殼,達到地函。地函的質量約佔地球質量的2/3,而且其內部不可見的熱對流,與板塊運動息息相關。日本是分散在板塊交界上的列島,至少分屬三個不同板塊,因此地震頻繁。日本海洋與地球科技署地球深部探查中心(CDEX)主任平朝彥說道:「日本處於地球活動頻繁的位置,實際上有3000萬人居住在地球上最危險或最活躍的地區。」

要更了解地函,地球物理學家必須仰賴間接的方法,例如檢視震波訊號或是量測重力場的變化。他們可以藉由地表的火山爆發或是斷層,了解地函岩石的組成。但是這些物質經歷過強烈的高溫、冷卻或其他過程,許多人認為這已經不能代表真正的地函。穿透地殼與熾熱地函的邊界──莫氏不連續面,將使科學家可以直接獲得地函樣本,以了解其液體、氣體與環境中溫度及壓力的情形(包含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如果岩漿是自然抵達地表,這些訊息都會在過程中逐漸流失。最近,來自18個國家的研究人員曾利用美國的鑽探船果敢號(JOIDES Resolution),在大西洋的中洋脊處,嘗試鑽探達到地函,但是差了300公尺。

今年7月,日本長崎港的技術人員完成了地球號(Chikyu)鑽探船的最後裝備,並且將這艘重達5萬7500噸、長210公尺的龐大白色船隻駛達CDEX。地球號今年秋天會在北海道附近進行船員訓練,它將成為海洋鑽探整合計畫的一員。海洋鑽探整合計畫是自2003年起便開始執行的長期計畫,成員包含日本、美國與歐盟。

地球號除了是海面上最精密的儀器外,它還架起了世界最高的鑽探鐵架塔,高出海平面112公尺,鑽管有9.5公里長(約是台北101大樓高度的19倍)。這一次的鑽探,希望這艘花費了5億4000萬美元的地球號,在停留於海深2500公尺的海面上時,可以鑽入地殼達7000公尺。鑽探的目標包括了某些因板塊運動而使地函接近地表的區域,或是地殼相對較薄的地方,例如日本太平洋海岸外的南海海槽。

為了挑戰目前的鑽探深度紀錄(2111公尺),地球號利用的是經由石油工業證實的技術。它的鑽探系統採用了重380噸、約六層辦公大樓大小的保護罩(防爆裝置)來保護井口。這個裝置不但可預防船隻受到甲烷氣體與高壓液體噴發的傷害,也使得每次加深九公尺探採的岩心樣本可安全的回收。

地球號另一個重要的技術則是動態定位系統,這是一個利用衛星導航的自動定位器,並且校正了風速、海浪與船底的六個360度推進器產生的力量,使船可以一直維持在鑽孔的上方。根據CDEX科學家倉本真一表示,地球號將會被運用於多個鑽探與岩心取樣的計畫,而其所鑽出的孔洞有些將會用來置放固定的地殼監控儀器,以加強地震預警系統。

鑽探進入地函或其他鑽探海床的工作,都有個危險存在:鑽到了氫氧化物氣體的儲存槽。如果羽狀的煙霧竄出並且上升,將足以使船沉沒。逃逸出的氣體也會造成災難性的爆炸與大火。不過地球物理學家相信冒這個險是值得的。CDEX科學家曲威茲(Daniel Curewitz)堅持,地函的直接取樣與監測「將大為擴展我們對於自然的了解,並且開啟了嶄新的途徑來探索我們所居住的地球,認識它的自然、歷史與未來。」 (本文出自SA 200510)

TOP

無聲地震的威脅
The Threat of Silent Earthquakes

【摘  自】科學人雜誌2004年4月號 
【中文章名】無聲地震的威脅
【外文章名】The Threat of Silent Earthquakes
【作  者】瑟維利 ( Peter Cervelli )
【譯  者】王季蘭
【審  訂】馬國鳳

知識分類:地球科學

大地悄悄滑動,寧靜地醞釀一場叛變,一旦時機成熟,大量崩落的土石便會激起千尺高的海嘯,引爆一場驚天動地的災難。

2000年11月,夏威夷大島經歷了10多年來最劇烈的地震,使得奇勞亞火山(Kilauea volcano)南坡2000多立方公里的土石傾瀉入海,釋放出地震規模5.7的巨大能量。部份震動區域的正上方每天有上千遊客駐足,為了一睹大島最令人歎為觀止的熔岩流。然而,當地震發生的剎那,竟無人發現,連地震學家都沒察覺。

為什麼這麼顯著的地震會沒有人發覺?事實上,就如上述的例子,震動並非地震發生的要素,奇勞亞火山事件正是「無聲地震」(silent earthquake)第一批具體記錄之一,這是直到最近幾年才被科學家確認的一種大規模地震。的確,要不是我在美國地質調查所夏威夷火山觀測站的同事,使用一種敏感儀器網絡去監測火山活動的話,我永遠不會發現這類型的地震。最後我注意到,奇勞亞火山南側有沿著地下斷層滑動10公分的現象,而且這個過程共耗費約36小時;這種速率對一個地震來說,簡直有如烏龜爬行。在一個典型的地震中,斷層兩側相對的滑動速率是以秒為單位來計的,這個過程足以產生震波,使地表搖晃、震動。

但是,既緩慢又安靜的地震並非不具威脅性。我和一同監測的夥伴很快就意識到奇勞亞火山的無聲地震,可能就是災難的預兆。要是相同體積的石塊和碎屑獲得了動量,並且選擇以巨大山崩的型式來發洩的話,這些石塊和碎屑便會脫離火山、快速衝入大海,結果將引發難以想像的災害。當崩解的土塊落入海中,激起高聳擎天的海嘯,整個環太平洋沿岸的城市便會遭受威脅。如同地質學家所聲稱的,此種「災難性邊坡崩坍」(catastrophic flank failure),會是全球火山島的潛在危機。

無預期的翻攪

值得慶幸的是,無聲地震的發現亦未嘗不是件好事兒。災難性邊坡崩坍發生的機率其實很低,而記錄無聲地震的儀器也使及早發出預警成為可能。新的證據指出,若是以可能引發無聲滑動的條件來考量的話,採用大膽的策略來因應邊坡崩坍則會較為合適。在一些未有邊坡崩坍問題的地區,也有無聲地震的發生。對於這些無聲地震的了解,能夠提供資訊,進而激發學者改進預測地震的方法。

無聲地震以及災難性邊坡崩坍的連帶關係,是在研究其他潛在天然災害時無意發現的。破壞性地震和火山在日本及美國西北環太平洋地區一直受到重視,因為這兩個地區的板塊正不斷隱沒到地球深部,形成「隱沒帶」。自1990年代初,地質學家就開始在這些區域和沿著活火山的邊坡上(如奇勞亞火山),部署了大範圍的全球定位系統(GPS)接收器,形成一個持續記錄的接收網路。從超過30顆導航衛星傳回的訊號,這些儀器會計算受監測區域任何時刻在地表的位置,最小可觀察到幾公釐之間的變化。

部署這些GPS接收器的科學家希望看到的,不只是板塊構造的地殼緩慢持續地移動,也想看到由地震或火山引起的相對快速運動。當儀器監測到與任何已知地震或火山活動無關的微小地表移動時,他們不免有些吃驚,而就在研究人員把地表移動的情形畫在地圖上後,他們發現它的型態與斷層活動的某道特徵相似極了!換句話說,一個已知斷層其中一側的所有GPS站,大體上都沿著相同方向移動了幾公分。若說這樣的型態是花了一年或更久的時間才形成的,其實並不令人訝異,因為科學家早就已經知道「斷層潛移」(fault creep)這種緩慢平穩的作用。然而,若位移的速率是一天幾公分的話,這個神秘事件便是以幾百倍的速率發生的。撇開速度快慢不談,這些無聲地震還賦予其他相對滑移事件不同的屬性,使它們與斷層潛移有所區隔:它們不是持續穩定的過程,而是個突發事件,來得快、去得快。

這種驟然開始的現象若是發生在火山島的側翼,就會讓人擔心發生災難性邊坡崩坍的可能性。大多數典型的地震是沿著斷層發生的,而斷層天生就安裝了「煞車裝置」:當斷層面兩側的陸塊擦撞而過時,一旦應力從兩者之間釋放出來,摩擦作用便會終止其運動;不過,假使重力變成了主要的驅動力,運動則會持續下去。最糟的情況是,一旦火山的側翼開使滑動,位在斷層上方的火山區域便極不穩定,因為重力會拖垮整座火山,直到它解體、成為海底的一堆碎屑。

要是熔岩不斷噴發而出,且累積的速度比侵蝕還快,像奇勞亞這樣火山的坡度便會越來越陡峭,最後勢必難以招架這樣的坍塌。奇勞亞火山發生無聲地震一事,暗示著火山的南側正在移動──或許,它正通往最終毀滅的道路。

現在,沿著斷層面的摩擦力扮演的角色就像手煞車,但在過去的許多例子中,重力都贏得了最後的勝利。長久以來,科學家透過聲納影像,目睹了古代崩坍的證據:在全世界火山島周圍的淺水區,都有巨大碎屑分佈,包括地中海的西班牙小島馬略卡和大西洋中的加納利群島。至於夏威夷群島,科學家發現在過去500萬年間,一共發生了25次獨立的坍塌事件,這在地質時間上充其量不過是一眨眼的光景。

在典型的地滑移運動中,其沖刷入海的物質體積,是1980年聖海倫火山爆發所噴出體積的100倍,如此驚人的量是足以引發巨大海嘯的。比方說,在夏威夷的拉奈島,地質學家就發現海浪作用的證據,其中包括了在海拔325公尺的山丘上大量的海洋貝類碎片。夏威夷大學瑪諾亞校區的麥墨瑞(Gary M. McMurtry)和他的同事推斷,這些貝類會出現在這麼高的地方,應該是隨著海嘯沖刷到小島上,而沿著部份夏威夷島的海岸線,海嘯的高度可能高達300公尺;反觀現代所記錄到的海嘯,大部份的規模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而已。

為最壞的情況做打算

這聽起來的確令人戒慎恐懼,因此必須徹底了解這種天然災害的來龍去脈。在人類活動的歷史中,火山的災難性邊坡崩坍所發生的機率確實很低(儘管比大顆小行星或彗星撞地球的機率要高得多)。在夏威夷群島某處發生的崩坍,規模若要大到足以引發海嘯,大約每10萬年才有一次;而有些科學家估計,全球發生這種事件的機率,也不過一萬年一次。但因為這樣的災難太具毀滅性了,很多學者都同意應該未雨綢繆,即早防患未然。

為了偵測不穩定的火山島內部變形的情形,科學家開始在印度洋的留尼旺島、維德角群島中的福哥島,以及整個加拉巴哥群島之間,佈下天羅地網般的GPS接收器,以連續接收資料。舉例來說,涵蓋了20多個GPS接收站的奇勞亞火山接收網,就曾記錄到潛移、無聲地震,以及大規模具有破壞性的典型地震。然而,某些科學家提出,奇勞亞火山目前之所以能免於災難性的崩坍,是因為目前海面下的砂石泥柱撐住了火山的南側,而這些砂石泥柱可能正是之前從南坡上崩落的碎礫。我們對奇勞亞火山滑動方式的新發現,或許可以用來簡單地概括其他火山島,儘管它們未必具有類似的支撐結構。

對任何火山島,不管它獨特的環境為何,從無聲滑動到驟然坍塌這段時期,皆會經歷到快速下滑的瞬時加速過程。在最糟糕的情況下,這樣的加速作用會導致滑動速度陡升,連讓人做早期監測和發出警告的餘地也沒有。反之,最佳的情況是,加速作用會間歇性發生,以一連串無聲地震的型式慢慢增長成一般地震,然後演變成一場大災難。持續監測的GPS接收網絡,可以早在撼天動地之前,輕易偵測到這種不規則的加速作用,更幸運的話,還有足夠的時間發出海嘯警報。

然而,假若崩坍的程度非常嚴重,幾個小時甚至幾天前所發佈的警報可能也只是寥表心意,因為在那個時間點要把人員全部疏散已經非常困難了。這個問題凸顯了另一項疑問:究竟有關當局是否應該執行預防措施?理論上來說,要穩固火山島搖搖欲墜的邊坡是可行的,但實際上所需耗費的精力卻相當可觀。如果我們來個「愚公移山」,從火山邊坡最頂端移走夠多的石塊,則至少未來幾十萬年內,驅使這個系統向下崩坍的重力位能都會消失。第二個可能方法是引發一連串的小地震,讓不穩固的邊坡慢慢降低高度;這個方法會便宜得多,但是地質上未知和潛在的風險卻也較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當然會想辦法預防崩坍發生,而辦法或許就是目前在奇勞亞火山引發無聲地震的始作俑者。

就在奇勞亞火山最近一次發生無聲地震的九天前,一陣猛烈的暴風雨在36小時之內讓火山地區累積了將近一公尺的雨量。科學家早就知道,水要是滲進斷層之內便會引發地震,而他們估計,雨水從裂縫和孔隙滲入奇勞亞火山破裂的玄武岩所需的時間,正好就是九天;滲透的深度達五公里,也就是無聲地震發生的地方。我和同事推測,岩盤的重量加壓於雨水,會迫使斷層兩側分離,而更輕易互相滑動。

這項發現無疑為一個爭議性的構想打了一劑強心針:在不穩固邊坡底部的斷層,強行注入水或蒸氣,目的是引發地震、釋放應力,以緩慢降低邊坡坡度。這種人為誘發的滑動很常見,不過多是以很小的規模出現在地熱工廠以及其他需要把水灌入地底的場所。但當場景搬到了火山島,最困難的部份,便是如何拿捏適量的水注入適當的位置,免得當初是為了避免崩坍,最後卻不慎導致崩坍。一些地球物理學家有意把這個策略用到加州聖安地列斯斷層上,做為應力釋放的管道,但他們終究摒棄了這個想法,因為它所製造的麻煩可能會更多。

都是水惹的禍

除了呼籲重視火山的災難性邊坡崩坍之外,無聲地震的發現也迫使科學家重新思考斷層活動多元的面向,包括地震災害評估。在美國西北環太平洋地區,研究人員曾監測到有許多無聲地震發生在卡斯卡迪亞斷層帶內,也就是位在北美板塊和正在隱沒的德富卡板塊之間。這些無聲地震具有一個奇怪的特性:它們發生的時間間隔異常地規律,而事實上,科學家目前已經能針對這個地區成功預測地震的發生了。

這樣的可預測性,很可能來自於隱沒帶下方所流出的水,它對於何時、何地會發生無聲的斷層滑動,可能具有相當大的操控力。當板塊越向地心隱沒,溫度和壓力便會越高,這些條件會促使大量的水從板塊中含水豐富的礦物裡釋放出來,而在這股液體從板塊向上竄升之際,便會發生無聲地震。這是因為當水通過斷層帶的片刻,會微微地搖撼一下斷層帶,這或許就是引發輕微滑動的原因。

相關的發現還不止於此。加拿大地質調查所的羅傑斯(Gary Rogers)和卓葛特(Herb Dragert)在去年6月聲稱,這種無聲地震甚至可以視為某些地區發生大規模地震的前兆。因為這些慢速的滑動都在較深的地方以不連續地方式發生,因此應力便累積在斷層帶較淺的部位,使得斷層帶發生間歇性地移動。在如此淺而緊密接合的斷層地帶,通常需要好幾年甚至好幾世紀的時間,才可以累積足夠的應力爆發一場大地震。然而,羅傑斯和卓葛特認為,無聲滑動可能會戲劇性地加速應力的累積,因而在無聲地震發生之後數個星期或數個月,大大提高發生一般地震的風險。

無聲地震也迫使科學家重新思索其他地區的地震預測。在日本幾個接近「地震間隙帶」的地區(意指在一個地震活動頻繁之處,其中某一區域所發生的地震比預期少),似乎有毀滅性地震「過期」的現象。倘若沿著這些斷層發生的無聲滑動,已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釋放出應力的話,那麼危險的程度可能會比他們所想的還要輕微;同樣地,倘若科學家在截至目前為止都不活躍的斷層沿線上,發現無聲地震的存在,他們就得仔細評估,以確認是否可能爆發毀滅性的地震。

如果未來的研究結果顯示,無聲地震是多數大型斷層一個常見的特徵,那麼科學家就得重新審視長久以來所遵奉的各種地震學說。對於嘗試以基本物理定律來解釋斷層運動的理論學者來說,觀察斷層滑動時不同的速率,可真是一大挑戰。現在我們相信,對於目前已觀測到的地震,其數目和規模都可以用一個相當簡單的摩擦定律來解釋,但是這對無聲地震也適用嗎?直至目前為止,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但相關的研究仍在繼續進行。

無聲地震才剛開始要成為眾所周知的語彙。這些輕微事件預示著,我們對於斷層如何以及為何滑動的理解,將會以指數倍數增加。要去了解、解釋斷層滑動的重要性是無庸置疑的,因為一旦斷層快速滑動,將會造成巨大的災情,有時發生位置甚至離震源還有一大段距離。然而,無聲地震的存在卻提供科學家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看待斷層滑動的過程,讓他們對斷層帶運動的每個階段做更仔細的研究。 (本文出自SA 200403)

TOP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貼節錄

智慧藏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 2 段 81 號 8 樓
電話:(02)2393-6968  傳真:(02)2393-6877
如有任何意見請E-mail至:service@wordpedia.com
©2003 Wordpedia.com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IE5.0以上版本 800x600